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的医用自封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7726发布日期:2021-12-31 21:0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的医用自封袋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灭菌包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的医用自封袋。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医用灭菌包装袋是不含灭菌剂的。我们通常所说的灭菌包装袋,只是表明此包装袋可以适应某一种或几种灭菌方式灭菌,并对灭菌后的物品起到保护作用。传统的医用灭菌包装袋并不具备灭菌功能,在包装物品后,还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另外在灭菌时,不同的灭菌方式还容易产生不同的灭菌异常情况。如:蒸汽灭菌时,容易出现封口处破裂,俗称“爆袋”,从而导致灭菌失败;环氧乙烷灭菌时,容易造成灭菌解析不彻底,环氧乙烷残留超标情况等。
3.二氧化氯(clo2)具有广谱抗微生物作用,而且对高等动物细胞无致痛、致畸、致突变作用,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常温常压下,clo2是一种黄绿色至橙色的气体,具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空气中体积浓度超过10%时便有爆炸性,熔点

59.5℃,沸点9.9℃。clo2不能制成压缩气体或浓缩溶液,因而需在使用地点制造。clo2易溶于水,在水中低温下有各种水合物,对热、光敏感,因此需避光、低温保存。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剧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很强的腐蚀性。气体二氧化氯性质非常活泼,极不稳定,具有易燃易爆性,易溶于水,可制成不稳定的水溶液,但其在室温下每天约有2%~10%的离解率,因此不易贮存和运输。所以需制成稳定态二氧化氯后,才能便于使用。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从未公开过二氧化氯在医用灭菌包装袋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的医用自封袋,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灭菌包装袋需要额外的灭菌操作、并且可能出现灭菌失败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提供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的医用自封袋,包括由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经三边烫合连接而成的袋体,其袋口通过双面胶带粘贴,所述医用自封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袋体内的无纺布包裹条,所述无纺布包裹条内填充有固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粉末,所述无纺布包裹条通过易揭膜封烫粘合在所述第二片材的内表面;当撕开所述易揭膜并将所述袋口封闭后,所述无纺布包裹条内的固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粉末将持续向所述袋体内释放二氧化氯气体,实现该医用自封袋的自动灭菌。
7.优选地,所述易揭膜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片材封烫连接从而将所述无纺布包裹条完全密封在内。
8.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包裹条设置于靠近所述袋口的位置。
9.优选地,所述易揭膜靠近所述袋口的边缘预留一条不封烫的易揭条,以便于从该处撕开,使所述无纺布包裹条内的固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粉末向袋体内释放二氧化氯气体发挥灭菌作用。
10.优选地,所述易揭膜与所述第二片材封烫连接形成的粘合部的宽度为3~5mm,所述易揭条的宽度为10~12mm。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片材为医用透析纸,所述第二片材为pet/cpp复合膜。
12.优选地,所述易揭膜的材料为cpp/pet/易揭cpp三层复合结构,其中,所述易揭膜的cpp易揭膜与所述第二片材的cpp膜相对设置。
13.优选地,所述无纺布的材质为聚丙烯。
14.优选地,所述无纺布包裹条的两端被烫合连接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
15.优选地,所述第二片材在袋口处延伸越过第一片材形成封口舌,所述封口舌朝着第一片材的表面粘贴有双面胶带。
16.正如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述,现有技术从未公开过将二氧化氯应用到医用灭菌包装袋领域,因此,本发明首次提出这样一种带有固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灭菌剂的包装袋,实现灭菌包装袋的自动灭菌,是医用灭菌包装袋的一个重大突破。
