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3847发布日期:2021-11-29 14: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用于驱动负载;高压泵,用于提供液压油;高压换向阀,包括p口、a口、b口及t口,所述p口为进油口且与所述高压泵连通,所述t口为回油口且与一油箱连通;速度稳定回路,包括第一进油回路及第一回油回路,所述第一进油回路包括第一进油支路及第二进油支路,所述第一回油回路上设置有速度稳定阀,所述高压换向阀置右位时,所述p口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a口与所述t口连通,所述b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油支路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回油回路与所述a口连通,且所述b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油支路与所述速度稳定阀的控制口连通,所述速度稳定阀的阀芯开度与所述第二进油支路的压力成正比;增压回路,所述增压回路包括第二进油回路、液动换向阀、增压缸及第二回油回路,所述增压缸内设置有一双头活塞杆,所述双头活塞杆将所述增压缸的缸体分为包括大腔、中腔及小腔,所述小腔与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回路包括第三进油支路及第四进油支路,所述a口通过所述第三进油支路与所述小腔连通:所述高压换向阀置左位且所述液动换向阀置下位时,所述p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b口与所述t口连通,所述a口通过所述第四进油支路与所述液动换向阀连通,所述大腔及所述中腔通过所述液动换向阀连通,且所述中腔通过所述第二回油回路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双头活塞杆下移,完成吸油过程;所述高压换向阀置左位且所述液动换向阀置上位时,所述p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b口与所述t口连通,所述a口通过所述第四进油支路及所述液动换向阀与所述大腔连通,所述中腔通过所述第二回油回路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双头活塞杆上移,完成增压输出过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回路上还设置有液压锁,所述b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油支路与所述液压锁的控制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动换向阀包括位于上位的无簧腔以及位于下位的有簧腔,所述有簧腔与所述第二进油回路连通,所述双头活塞杆位于设定高度时所述无簧腔与所述小腔连通,所述无簧腔的油压作用面积大于所述有簧腔的油压作用面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上具有一油口,所述液动换向阀能够通过所述油口与所述增压缸连通,所述双头活塞杆上下运动控制所述油口的通断切换,进而控制所述液动换向阀的上位与下位之间的切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腔的油压作用面积大于所述小腔的油压作用面积,且所述大腔的油压作用面积与所述小腔的油压作用面积的比值等于增压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腔流向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的液压油的油压大于45mp。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油支路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腔与所述液压缸的
无杆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还包括变频电机,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高压泵连接以调节所述高压泵的供油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包括:液压缸、高压泵、高压换向阀、速度稳定回路及增压回路,通过高压换向阀控制所述速度稳定回路及所述增压回路的切换,当所述高压换向阀切换至所述增压回路时,所述高压泵提供的液压油经增压回路增压后输出超高压液压油,以使所述液压缸伸缸;所述液压缸缩缸时,所述高压换向阀切换至所述速度稳定回路,由于速度稳定阀的阀芯开度与第二进油支路的压力成正比,当负载的下降速度较快时,液压缸的有杆腔压力骤降,使得速度稳定阀的控制压力减小,进而使其阀芯开度减小,导致液压油经所述速度稳定阀流回油箱的流量减小,从而实现负载下降速度的实时调节,保证液压缸在负载下降时保持平稳工作状态。稳工作状态。稳工作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 萧子渊 陈杰 张伦伟 米智楠 金润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