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2478发布日期:2021-07-09 11:3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用于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真空采血管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真空采血管是一种一次性的、可实现定量采血的负压真空采血管,需要与静脉采血针配套使用。真空采血管是医院检验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的器皿,医务人员在采集完血液后需要将真空采血管通过运输通道运送到指定的接收点。为了不让运输通道外漏以及占用大量的地面面积,因此,传输通道一般布置在天花板以上,也就是说真空采血管要先经过竖直方向的运输,再通过水平方向的运输抵达指定地点。
3.目前,真空采血管竖直方向上的发送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推杆将样本管推入一发射轮盘,发射轮盘依次旋转连通发射通道由连接在通道尾端的压缩空气将样本管吹出;该方式易出现样本管的“机械式硬推”现象,即样本管可能会被不正确的强行推入样本通道,导致样本管破损或损坏;二、样本管被放置在一上下往复运动的发射盘中,当发射盘向下运动时,将导通传输管路并由连接在发射盘尾端的压缩空气将样本管吹入传输管路,随后发射盘向上旋转连通落料通道;该方式的传输缺陷在于样本管将会被“吊挂”在发射盘中,原因为真空采血管的管盖截面直径大于管体截面直径,这样一来,当发射盘中存在脏污时,可能导致样本管不能正常进入至发射盘中,或使用时可能因条码粘贴不规范导致卡管或条码损坏,进而影响仪器运行或样本的tat时间。此外,真空采血管的进样方式仍停留在人工方式,具体为:医务人员手动的将真空采血管放到自动传输设备上。可以看出,传统进样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传统真空采血管进样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和真空采血管传输过程中易破损、样本敏感指标受影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运输装置。
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运输装置,包括理料装置和布置在理料装置下方的发射装置;所述理料装置包括料仓、布置在料仓内的上料机构和圆形可转动的分料盘,料仓的顶部倾斜布置有斜板,料仓的外侧倾斜布置有缓存槽;斜板的高端面与上料机构相连,斜板的低端面与缓存槽相连,缓存槽的低端面与分料盘相连;分料盘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与真空采血管的管身尺寸匹配的缺口;分料盘的旁侧设置有与分料盘连通的落料孔,落料孔的下方设置有中空的导向管;分料盘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缺口内的真空采血管勾到落料孔内的勾料机构;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进料管、出料管、可转动的回转轮盘和驱动回转轮盘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回转轮盘内对应进料管和出料管的正下方设置有两个缓存通孔,缓存通孔底部的直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直径,出料管的上方连接有出料通道,出料管所在回转轮盘的下方的设置有第一气管,第一气管通过气流切换阀连接气源;所述进料管布置在导向管的正下方。
6.具体步骤为:医务人员将真空采血管放入料仓内的上料机构上,上料机构将真空采血管推至料仓顶部的斜板上。真空采血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斜板的斜面自行滚动,然后落入缓存槽中,缓存槽内的真空采血管在缓存槽内沿斜面滑动,滑入分料盘上的缺口内暂存。分料盘转动带动缺口上的真空采血管同步转动,当真空采血管转动至落料孔旁侧时,勾料机构将缺口内的真空采血管勾离缺口。真空采血管依次通过落料孔和导向管落入到发射装置的进料管内,在通过进料管落入到下方回转轮盘的缓存通孔内暂存。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回转轮盘旋转180
°
,使缓存通孔旋转到出料管的下方,再通过第一气管将真空采血管吹离缓存通孔,真空采血管依次穿过出料管和出料通道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传输。真空采血管包括管身和管帽,管帽直径大于管身,上述中缺口的尺寸与管身匹配,而管帽的直径大于缺口的直径,因此管帽位于缺口上方,真空采血管通过管帽卡紧在缺口内,实现在缺口内的固定。真空采血管在缓存槽内滑动的原理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傲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理料装置可以自动对真空采血管进行整理,并自动将真空采血管运输到发射装置上,实现了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进料,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进料效率。同时,由于本发明布置有两个缓存通孔,因此两个缓存通孔可以轮换使用,当一个缓存通孔用于真空采血的装入工位时,另一个通道用于真空采血管的发射工位,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此外,本发明采用了重力的方式对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使真空采血管在竖直方向上沿出料通道运输,可更好的保护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真空采血管的损坏或破损,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巧、占用面积少。
