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鲜餐盒及恢复食物新鲜口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15017发布日期:2021-11-03 15:3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鲜餐盒及恢复食物新鲜口感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餐盒,特别地涉及一种可以直接与食物一起加热的温鲜餐盒及恢复食物新鲜口感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餐盒作为一种方便携带的食物容器,在现代餐饮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绝大部分的餐馆为客人提供餐后打包食物用的餐盒,而目前兴起的外卖行业更是离不开餐盒。通常的餐盒由盒身和盒盖组成,盒身通常为圆筒状或立方体,盒盖与盒身通过边沿的卡扣结构扣合在一起。有的盒身内部还设置有分隔栏,将内部空间分成多个小空间以放置不同的食物。有的盒身包括多层,可以分类放置更多的食物。虽然目前大部分的餐盒密封性良好,不至于在携带过程中食物洒落,但是,目前这些普遍使用的餐盒无法保持食物原有味道,食物容易改变口感。究其原因,在将食物放置到餐盒时,食物的温度通常高于环境温度,由于餐盒的密封性,在餐盒内必然出现食物蒸发出的水蒸汽遇到餐盒而冷凝的问题。冷凝水也就是蒸馏水,其没有任何抗生素、营养成分等杂质,是微生物快速生长的必备条件之一。因而,餐盒内生成的冷凝水会回滴到食物表面或流到餐盒底部而浸泡食物,这种情况首先会稀释食物中影响味觉的物质,使食物的口感、味道变差,其次是容易引起食物变质,加速食物腐败。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鲜餐盒及恢复食物新鲜口感的方法,用以在食物加热后恢复食物的新鲜口感,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食物的新鲜度和温度。
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鲜餐盒,其中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的内表面附着吸水层;所述盒体侧壁包括多条相邻排列、从顶部通到盒底的刀脊,相邻两个刀脊的相邻脊坡相连构成脊沟;盒体的盒底包括多个向上凸起、相互分离的支撑结构,相邻支撑结构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底部集水网络,并与侧壁上的脊沟相连通。
5.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盒底平台,相邻盒底平台之间形成底部集水槽,多个底部集水槽构成所述的底部集水网络;盒底平台与盒体侧壁之间形成外缘集水槽;所述外缘集水槽分别与多个底部集水槽和侧壁上的脊沟相连通。
6.优选地,所述盒底平台上设置有多个分离的突起结构。
7.优选地,所述多个突起结构相隔均匀排列,且其高度相同。
8.优选地,所述多个突起结构的上表面为平面。
9.优选地,所述盒盖主体上设置与盒体内部空间连通的封闭腔,形成所述封闭腔的至少一个密封面由可遇热膨胀材料制成。
10.优选地,所述封闭腔包括环状凸台、密封面和通孔,其中,所述环状凸台突出于所
述盒盖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密封面覆盖在所述环状凸台上表面;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凸台内圈的盒盖主体上,并与盒体内部空间连通。
11.优选地,所述封闭腔还可以为另一种结构,其包括:在所述盒盖主体内凹形成一突向盒体内部空间出的凹部和密封面;所述凹部的底部设置有与盒体内部空间连通的通孔;所述密封面覆盖所述凹部,并固定于所述凹部周围的盒盖主体外表面上。
12.优选地,其中所述封闭腔为一个,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盒盖主体的中心。
13.优选地,所述封闭腔为多个,分置于所述盒盖主体上。
14.优选地,所述盒体侧壁上的所述刀脊从脊沟到脊梁的高度为3

