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0796发布日期:2021-12-31 19:4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家用垃圾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转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为了环保和方便资源回收利用,我国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一大难点是厨余垃圾的处理。目前,很多小区要求居民在家里将厨余垃圾装好,定时投放到小区设置的厨余垃圾回收点处,并且要求在投放厨余垃圾时,不得将装垃圾的垃圾袋与垃圾一起投放,但是在投放过程中,将垃圾袋破开以倒出里面的垃圾时,垃圾容易突然散开或者其里面的汁液等容易溅到衣服上;也有人直接用垃圾桶来装厨余垃圾,虽然省去了破袋的步骤,解决了破袋时垃圾四溅的问题,但是每次都要清洗垃圾桶,也增加了人们的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转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其具有在扔垃圾能够自动破袋的优点。
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翻转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包括竖向放置两侧的立板,所述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组向下折弯的翻转板,翻转板相向放置进而与立板形成开口向上用于放置垃圾袋的容腔;所述立板底部中间设有切割片和通过翻转板向外转动至设定角度伸出切割垃圾袋的破袋组件;所述翻转板靠近容腔侧设有通过抽气吸附垃圾袋的吸附装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装置能够将垃圾袋与翻转板吸附,进而使得通过翻转翻转板即可模拟人工进行破袋的动作,同时破袋组件的设置使得翻转板向外翻转至限定角度时才能够进行破袋,进而不仅能够便于翻转板将垃圾袋向两侧撕裂,而且能够避免垃圾袋内的厨余垃圾对翻转板造成污染,从而能够减少了对垃圾桶的清洁。
6.进一步设置:所述翻转板内设有内腔,翻转板顶部竖向滑动连接有连接板,通过移动连接板使得吸附装置进行吸气或吹气;所述翻转外侧设有向下折弯的支撑板,支撑板与立板滑动相抵形成中部开口的闭合结构;支撑板上端与连接板通过限位结构连接,进而使得支撑板向上翻转至限定角度后带动翻转板向外转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不仅能够增加发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对垃圾袋进行防漏,而且通过翻转后手持翻转板即可带动本装置进行移动,同时通过整体受到的重力使得连接板向上移动,进而对垃圾袋进行吸附使得在移动过程中垃圾袋能够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模拟手部托举对垃圾袋进行保护防止在移动过程中破袋。
8.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连接板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固接在连接板靠近容腔侧,第一限位块与连接板形成钝角;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在支撑板上端设有凹型的限位框,限位框开口向容腔侧,限位框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限位框滑动相抵;第二限位块另一端与连接板上端远离容腔侧转动连接,第二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相抵贴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两侧翻转板向内靠拢进而便于单手抓取两侧翻转板进行操作,而且能够增加翻转板的力臂进而使得操作更加的省力;同时在放置时第一限位块能够作为垃圾袋提手的挂钩对垃圾袋进行限位,且在搬运时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能够对垃圾袋进行固定,进而不仅能够避免垃圾发生松散,而且能够便于垃圾袋进行翻转板受力。
10.进一步设置:所述翻转板下部设有若干条孔,支撑板下部相邻端呈凸起形状,支撑板下部相邻侧设有密封条,支撑板下部相邻侧设有手持槽;所述支撑板下部设有漏液腔,支撑板下部上侧设有至少一个漏液孔,漏液腔内设有漏液管,漏液管与漏液口连通;漏液腔内设有吸附磁铁;支撑板下部一侧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装卡连接有封盖。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孔的设置使得厨余垃圾在放置过程中时油水与垃圾分离,进而能够避免在存放过程中臭味的产生,同时吸附装置在启动时能够避免对垃圾袋撤裂;漏液管的设置能够防止漏液腔内的油水反渗出。
