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5474发布日期:2021-12-01 08:0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饲料分装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


背景技术:

2.骑马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体育项目,很多人也爱好养马,为了保证马匹的健康,需要使用营养丰富的饲料喂养。目前马饲料储存在料仓中,并通过传送带运送到料斗中,再通过料斗成袋分装,然后将袋装饲料运送到马场。
3.分装饲料时,需要将分装袋接在料斗下方,袋子装满后人工更换另一空袋继续装料。但是,更换空袋的过程中,传送带会持续送料,导致饲料在换袋的空档泄漏到地上,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饲料在分装过程中造成的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
5.本技术提供的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包括顶部开口设置的斗体,所述斗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开口设置的出料通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料通道中的活动板、横向设置且一端穿入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的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通道外侧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转轴连接,且通过所述转轴控制所述活动板绕转轴的轴线转动,使得所述活动板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通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饲料通过传送带送入斗体的顶部开口,分装饲料时将分装袋套在出料通道上,并手动通过操作杆控制活动板转动以打开出料通道,斗体中的饲料装入分装袋中,装满后通过操作杆关闭出料通道,更换空的分装袋,以免在换袋过程中斗体中的饲料泄漏,造成浪费。
8.可选的,所述操作杆为l形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转轴的伸出出料通道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操作杆能够方便于转动,而且能够自由的控制活动板转动角度,从而控制饲料的流出量。
10.可选的,所述转轴通过主连杆机构与所述操作杆连接,所述主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
11.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伸出出料通道一端固定连接,其杆部与所述第三连杆的其中一端铰接;
12.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伸出出料通道一端铰接,其杆部与所述第四连杆的其中一端铰接;
13.所述第三连杆的远离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操作杆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远离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操作杆铰接;
14.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连成四边形结构,所述操作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绕转轴的轴线转动,并且第一连杆带动转轴和活动板转动,从而控制出料通道的开闭。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机构能够将操作杆的上下直线运动转换为转轴的旋转运动,从而控制出料通道的开闭,具有省力的效果。
16.可选的,所述连接通道的朝向主连杆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块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板,两块所述导向板相互平行且间隔的设置,两块导向板上均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导向长孔,所述操作杆为t型结构且与两个所述导向长孔滑动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导向板能够对操作杆导向移动进行导向,提高操作杆移动时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离转轴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远离转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横向设置在所述出料通道的相对两侧,所述操作杆向远离转轴方向移动时带动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压紧在出料通道的两侧,同时所述活动板打开所述出料通道。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作杆控制活动板打开出料通道时,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通过主传动机构同时移动,而且能够压住分装袋的袋口边缘,防止分装袋在分装饲料时脱离出料通道而造成饲料的泄漏,操作杆控制关闭出料通道时,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同时松开分装袋,以便于更换空袋。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的朝向出料通道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能够增加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与分装袋之间的摩擦力,使分装袋能够被稳固的固定。
22.可选的,所述出料通道的相对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压槽,所述第一压杆和所述第二压杆分别配合的压入两个压槽中。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压入压槽中,能够增加与分装袋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对分装袋的固定,另外压槽还能够对分装袋的固定位置进行定位,方便于工作人员将分装袋套在出料通道的合适位置上。
24.可选的,所述出料通道的背离主连杆机构一侧设置有辅助连杆机构,所述辅助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轴、第一辅助杆和第二辅助杆;
25.所述固定轴与出料通道的该侧壁垂直且一端与出料通道的侧壁固定连接;
26.所述第一辅助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杆的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
27.所述第二辅助杆一端与所述固定轴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杆的远离第二连杆一端连接。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连杆机构能够对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进行辅助支撑,加强第一连杆和第二辅助杆的连接稳定性。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操作杆能够手动控制活动板打开或关闭出料通道,以免在换袋过程中斗体中的饲料泄漏,造成浪费;
31.2.操作杆通过主连杆机构能够同时控制活动板和第一压杆、第二压杆的动作,能在打开出料通道时通过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压住分装袋的袋口边缘,防止分装袋在分装饲料时脱离出料通道而造成饲料的泄漏;
32.3.辅助连杆机构能够对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进行辅助支撑,加强第一连杆和第二辅助杆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33.图1是实施例一中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实施例一中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的剖视图;