10mm。
15.优选地,所述盒体侧壁上的所述两个相邻刀脊的距离为5

15mm。
16.优选地,所述盒体侧壁上的所述刀脊从盒口到盒底竖向垂直排列。
17.优选地,所述温鲜餐盒的盒口周长大于盒底周长。
18.优选地,所述盒体内部设置多个竖向隔板,所述隔板的底边与所述盒底平台相连接,或者,所述隔板的侧边与盒体侧壁相连接;所述隔板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分离的突起结构,或者,所述隔板两侧面上设置有从顶部通到隔板底边的刀脊。
19.优选地,所述盒体内部设置一个或多个上下间隔叠置的水平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周边卡置在盒体侧壁刀脊脊梁上的卡口;所述水平隔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分离的突起结构,下表面设置有吸水层。
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温鲜餐盒套组,其包括盒盖和多个如前所述的温鲜餐盒中的盒体;所述盒盖内表面附着吸水层;所述多个盒体按从小到大的高度顺序依次嵌套在一起,相邻两个盒体的盒底之间的空间为食物储存空间,内层盒体的盒底外表面附着吸水层。
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恢复食物新鲜口感的方法,其中包括:
22.将新制作完成的食物急速降温到冷藏温度;
23.将降温后的食物放置于前述的保鲜餐盒内冷藏保存;
24.在所述保鲜餐盒中预置固态水或液态水;
25.对置有食物、冷藏保存的所述保鲜餐盒加热,使所述预置水汽化以对所述食物表面强制补水;以及
26.加热完生成的蒸汽冷凝水沿所述保鲜餐盒底的侧壁刀脊流入底部集水网络。
27.优选地,将所述固态水预置于食物表面,液态水预置在底部集水网络中或盒盖内表面附着吸水层中。
28.优选地,在对置有食物的所述保鲜餐盒加热时,盖体主体上的封闭腔的密封面受热膨胀,以减小保鲜餐盒内的压力,避免破坏保鲜餐盒的外观与密封状态。
29.优选地,在对置有食物的所述保鲜餐盒加热时,采用微波方式,自内向外对食物加热;同时使保鲜餐盒中的预置水汽化,在对所述食物表面强制补水的同时,对所述食物由外向内加热。
30.优选地,通过保鲜餐盒中密封空间内融合有水蒸气的空气对冷藏及加热后的食物保湿。
31.优选地,通过保鲜餐盒侧壁的刀脊及底部支撑结构阻碍热量散失,对加热后的食
物保温。
32.本发明提供的餐盒密封性好,耐一定的高压而不变形;内部空间中生成的冷凝水不会对食物造成污染,并且在对冷餐食物微波加热时,高压高热的水蒸气在对食物表面强制补水的同时内外同时加热,从而可以恢复食物新出锅的口感。餐盒在加热后,其内部密封空间形成的空气融合水蒸气,从而阻止食物表面过度失水,具有自动保湿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温度,持续保持食物新出锅的良好口感。
附图说明
3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34.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鲜餐盒整体结构正面示意简图;
35.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鲜餐盒整体结构立体示意简图;
36.图3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盒盖组成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7.图3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盒盖组成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38.图3c是图3b所示盒盖的立结构示意图;
39.图4是沿图1中a

a方向切开后的盒体侧壁示意简图;
40.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盒体的俯视图;
41.图6是沿图5中b

b方向切开后的示意简图;
42.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餐盒的俯视图;
43.图8是沿图7的b

b方向切开后的示意简图;
44.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另一个餐盒的俯视图;
45.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餐盒侧向切开后的示意简图;
46.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餐盒部分俯视图;
47.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餐盒套组示意图;
48.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餐盒的俯视图;以及
49.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部分餐盒侧向切开后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1.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技术一部分用来说明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本技术中的附图是为说明本技术的特征而绘制,而非加工尺寸,因而附图中的结构部件的大小、结构部件之间的距离、比例不应作为本技术的限制。
52.实施例一
53.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鲜餐盒整体结构正面示意简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温鲜餐盒整体结构立体示意简图。本实施例中的温鲜餐盒整体为上部略粗于下部的圆筒状,整体纵向截面为一倒置的梯形。主体结构包括盒盖1和盒体2两部分。其中,参考图2和图3a,图3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盒盖组成结构的分解示意图。盒盖1的
边沿以盒盖主体12为参照面向上、向外翻,并向下形成作为第一卡扣结构的卡圈11。作为一种内扣式结构,可以为餐盒提供更好的密封性。盒盖1上设置有封闭腔14,如图2、图3a所示,在盒盖主体12的中心设置有通孔121,当盒盖1扣合到盒体2上后,通孔121与盒体2内部空间相连通。在盒盖主体12围绕所述通孔121设置有一个环状凸台122。本实施例中的环状凸台122突出于所述盒盖主体12的外表面,并在所述环状凸台122的上表面覆盖一层可遇热膨胀的密封面13,例如为pe保鲜膜,采用热塑的方式或采用耐热食品胶粘接的方式使密封面13粘合在所述环状凸台122的上表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腔14。在对本实施例的餐盒及其内部食品加热时,餐盒内预置的液态/固态水或食物中的水份在加热时汽化,使餐盒内部空间压力升高。一方面,具有一定压力的蒸汽对内置食物进行强制补水,同时进入封闭腔14。当蒸汽温度高于100℃时,遇热膨胀的密封面13(如pe保鲜膜)受热软化,在压力作用下膨胀,从而泄掉餐盒内部空间过高的压力,整个餐盒盒体能保持原始形状不变。因而,所述封闭腔14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泄压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揭示了在盒盖1上设置了一个泄压腔的技术启示,同理可以得出,盒盖1上可以设置了多个类似的泄压腔,以适应不同餐盒的体积。
54.关于密闭腔,还有另外一种结构,如图3b、3c所示,图3b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种盒盖组成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c是图3b所示盒盖的立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盖主体12’内凹形成一突向盒体内部空间出的凹部122’;所述凹部122’的底部设置有与盒体2内部空间连通的通孔121’;密封面13’,如pe保鲜膜,覆盖所述凹部122’上,并通过热塑的方式,或通过耐热食品胶粘接的方式使密封面13’粘合固定于所述凹部122’周围的盒盖主体外表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腔14’。所述盒盖主体12’内表面附着有一个吸水层15’,如粘结一层亲水基无纺布。
55.参见图3a、3b,在盒盖主体12的内表面附着有一个吸水层15,如粘结一层亲水基无纺布。为了不影响蒸汽通往封闭腔14,吸水层15上对应通孔121的位置也开设有相同大小的孔。在对餐盒及其内部食品加热时,其内部产生的蒸汽接触餐盒盖冷凝成水滴,而水滴被亲水基无纺布吸收,不会滴到食物表面而影响食物的口感,同时无纺布也具有保温作用。另外,在对餐盒及其内部的固定食品加热前,亲水基无纺布还可以储存少量的液态水,在加热过程通过蒸汽的形式对固定食品进行补水,可以更好地恢复食品的原有口感。
56.图4是按照图1中a