7.进一步的是,上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倾斜布置在料仓内的固定板和布置在固定板表面的活动板,固定板与料仓固定连接,位于最上方的固定板与斜板相连,位于最下方的固定板旁侧设置有导向板;料仓内平行的布置有安装板和推送板,安装板与料仓固定连接,活动板与推送板固定连接,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推送板相对于安装板往复滑动的第二动力机构。导向板对真空采血管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医护人员放料时,从料仓的上方将真空采血管放入到导向板上,真空采血管在导向板上自行滚动至固定板的表面,然后再由上料机构将真空采血管推至斜板处。安装板上的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推送板相对于安装板移动,与推送板固定连接的活动板随推送板同步移动,从而使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移动,进而推动真空采血管在固定板表面移动,最终将真空采血管推至斜板处。本发明的固定板数量与活动数量相匹配,一个固定板的表面配备一个活动板,固定板的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数量。
8.进一步的是,缓存槽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缓存板,两个缓存板之间的距离与真空采血管的管身尺寸匹配,两个缓存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的缓存槽设计巧妙,可使其上的真空采血管自动回正,原因是两个缓存板之间的距离与真空采血管的管身尺寸匹配,真空采血管的管帽是拧在管身的外侧,因此管帽的直径大于管身的直径,在真空采血管滚落至缓存槽时,管身部分可以通过缓存槽,而管帽部分则停留在缓存槽的上方,以实现真空采血管自动回正。此外,两个缓存板通过螺栓相连,也就是可通过螺栓调节两个缓存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参数的真空采血管,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
9.进一步的是,勾料机构包括布置在分料盘上方的勾料板、驱动勾料板在分料盘上方和落料孔上方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三动力机构。在分料盘的缺口与落料孔连通后,第三动力机构驱动勾料板将缺口内的真空采血管勾离缺口,并勾至落料孔内,真空采血管在落料
孔内下落至进料管内,即完成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进料。
10.进一步的是,料仓上对应导向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缓存槽靠近分料盘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落料孔的旁侧设置有第三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料仓内是否有真空采血管,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真空采血管后才启动上料机构,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上料机构并非持续的启动,而是在检测到真空采血管后才启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缓存槽内的真空采血管要滑至分料盘的缺口内,因此可能会可能会出现两者衔接不当的情况,进而引发真空采血管堵塞缓存槽,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缓存槽是否堵塞。堵塞的真空采血管将触发第二传感器,此时上料机构将停止推样,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疏通措施。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缺口内的真空采血管与落料孔是否对齐。
11.进一步的是,出料通道上设置有与气流切换阀相连的第二气管,第一气管内的气压值小于第二气管内的气压值。通过第一气管将真空采血管吹离缓存通孔,真空采血管依次通过缓存通孔、出料管和出料通道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传输,在真空采血管传输到第二气管上方时,第二气管介入,第一气管关闭,第二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本发明采用了重力的方式对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使真空采血管竖直方向上沿出料通道运输,可更好的保护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真空采血管的损坏或破损;此外,本发明采用两级气动传输的方式,通过第一气管提供初速度,保证真空采血管在发送时的缓慢加速,在真空采血管达到第二气管的上方时,第二气管介入,第一气管关闭,第二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避免了单管路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气压波动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血液敏感指标不受损,进而保证由气动传输的样本在检验分析中的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能实现传输和发射之间气压和动作不干扰,能实现连续不间隔的发射运行,提高了传输效率,且低压管路在切换后处于关闭状态,气流损失小;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巧、占用面积少。
