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9456发布日期:2022-04-02 04:2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 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 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 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即: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 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在光缆敷设的施工过程中,通常直接将末端预留的光缆盘绕在固定装置内部。
3.相关技术,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告号cn111650708a公开了一种光缆固定装置及其敷设方法,其包括一种光缆固定装置,包括内部呈中空设置的框体,框体呈圆柱体设置,框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底盘,底盘设置有对光缆进行缠绕的收卷机构,框体的侧壁开设有敞口,框体位于敞口的外侧壁贴合设置有弧形板,底盘位于敞口的一侧与弧形板相连接,弧形板开设有供光缆通过的入线口,框体设置有驱动转盘旋转的角度调节机构。其敷设方法包括:调整入线口的入线方向;将光缆连接在绕转轴上;绕转轴对光缆进行收卷操作。本技术可以减少光缆移动时与入线口之间相互产生的磨损,延长光缆的使用寿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该固定装置有且仅有收卷一条光缆,若需要收卷多一条光缆则需要加多一个固定装置,各类的需要电力驱动件也相应的成倍的增加,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增加固定装置对光缆收卷量同时减少驱动件的资源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缆固定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缆固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光缆固定装置,包括内部呈中空设置的框体,所述框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顶部,所述第一壳体侧壁处开设有供光缆穿入的第一入线口,所述第二壳体侧壁处开设有供另一光缆穿入的第二入线口,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收卷盘,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收卷盘,所述第一壳体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收卷盘转动的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壳体靠近第一收卷盘以及第二收卷盘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收卷盘跟随第一收卷盘转动的传动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收卷盘以及第二入线口提高了对光缆收卷数量,同时,设置的传动机构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调节第二收卷盘是否需要被使用,若需要使用第二收卷盘时,通过传动机构便能够让第二收卷盘跟随第一收卷盘转动,两者共同使
用同一转动驱动件,有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8.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卷盘与所述转动驱动件之间还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内齿环、第一摇臂、传动杆、第二摇臂、固定柱以及齿轮,所述内齿环安装在第一收卷盘靠近第一壳体底部一侧并内设有齿纹,所述内齿环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摇臂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驱动件上,所述传动杆一端与第一摇臂远离转动驱动件一端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摇臂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臂远离传动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柱顶端,所述固定柱竖直安装在第一壳体上,所述齿轮中心固定连接于传动杆远离第一摇臂顶端处,所述齿轮与所述内齿环相啮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转动驱动件驱动第一摇臂转动,从而通过传动杆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并在支杆的限制作用下,使得内齿环发生转动,内齿环带动第一收卷盘进行转动,实现了对光缆的收卷,在第一收卷盘以及转动驱动件之间还设置有传动组件能够有效增加损耗,降低转动驱动件的转动速度。
