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1715发布日期:2022-03-22 21:5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施工设施传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铝模即铝合金模板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和焊接等工艺制成的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并按照50mm模数设计由面板、肋、主体型材、平面模板、转角模板、早拆装置组合而成。建筑施工过程中,铝合金模板目前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场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后,铝模拆模过程中,工人一般通过楼板上预留的传料孔进行搬运传递。拆模层的工人往上递,施工层工人在上面接。由于铝合金模板相对较大且厚重,拆模层的工人经常需要站在凳子上将模板往上递,工作风险提升,施工层工人在作业层接下层传递上来的铝模时也常常弯腰负重,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不高。
3.为了解决铝模板的传递问题,建筑施工人员设计了多种铝模板传递装置,现有的铝模板传递装置多利用电动机带动牵引滑轮装置,再有牵引滑轮装置带动托架沿底座支架滑动从而携带铝模在楼层间传递。该装置解决了铝模由工人上下搬运递送的问题,但是其利用电动机进行传递使得传递装置结构复杂而笨重,并且由于电动机的限制,传递装置多了电源的限制,而新建建筑本身电源拉线不容易,因此平添了铝模传递的复杂性以及限制,并且也增加了传递成本。
4.常见的楼层高度在3米左右,而铝模的长度一般在1.2米左右,为了将铝模递送至上层,施工工人需要将铝模至少上送1.8米以上,铝模的上端才能穿过物料传递口在上层露出头,此时位于上层的施工工人才能够抓住铝模的上缘将铝模拉到上层。一般的传递机构采用的是等效传递的方式,即向上递送的高度与向下移动的距离相等,这种情况就导致了要想将铝模向上传递1.8米以上,传递机构至少有一部分向下移动1.8米,以一个正常工人的身高来说,不管上上移1.8米或是下移1.8米都是较为困难,尤其是大幅度的上下移动极为耗费体力,特别容易造成工人肌肉损伤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一种能够进行行程放大的铝模传递工具,减少铝模传递工作中施工工人上下移动的距离,降低施工工人移动幅度防止身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电机铝模传递装置结构复杂笨重,对电源依赖度高,以及一般的传递机构采用等效传递,施工工人需要大幅度上下移动极为耗费体力,特别容易造成工人肌肉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滑轮组结合放大递送高度的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包括架体、滑轮组件和抬板,所述架体为梯形结构,架体两侧为矩形扁管,架体底部设置有底座;矩形扁管内安装滑轮组件,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固定在矩形扁管的顶部,第一滑轮为定滑轮,第一滑轮的拉绳其中一端为自由端,架体两侧的矩形扁管相对的
侧面上设置对应的竖向扁孔,竖向扁孔中套装有同步横杆,第一滑轮拉绳的自由端连接在同步横杆上,第一滑轮拉绳的另一端悬挂连接第二滑轮,第二滑轮的拉绳其中一端通过固定在矩形扁管上,另一端悬挂连接有连接块;矩形扁管的正面设置有条形滑孔,连接块穿过条形滑孔伸出矩形扁管,抬板安装在连接块上,拉动第一滑轮拉绳的自由端,带动第二滑轮与连接在第二滑轮拉绳上的连接块和抬板向上移动。
7.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连接块以条形滑孔为中心在条形滑孔的内外侧分别设置有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之间形成卡槽卡套在条形滑孔的侧壁上。
8.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在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朝向条形滑孔的侧壁上设置凹槽,凹槽内放置滑动滚珠,利用滑动滚珠卡套条形滑孔的侧壁,减低摩擦力提高连接块的滑动性。
9.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同步横杆上连接有配重块,通过配重块带动滑轮拉绳自由端下移,实现抬板的自动提升。
10.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矩形扁管的下端固定有横向的撑杆作为架体的底座,底座与架体呈垂直,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大支撑架体竖向撑起。
11.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架体左右两侧平行设置矩形扁管,平行的矩形扁管下端横向固定平行的底座,平行的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加固,同时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增加底座重量的配重。
12.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所述抬板包括两块矩形金属板,两块矩形金属板的边缘焊接在一起形成直角型结构,其中一块矩形金属板竖向设置,另一块矩形金属板水平设置,竖向设置的矩形金属板背面通过焊接与在架体两侧平行的连接块固定。
13.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两块垂直焊接的矩形金属板两侧通过固定加强筋进行加固。
14.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水平设置的矩形金属板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横纹。
