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06964发布日期:2021-07-23 21:2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试验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轿厢保护装置,具体是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梯整机上试验,按测试工况配置电梯系统质量,使空载轿厢位于最低层站,加速度测试仪置于轿厢内;测试人员通过溜车或者其他方法使轿厢速度达到监控元件最大设定速度时,触发制动器制动,用加速度测试仪记录下整个过程的加速度和减速度,同时可以通过对加速度或者减速度相对时间的积分得出速度和制动距离曲线。

在试验台上试验,将被测曳引机及制动器安装于试验台上,折算电梯系统质量为飞轮转动惯量,在驱动装置上安装折算质量的飞轮,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曳引轮旋转,俗称飞轮法;当曳引轮线速度(或者转速)达到监控元件最大设定速度时,触发制动器动作,记录整个过程制动力矩曲线并计算得到减速度曲线。

在电梯整机上试验,需要准备试验的电梯整机,且需要按测试工况配置电梯系统质量,成本较高,安装或改造过程周期长;在试验台上利用飞轮法试验,因电梯系统质量各不相同,对应折算的飞轮质量也总是不同,需要根据测量样品临时非标加工,增加加工成本,且加工需要周期,加工后的飞轮质量存在偏差时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另外,飞轮法只能模拟电梯系统质量,无法模拟电梯轿厢与对重两侧的质量差,与试验要求存在偏离,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平台、负载电机系统、转矩转速测量系统、测试曳引机、连接套筒、活动套筒、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

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开有限位槽,且所述第二转轴外端固接有活动板;

所述连接套筒位于所述负载电机系统与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之间,所述负载电机系统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侧面均开有侧孔,且所述连接套筒两端分别套接于所述负载电机系统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外端;所述连接套筒内侧壁固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合于所述限位槽内部,所述连接套筒两侧分别开有通孔和阶梯孔,且所述固定螺栓依次贯穿所述阶梯孔、所述侧孔与所述通孔,且所述固定螺栓末端螺有所述固定螺母;

所述活动套筒内部开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板套接于所述活动腔内部,所述活动板一侧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二转轴表面;所述活动套筒外端固接有螺纹柱,所述测试曳引机输出端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面开有连接孔,所述螺纹柱末端贯穿所述连接孔,且所述螺纹柱外端螺有紧固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位于所述试验平台顶端,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分别设有负载电机系统与测试曳引机,且所述负载电机系统、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所述测试曳引机均与所述试验平台上表面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电机系统、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以及所述测试曳引机同轴心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为环形结构,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壁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为凸字型结构,且所述固定螺栓外端与所述阶梯孔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活动腔均为正六边形结构,且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活动腔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数目为六个,且六个所述连接孔呈环形分布于所述连接板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所述侧孔与所述通孔依次对齐,且两个所述阶梯孔与两个所述通孔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套筒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筒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六个所述螺纹柱呈环形分布于所述活动套筒外端。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首先将连接套筒套在负载电机系统的输出端,再依次将负载电机系统、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以及测试曳引机固定在试验平台上表面,然后将连接套筒外端卡合在第二转轴外端表面,使得阶梯孔、侧孔与通孔依次连通,再使用固定螺栓穿过阶梯孔、侧孔与通孔,再将固定螺母螺合在固定螺栓末端并拧动,以此将负载电机系统与转矩转速测量系统固定;

(二)、继而再向外端拉动活动套筒,使得螺纹柱外端贯穿连接孔,进而再将紧固螺母螺合在螺纹柱外端并拧动,以此可将活动套筒与测试曳引机固定;通过将活动板与活动腔滑动连接可根据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与测试曳引机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增强了本装置的通用性;

(三)、最后在进行试验时,在试验控制系统及操作平台软件界面上输入三个常量:被测曳引机所应用的电梯系统质量折算的转动惯量j系统,电梯轿厢与对重两侧的质量差折算的力矩差t差,试验台负载电机系统和连接件的转动惯量j试验;

试验样机制动器通电处于打开状态,电动机不通电;控制系统操作负载电机拖动被测曳引机以额定转速运转;

切断试验样机制动器的供电,制动器进入制动状态,负载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按照公式t负载i=t制i-j试验×(t制i-t差)÷j系统(详见数学模型推导)输出转矩继续拖动;

制动过程转速逐渐减小到0时,控制系统自动切断负载电动机输出,测试过程结束;

根据转矩转速测量系统测量到的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和转速曲线,计算生成制动减速度曲线。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且使用成本较低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活动板与活动套筒连接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连接套筒与第一转轴连接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试验设备框架图。