10.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支撑臂、传动轴、离合板、抵紧块、伸缩轴、连接杆、第一弹簧以及升降驱动件,所述固定块通过支撑臂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内壁处,所述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收卷盘一侧面中心处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离合板一侧面中心处,所述固定块环设于传动轴外壁处并与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收卷盘朝向第二收卷盘一侧安装有抵接环,所述离合板置于抵接环内,所述离合板两端分别开设有滑动口,两块所述抵紧块分别滑动连接于离合板位于滑动口内壁处,所述伸缩轴环设并滑动连接于传动轴上,所述伸缩轴位于固定块与离合板之间,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抵紧块背离第一收卷盘一侧以及伸缩轴外壁处,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于固定块上且另一端连接于伸缩轴上,所述第一弹簧驱动伸缩轴朝向离合板处运动,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在支撑臂上且用于驱动伸缩轴沿着传动轴延伸方向运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驱动升降驱动件驱动伸缩轴背离离合板处运动,会使得连接杆带动两块抵紧块在离合板限制作用下相向运动,进而让抵紧块松开抵接环,转动驱动件不会对第二收卷盘产生驱动作用。若驱动升降驱动件驱动伸缩轴朝向离合板处运动,会使得连接杆带动两块抵紧块在离合板限制作用下相背离运动,从而使得抵紧块抵紧抵接环,同时,设置的第一弹簧增强了抵紧块与抵接环之间的抵紧力,第一收卷盘带动抵接环、抵紧块以及伸缩轴进行转动,从而推动离合板以及传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收卷盘进行转动,实现对另一光缆进行收卷。
12.可选的,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安装块、插块、u型板、转动柄以及卡接件,所述安装块安装在支撑臂侧壁处,两块所述插块分别转动连接在u型板侧板内侧处,所述伸缩轴环设有供插块插入的环槽,所述u型板远离伸缩轴一侧与转动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柄转动连接于安装块上,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供转动柄穿出的穿口,所述卡接件设置在第二壳体靠近穿口内壁上且用于限制转动柄的转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转动转动柄,以安装块为支点,撬动伸缩轴沿着传动轴延伸方向进行滑动,实现驱动伸缩轴。此外,设置的插块以及环槽相配合,实现了伸缩轴与u型板之间的转动连接。
14.可选的,所述卡接件包括侧块、限制块、防脱块、拨动块以及第二弹簧,所述侧块安装在第二壳体靠近穿口内壁处,所述侧块开设有开口朝向穿口的安装槽,所述限制块滑动
连接于安装槽并可穿出开口,所述防脱块安装在限制块远离穿口一端,所述拨动块安装在限制块朝向第二壳体一侧面处,所述第二壳体位于侧块位置开设有供拨动块穿出的长条形滑口,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侧块远离穿口一端内壁连接且另一端与防脱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驱动限制块朝向穿口方向运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通过朝向背离穿口方向拨动拨动块带动限制块缩回侧块内,从而能够自由转动转动柄。当确定转动柄转动位置后,松开拨动块,弹簧驱动限制块朝向穿口方向运动,从而限制转动柄的转动,操作简单便捷。
16.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安装有与第一壳体内壁相抵接的转动环,所述第一壳体顶部内壁处安装有螺柱,所述转动环沿环壁开设有供螺柱穿出的长条形滑孔,所述螺柱远离第一壳体端部处螺纹连接有螺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母能够对第二壳体进行固定或者解除固定,当对第二壳体解除固定后,转动第二壳体,根据实际两条光缆的入线方向调整第一入线口以及第二入线口的位置,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
18.可选的,所述第一收卷盘或第二收卷盘上开设有倾斜容纳槽,所述倾斜容纳槽内侧壁上安装有夹持弹片,所述夹持弹片容纳于倾斜容纳槽内,所述夹持弹片上设置有朝向倾斜容纳槽处弯折的折弯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光缆末端卡接入夹持弹片中,从而能够顺畅对光缆进行收卷作业。
20.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顶部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远离铰接处设置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检修门的固定组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检修门有利于用户在进行光缆收卷时,对框体内部的光缆进行拉线等操作,同时,也有利于用户定期对框体内部的设备进行检修。
22.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接柄、u型卡块以及弹性夹持垫,所述卡接柄一端转动连接于检修门远离铰接一侧处,所述u型卡块呈u型口朝上安装在第二壳体上,所述弹性夹持垫设置在u型卡块位于u型口内壁处。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卡接柄入u型卡块内,弹性夹持垫将卡接柄稳定地夹持在其中,从而实现关闭固定好检修门。若需要开启检修门时,可通过使用大于弹性夹持垫的力转动卡接柄即可解除对检修门的固定,进而提拉卡接柄便能够打开检修门,十分便捷。