15.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所述底座下方安装有可锁死的支撑滚轮。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的铝模传递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性更强,装置传递的可靠性更好,避免了现有铝模传递装置使用电机进行传递的限制,可以应用于各种环境工况条件下,使用滑轮提升方便对提升高度进行控制,同时利用多滑轮组的结合放大递送高度,装置的可控性更好。
17.本技术中的滑轮组件通过放大提高铝模传递到移动高度,解决一般的传递机构采用的是等效传递,使得施工工人在铝模传递过程中动作幅度太大,容易造成身体损伤的问题,以及避免电动传递装置使用限制多,装置结构复杂笨重不方便搭设和拆卸的缺点等。
18.连接块以条形滑孔为中心分别设置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之间形成卡槽,卡套在条形滑孔的侧壁上,利用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使连接块沿条形滑孔竖向滑动,防止连接块在上移过程中出现倾斜,导致装置出现磨损,影响铝模传递效率,同时
为了进一步降低摩擦力、提高连接块上下移动的效率,在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朝向条形滑孔的侧壁上设置凹槽,凹槽内放置滑动滚珠,利用滑动滚珠卡套条形滑孔的侧壁,减低摩擦力提高连接块的滑动性。
19.在第一滑轮的自由端连接上合适重量的配重块来辅助施工工人拉动滑轮组件,减轻施工工人拉动滑轮组件的负担,为了同时带动平行的滑轮组件,配重块安装在同时连接两侧第一滑轮拉伸自由端的同步横杆上,通过配重块带动滑轮拉绳自由端下移,实现抬板的自动提升,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连接块与条形滑孔套装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技术原理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技术利用中实施方式的滑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26.图7是图5所示实施方式两种状态的对比图。
27.图8是本技术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9是图8所示实施方式提升状态的示意图。
29.图10是图8所示实施方式降低状态的示意图。
30.图11是图8所示实施方式的原理图。
31.图中标号:架体1,抬板3,矩形扁管11,底座12,竖向扁孔13,同步横杆14,连接块15,条形滑孔16,第一滑轮21,第二滑轮22,第三滑轮23,内限位块151,外限位块152,滑动滚珠153,下压杆6,下压踏板7。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解决铝模拆模过程中,由于铝模体积尺寸较大且厚重,拆模层的工人经常需要站在凳子上将模板往上递,工作风险提升,施工层工人在作业层接下层传递上来的铝模时也常常弯腰负重,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不高;以及现有铝模传递装置利用电动机进行传递使得传递装置结构复杂而笨重,提高了铝模传递的复杂性以及限制并且增加传递成本的问题。
33.同时解决一般的传递机构采用的是等效传递,使得施工工人在铝模传递过程中动作幅度太大,容易造成身体损伤的问题,以及避免电动传递装置使用限制多,装置结构复杂笨重不方便搭设和拆卸的缺点等。
3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图1-4所示的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由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所述的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至少包括了装置的基础架体1和用于装载铝模的抬板3,架体1采用梯形结构,架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平行设置有矩形扁管11,矩形扁管11内部中空用于安装本技术的主要结构滑轮组件,本技术主要通过滑轮组件带动抬板3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铝模的上下传递工作,为了方便滑轮组件的安装,可以预先在矩形扁管11上设置相应的孔和销柱,以方便滑轮组件的设置布局,设置的孔和
销柱在后续中会分开具体描述。
35.同时为了架体1能够快捷方便的布置安装在相应的物料传递口处,同时保持架体1处于竖直状态,矩形扁管11的下端通过焊接或是螺栓紧固等方式固定有横向的撑杆作为架体1的底座12,底座12与架体1呈垂直,底座12与地面的接触面较大,能够支撑架体1竖向撑起。
36.如图2所示,滑轮组件安装在矩形扁管11内部,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2,其中第一滑轮21固定在矩形扁管11的顶部,为结构稳定的定滑轮,第一滑轮21的拉绳其中一端作为自由端,由工人控制拉动从而带动整个滑轮组件转动运行,第一滑轮21其拉绳的另一端用于悬挂连接第二滑轮22,第二滑轮22的中心轴随第一滑轮21的拉动上下移动;在矩形扁管11内部适当的位置设置固定的销柱,第二滑轮22的拉绳其中一端固定捆绑在矩形扁管11内的固定销柱上,第二滑轮22拉绳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固定抬板3的连接块15。
37.在矩形扁管11朝向抬板的一侧设置竖向的条形滑孔16,连接块15穿过条形滑孔16套装在矩形扁管上,并且连接块15能够沿着条形滑孔16上下移动,连接块15一部分深入进矩形扁管11中,另一部分突出在矩形扁管11外侧,抬板3通过焊接安装在连接块15上,当然此处也可以采用螺栓等连接件将抬板3安装在连接块15上。
38.架体1为梯形结构,架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平行设置有矩形扁管11,因此所述的滑轮组件需要两套分别安装在平行的矩形扁管11中,并且两侧滑轮组件需要同步运行移动。为了滑轮组件同步运行,两侧的矩形扁管相对的侧面上设置对应的竖向扁孔13,竖向扁孔13中套装有同步横杆14,第一滑轮21拉绳的自由端连接在同步横杆14上,通过拉动同步横杆14带动两侧的滑轮组件同步移动。
