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1207发布日期:2021-08-06 18:4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登山扣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登山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钩环,金属环有弹簧加载的门用于快速和可逆地连接的部件,被广泛用于绳索密集型活动,例如登山、树木栽培、探洞、航行、热气球、绳索救援、建筑、工业绳索作业、窗户清洁、激流救援和杂技表演。

本发明涉及的登山扣包括勾子和弹杆,所述弹杆内设有弹簧和弹簧定位片,所述弹杆的一端与勾子的一端铆接,所述弹杆的另一端能够与勾子的另一端卡接配合;上述弹杆呈中空的管状,其中弹杆的后端部设有沿弹杆径向将弹杆完全贯穿的后卡槽,所述弹杆的前端部设有沿弹杆径向将弹杆的一侧壁贯穿的前卡槽,所述前卡槽和后卡槽平行设置,所述弹杆的后端部设有垂直于后卡槽并沿弹杆径向将弹杆贯穿的铆孔。

目前,申请号为“201310610730.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组装登山扣设备,分弹杆装弹簧模组包括分弹杆模组以及装弹簧模组,所述分弹杆模组包括弹杆振动盘、安装于弹杆振动盘的弹杆出口处的弹杆输出管、位于弹杆输出管端部的弹杆导槽、设置于弹杆导槽一侧的弹杆输送链、设置于弹杆导槽另一侧的将弹杆导槽端部的弹杆推至弹杆输送链上的弹杆输送装置。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弹杆输送管的侧壁上设置与弹杆后卡槽配合的导向条,从而确保弹杆后卡槽处于水平状态被输送到弹杆输送链内,但后卡槽处于水平状态时弹杆的前卡槽可能面朝左侧也可能面朝右侧,而上述的分弹杆模组并未给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因此,如何在上料过程中调整弹杆的方向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整弹杆方向的上料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包括弹杆振动盘以及上端与弹杆振动盘出口连接的弹杆输出管,所述弹杆输出管的下端部设有弹杆导槽,其特征在于:弹杆导槽和工装之间设有能够沿竖向往复移动的弹杆调节座,所述弹杆调节座内设有用于检测弹杆方向是否正确的检测机构和驱动弹杆绕中轴线方向旋转180度的转向机构,所述弹杆导槽的外侧设有将弹杆导槽内的弹杆推至弹杆调节座内的下驱动件,所述下驱动件上方设有将弹杆调节座内的弹杆推至工装内的上驱动件。

本上料装置工作时,弹杆振动盘先将整理好的弹杆通过弹杆输出管输送到弹杆导槽内,弹杆位于弹杆输出管内时弹杆的后卡槽与弹杆输出管的导向条卡接,然后通过下驱动件将弹杆推入弹杆调节座内,接着弹杆调节座沿竖直方向上移到于工装配合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弹杆调节座检测弹杆前卡槽的朝向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通过上驱动件将弹杆推入工装内,如果朝向不正确,则弹杆调节座内的转向机构先驱动弹杆旋转180度,然后再通过上驱动件将弹杆推入工装内,完成上料。

本上料装置增加了弹杆调节座,并通过弹杆调节座内的检测机构对弹杆的上下进行检测以及通过弹杆调节座内的转向机构对弹杆的方向进行调节,使上料后的弹杆方向始终是正确的,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设置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两个驱动件,能够避免转向机构转动时对下驱动件造成干扰,同时两个驱动件的设计使上驱动件在上料过程中,下驱动件可以与弹杆导槽配合完成上料预备动作,有利于提高本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中,所述弹杆调节座包括安装板以及沿纵向设置的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安装板相连,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成型于调节管的中部并与调节管同轴的齿轮以及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轮的轮齿凸出于调节管的外侧壁,所述齿条可滑动设置于两个轴承座之间,所述齿条的一侧设有驱动齿条沿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齿条驱动件。

上述齿条驱动件为气缸,作为另一种方案也可以是电机和丝杠的组合;本转向机构采用齿轮和齿条,结构简单,并且将齿轮转动的角度转化为齿条在直线上的移动长度,更容易控制,并且控制精度更高;进一步的,上述转向机构也可以是成型于调节管中部并与调节管同轴的齿轮、电机以及同步带的组合,只要能够使调节管能够转动180度即可。

