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包装纸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7353发布日期:2021-12-25 01:3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包装纸袋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环保包装纸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包装纸袋。


背景技术:

2.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实际数字显示,有80%使用后的塑料袋,最终与一般垃圾一样被运至垃圾堆田区处理,仅有百分之七的塑料被回收循环使用,环保纸袋,是相对于塑料袋而言,只要袋子的材料含有一部分的纸都可以统称为纸袋,纸袋成本低能在环境中易降解,而纸袋原料是由树木等植物生产得到,经历的环节只有植物的砍伐和造纸、成型几步而已,这其中的污染相对于塑料袋的化工合成过程(从石油天然气到聚丙烯塑料pp)要相对少一些。
3.专利号cn202022530567.3的一种可快速降解环保包装纸塑药袋,包括纸塑药袋体、前挤压式封口条、避光剂涂层、复合专用牛皮纸、聚乳酸薄膜以及抗拉伸层,纸塑药袋体内壁前侧设置有前挤压式封口条,纸塑药袋体外端面涂装有避光剂涂层,避光剂涂层后端面粘贴有复合专用牛皮纸,复合专用牛皮纸后端面粘帖有聚乳酸薄膜,聚乳酸薄膜后端面粘帖有抗拉伸层,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纸塑药袋无法对药品良好的保存,同时现有的纸塑药袋无法降解,容易破坏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对药品良好保存的同时,纸塑药袋能够降解,保护环境。
4.专利号cn201820484608.x的一种包装纸袋及包装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一种包装纸袋,将袋体和袋口部一体成型,增加包装纸袋的结构强度,包装纸袋用增韧层、纸层、遮光层和内膜层,通过多层结构设计,增加强度,安全性,并且保持可降解性,提高环保的效果。
5.现有技术的环保包装纸袋大多为完整袋体,此种包装纸袋在运输存放时会进行压扁折叠,进而随着包装纸袋的长期压折,此种包装纸袋的边缘折叠处容易出现压折痕迹,当此种包装纸袋使用时,袋体的压折痕迹处强度和韧性会降低,进而包装纸袋的压折痕迹处容易受力破损,从而影响包装纸袋的正常使用,进而环保包装纸袋的袋体需要进行结构和生产工艺上的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包装纸袋。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包装纸袋,本发明通过对环保包装纸袋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且对纸袋的基纸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从而在基纸的表面依次设置油墨层、条形胶和离型纸从而制成片式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需要使用包装纸袋时,将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平放在桌体的表面,捏住离型纸,并从条形胶处将离型纸撕下,然后将片式的原型基袋纸沿纸张的中线处折叠对折,将对折后的纸张两面进行对接,原型基袋纸的两面纸片借助u形分布的条形胶进行粘接固定形成顶部开口的整袋体,此时整袋体内可以存放物品进行存放,并且此种原型基袋纸相对于塑料袋的化工合成过程(从石油天然气到聚
丙烯塑料pp)要相对少一些,使用起来较为环保,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环保包装纸袋,包括基纸,所述基纸的表面印刷有油墨层,且基纸一侧表面的油墨层处涂覆胶水形成条形胶,所述条形胶的表面复合有离型纸。
9.进一步地,所述条形胶的胶水为高强度特种胶水,且条形胶的u 形排列设置于基纸一侧表面的油墨层处,所述条形胶表面的u形胶体表面复合有离型纸;条形胶、油墨层、基纸和离型纸构成的原型基袋纸借助u形排列设置的条形胶可以粘接形成整袋体。
10.进一步地,所述离型纸的纸张尺寸大于条形胶的胶体尺寸;较大的离型纸可以复合在条形胶的表面进行遮盖。
11.进一步地,所述油墨层双面印刷于基纸的表面;基纸双面印刷油墨层后不易被水打湿。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纸袋的生产工艺如下:
13.s1、纸浆蒸煮:选用杂质较低的纸浆原料进行高温蒸煮,并加入纸浆蒸煮剂,纸浆蒸煮剂需要使用氢氧化钠和硫化钠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液作为蒸煮剂,在高温的作用下进行蒸解,纸浆原料在蒸煮过程中进行木素的去除,蒸煮后的纸浆原料在常温下进行冷却;纸张在冷却时需要加入纸浆杀菌剂进行混合杀菌,防止纸浆在冷却时滋生细菌,此种蒸煮剂制成的浆液的纤维较长,性质柔软,韧性好,强度大,容易漂白,并有极好的交织能力;
14.s2、纸浆洗滤:冷却后的纸浆进行洗涤和筛选再进行反复的过滤后制成糊状的浆液;
15.s3、纸浆配置:糊状的纸浆经过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和配制添加剂混合形成好混合浆;
16.s4、纸张施胶:混合浆进行压榨和干燥后形成半成品纸张,干燥后的半成品纸张经过施胶、再次干燥以及压光后卷取获得基纸1;
17.s5、纸张印刷:将成卷的基纸送入印刷机内进行油墨的印刷,使得基纸的双面印刷形成有油墨层;
18.s6、纸张涂胶:在基纸一面的油墨层处进行涂胶加工,将高强度特种胶水以u形分布方式涂覆在在基纸一面的油墨层处形成条形胶;
19.s7、复纸收存:将基纸表面的油墨层的条形胶表面复合离型纸进行贴合遮盖从而形成片式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此种原型基袋纸可以在不折叠的状态下进行整张收存运输,进而原型基袋纸处不会产生折痕损伤;
