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车间用叉车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7764发布日期:2021-09-22 21:2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车间用叉车托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托盘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生产车间用叉车托盘。


背景技术:

2.叉车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建筑和物流等场所,具有对成件或者成袋物料进行装卸和搬运的功能,而现有叉车在叉架货物时使用托盘进行辅助搬运,以将堆垛好的货物进行整齐有序的搬运,但是,现有的叉车托盘被举起之后,其受到的约束仅为其与叉车货叉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叉车发生颠簸的情况下,叉车托盘容易左右滑移晃动,其存在着:容易左右滑移晃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车间用叉车托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容易左右滑移晃动。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生产车间用叉车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设有两个叉车孔,还包括卡紧机构,两个所述叉车孔内均设有所述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限位板、缓冲机构和外连接机构,所述限位板两端呈弧形结构,一个所述叉车孔内设有两个所述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并排且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叉车孔内壁平行,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弧形结构的弧心均朝向所述叉车孔内壁,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用于叉车货叉穿入的间隙;
6.所述外连接机构包括螺杆、中央弹簧和弹簧座,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托盘本体侧面,所述螺杆一端伸入一个所述叉车孔内,所述弹簧座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所述中央弹簧,所述螺杆伸入所述叉车孔内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弹簧座的空腔内且与所述中央弹簧抵接,所述弹簧座另一端铰接靠近所述托盘本体外侧面的一个所述限位板;
7.两个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叉车孔内壁的一侧均设有两个所述缓冲机构,所述外连接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缓冲机构之间,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叉车孔内壁。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叉车孔内壁和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叉车孔内壁的侧面上,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套设在两个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叉车孔内壁和所述限位板。
9.进一步的,远离所述托盘本体外侧面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叉车孔内壁之间设有内连接机构,所述内连接机构包括内弹簧座、滑杆和内侧弹簧,所述内弹簧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叉车孔内壁,其另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内侧弹簧设置于所述内弹簧座的空腔内,所述滑杆一端铰接远离所述托盘本体外侧面的一个所述限位板,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内弹簧座的空腔内且与所述内侧弹簧抵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远离所述托盘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两端与所述叉车孔两端面齐平。
12.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设有两个开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壳体顶部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所述叉车孔。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货叉伸出叉车孔之后,中央弹簧和缓冲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货叉在一个叉车孔的内两侧被两个限位板挤压,维持了托盘本体在货叉上的稳定性,防止其左右晃动,并且具有缓冲的功能,达到了提高托盘本体稳定性防止其左右滑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车间用叉车托盘的整体结构图;
16.图2为俯剖视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18.附图标记列表
[0019]1‑
托盘本体,2

限位板,31

螺杆,32

弹簧座,33

中央弹簧,41

支撑座,42

缓冲弹簧,51

滑杆,52

内弹簧座,53

内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附图1

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3]
一种生产车间用叉车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所述托盘本体1设有两个叉车孔,还包括卡紧机构,两个所述叉车孔内均设有所述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限位板2、缓冲机构4和外连接机构3,所述限位板2两端呈弧形结构,一个所述叉车孔内设有两个所述限位板2,两个所述限位板2并排且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板2与所述叉车孔内壁平行,两个所述限位板2的弧形结构的弧心均朝向所述叉车孔内壁,两个所述限位板2之间设有用于叉车货叉穿入的间隙;
[0024]
所述外连接机构3包括螺杆31、中央弹簧33和弹簧座32,所述螺杆31螺纹连接所述托盘本体1侧面,所述螺杆31一端伸入一个所述叉车孔内,所述弹簧座32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所述中央弹簧33,所述螺杆31伸入所述叉车孔内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弹簧座32的空腔内且与所述中央弹簧33抵接,所述弹簧座32另一端铰接靠近所述托盘本
体1外侧面的一个所述限位板2;
[0025]
两个所述限位板2靠近所述叉车孔内壁的一侧均设有两个所述缓冲机构4,所述外连接机构3设置于两个所述缓冲机构4之间,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缓冲弹簧42,所述缓冲弹簧42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限位板2和所述叉车孔内壁。
[0026]
如图1、2和3所示,两个缓冲机构4设置于限位板2靠近其弧形结构端部的位置,缓冲弹簧42在叉车孔的方向上具有可以扭曲的自由度,缓冲弹簧42和中央弹簧33均处于自然状态,此时两个限位板2之间的间隙比叉车货叉大,螺杆31与限位板2垂直,转动螺杆31时即可推动限位板2运动,使两个限位板2之间的间隙变大或变小,并调整至两个限位板2之间的间隙比叉车货叉略小,此时,缓冲弹簧42处于略微拉伸状态,中央弹簧33处于压缩状态。
[0027]
使用时,托盘本体1上放置重物,调整至两个限位板2之间的间隙比叉车货叉略小,当叉车货叉插入两个叉车孔时,货叉首先撞击到限位板2的弧形结构上,限位板2围绕弹簧座32的铰接端稍微转动,靠近货叉的缓冲弹簧42被略微扭曲和收缩,另一端的缓冲弹簧42扭曲和拉伸,并且在货叉不断伸入的过程中,限位板2在叉车孔方向上不运动,缓冲弹簧42逐渐恢复扭曲的形变,最终货叉伸出叉车孔之后,中央弹簧33和缓冲弹簧42均处于压缩状态,货叉在一个叉车孔的内两侧被两个限位板2挤压,维持了托盘本体1在货叉上的稳定性,防止其左右晃动,并且具有缓冲的功能,达到了提高托盘本体1稳定性防止其左右滑动的有益效果。
[0028]
在托盘本体1上不放置重物,叉车举起托盘本体1时,调节两个限位板2之间的间隙比叉车货叉大,即可使货叉插入,然后放置货物之后,再重新调节两个限位板2之间的间隙比叉车货叉略小即可,利用重物加大托盘本体1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使货叉能够插入,如果重物本身重量太小,那么就在货叉插入之后,再调节两个限位板2之间的间隙,使两个限位板2挤压货叉。
[0029]
并且限位板2靠近货叉的侧面还设有橡胶层,以提高其与货叉之间的摩擦力。
[0030]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4还包括两个支撑座41,两个所述支撑座4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叉车孔内壁和所述限位板2靠近所述叉车孔内壁的侧面上,所述缓冲弹簧42两端套设在两个所述支撑座41上,所述缓冲弹簧42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叉车孔内壁和所述限位板2。
[0031]
支撑座41使缓冲弹簧42端部结构稳定,使其扭曲时只有中部扭曲。
[0032]
进一步的,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外侧面的所述限位板2与所述叉车孔内壁之间设有内连接机构5,所述内连接机构5包括内弹簧座52、滑杆51和内侧弹簧53,所述内弹簧座5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叉车孔内壁,其另一端设有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内侧弹簧53设置于所述内弹簧座52的空腔内,所述滑杆51一端铰接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外侧面的一个所述限位板2,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内弹簧座52的空腔内且与所述内侧弹簧53抵接。
[0033]
货叉插入时,远离托盘本体1外侧面的限位板2围绕其铰接端转动,内侧弹簧53逐渐被压缩,限位板2在叉车孔方向上其不会滑动,可以有效防止远离托盘本体1外侧面的限位板2在货叉摩擦力带动下发生滑动错位,约束了其叉车孔方向上的运动,使结构更稳定。
[0034]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31远离所述托盘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
[0035]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2两端与所述叉车孔两端面齐平。
[0036]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1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设有两个开口朝上的凹槽,
所述壳体顶部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所述叉车孔,盖板可拆卸的形式起到了方便安装维护和更换弹簧的作用。
[0037]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说明书中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