在上述的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中,所述齿条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成型有平行于齿条的凸条,所述轴承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凸条配合的导向槽。

上述凸条和导向槽的设计能够使齿条的移动更为稳定,有利于提高弹杆调节的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中,所述上驱动件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能够插入弹杆后卡槽的上推板与弹杆相连,所述上推板的宽度大于弹杆的直径,所述调节管内沿径向设有能够容纳弹杆的圆形通孔以及能够容纳上推板的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圆形通孔和调节管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上推板能够插入弹杆的后卡槽且上推板的宽度大于弹杆的直径,该设计能够使上推板与弹杆的连接更为稳定,避免上推板推动弹杆移动的过程中弹杆相对上推板发生偏移;圆形通孔和矩形通孔分别与弹杆和上推板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推板插入圆管后推动弹杆前移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中,调节管的前端面上固连有长条状的上料凸块,所述上料凸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矩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和矩形通孔均贯穿所述上料凸块。

由于本上料装置对应的工装其后端设有内凹的上料槽,如果不增加上料凸块,弹杆很可能还没有放置到工装上即脱离了调节管,无法完成上料,或者弹杆只有部分放置到工装时,弹杆的后端就与调节管分离了,弹杆容易掉落,上料的稳定性差;而增加了上料凸块后,该上料凸块能够随弹杆调节座的上移从下往上移入工装的上料槽内,并且此时上料凸块前端与工装上放置弹杆的距离很近,能够对弹杆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上料的稳定性;同时,长条状的形状还能够使本上料凸块能够更顺利的插入工装的上料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和沿径向将调节管贯穿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与矩形通孔平行设置,所述传感器与观察孔对应设置并与轴承座固连。

上述传感器优选光电式接近传感器,上述观察孔的位置需要能够正好对准弹杆前卡槽,通过检测弹杆的前卡槽是否朝左来判断弹杆的位置是否准确,并且在确定弹杆位置后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转向机构控制弹杆转向。作为另一种方案,也可以将观察孔直接内置于调节管内,并处于观察孔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中,所述下驱动件为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能够插入弹杆后卡槽的下推板与弹杆相连,所述下推板能够将弹杆从弹杆导槽推入弹杆调节座内,所述下驱动件和上驱动件均固定于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上。

本上料装置中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分别通过扁平的能够插入弹杆后卡槽内的上推板和下推板与弹杆连接,能够使弹杆与上推板和下推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同时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均固定于竖直设置的连接板上可以使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在竖直方向保持一致。

在上述的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中,所述弹杆振动盘位于弹杆导槽的右侧,所述连接板设于弹杆导槽的左侧,所述连接板的后端向右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均与连接板固连,所述连接板固定有纵向设置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上滑轨上可滑动设有与上驱动件相连的上滑块,所述下滑轨上可滑动设有与下驱动件相连的下滑块,所述上推板的后端与上滑块固连,所述下推板的后端与下滑块固连,所述连接板的前端部固连有支撑板,所述上推板穿过支撑板上的支撑孔。

上述上滑轨和上滑块配合,下滑轨和下滑块配合,能够使上推板和下推板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更为稳定,避免移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发生偏转;由于上推板需要将弹杆推入到工装内,因此上推板需要较长的长度,支撑板和支撑孔的设计能够为上推板的前端部提供较好的支撑,避免上推板的前端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偏移而无法顺利插入调节管上的矩形通孔内,有利于提高本上料装置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上述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可以为电机,并且通过对应的丝杆与上滑块或下滑块相连并能够驱动该上滑块或下滑块沿滑轨前后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中,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安装架的上侧竖直固定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架的上端并与安装板固连,所述安装板的上侧面固连有多根竖直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安装架的上端设有多个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