图中:1、试验平台,2、负载电机系统,3、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1、第一转轴,32、第二转轴,4、测试曳引机,5、限位块,6、连接套筒,7、限位槽,8、弹簧,9、活动板,10、活动腔,11、活动套筒,12、连接板,13、侧孔,14、连接孔,15、固定螺母,16、固定螺栓,17、通孔,18、阶梯孔,19、螺纹柱,20、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平台1、负载电机系统2、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测试曳引机4、连接套筒6、活动套筒11、固定螺母15和固定螺栓16;

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31与第二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1、所述第二转轴32均与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1表面开有限位槽7,且所述第二转轴32外端固接有活动板9;

所述连接套筒6位于所述负载电机系统2与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之间,所述负载电机系统2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31侧面均开有侧孔13,且所述连接套筒6两端分别套接于所述负载电机系统2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31外端;所述连接套筒6内侧壁固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卡合于所述限位槽7内部,所述连接套筒6两侧分别开有通孔17和阶梯孔18,且所述固定螺栓16依次贯穿所述阶梯孔18、所述侧孔13与所述通孔17,且所述固定螺栓16末端螺有所述固定螺母15;

所述活动套筒11内部开有活动腔10,所述活动板9套接于所述活动腔10内部,所述活动板9一侧设有弹簧8,且所述弹簧8套接于所述第二转轴32表面;所述活动套筒11外端固接有螺纹柱19,所述测试曳引机4输出端固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侧面开有连接孔14,所述螺纹柱19末端贯穿所述连接孔14,且所述螺纹柱19外端螺有紧固螺母20。

进一步地,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位于所述试验平台1顶端,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分别设有负载电机系统2与测试曳引机4,且所述负载电机系统2、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所述测试曳引机4均与所述试验平台1上表面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电机系统2、所述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以及所述测试曳引机4同轴心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6为环形结构,所述连接套筒6的内侧壁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限位块5,且所述限位块5与所述限位槽7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18为凸字型结构,且所述固定螺栓16外端与所述阶梯孔18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9与所述活动腔10均为正六边形结构,且所述活动板9与所述活动腔10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14的数目为六个,且六个所述连接孔14呈环形分布于所述连接板12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孔18、所述侧孔13与所述通孔17依次对齐,且两个所述阶梯孔18与两个所述通孔17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套筒6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筒1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六个所述螺纹柱19呈环形分布于所述活动套筒11外端。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首先将连接套筒6套在负载电机系统2的输出端,再依次将负载电机系统2、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以及测试曳引机4固定在试验平台1上表面,然后将连接套筒6外端卡合在第二转轴32外端表面,使得阶梯孔18、侧孔13与通孔17依次连通,再使用固定螺栓16穿过阶梯孔18、侧孔13与通孔17,再将固定螺母15螺合在固定螺栓16末端并拧动,以此将负载电机系统2与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固定;

二、继而再向外端拉动活动套筒11,使得螺纹柱19外端贯穿连接孔14,进而再将紧固螺母20螺合在螺纹柱19外端并拧动,以此可将活动套筒11与测试曳引机4固定;通过将活动板9与活动腔10滑动连接可根据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与测试曳引机4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增强了本装置的通用性;

三、最后在进行试验时,在试验控制系统及操作平台软件界面上输入三个常量:被测曳引机所应用的电梯系统质量折算的转动惯量j系统,电梯轿厢与对重两侧的质量差折算的力矩差t差,试验台负载电机系统2和连接件的转动惯量j试验;

试验样机制动器通电处于打开状态,电动机不通电;控制系统操作负载电机拖动被测曳引机以额定转速运转;

切断试验样机制动器的供电,制动器进入制动状态,负载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按照公式t负载i=t制i-j试验×(t制i-t差)÷j系统输出转矩继续拖动;

制动过程转速逐渐减小到0时,控制系统自动切断负载电动机输出,测试过程结束;

根据转矩转速测量系统3测量到的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和转速曲线,计算生成制动减速度曲线。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申请利用负载电机输出转矩模拟电梯系统惯量和轿厢与对重两侧的质量差的方法,进行曳引机制动器式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试验,负载电机输出转矩模拟电梯系统惯量和轿厢与对重两侧的质量差的数学模型和公式;

2.本申请通过利用负载电机的输出转矩可以模拟电梯系统惯量和轿厢与对重两侧的质量差,可实现无级模拟,调整设置简单方便,试验准确度高;无需额外加工飞轮,节省加工成本和时间,试验周期短。

3.本申请在负载电机系统、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以及测试曳引机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套筒与活动套筒,通过连接套筒与活动套筒可将负载电机系统、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以及测试曳引机依次连接,同时通过活动套筒可根据转矩转速测量系统与测试曳引机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安装,增强了本装置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