20.s8、粘接成袋:需要使用包装纸袋时,将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平放在桌体的表面,从条形胶处将离型纸撕下,然后将片式的原型基袋纸沿纸张的中线处折叠对折,将对折后的纸张借助条形胶进行粘接形成整袋体,此时整袋体内可以存放物品进行存放。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发明通过对环保包装纸袋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且对纸袋的基纸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从而在基纸的表面依次设置油墨层、条形胶和离型纸从而制成片式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需要使用包装纸袋时,将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平放在桌体的表面,捏住离型纸,并从条形胶处将离型纸撕下,然后将片式的原型基袋纸沿纸张的中线处折叠对折,将对折后的纸张两面进行对接,原型基袋纸的两面纸片借助 u形分布的条形胶进行粘接固定形
成顶部开口的整袋体,此时整袋体内可以存放物品进行存放,并且此种原型基袋纸相对于塑料袋的化工合成过程(从石油天然气到聚丙烯塑料pp)要相对少一些,使用起来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环保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基纸;2、油墨层;3、条形胶;4、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6.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包装纸袋,包括基纸1,所述基纸1的表面印刷有油墨层2,且基纸1一侧表面的油墨层2处涂覆胶水形成条形胶3,所述条形胶3的表面复合有离型纸4。
27.其中,所述条形胶3的胶水为高强度特种胶水,且条形胶3的u 形排列设置于基纸1一侧表面的油墨层2处,所述条形胶3表面的u 形胶体表面复合有离型纸4;条形胶3、油墨层2、基纸1和离型纸4 构成的原型基袋纸借助u形排列设置的条形胶3可以粘接形成整袋体。
28.其中,所述离型纸4的纸张尺寸大于条形胶3的胶体尺寸;较大的离型纸4可以复合在条形胶3的表面进行遮盖。
29.其中,所述油墨层2双面印刷于基纸1的表面;基纸1双面印刷油墨层2后不易被水打湿。
30.其中,还包括纸袋的生产工艺如下:
31.s1、纸浆蒸煮:选用杂质较低的纸浆原料进行高温蒸煮,并加入纸浆蒸煮剂,纸浆蒸煮剂需要使用氢氧化钠和硫化钠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液作为蒸煮剂,在高温的作用下进行蒸解,纸浆原料在蒸煮过程中进行木素的去除,蒸煮后的纸浆原料在常温下进行冷却;纸张在冷却时需要加入纸浆杀菌剂进行混合杀菌,防止纸浆在冷却时滋生细菌,此种蒸煮剂制成的浆液的纤维较长,性质柔软,韧性好,强度大,容易漂白,并有极好的交织能力;
32.s2、纸浆洗滤:冷却后的纸浆进行洗涤和筛选再进行反复的过滤后制成糊状的浆液;
33.s3、纸浆配置:糊状的纸浆经过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和配制添加剂混合形成好混合浆;
34.s4、纸张施胶:混合浆进行压榨和干燥后形成半成品纸张,干燥后的半成品纸张经过施胶、再次干燥以及压光后卷取获得基纸1;
35.s5、纸张印刷:将成卷的基纸1送入印刷机内进行油墨的印刷,使得基纸1的双面印刷形成有油墨层2;
36.s6、纸张涂胶:在基纸1一面的油墨层2处进行涂胶加工,将高强度特种胶水以u形分布方式涂覆在在基纸1一面的油墨层2处形成条形胶3;
37.s7、复纸收存:将基纸1表面的油墨层2的条形胶3表面复合离型纸4进行贴合遮盖从而形成片式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此种原型基袋纸可以在不折叠的状态下进行整张收存运输,进而原型基袋纸处不会产生折痕损伤;
38.s8、粘接成袋:需要使用包装纸袋时,将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平放在桌体的表面,从条形胶3处将离型纸4撕下,然后将片式的原型基袋纸沿纸张的中线处折叠对折,将对折后的纸张借助条形胶3进行粘接形成整袋体,此时整袋体内可以存放物品进行存放。
3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环保包装纸袋,本发明通过对环保包装纸袋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且对纸袋的基纸1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从而在基纸1的表面依次设置油墨层2、条形胶3和离型纸4从而制成片式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需要使用包装纸袋时,将包装纸袋的原型基袋纸平放在桌体的表面,捏住离型纸4,并从条形胶3处将离型纸4撕下,然后将片式的原型基袋纸沿纸张的中线处折叠对折,将对折后的纸张两面进行对接,原型基袋纸的两面纸片借助u形分布的条形胶3进行粘接固定形成顶部开口的整袋体,此时整袋体内可以存放物品进行存放,并且此种原型基袋纸相对于塑料袋的化工合成过程(从石油天然气到聚丙烯塑料pp)要相对少一些,使用起来较为环保。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环保包装纸袋,包括1、基纸;2、油墨层;3、条形胶;4、离型纸,部件和材料均为通用部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和材料,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43.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