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5373发布日期:2021-12-01 01:0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存储库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


背景技术:

2.射频识别技术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该技术现被用于货品存储,即货品表面贴有记录其信息的标签,在货物进入库房进行存储时通过阅读器扫描标签获得其信息,后根据其信息通过机械抓取或人工搬运将货品转送至指定区域进行存放,后根据信息又可快速找寻指定货品对其进行转运。
3.现有的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存储回转库房在扫描货品信息后对其进行机械抓取时,只是单纯的使用液压缸推动压板从纸箱两侧对其进行夹持,但由于纸箱内的货品体积大小不同,容易在货品与纸箱内壁之间产生间隙,压板压力小容易导致纸箱脱落,而压力大又会导致纸箱表面形变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存储回转库房在扫描货品信息后对其进行机械抓取时,只是单纯的使用液压缸推动压板从纸箱两侧对其进行夹持,但由于纸箱内的货品体积大小不同,容易在货品与纸箱内壁之间产生间隙,压板压力小容易导致纸箱脱落,而压力大又会导致纸箱表面形变受损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包括传送组件和配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的表面放置有货品,所述配送组件设置于传送组件右端的前、后两侧,所述配送组件包括驱动底座、支架、升降带、伺服电机、固定板、驱动电机、伸缩板、液压推杆、外板、弹簧压杆、压力板和弧面板,所述驱动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带,所述支架的底部一侧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升降带的表面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且伸缩板的底部固定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端部固定有外板,且外板的内部贯穿有弹簧压杆,所述弹簧压杆的一端固定有压力板,且压力板的表面设置有弧面板,所述配送组件的右侧设置有货架。
6.可选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支撑架、传输辊、传输电机和弹簧杆,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且传输辊的一端连接有传输电机,所述传输辊的内部贯穿有弹簧杆。
7.可选的,所述弹簧杆与传输辊之间呈弹性连接,且弹簧杆均匀分布于传输辊表面。
8.可选的,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通气道、管道和气泵,所述弹簧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气道,所述传输辊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管道,且管道的底部连接有气泵。
9.可选的,所述传送组件左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识别摄像头,且识别摄像头的右侧设置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右侧设置有读取设备。
10.可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框架、转动电机、双头板、电动升降杆、液压推板和调整电机,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双头板,所述双头板的两端固定有电动升降杆,且电动升降杆的底部连接有调整电机,所述调整电机的一端固定有液压推板。
11.可选的,所述双头板呈“凸”形状,且液压推板之间关于双头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12.可选的,所述压力板的中轴线与弧面板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压力板的侧面面积大于弧面板的表面积。
13.可选的,所述配送组件还包括气囊,所述外板的内部设置有气囊。
14.可选的,所述气囊的侧面与弹簧压杆的左侧面相贴合,且气囊的边缘处贯穿外板至其表面。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摄像捕捉标签的方式和排除法以便确定标签于货品表面所在位置,而且根据捕捉结果对货品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标签面朝上便于读取,货品夹持时基于弧面板的弧形作用以探测货品受力形变程度,并通过压力板与液压推杆保持最佳压力,并配合气囊伸出部分包裹于货品四周,以防止货品掉落的同时提高夹持牢固度。
16.1.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压力板之间通过液压推杆相互靠近使得弧面板从货品两侧对其进行夹持,由于弧面板呈弧形在压力作用下贴于货品两侧,当弧面板嵌入货品侧壁中而货品表面与压力板接触时,压力板产生感应使得液压推杆停止输出并保持不变,该设置有利于自动适应货品所能承受压力的最大值,避免货品因夹持压力不足而脱落也防止因压力过大导致货品表面形变受损。