12.进一步的是,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连接在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的同步带和驱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的回转气缸,第二同步带轮通过转轴与回转轮盘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包括同步带本体和布置在同步带本体上的若干带齿,同步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驳部,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接驳部紧密配合的第二接驳部;第一接驳部和第二接驳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所述第一接驳部为波浪形,第一接驳部中间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接驳部的两端的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目前,环形同步带的生产方式为:先生产出带状的同步带,再通过接驳的方式将带状同步带接驳为环形同步带,该方式可根据用户需求将带状同步带接驳为所需长度的环形同步带。但是,现有的接驳方式大多采用平行的对接,导致接驳位置薄弱,接驳位置因为塑胶疲劳而破裂,甚至接驳位置中间的加强筋暴露,从而降低了同步带的强度,影响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同时,露出加强筋直接影响同步带的整体强度和美观,装配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露出的钢丝容易伤及操作人员,而且也会夹具其他配件的磨损加剧。为此,本发明采用特有的接驳方式。本发明根据用户需求的尺寸,将带状同步带两端的第一接驳部和第二接驳部焊接在一起形成环形同步带,通过焊接的方式可有效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此外,第一接驳部为波浪形,相比于传统平行对接的方式而言,延长了第一接驳部和第二接驳部的接缝长度,增大了两者的接触面积,使同步带受力强度更高,从而有效保证两
者连接的稳定性。
13.进一步的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底为弧形,第一凹槽通过斜面接驳部与第二凹槽相连;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布置在带齿上。假如采用齿形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也就是说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平直结构,这样的话同步带在运行方向上受力时,第一接驳部和第二接驳部之间会承受较大的内部剪力,同步带只能承受较小的拉力,会降低同步带的强度,且剪力过大会造成同步带易翘边和变形。为此,本发明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为弧形,可提高了同步带运行方向上的拉力,从而提高了同步带的受力强度。此外,由于带齿较厚,在焊接时能承受较高的温度,使同步带焊接时不易变形;也增大了接驳处的面积,提高接驳处的强度;且不易被磨损,有效提高了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同步带在带轮上传动会频繁的弯折,弯折的过程中同步带内的加强筋因强度不同在同步带机体内不断被切割,从而导致开裂。因此焊接在带齿后,带齿强度高,弯折位置改为中间位置,可有效保护接驳位置,避免头部的加强筋和基体出现切割的现象。
14.进一步的是,出料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摩擦片,摩擦片与回转轮盘的上表面相接触。摩擦片起到密封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缓冲通孔的作用,避免出料通道内气压外泄影响真空采血管的运输。摩擦片与机架相连,由于回转轮盘是转动的,摩擦片与回转轮盘为滑动摩擦。
15.进一步的是,摩擦片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摩擦片通过弹簧与机架相连。上述已经阐述了摩擦片与回转轮盘为滑动摩擦,因此摩擦片会持续磨损,为保证密封性,本发明设置弹簧与摩擦片相连,使摩擦片具有自适应能力,在持续磨损的过程中仍对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通道起到密封的作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的理料装置可以自动对真空采血管进行整理,并自动将真空采血管运输到发射装置上,实现了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进料,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进料效率。
18.2、本发明采用了重力的方式对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使真空采血管竖直方向上沿出料通道运输,可更好的保护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真空采血管的损坏或破损,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巧、占用面积少。
19.3、本发明的缓存槽设计巧妙,可使其上的真空采血管自动回正;此外,两个缓存板通过螺栓相连,也就是可通过螺栓调节两个缓存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参数的真空采血管,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
20.4、本发明采用两级气动传输的方式,避免了单管路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气压波动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血液敏感指标不受损,进而保证由气动传输的样本在检验分析中的结果更加准确。
21.5、本发明能实现传输和发射之间气压和动作不干扰,能实现连续不间隔的发射运行,提高了传输效率,且低压管路在切换后处于关闭状态,气流损失小。
22.6、本发明设置弹簧与摩擦片相连,使摩擦片具有自适应能力,摩擦片在持续磨损的过程中仍对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通道起到密封的作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是理料装置的立体图。