a方向切开后的盒体2侧壁示意简,图5是盒体2的俯视图。盒体2为上部略粗的筒状结构,其侧壁的顶端构成盒体的盒口,盒口边沿外向翻形成的向外突设的卡边21,其作为第二卡扣结构与盒盖1上作为第一卡扣结构的卡圈11相配合。在扣合时,将盒盖1盖在盒体2上,通过向下稍微用力,使卡边21进入到卡圈11中,二者过盈配合,从而可以很好地密封住餐盒的内部空间。本实施例中盒盖1与盒体2采用的是内扣式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密封性能好。当然,为了得到更好的密封性,也可以根据餐盒的使用条件增加密封条、卡扣等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餐盒的实际用途选取扣合结构。
57.参见图2、图4和图5,盒体侧壁22由多条相邻排列、从顶部通到盒底的刀脊221,相邻两个刀脊221的相邻脊坡相连构成脊沟222,参考餐盒整体的大小,从脊沟到脊梁的高度可在3

10mm之间,两个相邻刀脊的距离为5

15mm.例如,对于一个盒口内径为15cm的餐盒,其脊沟到脊梁的高度可优选为5mm,两个相邻刀脊的距离为8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脊221从盒口到盒底竖向垂直排列,当然也可以以曲线从盒口通到盒底。由于本发明通过在盒
体侧壁设置一定高度的刀脊,其作用之一是可以阻挡食物与侧壁直接接触,从而减缓热量损失;其作用之二是当侧壁产生的冷凝水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刀脊的脊梁沿着脊坡流向脊沟,并沿着脊沟流向底部,起到冷凝水引流的作用。
58.盒体的盒底包括多个向上凸起、相互分离的盒底平台23,相邻盒底平台23之间形成底部集水槽24,盒底平台23与盒体侧壁22之间形成外缘集水槽25。其中,所述外缘集水槽25分别与多个底部集水槽24和侧壁上的脊沟222相连通。盒体侧壁22上形成的冷凝水沿着脊沟222流入到外缘集水槽25。食物放置在盒底平台23上,在食物产生了冷凝水后,冷凝水可流入到底部集水槽24,从而避免了食物被冷凝水浸泡而影响口感。其中,盒底平台23的大小可大可小,当其面积较大时,为了更好地将食物与冷凝水分离,在盒底平台23上设置多个小突起结构231,如图6所示,其为图5中沿b