上述调节气缸可以驱动安装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安装板相连的调节管上下移动;安装板上导向杆和安装架上导向孔的设计可以使调节管在上下移动过程中更为稳定,避免发生偏转,有利于提高本上料装置的工作精度,使弹杆的上料能够更为顺畅的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本上料装置增加了弹杆调节座,并通过弹杆调节座内的检测机构对弹杆的上下进行检测以及通过弹杆调节座内的转向机构对弹杆的方向进行调节,使上料后的弹杆方向始终是正确的,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设置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两个驱动件,能够避免转向机构转动时对下驱动件造成干扰,同时两个驱动件的设计使上驱动件在上料过程中,下驱动件可以与弹杆导槽配合完成上料预备动作,有利于提高本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隐藏弹杆振动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连接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装架和弹杆调节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的安装架和弹杆调节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的调节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齿轮和齿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弹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杆振动盘;11、弹杆输出管;12、弹杆导槽;2、弹杆调节座;21、安装板;211、导向杆;22、调节管;221、圆形通孔;222、矩形通孔;223、上料凸块;23、轴承座;231、导向槽;3、转向机构;31、齿轮;32、齿条;321、凸条;33、齿条驱动件;41、上驱动件;42、上推板;43、下驱动件;44、下推板;45、连接板;451、弯折部;452、上滑轨;453、下滑轨;46、上滑块;47、下滑块;48、支撑板;481、支撑孔;51、传感器;52、观察孔;6、安装架;61、调节气缸;62、导向孔;7、工装;71、上料槽;8、弹杆;81、前卡槽;82、后卡槽;83、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登山扣弹杆的上料装置包括弹杆振动盘1以及上端与弹杆振动盘1出口连接的弹杆输出管11,弹杆输出管11的下端部设有弹杆导槽12,弹杆导槽12和工装7之间设有能够沿竖向往复移动的弹杆调节座2,弹杆调节座2内设有用于检测弹杆8方向是否正确的检测机构和驱动弹杆8绕中轴线方向旋转180度的转向机构3,弹杆导槽12的外侧设有将弹杆导槽12内的弹杆8推至弹杆调节座2内的下驱动件43,下驱动件43上方设有将弹杆调节座2内的弹杆8推至工装7内的上驱动件41。本上料装置增加了弹杆调节座2,并通过弹杆调节座2内的检测机构对弹杆8的上下进行检测以及通过弹杆调节座2内的转向机构3对弹杆8的方向进行调节,使上料后的弹杆8方向始终是正确的,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设置上驱动件41和下驱动件43两个驱动件,能够避免转向机构3转动时对下驱动件43造成干扰,同时两个驱动件的设计使上驱动件41在上料过程中,下驱动件43可以与弹杆导槽12配合完成上料预备动作,有利于提高本上料装置的工作效率。

如图4-7所示,弹杆调节座2包括安装板21以及沿纵向设置的调节管22,调节管22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座23与安装板21相连,转向机构3包括成型于调节管22的中部并与调节管22同轴的齿轮31以及与齿轮31啮合的齿条32,齿轮31的轮齿凸出于调节管22的外侧壁,齿条32可滑动设置于两个轴承座23之间,齿条32的一侧设有驱动齿条32沿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齿条驱动件33;齿条32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成型有平行于齿条32的凸条321,轴承座23的侧壁上设有与凸条321配合的导向槽231。上述齿条驱动件33为气缸,作为另一种方案也可以是电机和丝杠的组合;本转向机构3采用齿轮31和齿条32,结构简单,并且将齿轮31转动的角度转化为齿条32在直线上的移动长度,更容易控制,并且控制精度更高;进一步的,上述转向机构3也可以是成型于调节管22中部并与调节管22同轴的齿轮31、电机以及同步带的组合,只要能够使调节管22能够转动180度即可;上述凸条321和导向槽231的设计能够使齿条32的移动更为稳定,有利于提高弹杆8调节的精度。

如图1-3所示,上驱动件41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通过能够插入弹杆8后卡槽82的上推板42与弹杆8相连,上推板42的宽度大于弹杆8的直径,调节管22内沿径向设有能够容纳弹杆8的圆形通孔221以及能够容纳上推板42的矩形通孔222,矩形通孔222、圆形通孔221和调节管22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上推板42能够插入弹杆8的后卡槽82且上推板42的宽度大于弹杆8的直径,该设计能够使上推板42与弹杆8的连接更为稳定,避免上推板42推动弹杆8移动的过程中弹杆8相对上推板42发生偏移;圆形通孔221和矩形通孔222分别与弹杆8和上推板42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上推板42插入圆管后推动弹杆8前移时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调节管22的前端面上固连有长条状的上料凸块223,上料凸块22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矩形通孔222,圆形通孔221和矩形通孔222均贯穿上料凸块223。由于本上料装置对应的工装7其后端设有内凹的上料槽71,如果不增加上料凸块223,弹杆8很可能还没有放置到工装7上即脱离了调节管22,无法完成上料,或者弹杆8只有部分放置到工装7时,弹杆8的后端就与调节管22分离了,弹杆8容易掉落,上料的稳定性差;而增加了上料凸块223后,该上料凸块223能够随弹杆调节座2的上移从下往上移入工装7的上料槽71内,并且此时上料凸块223前端与工装7上放置弹杆8的距离很近,能够对弹杆8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上料的稳定性;同时,长条状的形状还能够使本上料凸块223能够更顺利的插入工装7的上料槽71内。