24.图2是理料装置的主视图。
25.图3是图2的俯视图。
26.图4是图2的左视图。
27.图5是图4中a

a的剖视图。
28.图6是图1中勾料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7是发射装置的立体图。
30.图8是发射装置的主视图。
31.图9是图8中b

b的剖视图。
32.图10是图8中c的局部放大图。
33.图11是同步带的立体图。
34.图12是同步带的主视图。
35.图13是第一接驳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中标记为:1、料仓;2、上料机构;3、分料盘;4、斜板;5、缓存槽;6、勾料机构;7、机架;8、进料管;9、出料管;10、回转轮盘;11、缓冲通孔;12、出料通道;13、第一气管;14、气流切换阀;15、第二气管;16、摩擦片;17、弹簧;18、真空采血管;
37.21、固定板;22、活动板;23、导向板;24、安装板;25、推送板;
38.31、缺口;32、落料孔;33、导向管;34、第一减速电机;
39.51、缓存板;61、勾料板;
40.101、顶板;102、底板;103、立柱;
41.201、第一同步带轮;202、第二同步带轮;203、同步带;204、回转气缸;205、转轴;
42.301、第二主动同步带轮;302、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03、第二同步带;304、第二减速电机;
43.401、第三减速电机;402、偏心轮;
44.2001、同步带本体;2002、带齿;2003、第一接驳部;2004、第二接驳部;2005、第一凹槽;2006、第二凹槽;2007、斜面接驳部。
具体实施方式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正面”、“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48.实施例一
49.参照图1~图7,本发明的用于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运输装置,包括理料装置和布置在理料装置下方的发射装置;所述理料装置包括料仓1、布置在料仓内的上料机构2和圆
形可转动的分料盘3,料仓的顶部倾斜布置有斜板4,料仓的外侧倾斜布置有缓存槽5;斜板的高端面与上料机构相连,斜板的低端面与缓存槽相连,缓存槽的低端面与分料盘相连;分料盘的圆周上设置有若干与真空采血管18的管身尺寸匹配的缺口31;分料盘的旁侧设置有与分料盘连通的落料孔32,落料孔的下方设置有中空的导向管33;分料盘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缺口内的真空采血管勾到落料孔内的勾料机构6;所述发射装置包括机架7,机架上设置有进料管8、出料管9、可转动的回转轮盘10和驱动回转轮盘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回转轮盘内对应进料管和出料管的正下方设置有两个缓存通孔11,缓存通孔底部的直径大于真空采血管的直径,出料管的上方连接有出料通道12,出料管所在回转轮盘的下方的设置有第一气管13,第一气管通过气流切换阀14连接气源(图中未示出);所述进料管8布置在导向管33的正下方。
50.工作原理:医务人员将真空采血管18放入料仓内的上料机构2上,上料机构2将真空采血管推至料仓顶部的斜板4上。真空采血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斜板4的斜面自行滚动,然后落入缓存槽5中,缓存槽内的真空采血管在缓存槽内沿斜面滑动,滑入分料盘上的缺口31内暂存。分料盘转动带动缺口上的真空采血管同步转动,当真空采血管转动至落料孔旁侧时,勾料机构6将缺口21内的真空采血管勾离缺口。真空采血管依次通过落料孔32和导向管33落入到发射装置的进料管8内,在通过进料管落入到下方回转轮盘的缓存通孔11内暂存。第一动力机构驱动回转轮盘旋转180
°
,使缓存通孔旋转到出料管9的下方,再通过第一气管13将真空采血管吹离缓存通孔11,真空采血管依次穿过出料管9和出料通道12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传输。真空采血管包括管身和管帽,管帽直径大于管身,上述中缺口的尺寸与管身匹配,而管帽的直径大于缺口的直径,因此管帽位于缺口上方,真空采血管通过管帽卡紧在缺口内,实现在缺口内的固定。真空采血管在缓存槽内滑动的原理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傲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理料装置可以自动对真空采血管进行整理,并自动将真空采血管运输到发射装置上,实现了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进料,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进料效率。同时,由于本发明布置有两个缓存通孔,因此两个缓存通孔可以轮换使用,当一个缓存通孔用于真空采血的装入工位时,另一个通道用于真空采血管的发射工位,大大提高了传输效率。此外,本发明采用了重力的方式对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使真空采血管在竖直方向上沿出料通道运输,可更好的保护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真空采血管的损坏或破损,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巧、占用面积少。
51.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同步带轮201、第二同步带轮202、连接在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之间的同步带203和驱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的回转气缸204,第二同步带轮通过转轴205与回转轮盘固定连接。同步带驱动方式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传动准确、噪声低、维护保养方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52.参照图1和图6,本实施例中驱动分料盘转动的动力为与分料盘相连的第一减速电机34.