35.图3是实施例二中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的出料通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实施例二中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的出料通道部分的剖视图;
37.图5是实施例二中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松开的状态示意图;
38.图6是实施例二中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的辅助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1、斗体;11、出料通道;12、挡板;13、导向板;131、导向长孔;14、压槽;2、活动板;3、转轴;4、操作杆;5、主连杆机构;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三连杆;54、第四连杆;6、第一压杆;7、第二压杆;8、防滑垫;9、辅助连杆机构;91、固定轴;92、第一辅助杆;93、第二辅助杆;10、分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1.实施例一
4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参照图1,手工操作的缓冲接料斗用于分装饲料,其包括斗体1,斗体1的顶部开口设置,底部设置有竖直的出料通道11,出料通道11呈方管状结构,其底部开口设置,且口径小于斗体1顶部的开口。
43.参照图1,斗体1的顶部开口的其中一侧连接有竖立的挡板12,传送带的出料一端架设在斗体1上方,向斗体1中运送饲料,并且朝向挡板12,挡板12能够防止传送带上的饲料飞出斗体1外。
44.参照图2,出料通道1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2,活动板2的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转轴3,转轴3横向设置,且两端转动连接在出料通道11的相对两个侧壁上。活动板2能够绕转轴3的轴线转动,当活动板2转动至水平状态时,能够完全关闭出料通道11。转轴3的其中一端从出料通道11的侧壁伸出,且连接有操作杆4,转轴3的伸出位置位于出料通道11侧壁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上。操作杆4呈l型结构,其一端与转轴3的伸出出料通道11一端同轴的固定连接。转动操作杆4能够驱动转轴3和活动板2转动,从而打开出料通道11。操作杆4能够手动转动至任意角度,从而自由控制饲料的流出量。
45.分装饲料时,将分装袋10套在出料通道11上,然后转动操作杆4将出料通道11打开,向分装袋10装入饲料,装满后转动操作杆4将出料通道11关闭,然后更换空的分装袋10进行分装,出料通道11关闭后,斗体1暂时储存饲料,能够避免在换袋过程中斗体1中的饲料泄漏,造成浪费。
46.实施例二
47.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转轴3和操作杆4之间通过主连杆机构5连接,主连杆机构5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分装袋10的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
48.参照图3,主连杆机构5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和第四连杆54,该四根连杆均平行于转轴3穿出的出料通道11的一侧。第一连杆51的一端与转轴3的伸出出料通道11的一端固定连接,其杆部与第三连杆53的其中一端铰接,第三连杆53的远离第一连杆51一端与操作杆4铰接。第二连杆52的一端与转轴3的伸出出料通道11一端铰接,其杆部与第四连杆54的其中一端铰接,第四连杆54的远离第二连杆52一端与操作杆4铰接。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长度相等,第三连杆53和第四连杆54的长度相等,四根连杆连接成四边形结构,操作杆4位于转轴3的正下方。
49.参照图3,出料通道11的朝向主连杆机构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块导向板13,两块导向板13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出料通道11该侧垂直,其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两块导向板13上均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导向长孔131。操作杆4位于两块导向板13之间,操作杆4设置为t形结构,其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端分别配合在两个导向长孔131中,并沿两个导向长孔131上下滑动,且操作杆4同一直线上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杆53和第四连杆54铰接。操作杆4的另外一端垂直于出料通道11,且向远离出料通道11的方向延伸。两块导向板13能够对操作杆4进行导向,提高操作杆4移动时的稳定性。
50.参照图3,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横向设置在出料通道11未设置主连杆机构5的相对两侧,第一压杆6的一端与第一连杆51的远离转轴3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压杆7的一端与第二连杆52的远离转轴3一端固定连接。
51.参照图4,向下移动操作杆4,能够通过主连杆机构5的第三连杆53和第四连杆54带动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绕转轴3向下转动,使得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分别向下移动,且压紧在出料通道11的两个侧壁上,压住套在出料通道11上的分装袋10,同时,第一连杆51带动活动板2转动,将出料通道11打开,向分装袋10中装入饲料。参照图5,向上移动操作杆4,能够通过主连杆机构5带动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离开出料通道11的侧壁,从而松开分装袋10,同时带动活动板2关闭出料通道11。
52.参照图5,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的朝向出料通道11一侧还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滑垫8,防滑垫8能够增加摩擦力,使分装袋10能够被稳固的固定。出料通道11的相对两个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两个向内凹进的压槽14,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能够分别配合的压入一个压槽14中,能够增加与分装袋10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强对分装袋10的固定,另外压槽14还能够对分装袋10的固定位置进行定位,方便于工作人员将分装袋10套在出料通道11的合适位置上。
53.参照图6,出料通道11的背离主连杆机构5一侧设置有辅助连杆机构9,用于辅助支撑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辅助连杆机构9包括固定轴91、第一辅助杆92和第二辅助杆93。固定轴91垂直于出料通道11的该侧壁,且与转轴3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固定轴91的一端与出料通道11该侧壁固定块连接,固定轴91第一辅助杆92和第二辅助杆93均与出料通道11该侧壁固平行,其长度与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长度相等。第一辅助杆92的一端与固定轴91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压杆6的远离第一连杆51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辅助杆93的一端与固定轴9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压杆7的远离第二连杆52一端固定连接。
54.通过向下拉动操作杆4上下移动,能够通过主连杆机构5控制活动板2转动,打开或关闭出料通道11;出料通道11打开的同时,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压住分装袋10的袋口,防止分装袋脱离出料通道11而造成饲料的泄漏;出料通道11关闭的同时,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松开分装袋10,以方便于更换空袋。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