如图5和图6所示,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51和沿径向将调节管22贯穿的观察孔52,观察孔52与矩形通孔222平行设置,传感器51与观察孔52对应设置并与轴承座23固连。上述传感器51优选光电式接近传感器51,上述观察孔52的位置需要能够正好对准弹杆8前卡槽81,通过检测弹杆8的前卡槽81是否朝左来判断弹杆8的位置是否准确,并且在确定弹杆8位置后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启动转向机构3控制弹杆8转向。作为另一种方案,也可以将观察孔52直接内置于调节管22内,并处于观察孔52位置。

如图1-3所示,下驱动件43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通过能够插入弹杆8后卡槽82的下推板44与弹杆8相连,下推板44能够将弹杆8从弹杆导槽12推入弹杆调节座2内,下驱动件43和上驱动件41均固定于竖直设置的连接板45上;弹杆振动盘1位于弹杆导槽12的右侧,连接板45设于弹杆导槽12的左侧,连接板45的后端向右弯折形成弯折部451,上驱动件41和下驱动件43均与连接板45固连,连接板45固定有纵向设置的上滑轨452和下滑轨453,上滑轨452上可滑动设有与上驱动件41相连的上滑块46,下滑轨453上可滑动设有与下驱动件43相连的下滑块47,上推板42的后端与上滑块46固连,下推板44的后端与下滑块47固连,连接板45的前端部固连有支撑板48,上推板42穿过支撑板48上的支撑孔481。本上料装置中上驱动件41和下驱动件43分别通过扁平的能够插入弹杆8后卡槽82内的上推板42和下推板44与弹杆8连接,能够使弹杆8与上推板42和下推板44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同时上驱动件41和下驱动件43均固定于竖直设置的连接板45上可以使上驱动件41和下驱动件43在竖直方向保持一致;上述上滑轨452和上滑块46配合,下滑轨453和下滑块47配合,能够使上推板42和下推板44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更为稳定,避免移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发生偏转;由于上推板42需要将弹杆8推入到工装7内,因此上推板42需要较长的长度,支撑板48和支撑孔481的设计能够为上推板42的前端部提供较好的支撑,避免上推板42的前端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偏移而无法顺利插入调节管22上的矩形通孔222内,有利于提高本上料装置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上述上驱动件41和下驱动件43可以为电机,并且通过对应的丝杆与上滑块46或下滑块47相连并能够驱动该上滑块46或下滑块47沿滑轨前后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6,安装板21设于安装架6内,安装架6的上侧竖直固定有调节气缸61,调节气缸61的活塞杆穿过安装架6的上端并与安装板21固连,安装板21的上侧面固连有多根竖直设置的导向杆211,安装架6的上端设有多个供导向杆211穿过的导向孔62。上述调节气缸61可以驱动安装板2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安装板21相连的调节管22上下移动;安装板21上导向杆211和安装架6上导向孔62的设计可以使调节管22在上下移动过程中更为稳定,避免发生偏转,有利于提高本上料装置的工作精度,使弹杆8的上料能够更为顺畅的进行。

本上料装置工作时,弹杆振动盘1先将整理好的弹杆8通过弹杆输出管11输送到弹杆导槽12内,弹杆8位于弹杆输出管11内时弹杆8的后卡槽82与弹杆输出管11的导向条卡接,然后通过下驱动件43将弹杆8推入弹杆调节座2内,接着弹杆调节座2沿竖直方向上移到于工装7配合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弹杆调节座2检测弹杆8前卡槽81的朝向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通过上驱动件41将弹杆8推入工装7内,如果朝向不正确,则弹杆调节座2内的转向机构3先驱动弹杆8旋转180度,然后再通过上驱动件41将弹杆8推入工装7内,完成上料。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定义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