53.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上料机构2包括至少一个倾斜布置在料仓内的固定板21和布置在固定板表面的活动板22,固定板21与料仓1固定连接,位于最上方的固定板与斜板相连,位于最下方的固定板旁侧设置有导向板23;料仓内平行的布置有安装板24和推送板25,安装板24与料仓1固定连接,活动板22与推送板25固定连接,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推送板相对于安装板往复滑动的第二动力机构。导向板对真空采血管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医
护人员放料时,从料仓的上方将真空采血管放入到导向板上,真空采血管在导向板上自行滚动至固定板的表面,然后再由上料机构将真空采血管推至斜板处。安装板上的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推送板相对于安装板移动,与推送板固定连接的活动板随推送板同步移动,从而使活动板相对于固定板移动,进而推动真空采血管在固定板表面移动,最终将真空采血管推至斜板处。本发明的固定板数量与活动数量相匹配,一个固定板的表面配备一个活动板,固定板的数量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数量。本实施例中固定板和活动板均为三个,自上而下依次为上、中、下,具体为:医护人员将真空采血管放到料仓内,三个活动板是同步移动的,第二动力机构驱动最下层的活动板推动真空采血管到中层的固定板顶部,第二动力机构回位,然后第二动力机构再驱动中层的活动板将真空采血管推到最上层的固定板顶部,第二动力机构回位,最后第二动力机构再驱动最上层的活动板,将真空采血管推至斜板上。
54.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主动同步带轮301、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02、第二同步带303和驱动第二主动同步带轮的第二减速电机304,同步带608与推送板604固定连接。同步带驱动方式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传动准确、噪声低、维护保养方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55.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缓存槽5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缓存板51,两个缓存板之间的距离与真空采血管的管身尺寸匹配,两个缓存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的缓存槽设计巧妙,可使其上的真空采血管自动回正,原因是两个缓存板之间的距离与真空采血管的管身尺寸匹配,真空采血管的管帽是拧在管身的外侧,因此管帽的直径大于管身的直径,在真空采血管滚落至缓存槽时,管身部分可以通过缓存槽,而管帽部分则停留在缓存槽的上方,以实现真空采血管自动回正。此外,两个缓存板通过螺栓相连,也就是可通过螺栓调节两个缓存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参数的真空采血管,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
56.参照图3、图4和图6,本实施例的勾料机构6包括布置在分料盘上方的勾料板61、驱动勾料板在分料盘上方和落料孔上方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三动力机构。在分料盘的缺口与落料孔连通后,第三动力机构驱动勾料板将缺口内的真空采血管勾离缺口,并勾至落料孔内,真空采血管在落料孔内下落至进料管内,即完成真空采血管的自动化进料。
57.参照图4和图6,本实施例的第三动力机构包括第三减速电机401和与第三减速电机相连的偏心轮402,偏心轮402与勾料板61相连。第三减速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进而驱动勾料板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
58.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在料仓上对应导向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501,缓存槽靠近分料盘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传感器502,落料孔的旁侧设置有第三传感器503。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料仓内是否有真空采血管,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真空采血管后才启动上料机构,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上料机构并非持续的启动,而是在检测到真空采血管后才启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缓存槽内的真空采血管要滑至分料盘的缺口内,因此可能会可能会出现两者衔接不当的情况,进而引发真空采血管堵塞缓存槽,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缓存槽是否堵塞。堵塞的真空采血管将触发第二传感器,此时上料机构将停止推样,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疏通措施。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缺口内的真空采血管与落料孔是否对齐。
59.参照图7,本实施例在进料管所在缓存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传感器504。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料管下方缓存通孔内的真空采血管,第四传感器在检测到真空采血管后
才发出指令驱动回转轮盘转动,定位精准、自动化程度高。
60.参照图7,本实施例在第二气管上方的出料通道上设置有第五传感器505。第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气管上方出料通道内的真空采血管,第五传感器检测到真空采血管后,通过气流切换阀控制高压气管吹入高压空气,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定位精准、自动化程度高。