17.2.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弧面板受力时使得弹簧压杆伸入外板内部,此时气囊受力其中间部分凹陷而边缘部分伸出至外板外部,此时气囊伸出部分包裹于货品四周,该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夹持牢固度,防止货品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掉落。
18.3.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于传输辊转动对其表面的货品进行传输,此过程中,位于货品底部的弹簧杆受力缩入传输辊内部,而其余部位的弹簧杆仍保持不变并包裹于货品四周,该设置有利于防止货品在传输过程中随意移动,使得货品之间整齐排列进行传输,而且通过管道和气泵可从弹簧杆内部的通气道处产生气流,气流冲射至货品表面有利于吹除货品表面的灰尘。
19.4.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识别摄像头设置有两个并从货品两侧对其拍摄以捕捉标签所在位置,拍摄区域同时容纳货品的顶面及四个侧面,若未曾捕捉到标签则利用排除法排除外露的五个表面,说明标签位于货品的底面,再通过转动电机、双头板、电动升降杆、液压推板和调整电机对货品进行翻转,使得货品具有标签的一面朝上以便读取设备读取标签信息。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传输辊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弹簧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整电机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外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外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传送组件;101、支撑架;102、传输辊;103、传输电机;104、弹簧杆;105、通气道;106、管道;107、气泵;2、货品;3、配送组件;301、驱动底座;302、支架;303、升降带;304、伺服电机;305、固定板;306、驱动电机;307、伸缩板;308、液压推杆;309、外板;310、弹簧压杆;311、压力板;312、弧面板;313、气囊;4、货架;5、识别摄像头;6、调整组件;601、框架;602、转动电机;603、双头板;604、电动升降杆;605、液压推板;606、调整电机;7、读取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图5

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包括传送组件1和配送组件3,传送组件1的表面放置有货品2,配送组件3设置于传送组件1右端的前、后两侧,配送组件3包括驱动底座301、支架302、升降带303、伺服电机304、固定板305、驱动电机306、伸缩板307、液压推杆308、外板309、弹簧压杆310、压力板311和弧面板312,驱动底座3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架302,且支架302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带303,支架302的底部一侧连接有伺服电机304,升降带303的表面固定有固定板305,且固定板305的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306,固定板3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板307,且伸缩板307的底部固定有液压推杆308,液压推杆308的端部固定有外板309,且外板309的内部贯穿有弹簧压杆310,弹簧压杆310的一端固定有压力板311,且压力板311的表面设置有弧面板312,配送组件3的右侧设置有货架4,配送组件3还包括气囊313,外板309的内部设置有气囊313,气囊313的侧面与弹簧压杆310的左侧面相贴合,且气囊313的边缘处贯穿外板309至其表面,压力板311的中轴线与弧面板312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压力板311的侧面面积大于弧面板312的表面积;具体操作如下,货品2经过读取设备7读取信息后基于信息内容对货品2进行分类,分类至指定货架4的指定位置,然后驱动底座301滑动至支撑架101侧面并控制支架302转动使得固定板305到达传输辊102上方,接着伺服电机304带动升降带303传动使得固定板305携带外板309下降,使得弧面板312位于货品2两侧,再通过液压推杆308推动弹簧压杆310使得弧面板312贴于货品2两侧对其进行夹持,液压推杆308持续输出增加弧面板312对货品2的压力,直至弧面板312嵌入货品2外表面,而货品2外表面与压力板311接触发生感应,此时液压推杆308停止输出并保持不变,此时表示货品2所能承受压力以达到最大,之后驱动底座301携带货品2移动至指定货架4所在位置,再使得货品2到达指定高度后通过驱动电机306啮合带动伸缩板307使其从固定板305内部滑出,使得货品2到达货架4内部指定位置,后松开弧面板312即可将货品2放置于货架4内部指定位置,而且液压推杆308在液压推杆308与弧面板312作用下会伸入外板309内部对气囊313进行挤压,此时气囊313受力其中间部分凹陷而边缘部分伸出至外板309外部,此时气囊313伸出部分包裹于货品2四周,该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夹持牢固度,防止货品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掉落。
