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板吊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77463发布日期:2021-08-13 19:3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板吊装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放置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板吊装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预制板生产厂家,生产预制板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类型的预制板,如圆杆类型的预制板、方杆类型的预制板、预制板等等,通常生产厂家通过一个放置架,直接将各种预制板直接堆积在一起。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这种放置架,由于是将所有类型的预制板同时混乱的堆放在一起,从而在使用预制板的过程中很难调取需要使用的构件类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使用者拿取堆置在放置架上的不同类型的预制板,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板吊装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制板吊装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板吊装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矩形框,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呈竖直设置的立柱,四个所述立柱分别位于底座的拐角处,位于底座同一端的两个立柱之间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底座的宽度方向呈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卡接预制板的卡接组件,位于底座同一端的两个立柱之间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均匀的滑移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搭接支撑杆的第一卡接板,所述立柱与第一卡接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使第一卡接板竖直升降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预制板的过程中,将预制板间隔均匀的放置在放置架上,使得卡接组件将预制板的两侧进行限位,预制板难以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滑移,从而预制板被整齐的放置在支撑杆上,调取其中一个支撑杆上放置的预制板时,通过驱动机构,使得位于其上方的支撑杆向上移动,从而增大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间距,更加便于使用者将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预制板取出。

可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竖直滑移在支撑杆上的抵接柱、固定在抵接柱底面上的弹簧,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槽,所述抵接柱的下端滑移在第一槽的内腔内,所述弹簧远离抵接柱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槽的底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板搭接在两个支撑杆上时,在预制板自身重量作用下,使得位于预制板正下方的抵接柱被压入第一槽内,从而其余的抵接柱挡在预制板的两侧,从而使得预制板难以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滑移。

可选的,所述抵接柱的上端呈圆弧状,所述抵接柱的圆弧端套设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减缓了抵接柱上端与预制板之间的磨损。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在立柱上的第一丝杠、同轴固定在第一丝杠上端的第一锥齿轮、转动在立柱上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二锥齿轮转轴远离第一锥齿轮一端的换向组件,所述立柱的侧壁上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槽,所述第一丝杠转动连接在第二槽内,所述第一卡接板竖直滑移在第二槽内且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向组件,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使得第一锥齿轮与第一丝杠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上的第一卡接板在第二槽的内腔内沿着竖直方向滑移。

可选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在第二锥齿轮转轴远离第一锥齿轮一端的第一蜗轮、转动连接在立柱侧壁上与第一蜗轮啮合的第一蜗杆、竖直滑移在立柱上用于驱使第一蜗杆转动的第一动力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其中一个第一卡接板的高度时,通过第一动力部件使得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啮合第一蜗轮,使得需要调节高度的第一卡接板竖直上下滑移,直至调节到指定位置即可。

可选的,所述第一动力部件包括竖直滑移在立柱侧壁上的旋转压紧气缸、转动连接在立柱侧壁上的第二丝杠、同轴固定在第二丝杠下端外壁上的链轮、绕卷在四个链轮上的链条、设置在其中一个链轮下方用于驱使链轮转动的第二动力部件,所述旋转压紧气缸的滑块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动力部件,使得其中一个第二丝杠转动,从而在链轮以及链条的作用下,使得四个第二丝杠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上的旋转压紧气缸竖直上下滑移,调节其中一个第一卡接板的高度时,通过旋转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固定在旋转压紧气缸活塞杆端部的螺套插设在第一蜗杆转轴的螺母上,从而使得对应的第一蜗杆转动,实现单个第一卡接板的高度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动力部件包括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二丝杠下端的第二蜗轮、转动连接在底座的上的第二蜗杆、同轴固定在第二蜗杆转轴上的手轮,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使四个第二丝杠同步且同向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手轮,使得第二蜗杆啮合第二蜗轮转动,从而第二蜗轮与其中一个第二丝杠同步转动,在链条的作用下,使得四个第二丝杠同步且同向转动。

可选的,位于底座同一侧的两个立柱的上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卡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架上的预制板堆叠较多时,通过在两个第二卡接板之间架设挡板,从而可继续在两个挡板上继续架设预制板。

可选的,所述立柱的上端面上均固定有卡接耳,所述立柱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挂装四个卡接耳的吊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装整个放置架的过程中,将吊架与卡接耳通过钢丝绳绑扎,通过行车的挂钩吊装整个放置架,从而实现挪动放置架。

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更加便于使用者在整个放置架上放置不同类型的预制板,更加便于使用者调取两个支撑杆之间的预制板;

2.通过设置卡接耳和吊架,更加便于使用者通过行车挪动整个放置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卡接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部件部位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立柱;3、支撑杆;4、卡接组件;5、第一卡接板;6、驱动机构;7、抵接柱;8、弹簧;9、第一槽;10、橡胶套;11、第一丝杠;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换向组件;15、第二槽;16、第一蜗轮;17、第一蜗杆;18、第一动力部件;19、旋转压紧气缸;20、第二丝杠;21、链轮;22、链条;23、第二动力部件;24、第二蜗轮;25、第二蜗杆;26、手轮;27、第二卡接板;28、卡接耳;29、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制板吊装架。