24.可选的,所述第一入线口或第二入线口内壁处设置有防磨垫。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磨垫有效减少了第一入线口或第二入线口内壁在收卷时对光缆造成的破坏,有效保护光缆。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设置的第二收卷盘以及第二入线口提高了对光缆收卷数量,同时,设置的传动机构能够使得用户根据需求调节第二收卷盘是否需要被使用,若需要使用第二收卷盘时,通过传动机构便能够让第二收卷盘跟随第一收卷盘转动,两者共同使用同一转动驱动件,有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其中一外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观测传动组件视角的框体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观测传动机构视角的框体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另一外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图2中a处放大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收卷盘或第二收卷盘部分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10、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第一入线口;13、第二入线口;14、第一收卷盘;15、第二收卷盘;2、转动驱动件;20、内齿环;21、第一摇臂;22、传动杆;23、第二摇臂;24、固定柱;25、齿轮;26、支杆;27、滑动槽;3、固定块;30、传动轴;31、离合板;32、抵紧块;33、伸缩轴;34、连接杆;35、第一弹簧;36、支撑臂;37、滑动口;38、抵接环;4、安装块;40、插块;41、u型板;42、转动柄;43、环槽;44、穿口;5、侧块;50、限制块;51、防脱块;52、拨动块;53、第二弹簧;54、安装槽;55、长条形滑口;6、转动环;60、螺柱;61、长条形滑孔;62、螺母;7、倾斜容纳槽;70、夹持弹片;8、检修门;80、卡接柄;81、u型卡块;82、弹性夹持垫;9、防磨垫。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光缆固定装置。参照图1,光缆固定装置包括框体1,设置的框体1内部呈中空设置,框体1呈圆柱体设置,框体1包括第一壳体10以及第二壳体11,第二壳体11设于第一壳体10顶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壳体10侧壁处开设有第一入线口12,设置的第二壳体11侧壁处开设有第二入线口13,第一入线口12供光缆穿入,第二入线口13供另一光缆传入,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一入线口12或第二入线口13内壁处设置有防磨垫9,设置的防磨垫9能够有效减少光缆收卷时对光缆造成损坏。
36.参照图2,在第一壳体10内部设置有第一收卷盘14,在第二壳体11内设置有第二收卷盘15,设置的第一收卷盘14用于收卷光缆,设置的第二收卷盘15用于收卷另一光缆。其中,在第一壳体10内部设置有转动驱动件2,设置的转动驱动件2能够驱动第一收卷盘14进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转动驱动件2为电机,启动电机进行输出轴转动能够实现对光缆的收卷。同时,在第二壳体11靠近第一收卷盘14以及第二收卷盘15质检设置有传动机构,设置的传动机构能够调节第二收卷盘15跟随第一收卷盘14转动,使得两者能够共用同一转动驱动件2,对两条光缆进行收卷,也可单独使用第一收卷盘14进行收卷,而由始至终使用的转动驱动件2也只有一个,减少资源的浪费。
37.进一步的,第一收卷盘14与转动驱动件2之间还设置有传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传动组件包括内齿环20、第一摇臂21、传动杆22、第二摇臂23、固定柱24以及齿轮25,其中,内齿环20安装在第一收卷盘14靠近第一壳体10底部一侧,内齿环20内壁设有齿纹,内齿环20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10上,具体的,在第一壳体10内侧壁处沿其径向均匀安装有若干支杆26,并在内齿环20外侧壁处开设有供支杆26端部穿插的滑动槽27,实现了内齿环20与第一壳体10的滑动连接。
38.此外,第一摇臂21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驱动件2上,而传动杆22其中一端与第一摇臂21远离转动驱动件2一端转动连接,传动杆22另一端则与第二摇臂23一端转动连接,同时,固定柱24竖直安装在第一壳体10上,第二摇臂23远离传动杆22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柱
24顶端,并将齿轮25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于传动杆22远离第一摇臂21顶端处,再将齿轮25与内齿环20相啮合。以上,通过启动转动驱动件2驱动第一摇臂21转动,从而通过传动杆22带动齿轮25进行转动,进而在支杆26的限制作用下,使得内齿环20发生转动,实现对光缆的收卷。
