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7333发布日期:2021-08-10 14:1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现有的成品绞纱包装状况基本上全程靠人手工来完成,绞纱的装袋,缝口,包括绞纱装袋后的称重都要完全靠人手来完成搬送操作,即便半自动的包装工艺都很少见,严重影响绞纱的生产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包括:机架、送袋机构、装袋机构、真空机构、称重机构、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

所述送袋机构、所述装袋机构、所述真空机构、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第一输送台与所述装袋机构间隔设置,所述真空机构设置于所述送袋机构和所述装袋机构之间,所述称重机构设置于所述真空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台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传送带、两个挡板和若干隔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两个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若干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且每一所述隔板与所述传送带竖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移动架、推块、第二驱动电机、两个第一滑轨和两个传送链,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和两个所述传送链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两个所述传送链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一所述传送链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一所述传送链的一侧,且每一所述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移动架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架的两侧与两个所述传送链连接,所述推块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且所述推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张开组件、压紧组件、移动组件、升降组件、传送组件、抽气组件和两个热熔组件,所述张开组件设置于靠近所述装袋机构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上,所述压紧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传送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上方,所述传送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间隔设置,一所述热熔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的一端,另一所述热熔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的另一端,所述抽气组件与一所述热熔组件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气缸、压板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紧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压紧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压板,所述压紧气缸驱动所述压板沿着所述传送组件的方向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送袋机构包括转动杆、转动辊和剪切组件,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辊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剪切组件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称重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转动,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传送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称重台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传送带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台包括第三传送带和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间隔设置,所述第四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三传送带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装袋机构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真空机构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控制系统,所述送袋机构、所述装袋机构、所述真空机构、所述称重机构、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此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成品的绞纱通过第一输送台进行输送,薄膜袋通过送袋机构进行输送,然后薄膜袋送至真空机构,且通过真空机构对薄膜袋的一端进行热熔,成品的绞纱通过装袋机构时,装袋机构将成品的绞纱推至真空机构内的薄膜袋,然后通过真空机构对薄膜袋进行抽真空,且同时进行热熔,然后再输送至称重机构上称重,称重完毕后输送至第二输送台,然后传送出去。因此使用此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可以不间断地对成品的绞纱进行包装,整个过程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的内部结构一方向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的内部结构另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包括:机架100、送袋机构、装袋机构、真空机构、称重机构500、第一输送台和第二输送台700,所述送袋机构、所述装袋机构、所述真空机构、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700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一输送台与所述装袋机构间隔设置,所述真空机构设置于所述送袋机构和所述装袋机构之间,所述称重机构500设置于所述真空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台700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一输送台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10、第一传送带620、两个挡板630和若干隔板64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10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620传动,两个所述挡板630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620的两侧,若干所述隔板640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620上,且每一所述隔板640与所述传送带竖直连接。所述装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310、移动架320、推块330、第二驱动电机340、两个第一滑轨350和两个传送链360,所述第一支撑架310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620的两侧,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620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40、两个所述第一滑轨350和两个所述传送链360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10上,两个所述传送链360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40的输出轴与一所述传送链360连接,每一所述第一滑轨350设置于一所述传送链360的一侧,且每一所述第一滑轨350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图未示),所述移动架320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移动架320的两侧与两个所述传送链360连接,所述推块330设置于所述移动架320上,且所述推块330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620的上方。所述真空机构包括夹持组件410、张开组件420、压紧组件、移动组件440、升降组件(图未示)、传送组件450、抽气组件(图未示)和两个热熔组件(图未示),所述张开组件420设置于靠近所述装袋机构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440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夹持组件410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440上,所述压紧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传送组件450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且所述压紧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上方,所述传送组件450与所述升降组件间隔设置,一所述热熔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440的一端,另一所述热熔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动组件440的另一端,所述抽气组件与一所述热熔组件间隔设置。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紧气缸431、压板432和固定块433,所述固定块433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压紧气缸431设置于所述固定块433上,所述压紧气缸431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压板432,所述压紧气缸431驱动所述压板432沿着所述传送组件450的方向往返运动。所述送袋机构包括转动杆210、转动杆220和剪切组件(图未示),所述转动杆210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转动杆220设置于所述转动杆210上,所述剪切组件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410的一侧。所述称重机构500包括称重台(图未示)、第二传送带510和第三驱动电机520,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20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510转动,所述第二传送带510与所述传送组件450间隔设置,所述称重台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510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传送带510抵接。所述第二输送台700包括第三传送带710和第四驱动电机720,所述第三传送带710与所述第二传送带510间隔设置,所述第四驱动电机720驱动所述第三传送带710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装袋机构还包括第一壳体370,所述真空机构还包括第二壳体460,所述第一壳体370和所述第二壳体460固定连接。且所述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还包括一控制系统(图未示),所述送袋机构、所述装袋机构、所述真空机构、所述称重机构500、所述第一输送台和所述第二输送台700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输送台为绞纱输送台,第二输送台700为成品输送台。