17.应当知晓的是,稳定态clo2有液态稳定性clo2水溶液、固体稳定性clo2及凝胶状稳定性clo2三种存在形式,固态稳定性clo2不是固态的clo2,它是在一定条件下缓慢释放clo2气体的固体制品。当固态稳定性clo2粉末被置于一个敞开的空间里,该粉末将持续不断地向外释放clo2气体出来,从而有效地杀灭包含细菌、真菌、病毒、细菌芽孢、霉菌等在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并确保在有效期内包装袋内得所有物品均为无菌状态。
1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的医用自封袋,其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
19.1)自带灭菌功能,不需其它任何灭菌实施,即可完成包装内物品的灭菌,减少操作环节,省时省力;
20.2)弥散迅速,穿透性强,扩散快,灭菌效果好;
21.3)安全可靠,灭菌后不产生有害物质;
22.4)纸塑包装结构,阻菌性好,灭菌剂杀灭微生物后自然散尽,减少氧化剂对铁制物品的侵蚀。
23.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灭菌效果好、无需额外灭菌操作、安全可靠、阻菌性好的医用自封袋。
附图说明
24.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自封袋的平面图;
25.图2是如图1所示医用自封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结合图1、图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带灭菌功能的医用自封袋,该医用自封袋由医用透析纸1和pet/cpp复合膜2经三边烫合连接而成,烫合连接形成第一粘合部6,并形成一个u形腔体,该u形腔体的底部为袋底7,u形腔体的开口为袋口8,pet/cpp复合膜2在袋口8处向外延伸越过医用透析纸1形成封口舌,封口舌朝着医用透析纸1的表面粘贴有双面胶带3,该双面胶带3由离型纸31与双面胶条32组成。
3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最突出的改进即在于,该医用自封袋还包括设置在袋体内的无纺布包裹条5,该无纺布包裹条5是由无纺布51折叠后,将固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粉末52包裹进来,然后将边缘53处进行烫合最终形成的管状条。根据该优选实施例,无纺布包裹条5通过cpp/pet/易揭cpp三层复合易揭膜4封烫粘合在pet/cpp复合膜2的内表面。
31.其中,pet/cpp复合膜2由pet膜21与cpp膜22经干式复合方式复合而成,也可直接购买获得(比如,河南建中医疗器械包装有限公司),pet膜选用厚度为12μm,cpp膜选用厚度为35~45μm。
32.无纺布包裹条5由无纺布51与固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粉末52组成,无纺布选用30~40g/m2,通过折叠将粉末52包裹后,边缘53用超声波烫合,折叠后的双层无纺布宽度25~30mm,无纺布的透气性好,不影响二氧化氯的释放,无纺布的材质为聚丙烯,与pet/cpp复合膜内层都是聚丙烯材料,便于热封烫合。
33.cpp/pet/易揭cpp三层复合易揭膜4由cpp膜43、pet膜41以及cpp易揭膜42经干式复合方式复合而成,也可直接购买获得(比如,河南建中医疗器械包装有限公司),cpp膜43选用厚度为25~30μm,pet膜41选用厚度为12μm,cpp易揭膜42选用厚度为25~30μm,三层复合易揭膜4的宽度为50~55mm。三层复合易揭膜4与pet/cpp复合膜2的结合使用的目的在于,cpp易揭膜42与cpp膜22热封烫合时,既能封烫,又容易将封烫处剥离开来,实现无纺布包裹条5的外露。如果都为传统cpp膜之间的封烫,烫合牢度高,不能轻松剥离开。
34.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自封袋,其制袋过程如下:
35.首先,将带固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粉末52的无纺布包裹条5放到cpp/pet/易揭cpp三层复合易揭膜4与pet/cpp复合膜2之间,pet/cpp复合膜2的cpp膜22与三层复合易揭膜4的cpp易揭膜42相对;
36.然后,沿三层复合易揭膜4的边缘与pet/cpp复合膜2进行封烫粘合,形成宽度为3~5mm的第二粘合部92;
37.接着,沿距三层复合易揭膜4另一边缘10~12mm处封烫,预留一段不封烫作为易揭条40,打开时手指拿捏此处,方便剥开,封烫粘合形成宽度为3~5mm的第三粘合部91,无纺布包裹条5被密封在第二粘合部92与第三粘合部91之间;
38.然后,在已经贴好无纺布包裹条5的pet/cpp复合膜2的上方放置医用透析纸1,将该医用透析纸1和pet/cpp复合膜2沿三边烫合连接形成一个u形腔体,pet/cpp复合膜2在袋口8处的长度超过医用透析纸1形成封口舌,最后,在封口舌的表面粘贴双面胶带3,制袋完
成。
39.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自封袋,其使用方法如下:
40.首先,将物品或器械自袋口8装入医用自封袋中,从三层复合易揭膜4的易揭条40处,将第三粘合部91剥离揭开,或者同时将第二粘合部92和第三粘合部91都打开,带固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粉末52的无纺布包裹条5就会缓慢向外释放二氧化氯气体;
41.然后,揭去双面胶带3上的离型纸31,沿封口折叠线10进行折叠粘贴,双面胶32的二分之一宽度与袋口处的医用透析纸粘贴,二分之一宽度与袋口处的pet/cpp复合膜粘贴,从而达到密闭粘合袋口的效果,二氧化氯气体即可有效地杀灭包含袋体内的细菌、真菌、病毒、细菌芽孢、霉菌等病原微生物,确保在有效期内袋体内的物品始终处于无菌状态。
4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