12.进一步设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腔内设有第一活塞部件,第一活塞部件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翻转板底部的若干吸气孔,吸气孔与第一活塞部件通过吸气管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连接板即可带动第一活塞部件进行运转,使得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且有效。
14.进一步设置:所述破袋组件包括设置在一侧翻转板上部两端的转动轴,转动轴与立板转动连接;立板内设有切割腔,转动轴一侧设有切割轴,切割轴与切割腔内壁转动连接,切割轴上设有切割从齿轮,转动轴上设有切割主齿轮,切割主齿轮与切割从齿轮啮合,切割从齿轮尺寸小于切割主齿轮;所述破袋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板相邻侧的切割槽,切割槽与切割腔连通;切割槽内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与切割片连接,切割片与切割槽滑动连接;切割腔内设有牵引绳,牵引绳一端沿切割轴转动方向缠绕在切割轴外侧,牵引绳另一端与切割片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翻转板向外展开至限定角度时切割片伸出进行切割,通过压缩弹簧使得切割片由两侧向中间移动,进而使得两侧破袋时通过厨余垃圾自身的重力向下移动,从而加快了破袋的速度。
16.进一步设置:所述内腔内设有储水盒,翻转板底部相邻侧设有若干出水口;内腔内设有通过连接板的竖向移动将储水盒内的水抽取至出水口喷射的清洁组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往复移动翻转板即可对切割片和压缩弹簧进行喷水清洁。
18.进一步设置: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置在内腔内的第二活塞部件,第二活塞部件与连接板连接;第二活塞部件与储水盒通过单向进水管连接,第二活塞部件和出水口通过单向出水管连接;翻转板一侧设有注水口。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答且有效。
20.进一步设置:所述翻转板上端竖向滑动连接有刀片和通过连接板移动带动刀片进行反向移动进而割断垃圾袋的分离组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向往复移动翻转板即可将垃圾袋进行提手处进行分离,进而减少了人工去去除垃圾袋,从而防止对手部进行弄脏。
22.进一步设置:所述分离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块远离支撑板侧的主动齿条,内腔内设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通过轴与内腔转动连接,中间齿轮与主动齿条啮合;中间齿轮远离主动齿轮侧设有从动齿条,从动齿条与内腔壁滑动连接,从动齿条与中间齿轮啮合;翻转板上端设有伸缩槽,伸缩槽与内腔连通,刀片与伸缩槽滑动连接,刀片与从动齿条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伸缩槽与连接块进行反向移动,进而使得在自然状态下时刀片位于伸缩槽内,从而避免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24.图1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方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

a剖面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方向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b

b剖面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立板;10、翻转板;11、切割片;12、破袋组件;2、吸附装置;13、内腔;14、连接板;15、支撑板;16、限位结构;161、第一限位块;162、限位框;163、第二限位块;171、条孔;172、密封条;173、手持槽;174、漏液腔;175、漏液孔;176、漏液管;177、吸附磁铁;178、出液口;179、封盖;21、第一活塞部件;22、吸气孔;23、吸气管;121、转动轴;122、切割腔;123、切割轴;124、切割从齿轮;125、切割主齿轮;126、切割槽;127、压缩弹簧;128、牵引绳;31、储水盒;32、出水口;33、清洁组件;331、第二活塞部件;332、单向进水管;333、单向出水管;334、注水口;34、刀片;35、分离组件;351、主动齿条;352、中间齿轮;353、从动齿条;354、伸缩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翻转式的家用厨余垃圾桶,如图1所示,包括竖向放置在前后两侧的两块立板1,立板1之间设有一组向下折弯的翻转板10,翻转板10上端与立板1转动连接,翻转板10呈l型,翻转板10相向放置,在初始状态时翻转板10与立板1形成开口向上用于放置垃圾袋的容腔。翻转外侧设有向下折弯的支撑板1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5与翻转板10形状相同且放置方向相同,支撑板15上端与翻转板10上端齐平;支撑板15与立板1滑动相抵,在初始状态时支撑板15外侧和立板1齐平进而形成中部开口的闭合结构,使得装置能够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