b向的部分切开示间简图。突起结构231的结构与盒底平台23相似,多个突起结构231相互分离、具有一定的高度,更好地,可以将其上表面设置为平面,以更好地支撑食物。
59.本发明为了避免食物与侧壁及盒底接触,通过在侧壁上设置刀脊而形成的褶皱和在盒底设置的凸起结构,使食物悬浮在餐盒的内部空间。并且,本发明中餐盒侧壁复杂的褶皱、底部凸起结构形成了大量的小区域空气流动阻滞区,能够很好地延缓并阻滞热量通过热传导而散失,因而大大增强了保温效果。另外,由于底部的集水槽联通分布在大量小体积隔离空间中,这种集水槽的大面积、广泛分布能够带来强大的冷凝水吸附作用,即使餐盒受到较强的震动,冷凝水也很难出现荡漾跳起而污染食物,因而本发明提供的餐盒可以更进一步保持食物原有口感。
60.在使用时,首先可以根据餐盒内置食物的种类(如包子、馒头、饺子等),在餐盒内预置少量水份,如在餐盒底部的集水槽内预置少量液态水,或在食物间预置固态水(皮冻、凝胶等),或者在盒盖内表面的吸水层吸收部分液态水。然后将放有食物的餐盒放入微波室进行加热。在食物整体受热的同时,预置水受热汽化成水蒸汽,餐盒内压力升高,对整个食物表面进行快速补水。热蒸汽通过无纺布与餐盒盖上的通孔流向覆有密封面(pe保鲜膜)的泄压腔,保鲜膜受热,在压力下膨胀从而杜绝热蒸汽胀坏餐盒,并且水蒸汽同时阻断微波对食物内部的过度加热。加热完成后,温度降低,保鲜膜收缩回复,水蒸汽退回餐盒内部空间。遇冷重新凝结成液态水,或被盒盖上的无纺布吸收,或沿侧壁的脊沟流向底部,由集水槽收集。
61.本发明提供的餐盒可以使用由微波直接加热的材料制成,材料的耐受温度为110

150℃。本发明密封性好,由于设置了泄压腔,在加热后高压蒸汽将泄压腔胀大且蒸汽不会泄露,因而本发明提供的餐盒耐一定的高压而不变形。餐盒中具备冷凝水自动收集结构:盒盖产生冷凝水被无纺布吸收;侧壁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从侧壁顺脊沟流向底部集水槽;底部中间产生的冷凝水同样汇集到联通外圈的集水槽网,因而能够自动收集冷凝水并回避食物,避免对食物造成污染。冷蒸食物用微波加热一定时间后,高压高热水蒸气强制表面补水,内外同时加热,从而可以恢复食物新出锅的口感。餐盒在加热后,其内部密封空间形成的空气融合水蒸气,从而阻止食物表面过度失水形成自动保湿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温度,持续保持食物新出锅的良好口感。
62.实施例二
63.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餐盒的俯视图,图8是沿图7的b

b向切开后的示
意简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部设置多个竖向隔板26,如图中所述两个方向的竖向隔板26将餐盒内部空间分成4个子空间。本实施例中的竖向隔板26的底边与所述盒底平台23相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坚向隔板26的侧边与侧壁22相连接。为了避免放置在子空间内的食物与所述竖向隔板26相接触,在竖向隔板26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分离的突起结构261,或者如图9所示,在两侧面上设置有从顶部通到盒底的刀脊262。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餐盒的俯视图。突起结构261和刀脊262一方向可以避免食物与所述竖向隔板26相接触而进行热传导散失热量,另一方面,可以在蒸汽遇到竖向隔板26变成冷凝水时,将冷凝水引导入底部的集水槽,从而可以避免冷凝水滴到食物表面影响口感。
64.实施例三
65.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餐盒侧向切开后的示意简图。图11是本实施例盒体的部分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盒体内部设置一个水平隔板27,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从而将内部空间分置为上下多个子空间。所述水平隔板27的周边卡置在侧壁22刀脊脊梁上的卡口。所述水平隔板27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分离的突起结构271、集水槽272以及通孔273,并且在水平隔板27下表面设置有吸水层28。突起结构271可以将食物悬置在盒体内部空间内,防止食物底部泡水。集水槽272与侧壁的脊沟相连通,水平隔板27上的冷凝水可以通过集水槽272沿脊沟流入盒底。水平隔板27可以在食品加热时使热气上下流动,水平隔板27下表面的吸水层28,如无纺布,既可以吸收冷凝水,也可以作为储水层提供需要给食物补充的液态水。
66.根据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结构提示,还可以在盒体内同时设置竖向隔板和水平隔板,将食物分成小份或单独放置,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温、保鲜的效果,同是还能够提高餐盒容量。
67.实施例四
68.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餐盒侧向切开后的示意简图。本实施例中的餐盒为一个餐盒套组,即由多个盒体嵌套在一起而形成的餐盒。图12中的实施例为两个嵌套的盒体,内层盒体2a和外层盒体2b。内层盒体2a的盒口具有外翻边沿,在与外层盒体2b嵌套时,搭置在外层盒体2b的盒口,从而由外层盒体2b的侧壁支持内层盒体2a。在内层盒体2a的盒底外表面附着有吸水层29,如亲水基无纺布。内层盒体2a的盒底与外层盒体2b的盒底之间的空间为食物储存空间。
69.前述实施例以圆筒状的餐盒为例对餐盒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可以得知的是,餐盒不仅仅局限于圆筒状,也可以是立方体、正方体、多面体等形态,当然也可以增加其他结构,例如拎手、餐具放置室等等,在此不再过多说明。
70.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盒底平台是一种支撑结构的较好实施例,作为用于支撑食物的支撑结构,还可以是从盒底向上突出的任何一种形态的结构,如图13