23.如图1

3所示,传送组件1包括支撑架101、传输辊102、传输电机103和弹簧杆104,支撑架1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且传输辊102的一端连接有传输电机103,传输辊102的内部
贯穿有弹簧杆104,弹簧杆104与传输辊102之间呈弹性连接,且弹簧杆104均匀分布于传输辊102表面,传送组件1还包括通气道105、管道106和气泵107,弹簧杆104的内部开设有通气道105,传输辊1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管道106,且管道106的底部连接有气泵107;具体操作如下,货品2进入库房后放置于传输辊102表面,传输辊102通过传输电机103转动对货品2进行传输,此时货品2底部贴于传输辊102表面,两者接触处的弹簧杆104受力缩入传输辊102内部,而其余部位的弹簧杆104不动并贴于货品2四周,货品2在传输过程中其四周始终被弹簧杆104贴合限制,防止货品2在传输过程中因振动而移位,且使得货品2之间整齐排列进行传输,同时气泵107将气体注入管道106中并分流至每个传输辊102中,气流最终从弹簧杆104内部的通气道105自下至上向外冲射而出,气流冲射至货品2外表面,有利于吹除货品2表面的灰尘杂质。
24.如图1、图4所示,传送组件1左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识别摄像头5,且识别摄像头5的右侧设置有调整组件6,调整组件6的右侧设置有读取设备7,调整组件6包括框架601、转动电机602、双头板603、电动升降杆604、液压推板605和调整电机606,框架60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602,且转动电机60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双头板603,双头板603的两端固定有电动升降杆604,且电动升降杆604的底部连接有调整电机606,调整电机606的一端固定有液压推板605;具体操作如下,识别摄像头5设置有两个并从货品2两侧对其拍摄以捕捉标签所在位置,拍摄区域同时容纳货品2的顶面及四个侧面,若未曾捕捉到标签则利用排除法排除外露的五个表面,说明标签位于货品2的底面,此时转动电机602带动双头板603转动调整液压推板605位置,使得液压推板605贴于货品2标签所在面的相邻两侧,然后电动升降杆604伸出使得液压推板605下降置于货品2两侧,再通过液压推板605伸出对货品2进行夹持,之后通过调整电机606带动液压推板605转动使得货品2翻转,从而使得货品2的标签面朝上,标签面朝上后继续传输使得货品2穿过读取设备7进行信息读取。
25.如图4所示,双头板603呈“凸”形状,且液压推板605之间关于双头板60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双头板603呈“凸”形状使得货品2在调整电机606作用下翻转时具有可翻转的空间,避免货品2翻转收到阻挡。
26.综上,该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存储回转库房,使用时,首先货品2进入库房后放置于传输辊102表面,传输辊102通过传输电机103转动对货品2进行传输,此时货品2底部贴于传输辊102表面,两者接触处的弹簧杆104受力缩入传输辊102内部,而其余部位的弹簧杆104不动并贴于货品2四周,货品2在传输过程中其四周始终被弹簧杆104贴合限制,防止货品2在传输过程中因振动而移位,且使得货品2之间整齐排列进行传输;同时气泵107将气体注入管道106中并分流至每个传输辊102中,气流最终从弹簧杆104内部的通气道105自下至上向外冲射而出,气流冲射至货品2外表面,有利于吹除货品2表面的灰尘杂质;然后识别摄像头5设置有两个并从货品2两侧对其拍摄以捕捉标签所在位置,拍摄区域同时容纳货品2的顶面及四个侧面,若未曾捕捉到标签则利用排除法排除外露的五个表面,说明标签位于货品2的底面,此时转动电机602带动双头板603转动调整液压推板605位置,使得液压推板605贴于货品2标签所在面的相邻两侧;
接着电动升降杆604伸出使得液压推板605下降置于货品2两侧,再通过液压推板605伸出对货品2进行夹持,之后通过调整电机606带动液压推板605转动使得货品2翻转,从而使得货品2的标签面朝上,标签面朝上后继续传输使得货品2穿过读取设备7进行信息读取;货品2经过读取设备7读取信息后基于信息内容对货品2进行分类,分类至指定货架4的指定位置,再由驱动底座301滑动至支撑架101侧面并控制支架302转动使得固定板305到达传输辊102上方,再通过伺服电机304带动升降带303传动使得固定板305携带外板309下降,使得弧面板312位于货品2两侧,再通过液压推杆308推动弹簧压杆310使得弧面板312贴于货品2两侧对其进行夹持,液压推杆308持续输出增加弧面板312对货品2的压力,直至弧面板312嵌入货品2外表面,而货品2外表面与压力板311接触发生感应,此时液压推杆308停止输出并保持不变,此时表示货品2所能承受压力以达到最大;随后驱动底座301携带货品2移动至指定货架4所在位置,再使得货品2到达指定高度后通过驱动电机306啮合带动伸缩板307使其从固定板305内部滑出,使得货品2到达货架4内部指定位置,后松开弧面板312即可将货品2放置于货架4内部指定位置;最后由于液压推杆308在液压推杆308与弧面板312作用下会伸入外板309内部对气囊313进行挤压,此时气囊313受力其中间部分凹陷而边缘部分伸出至外板309外部,此时气囊313伸出部分包裹于货品2四周,该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夹持牢固度,防止货品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掉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