也就是说,使用此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时,首先将一卷薄膜袋套于转动杆220上,然后将此卷薄膜袋的一头拉至夹持组件410。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电机610启动,然后工作人员将成品的绞纱放于第一传送带620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传送带620上设置有若干隔板640,因此将第一传送带620分为若干放置区域,若干放置区域均用来放置成品的绞纱。绞纱传送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移动组件440开始移动,具体地,移动组件440包括两个第二滑轨和驱动器,每一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通过同步杆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同步杆,使得两个第二滑块能再两个第二滑轨上同时滑动,进一步地,夹持组件410设置于同步杆上。值得一提的是,驱动器可以为现有技术用于驱动两个第二滑块往返运动的设备,例如,所述驱动器为气缸,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所述同步杆。也就是说,驱动器还可以为其它用于驱动的设备,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也就是说,控制系统控制夹持组件410对薄膜袋进行夹持,然后通过驱动器驱动两个第二滑块滑动,使得两个第二滑块滑动带动夹持组件410往靠近张开组件420的方向移动,然后抵接张开组件420,通过控制张开组件420对薄膜袋的袋口进行张开,与此同时,送袋机构的剪切组件对薄膜袋进行切断,且靠近送袋机构的热熔组件对薄膜袋进行热熔封边。也就是说,张开组件420具有两个插片(图未示),当夹持组件410与张开组件420抵接时,两个插片插于薄膜袋的袋口中,此时松开夹持组件410,且通过伸缩气缸驱动一个插片往上移动,也就是通过两个插片对薄膜袋的袋口进行张开。剪切组件可以为现有技术用于剪切的设备,例如气缸驱动一切刀直接对薄膜袋进行切割。热熔组件可以为现有技术用于热熔的设备,本实施例不累赘描述。

上述实施例中,薄膜袋的袋口被张开组件420张开后,此时成品的绞纱传送至推块330的一侧,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驱动电机340开始运行,第二驱动电机340的输出轴带动传送链360转动,进而两个传送链360同时转动,使得带动移动架320往靠近真空机构的一端移动,使得推块330移动将第一传送带620上的成品的绞纱推至薄膜袋中。然后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40反转,使得推块330恢复至原位。然后通过压紧气缸431驱动压板432从外侧对装有绞纱的薄膜袋进行挤压,与此同时,升降组件从薄膜袋的下方往上升,抵接薄膜袋的同时,也对薄膜袋进行挤压,此时,由于薄膜袋装了绞纱之后,整个袋子被撑开,导致插片不再插于薄膜袋的袋口,然后通过另一个热熔组件对袋口进行热熔。值得一提的是,热熔的同时,通过抽气组件对薄膜袋进行抽气,使其形成真空,然后再完全进行热熔封口。封口完毕后,通过升降组件将装有绞纱的薄膜袋降至传送组件450上,然后通过传送组件450传送至称重机构500上,通过称重台对其进行称重,然后传送至成品输送台输送出去。然后整台全自动绞纱真空包装机再重复上述操作。也就是说,可以不间断地对成品的绞纱进行包装,且整个过程效率高,通过采用plc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操作简单且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机架100可以通过现有的材料进行制造,例如通过型钢进行制造,例如通过不锈钢进行制造,或者例如通过铝材进行制造,也就是说,通过坚固可靠的材料进行制造。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