39.第一滑轮为定滑轮,拉绳的自由端向下移动l1,拉绳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滑轮上移l1,第二滑轮上移带动第二滑轮的拉绳需要上移,第二滑轮的拉绳其中一端固定无法移动,因此第二滑轮的另一端需要上移l1的两倍距离l2,从而带动连接在该端部的连接块与抬板向上移动l2,从而将放置在抬板上的铝模上送至上方楼层。如图4所示,向下拉动第一滑轮21的自由端,第一滑轮的另一端带动第二滑轮22向上移动,第二滑轮其中一端固定,导致第二滑轮拉绳的移动量全部由连接连接块15的移动提供,因此连接块15的移动量扩大为第一滑轮自由端移动量的两倍。
40.本技术中的滑轮组件通过放大提高铝模传递到移动高度,降低施工工人在铝模传递过程中的动作幅度,避免工人大幅度弯腰抬头导致肌肉劳损的问题。
41.实施例2:在进行抬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仅依靠滑轮的拉绳吊起连接块,连接块15在上移的过程中缺少限位装置容易因为受力不平衡导致倾斜,倾斜的连接块与矩形扁管之间发生摩擦,即增加了铝模传递上送的摩擦力,导致传递过程更费力,又容易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导致装置受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42.如图3所示,连接块15以条形滑孔16为中心,在条形滑孔的内外侧分别设置内限位块151和外限位块152,内限位块151和外限位块152之间形成卡槽,卡套在条形滑孔的侧壁上,利用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使连接块沿条形滑孔16竖向滑动,防止连接块在上移过程中出现倾斜,导致装置出现磨损,影响铝模传递效率。
43.进一步,为了降低摩擦力、提高连接块上下移动的效率,在内限位块151和外限位
块152朝向条形滑孔的侧壁上设置凹槽,凹槽内放置滑动滚珠153,利用滑动滚珠153卡套条形滑孔的侧壁,减低摩擦力提高连接块的滑动性。
44.实施例3:由于使用滑轮组件通过第一滑轮21和第二滑轮22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了工人拉动的幅度,提高铝模上送的距离,但是这导致了在铝模向上传递的过程中工人需要使用更大的力气。相较于等距离移动,这种放大距离的方式在传递相同重量的铝模时需要使用更大的力气,还是会造成施工工人大量体力的消耗。
45.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进一步如图5所示,在第一滑轮21的自由端连接上合适重量的配重块4来辅助施工工人拉动滑轮组件,减轻施工工人拉动滑轮组件的负担。为了同时带动平行的滑轮组件,配重块安装在同时连接两侧第一滑轮拉伸自由端的同步横杆上,通过配重块带动滑轮拉绳自由端下移,实现抬板的自动提升,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传递效率。
46.实施例4:为了进一步提高铝模的传递效率,如图5-7所示,所述滑轮组件还包括第三滑轮23,其中第二滑轮22拉绳的其中一端固定,另一端悬吊连接第三滑轮23,将第三滑轮23的拉绳其中一端缠绕在矩形扁管内相应的固定销柱上,第三滑轮拉绳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安装固定抬板的连接块。
47.通过相同结构的第二滑轮22和第三滑轮23进一步放大滑轮组件两端的移动比例,进一步降低施工工人在铝模传递过程中的动作幅度,提高铝模传递的下效率,使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将铝模传递到更高的高度,方便上层的施工工人收拿传递过来的铝模。
48.实施例5:为了进一步减轻施工工人传递铝模的工作强度,提高铝模的传递效率,如图8-11所示的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其中矩形扁管相对的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二竖向扁孔5,第二竖向扁孔5为贯穿孔,横向贯穿架体1两侧的矩形扁管,第二竖向扁孔5中横向穿套有下压杆6,所述下压杆6的端部向架体外延伸,突出在架体外侧,第二滑轮通过绳索在矩形扁管中与下压杆6连接。
49.滑轮式铝模传递机动装置还包括下压踏板7,下压踏板7朝向架体的一端为u型结构,u型的延伸臂位于架体两侧,并且搭放在下压杆6延伸的杆体上,u型板的中央将抬板空缺出来,进行铝模传递工作时,工人搬送铝模板踩在下压踏板7上,通过下压踏板7下移下压杆6,下压杆6带动与下压杆6连接的第二滑轮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抬板向下移动至合适位置,工人将铝模板搬运到下移的抬板上,离开下压踏板7,第一滑轮的自由端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下移,从而将抬板上抬完成铝模板的向上传递。
50.相较于前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大幅缩短拉动距离的基础上增加下压杆6和下压踏板7来完成抬板的下移,更进一步的降低了铝模传递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51.由于前述实施例大幅缩短了第一滑轮21需要移动的距离,第一滑轮通过较短的移动距离即可将抬板提升至需要的高度,因此可以将第一滑轮21的移动范围控制在离地面较低的位置区域,第一滑轮21自由端连接配重块4实现抬板的向上传递,第一滑轮21的另一端通过绳索等连接件将下压杆6实现抬板的向下移动。根据第一滑轮21的移动幅度,将下压杆6尽量的向地面靠近,但要保证下压杆6与地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第一滑轮21的移动幅度,同时由于滑轮组件对行程的放大作用,下压杆6与地面的距离能够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此时在下压杆6上搭接下压踏板7,采用足够长的下压踏板7,使下压踏板7倾斜角度不会太大,满足正常使用的需求。
52.施工工人搬送铝模上抬板时踩在下压踏板7上,下压踏板7将下压杆6向下压带动抬板下移,铝模放置在抬板上,工人从下压踏板7上离开,第一滑轮21自由端连接的配重块向下移动将铝模向上传递至上层。
53.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