61.实施例二
62.参照图7和图8,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出料通道上设置有与气流切换阀相连的第二气管15,第一气管内的气压值小于第二气管内的气压值。通过第一气管将真空采血管吹离缓存通孔,真空采血管依次通过缓存通孔、出料管和出料通道实现竖直方向上的传输,在真空采血管传输到第二气管上方时,第二气管介入,第一气管关闭,第二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本发明采用了重力的方式对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使真空采血管竖直方向上沿出料通道运输,可更好的保护真空采血管,避免了真空采血管的损坏或破损;此外,本发明采用两级气动传输的方式,通过第一气管提供初速度,保证真空采血管在发送时的缓慢加速,在真空采血管达到第二气管的上方时,第二气管介入,第一气管关闭,第二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避免了单管路长距离输送过程中气压波动的技术问题,从而保证血液敏感指标不受损,进而保证由气动传输的样本在检验分析中的结果更加准确。本发明能实现传输和发射之间气压和动作不干扰,能实现连续不间隔的发射运行,提高了传输效率,且低压管路在切换后处于关闭状态,气流损失小;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体积小巧、占用面积少。
63.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管内的气压值为0.1mpa~0.4mpa,第二气管内的气压值为0.4mpa~0.7mpa。第一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初速度,第二气管为真空采血管提供发送保持力,上述压力值的设定是根据真空采血管的重力及相关参数计算而出,通过上出压力值可实现真空采血管的平稳切换。
64.实施例三
65.参照图11和图1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同步带203包括同步带本体2001和布置在同步带本体上的若干带齿2002,同步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驳部2003,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接驳部紧密配合的第二接驳部2004;第一接驳部和第二接驳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所述第一接驳部为波浪形,第一接驳部中间设置有第一凹槽2005,第一接驳部的两端的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2006。目前,环形同步带的生产方式为:先生产出带状的同步带,再通过接驳的方式将带状同步带接驳为环形同步带,该方式可根据用户需求将带状同步带接驳为所需长度的环形同步带。但是,现有的接驳方式大多采用平行的对接,导致接驳位置薄弱,接驳位置因为塑胶疲劳而破裂,甚至接驳位置中间的加强筋暴露,从而降低了同步带的强度,影响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同时,露出加强筋直接影响同步带的整体强度和美观,装配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露出的钢丝容易伤及操作人员,而且也会夹具其他配件的磨损加剧。为此,本发明采用特有的接驳方式。本发明根据用户需求的尺寸,将带状同步带两端的第一接驳部和第二接驳部焊接在一起形成环形同步带,通过焊接的方式可有效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此外,第一接驳部为波浪形,相比于传统平行对接的方式而言,延长了第一接驳部和第二接驳部的接缝长度,增大了两者的接触面积,使同步带受力强度更高,从而有效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66.参照图11、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底为弧形,第一凹槽通过斜面接驳2007与第二凹槽相连;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布置在带齿上。假如采用齿形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也就是说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平直结构,这样的话同步带在运行方向上受力时,第一接驳部和第二接驳部之间会承受较大的内部剪力,同步带只能承受较小的拉力,会降低同步带的强度,且剪力过大会造成同步带易翘边和变形。为此,本发明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为弧形,可提高了同步带运行方向上的拉力,从而提高了同步带的受力强度。此外,由于带齿较厚,在焊接时能承受较高的温度,使同步带焊接时不易变形;也增大了接驳处的面积,提高接驳处的强度;且不易被磨损,有效提高了同步带的使用寿命。同步带在带轮上传动会频繁的弯折,弯折的过程中同步带内的加强筋因强度不同在同步带机体内不断被切割,从而导致开裂。因此焊接在带齿后,带齿强度高,弯折位置改为中间位置,可有效保护接驳位置,避免头部的加强筋和基体出现切割的现象。
67.实施例四
68.参照图1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出料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摩擦片16,摩擦片与回转轮盘的上表面相接触。摩擦片起到密封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缓冲通孔的作用,避免出料通道内气压外泄影响真空采血管的运输。摩擦片与机架相连,由于回转轮盘是转动的,摩擦片与回转轮盘为滑动摩擦。
69.参照图10,本实施例在摩擦片的顶部设置有弹簧17,摩擦片16通过弹簧17与机架7相连。上述已经阐述了摩擦片与回转轮盘为滑动摩擦,因此摩擦片会持续磨损,为保证密封性,本发明设置弹簧与摩擦片相连,使摩擦片具有自适应能力,在持续磨损的过程中仍对出料管与回转轮盘上通道起到密封的作用。
7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