28.如图1和图5所示,翻转板10顶部竖向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4,支撑板15上端与连接板14通过限位结构16连接,通过限位结构16使得支撑板15绕连接板14翻转超过180
°
后能够带动翻转板10向两侧展开,进而形成下部开口的容腔。限位结构16包括在连接板14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块161,以下方位关系以初始状态时的状态为基准,第一限位块161固接在连接板14靠近容腔侧,第一限位块161与连接板14形成钝角,进而使得垃圾袋提手能够套在第一限位块161上进行限位;支撑板15上端设有凹型的限位框162,限位框162开口向容腔侧,限
位框162内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63,第二限位块163与限位框162滑动相抵,第二限位块163另一端与连接板14上端远离容腔侧转动连接,第二限位块163与第一限位块161相抵贴合,进而使得第一限位块161与第二限位块163相抵后支撑板15向容腔侧倾斜。
29.如图2和图4所示,翻转板10下部设有若干条孔171,进而使得垃圾袋装储厨余垃圾后油水能够分离;支撑板15下部相邻端呈凸起形状,支撑板15下部相邻侧设有密封条172,进而使得掉落在支撑板15上的油水向两侧滚动;支撑板15下部设有漏液腔174,支撑板15下部上侧设有至少一个漏液孔175,漏液腔174内设有漏液管176,漏液管176与漏液口连通,进而使得支撑板15上的油水能够掉落至漏液腔174内;漏液腔174内设有吸附磁铁177,进而使得翻转板10能够互相吸附;支撑板15下部一侧设有出液口178,出液口178与漏液腔174连通,出液口178内装卡连接有封盖179,进而便于将漏液腔174内的液体进行清洁;支撑板15下部相邻侧设有手持槽173,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手持和转动翻转板10。
30.如图7所示,立板1底部中间设有切割片11和通过翻转板10向外转动至设定角度伸出切割垃圾袋的破袋组件12。破袋组件12包括设置在一侧翻转板10上部两端的转动轴121,转动轴121与立板1转动连接;立板1内设有切割腔122,转动轴121一侧设有切割轴123,切割轴123与切割腔122内壁转动连接,切割轴123上设有切割从齿轮124,转动轴121上设有切割主齿轮125,切割主齿轮125与切割从齿轮124啮合,切割从齿轮124尺寸小于切割主齿轮125,进而使得翻转板10转动时带动切割轴123进行快速转动;立板1相邻侧设有切割槽126,切割槽126与切割腔122连通,切割槽126与翻转板10底部齐平;切割槽126内设有压缩弹簧127,压缩弹簧127与切割片11连接,切割片11与切割槽126滑动连接,使得压缩弹簧127在展开状态下时切割片11与垃圾袋中间位置侧相抵,同时通过设置使得在初始状态下时切割片11位于切割槽126内;切割腔122内设有牵引绳128,牵引绳128一端沿切割轴123转动方向缠绕在切割轴123外侧,牵引绳128另一端与切割片11连接,进而使得翻转板10向外展开后切割片11向外移动,同时切割槽126深度大于切割片11长度,从而使得翻转板10向外翻转超过10
°
时切割片11伸出切割槽126与垃圾袋底部切割。
31.如图2和图6所示,翻转板10靠近容腔侧设有通过抽气吸附垃圾袋的吸附装置2。吸附装置2包括设置在内腔13内设有第一活塞部件21,第一活塞部件21与连接板14连接,进而通过连接板14的竖向移动能够带动第一活塞部件21进行吸气和排气;翻转板10底部设有若干吸气孔22,吸气孔22与第一活塞部件21通过吸气管23连通,进而手持支撑板15时通过垃圾袋自身的重力使得第一活塞部件21进行吸气,使得吸气孔22将垃圾袋吸附,通过支撑板15转动翻转板10时使得垃圾袋向两侧撕裂,从而使得垃圾袋中厨余垃圾掉落。
32.如图4和图6所示,内腔13内设有储水盒31,翻转板10底部相邻侧设有若干出水口32,内腔13内设有通过连接板14的竖向移动将储水盒31内的水抽取至出水口32喷射的清洁组件33。清洁组件33包括设置在内腔13内的第二活塞部件331,第二活塞部件331与连接板14连接,通过连接板14带动第二活塞部件331进行吸气和排气;第二活塞部件331与储水盒31通过单向进水管332连接,第二活塞部件331和出水口32通过单向出水管333连接,进而通过移动连接板14即可进行喷水,从而将切割片11进行清洁;翻转板10一侧设有注水口334,进而便于对储水盒31进行换水。
33.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翻转板10上端竖向滑动连接有刀片34和通过连接板14移动带动刀片34进行反向移动进而割断垃圾袋的分离组件35。分离组件35包括设置在连接块远
离支撑板15侧的主动齿条351,内腔13内设有中间齿轮352,中间齿轮352通过轴与内腔13转动连接,中间齿轮352与主动齿条351啮合,进而使得主动齿条351带动中间齿轮352转动;中间齿轮352远离主动齿轮侧设有从动齿条353,从动齿条353与内腔13壁滑动连接,从动齿条353与中间齿轮352啮合,进而使得中间齿轮352带动传动齿条移动;翻转板10上端设有伸缩槽354,伸缩槽354与内腔13连通,刀片34与伸缩槽354滑动连接,刀片34与从动齿条353连接,在初始状态下刀片34位于伸缩槽354内,进而通过竖向移动连接块即可使得刀片34进行竖向切割,从而将垃圾袋两侧提手隔断便于垃圾袋进行回收;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刀片34呈倒置镰刀状,进而便于对垃圾袋进行切割。
34.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