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4452发布日期:2021-11-06 03:0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涉及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属于通信线缆布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同时对相邻两组的波幅进行弯折调整,且能够通过滑轮减少对线缆的磨损损伤,同时能够通过多点折弯使波幅形状更加好,波幅调整精度更准确的线缆布设装置的线缆布设装置。


背景技术:

2.线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査的路线布放、安装线缆以形成线路系统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而通常为了有效释放线缆的温度应力,根据有关设计章程规定,需要参考线缆的热伸缩量作蛇形敷设布置,目前对线缆进行蛇形弧度预拱时一般采用手板葫芦和毛竹进行反复调整波幅,最后再同一进行固定安装,但是这种调整方式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而且调整的波幅形状精度也较差,现有技术中有通过依靠波幅仿形来进行蛇形预拱的方式,但是其使用时一次只能调整一处波幅,而且调整时线缆与仿形波幅板之间摩擦严重,容易对线缆造成磨损。
3.公告号cn208158013u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电缆蛇形敷设的预拱装置,包括支架结构、预拱模板以及支撑杆,所述预拱模板设有与高压电缆配合的弧形半圆槽,所述支架结构设于所述支撑杆和预拱模板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能够为预拱装置伸缩运动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该预拱装置在拱顶线缆时线缆收到牵扯力在槽内摩擦滑动,容易产生摩擦损伤。
4.公告号cn108233273a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电缆蛇形敷设的组合式调整装置,包括液压伸缩装置、能够伸缩运动的伸缩臂以及具有升降功能的移动平台,所述液压伸缩装置设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伸缩臂的一端连接于液压伸缩装置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有预拱高压电缆为蛇形的预拱装置,该蛇形敷设调整装置一次只能进行一处波幅的弯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对相邻两组的波幅进行弯折调整,且能够通过滑轮减少对线缆的磨损损伤,同时能够通过多点折弯使波幅形状更加好,波幅调整精度更准确的线缆布设装置。
6.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由旋拧棱柱、定向套、夹缆滑轮、固定架、轮轴、支撑横臂、固定座、踩踏板、定向柱、线缆、转芯、轴承、夹槽、支撑座、固定套、棘爪和棘齿组成,转芯顶端中心位置垂直固定置有旋拧棱柱,转芯顶部的直径比转芯底部的直径小,转芯中部的直径比转芯顶部的直径小,所述转芯中部通过轴承套置有定向套,定向套外侧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置有两个固定座的一端,固定座的另一端平行延伸后向下垂直折弯90
°
,固定座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踩踏板的一端,踩踏板的另一端横截面为半圆形状,踩踏板一端的宽度比踩踏板另一端的宽度小,定向
套内侧壁上等距周向置有多个棘齿,棘齿宽度呈顺时针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相邻两个棘齿之间存在空隙,定向套内中部置有固定套,固定套套置于转芯上,固定套边缘铰接等角度周向置有四个棘爪,棘齿宽度呈顺时针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棘齿的另一端置于对应相邻两个棘齿之间的空隙内,转芯底部相对两侧平行固定置有支撑横臂的一端,支撑横臂为l形结构,支撑横臂的另一端固定置有固定架,且固定置于固定架中部向一侧凸出部位的顶端,固定架另一侧两端向固定架一侧方向折弯延伸, 所述固定架两端和中部的底端通过轴承置有轮轴,轮轴两端分别贯穿固定架顶部和底部,固定架底部置有夹缆滑轮,且夹缆滑轮套置于轮轴底部上,夹缆滑轮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夹缆滑轮的另一端固定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为光滑面,所述夹缆滑轮的另一端和支撑座之间形成有夹槽,转芯底端垂直固定置有两个定向柱,两个所述定向柱之间存在和线缆相对应的空隙。
7.有益效果。
8.一、能够同时对相邻两组的波幅进行弯折调整。
9.二、在对线缆进行弯折调整是由于其滑轮设计,磨损较少,不易对线缆造成损伤。