参照图1,一种预制板吊装架,包括底座1,底座1为矩形金属框,底座1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呈竖直设置的立柱2,四个立柱2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底座1的四个拐角处,位于底座1同一端的两个立柱2之间沿着立柱2的高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3,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呈垂直设置,支撑杆3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的宽度方向呈平行设置上,立柱2的侧壁上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均匀的滑移设置有用于搭接支撑杆3的第一卡接板5。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卡接板5远离立柱2的一端呈向上弯折九十度设置,支撑杆3的两端焊接设置有挂耳,第一卡接板5位于支撑杆3的两个挂耳之间,支撑杆3的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卡接预制板的卡接组件4,卡接组件4包括抵接柱7和弹簧8,抵接柱7呈竖直设置,支撑杆3的上表面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抵接柱7竖直滑移的第一槽9,抵接柱7的下端滑移在第一槽9内,弹簧8位于第一槽9内,弹簧8的上端固定在抵接柱7的底面上,弹簧8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槽9的内腔底面上。

参照图1和图2,抵接柱7的上端呈圆弧状,抵接柱7的上端套设有橡胶套10,在支撑杆3上方放置预制板的过程中,在预制板自身重量作用下,使得位于预制板正下方的抵接柱7被压入第一槽9内,从而其余的抵接柱7挡在预制板的两侧,使得放置在支撑杆3上的预制板难以在底座1上沿着底座1的宽度方向滑移。

参照图3,立柱2与第一卡接板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卡接板5竖直升降的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丝杠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和设置在第二锥齿轮13转轴远离第一锥齿轮12一端的换向组件14,立柱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槽15,若干个第二槽15沿着立柱2的高度方向间隔均匀的排列,第一丝杠11呈竖直设置,第一丝杠11转动连接在第二槽15的内腔内,滑移在第二槽15内的第一卡接板5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11上,第一锥齿轮12同轴固定在第一丝杠11的上端,第二锥齿轮13转动连接在第二槽15内,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

参照图3,换向组件14包括第一蜗轮16、第一蜗杆17和设置在立柱2上且竖直滑移在立柱2侧壁上的第一动力部件18,第一蜗轮16同轴固定在第二锥齿轮13的转轴上,第一蜗轮16位于立柱2的侧壁上,第一蜗杆17转动连接在立柱2的外侧壁上,第一蜗杆17与第一蜗轮16啮合。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动力部件18用于驱使第一蜗杆17转动,第一动力部件18包括旋转压紧气缸19、第二丝杠20、链轮21、链条22和设置在其中一个链轮21下方用于驱使第二丝杠20转动的第二动力部件23,旋转压紧气缸19竖直滑移在立柱2的侧壁上,第二丝杠20转动连接在立柱2的外侧壁上,旋转压紧气缸19的滑块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20上,链轮21同轴固定在第二丝杠20的下端外壁上,链条22绕卷在四个链轮21上。

参照图1和图3,当需要调节其中一组同一水平高度的两个支撑杆3时,转动其中一个第二丝杠20,使得旋转压紧气缸19滑移至对应的第一蜗杆17的转轴端部,旋转压紧气缸19的活塞杆端部同轴固定有螺套,第一蜗杆17的转轴端部同轴固定有与螺套配合使用的螺栓,调节过程中,使得旋转压紧气缸19的活塞杆伸出并使得螺套套设在螺栓的外壁,驱使旋转压紧气缸19的活塞杆转动,第一蜗杆17啮合蜗轮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13啮合第一锥齿轮1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丝杠11转动,实现第一卡接板5的上下调节。

参照图1和图3,第二动力部件23包括第二蜗轮24、第二蜗杆25和手轮26,第二蜗轮24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第二丝杠20的下端外壁上,第二蜗杆25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第二蜗杆25与第二蜗轮24啮合,手轮26同轴固定在第二蜗杆25的转轴端部,转动手轮26,使得第二蜗杆25啮合第二蜗轮24转动,使得第二蜗轮24与第二丝杠20同步转动。

参照图1,位于底座1同一侧的两个立柱2的上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卡接板27,第二卡接板27远离立柱2的一端呈弯折向上设置,通过在同一侧的两个第二卡接板27上放置挡板,从而可在两个挡板之间继续架设预制板,立柱2的上端面上固定有卡接耳28,立柱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挂接四个吊耳的吊架29,通过吊架29更加便于使用者通过行车吊装整个放置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预制板吊装架的实施原理为:预先在最底层的支撑杆3上放置构件,然后依次向上架设其与的支撑杆3并同时放置预制板,预制板将抵接柱7的作用下,牢牢的卡接在同一水平高度的支撑杆3上,从而使得预制板难以沿着支撑杆3的宽度方向滑移,当需要调取位于下层的预制板或调节两个支撑杆3之间的间距时,转动手轮26,使得第二蜗轮24啮合第二蜗杆25转动,使得旋转压紧气缸19移动至对应高度的第一蜗杆17位置,驱动旋转压紧气缸19,使得固定在旋转压紧气缸19活塞杆端部的螺套插设在第一蜗杆17转轴的螺母上,从而使得对应的第一蜗杆17转动,第一蜗杆17啮合第一蜗轮16转动,使得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11上的第一卡接板5竖直升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