14所示,盒底遍布有相互分离的支撑结构30,支撑结构30之间相互连通形成底部集水网络31,与并侧壁的脊沟222相连通,冷凝水可沿侧壁的脊沟222向下流入底部的集水网络。食物可由支撑结构30支撑因而不会浸泡在冷凝水中,当然为了在加热时对食物强制补水,可以在底部集水网络31中预置固态水。根据餐盒的大小及内置食物的种类,支撑结构30可大可小,当其足够大时,可在其上面再设置突起,例如前述实施例中的盒底平台及其上的突起。
71.基于上述的温鲜餐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恢复食物新鲜口感的方法,用于恢复
食物新制作时的新鲜口感。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72.首先,将新制作完成的食物急速降温到冷藏温度,如1

7℃,从而很好地锁止食物的养分、味道。
73.其次,将降温后的食物放置于前述的保鲜餐盒内冷藏保存。保鲜餐盒内部为一个封闭空间,当食物密闭在封闭空间时,其周围空气形成饱和水蒸气气溶胶,从而可以对食物进行保湿。
74.在需要食用食物时,可对冷藏保存的食物进行加热,加热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有用蒸的方式加热,即由蒸汽加热,其从外向内加热,并补水,此时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时间,以免补水过大,影响食物口感。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微波的方式自内向外加热。为了避免微波加热过程中食物内的水份蒸发出去,在加热前在所述保鲜餐盒中预置水份,其可以是固态水,如皮肉冻、果冻等,也可以是液态水,根据预置水的状态不同可以放置于餐盒内的不同位置。例如将所述固态水预置在食物表面上方,将液态水预置在在底部集水网络中,或盒盖内表面附着吸水层中。或者,利用底部集水网络中的冷凝水,都可以作为加热时进行表面补水的水份。然后对置有食物、冷藏保存的所述保鲜餐盒加热,使所述固态水或液态水汽化以对所述食物表面强制补水,在补水的同时,汽化水也对食物从外向内加热,因而,此时采用微波加热时,对食物同时内外加热,从而可以有效缩短加热时间,并恢复食物的原有口感。在对置有食物的所述保鲜餐盒加热时,保鲜餐盒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上升的温度使盖体主体上的封闭腔的密封面受热膨胀,而密封面的膨胀又增大了餐盒的内部空间,从而降低了保鲜餐盒内的压力,因而,可以有效避免破坏保鲜餐盒的外观与密封状态,使得对食物的内外加热得以继续。
75.在加热完成后,餐盒内部空间的部分蒸汽冷凝成水,由盒盖内表面的吸水层吸收,形成在侧壁的冷凝水沿侧壁刀脊流入底部集水网络,因而,即使餐盒内生成冷凝水也不会滴落到食物表面,且不会浸泡食物,避免了食物在加热后被冷凝水污染。另外,餐盒内部空间内未冷凝成水部分蒸汽可以对加热后的食物保湿、保温,防止食物表面干燥失水。
76.保鲜餐盒侧壁的刀脊及底部支撑结构形成了大量的空气流动阻滞区,延缓并阻滞热量通过热传导散失,从而大大增强保温效果。而且,由于底部集水网络由相互联通、且分布在大量小体积的隔离空间组成,这种大面积、广泛分布的网络可带来强大的吸附作用,即使餐盒受到较强震动,底部的冷凝水也很难出现荡漾跳起,污染食物的情况。
77.因而,本发明提供的保鲜餐盒及恢复食物新鲜口感的方法对冷蒸食物用微波加热一定时间后,能够恢复新出锅的口感,并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78.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公开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