10.三、 多点弯折,波幅形状更好,波幅调整精度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11.图1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的俯视图;图3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夹缆滑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定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蛇形调整线缆时的俯视图。
12.附图中其中为:旋拧棱柱(1),定向套(2),夹缆滑轮(3),固定架(4),轮轴(5),支撑横臂(6),固定座(7),踩踏板(8),定向柱(9),线缆(10),转芯(11),轴承(12),夹槽(13),支撑座(14),固定套(15),棘爪(16),棘齿(17)。
13.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井下通信线缆布设装置由旋拧棱柱(1)、定向套(2)、夹缆滑轮(3)、固定架(4)、轮轴(5)、支撑横臂(6)、固定座(7)、踩踏板(8)、定向柱(9)、线缆(10)、转芯(11)、轴承(12)、夹槽(13)、支撑座(14)、固定套(15)、棘爪(16)和棘齿(17)组成,转芯(11)顶端中心位置垂直固定置有旋拧棱柱(1),转芯(11)顶部的直径比转芯(11)底部的直径小,转芯(11)中部的直径比转芯(11)顶部的直径小,所述转芯(11)中部通过轴承(12)套置有定向套(2),定向套(2)外侧壁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置有两个固定座(7)的一端,固定座(7)的另一端平行延伸后向下垂直折弯90
°
,固定座(7)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踩踏板(8)的一端,踩踏板(8)的另一端横截面为半圆形状,踩踏板(8)一端的宽度比踩踏板(8)另一端的宽度小,定向套(2)内侧壁上等距周向置有多个棘齿(17),棘齿(17)宽度呈顺时针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相邻两个棘齿(17)之间存在空隙,定向套(2)内中部置有固定套(15),固定套(15)套置于转芯(11)上,固定套(15)边缘
铰接等角度周向置有四个棘爪(16),棘齿(17)宽度呈顺时针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棘齿(17)的另一端置于对应相邻两个棘齿(17)之间的空隙内,转芯(11)底部相对两侧平行固定置有支撑横臂(6)的一端,支撑横臂(6)为l形结构,支撑横臂(6)的另一端固定置有固定架(4),且固定置于固定架(4)中部向一侧凸出部位的顶端,固定架(4)另一侧两端向固定架(4)一侧方向折弯延伸, 所述固定架(4)两端和中部的底端通过轴承(12)置有轮轴(5),轮轴(5)两端分别贯穿固定架(4)顶部和底部,固定架(4)底部置有夹缆滑轮(3),且夹缆滑轮(3)套置于轮轴(5)底部上,夹缆滑轮(3)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夹缆滑轮(3)的另一端固定置有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上表面为光滑面,所述夹缆滑轮(3)的另一端和支撑座(14)之间形成有夹槽(13),转芯(11)底端垂直固定置有两个定向柱(9),两个所述定向柱(9)之间存在和线缆(10)相对应的空隙;使用时,在确定好弯曲的中心点后,将装置通过固定座(7)跨放在中心点上,使线缆(10)的中心点置于转芯(11)底部,再将线缆(10)卡在转芯(11)底端的两个定向柱(9)之间,依次对线缆(10)进行限位,工作人员双脚踩踏在踩踏板(8)上对两个定向柱(9)之间的线缆(10)进行固定,通过扳手调节旋拧棱柱(1),使得转芯(11)旋转,进而使得转芯(11)带动其底部的支撑横臂(6)旋转,使得支撑横臂(6)两端的固定架(4)底部的多个夹缆滑轮(3)向线缆(10)一侧接近,将线缆(10)置于支撑座(14)上,并使线缆(10)置于夹槽(13)中,继续使得转芯(11)旋转对,使其对线缆(10)进行蛇形弯折,以此完成对线缆(10)的蛇形敷设,弯折时带动线缆(10)产生的牵拉滑动能够使的夹缆滑轮(3)旋转,从而能够减少对线缆(10)的磨损;所述转芯(11)中部通过轴承(12)套置有定向套(2)的设计,能够便于调节定向套(2)上的固定座(7)角度,能够使工作人员进行线缆(10)布设时操作更加方便;所述棘齿(17)的另一端置于对应相邻两个棘齿(17)之间的空隙内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转芯(11)在旋拧过程中受线缆(10)应力而倒回旋转,能够加强线缆(10)的布设效率;所述固定架(4)两端和中部的底端通过轴承(12)置有轮轴(5)的设计,能够使夹缆滑轮(3)转动更加顺畅,能够便于处在夹缆滑轮(3)上的线缆(10)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座(14)上表面为光滑面的设计,能够减少和线缆(10)之间的摩擦,能过进一步减少对线缆(10)的磨损;所述夹缆滑轮(3)的另一端和支撑座(14)之间形成有夹槽(13)的设计,能够使夹缆滑轮(3)适应不同半径大小的线缆(10)和线缆(10)组进行夹持使用,能够便于在使用时将线缆(10)和线缆(10)组推挤弯折;两个所述定向柱(9)之间存在和线缆(10)相对应的空隙的设计,能够对线缆(10)和线缆(10)组进行限位,使线缆(10)和线缆(10)组始终处于两个定向柱(9)之间进行牵拉;达到能够同时对相邻两组的波幅进行弯折调整,且能够通过滑轮减少对线缆(10)的磨损损伤,同时能够通过多点折弯使波幅形状更加好,波幅调整精度更准确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