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港口装船机除尘器管路回转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2483发布日期:2021-09-22 21:5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港口装船机除尘器管路回转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港口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港口装船机除尘器管路回转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北良港装船机是港口装载粮食上船的重要设备,位于港口

t’型泊位,装船机臂架可120度旋转,俯仰25度活动,实现左右两个泊位装船。
3.装船机臂架落料点的除尘器管路为随着装船机臂架转动的吊臂管路、旋转接头和连杆机构,是除尘器管路与装船机臂架同步运动保障。
4.除尘器管路转动工作工艺:
5.当装船机需要在两个泊位转换装船作业时,由臂架旋转电机提供动力,装船机臂架转动,通过除尘器转动管拨叉带动转动管以回转接头为中心,以支撑架在回转轨道支撑滚动为辅助,实现除尘器转动管的转动。
6.现存缺陷:
7.1、旋转接头连接轴因受力磨损存在断裂情况,且无法检查,存在除尘转动管路掉落的安全隐患。
8.2、转动管与固定管间存在漏气,管路负压衰减现象。吸尘点负压是保证除尘效果的必要条件。
9.3、转动管路支撑架由角钢和管箍组成,过于简陋,易窜动失去支撑作用。
10.4、转动管路滑套和拨叉由扁钢和滑块组成,易变形,且对伸缩软管无固定作用。
11.粉尘控制是港口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为恢复装船机除尘器使用功能,消除安全隐患,需对除尘器管路旋转接头结构及其附属结构从新设计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12.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港口装船机除尘器管路回转支撑结构,该装置提供的回转支撑结构既能承受水平力又能承受竖直力还能承受弯矩,因此回转支撑结构更为合理。
13.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结构设有固定管总成,固定管总成通过回转支撑结构与转动管总成一端相连,转动管总成另一端与软管相连,回转支撑结构下方的固定管总成上设有密封装置,回转支撑结构与密封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托架对回转支撑结构进行稳定,第一托架下方设有转动轨道,转动轨道竖直方向设有支撑杆,支撑杆连接转动轨道与转动管总成的水平段实现稳定作用,转动管总成竖直段设有拔叉结构,拔叉结构为转动管总成转动的动力来源,软管外侧设有软管防护装置。
14.进一步的,回转支撑结构设有转动管,转动管外侧设有套管,套管上方外侧设有套管上法兰,套管下方设有套管下法兰,套管上法兰与回转支撑外套相连,回转支撑外套与转动管之间设有回转支撑内套,回转支撑内套上方设有转动管法兰,转动管法兰上方设有转
动管筋板,套管上法兰下方设有支撑管,支撑管下方设有第二托架,套管下法兰下方转动管外侧设有密封箍,密封箍外侧设有密封件。其中,转动管法兰与回转支撑内套连接,第二托架上的套管法兰与回转支撑外套连接。
15.进一步的,回转支撑结构上方的转动管上设有观察孔。
16.进一步的,转动轨道为弧形。
17.进一步的,拔叉结构通过滑套与转动管总成竖直段相连。
18.原理:此次就把回转机构简化看做悬臂梁结构,转动管重量g,转动管到回转中心的间距为l。回转支撑承受轴向力与倾覆力矩计算
19.轴向力:fa=g=mg=418
×
9.8=4.0964kn
20.倾覆力矩:m=fa
·
l=4.0964
×
2.38=9.75kn.m
21.在选择回转支撑时,考虑静安全系数fs=1.45,回转支撑静态参照载荷为:
22.fa

=4.0964
×
1.45=5.94kn
23.m

=9.75
×
1.45=14.14kn.m
24.螺栓的计算载荷为:
25.fa=4.0964kn
26.m=9.75kn.m
27.经过对比可知,fa

、m

数值均处于回转支撑静态载荷下承载能力曲线1 之下且螺栓选用8.8级即可。因此,回转支撑(01.30.500.001)的选型满足使用要求。
28.有益效果:
29.(1)本实用新型对回转接头整改:将原回转轴套连接更改为回转支撑结构,更改后回转支撑既能承受水平力又能承受竖直力还能承受弯矩,因此回转支撑结构更为合理。转动管法兰与回转支撑内套连接,托架上的套管法兰与回转支撑外套连接,使其转动灵活、可靠;
30.(2)本实用新型增加密封箍装置:密封箍采用两半法兰连接,两半法兰之间含有密封件,同时通过拧紧两半法兰,使用内侧密封件与转动管之间适当夹紧,达到密封效果;
31.(3)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架整改:调整托架结构,将托架与支撑管、套管法兰焊接,增加结构安全性能,消除转动管掉落隐患。
32.(4)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套与拨杆进行整改:滑套耳轴放置滑套中心,拨杆与滑套连接改为拨叉结构提高连杆件的整体自由度使滑套与转动管道之间上下滑动更方便;同时调整滑套内孔与转动管之间间隙,将间隙控制在10mm左右。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回转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如图,1.固定管总成,2.第一托架,3.回转支撑结构,4.观察孔,5.拔叉结构, 6.转动管总成,7.软管防护装置,8.软管,9.支撑杆,10.密封装置,11.转动轨道, 31.转动管筋板,32.转动管法兰,33.回转支撑内套,34.转动管,35.套管下法兰, 36.密封箍,37.密封件,38,套管,39.第二托架,40.支撑管,41.套管上法兰, 42.回转支撑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设有固定管总成1,固定管总成1通过回转支撑结构3与转动管总成6一端相连,转动管总成6另一端与软管8相连,回转支撑结构3下方的固定管总成1上设有密封装置10,回转支撑结构3与密封装置10之间设有第一托架 2对回转支撑结构3进行稳定,第一托架2下方设有转动轨道11,转动轨道11 竖直方向设有支撑杆9,支撑杆9连接转动轨道11与转动管总成6的水平段实现稳定作用,转动管总成6竖直段设有拔叉结构5,拔叉结构5为转动管总成6 转动的动力来源,软管8外侧设有软管防护装置7。回转支撑结构3上方的转动管上设有观察孔4。其中转动轨道11为弧形,拔叉结构5通过滑套与转动管总成6竖直段相连。
40.实施例2
41.回转支撑结构3设有转动管34,转动管34外侧设有套管38,套管38上方外侧设有套管上法兰41,套管38下方设有套管下法兰35,套管上法兰41与回转支撑外套42相连,回转支撑外套42与转动管34之间设有回转支撑内套33,回转支撑内套33上方设有转动管法兰32,转动管法兰32上方设有转动管筋板 31,套管上法兰41下方设有支撑管40,支撑管40下方设有第二托架39,套管下法兰35下方转动管34外侧设有密封箍36,密封箍36外侧设有密封件37。其中,转动管法兰32与回转支撑内套33连接,第二托架39上的套管法兰与回转支撑外套42连接。
42.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和说明,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