39.参照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块3、支撑臂36、传动轴30、离合板31、抵紧块32、伸缩轴33、连接杆34、第一弹簧35以及升降驱动件,其中,固定块3通过若干支撑臂36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11内壁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36横截面呈扇形,设置的支撑臂36延伸方向与第二壳体11径向一致,而传动轴30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收卷盘15一侧面中心处,传动轴3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离合板31一侧面中心处,传动轴30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收卷盘15以及离合板31,设置的固定块3环设于传动轴30外壁处,同时,固定块3与传动轴30转动连接。第一收卷盘14朝向第二收卷盘15一侧一体成型有抵接环38,离合板31置于抵接环38内,并与抵接环38保持水平。离合板31两端部分别开设有滑动口37,设置的两块抵紧块32分别滑动连接于离合板31位于滑动口37内壁处,同时,伸缩轴33环设并滑动连接于传动轴30上,伸缩轴33位于固定块3与离合板31之间,连接杆34两端分别铰接于抵紧块32背离第一收卷盘14一侧以及伸缩轴33外壁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抵紧块32朝向抵接环38内侧面处安装有橡胶垫(图中未标出),设置的橡胶垫有利于增加与第一收卷盘14之间的摩擦力。设置的第一弹簧35一端连接于固定块3上,第一弹簧35另一端则连接于伸缩轴33上,第一弹簧35总是有驱动伸缩轴33朝向离合板31处运动的力。同时,设置升降驱动件于支撑臂36上,升降驱动件能够驱动伸缩轴33沿着传动轴30延伸方向运动。
40.以上,通过启动升降驱动件驱动伸缩轴33朝向固定块3处运动,从而通过连接杆34带动两块抵紧块32在离合板31限制作用下相向运动,使得抵紧块32松开抵接环38,转动驱动件2不会对第二收卷盘15产生驱动作用;若驱动升降驱动件驱动伸缩轴33朝向离合板31处运动,通过连接杆34带动两块抵紧块32在离合板31限制作用下相背离运动,从而使得抵紧块32抵紧抵接环38,同时,在第一弹簧35的弹力作用下,增强抵紧块32与抵接环38之间的抵紧力,第一收卷盘14带动抵接环38、抵紧块32以及伸缩轴33进行转动,从而推动离合板31以及传动轴3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收卷盘15进行转动,实现对另一光缆进行收卷。
41.参照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包括安装块4、插块40、u型板41、转动柄42以及卡接件,其中,将安装块4安装在其中一支撑臂36的侧壁处,将两块插块40分别转动连接在u型板41的侧板内侧处,并在伸缩轴33环设有供插块40插入的环槽43,再将u型板41远离伸缩轴33一侧与转动柄42固定连接,转动柄42转动连接于安装块4上,同时,在第二壳体11开设有供转动柄42穿出的穿口44,卡接件设置在第二壳体11靠近穿口44壁上,设置的卡接件能够限制转动柄42的转动。以上,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柄42,以安装块4为支点,撬动伸缩轴33沿着传动轴30延伸方向进行滑动,设置的插块40以及环槽43相配合,实现了伸缩轴33与u型板41之间的转动连接。
42.参照图4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卡接件包括侧块5、限制块50、防脱块51、拨动块52以及第二弹簧53,其中,侧块5安装在第二壳体11靠近穿口44中部内壁处,并在侧块5开设有安装槽54,安装槽54的开口朝向穿口44处,设置的限制块50滑动连接于安装槽54且可穿出开口,防脱块51安装在限制块50远离穿口44一端,防脱块51延伸方向垂直于限制块50延伸方向,拨动块52安装在限制块50朝向第二壳体11一侧面处,同时,在第二壳体11位于
侧块5位置开设有长条形滑口55,设置的长条形滑口55供拨动块52穿出,设置的拨动块52便于用户控制限制块50的滑移。第二弹簧53其中一端与侧块5远离穿口44一端内壁连接,第二弹簧53另一端与防脱块51连接,设置的第二弹簧53总是有驱动限制块50朝向穿口44方向运动的力。以上,用户通过朝向背离穿口44方向拨动拨动块52带动限制块50缩回侧块5内,从而能够自由转动转动柄42,当根据是否使用第二收卷盘15来确定转动柄42转动位置后,松开拨动块52,弹簧驱动限制块50朝向穿口44方向运动,从而限制转动柄42的转动。
43.此外,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第二壳体11底部安装有转动环6,设置的转动环6与第一壳体10内壁相抵接,同时,在第一壳体10顶部内壁处安装有螺柱60,并在转动环6沿环壁开设有长条形滑孔61,设置的长条形滑孔61可供螺柱60穿出,在螺柱60远离第一壳体10端部处螺纹连接有螺母62,通过转动螺母62可实现对第二壳体11进行固定或者解除固定,当对第二壳体11解除固定后,可转动第二壳体11,根据实际两条光缆的入线方向调整第一入线口12以及第二入线口13的位置,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
44.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卷盘14或第二收卷盘15上开设有倾斜容纳槽7,并在倾斜容纳槽7内侧壁上安装有夹持弹片70,设置的夹持弹片70完全容纳于倾斜容纳槽7内,在夹持弹片70上还设置有朝向倾斜容纳槽7处弯折的折弯部,设置的夹持弹片70能够固定光缆末端,便于实现第一收卷盘14或第一收卷盘14以及第二收卷盘15共同的收卷作业。
45.参照图1,此外,在第二壳体11顶部铰接有检修门8,在检修门8远离铰接处还设置有固定组件,设置的固定组件能够开启或者关闭检修门8。
46.进一步的,参照图1,设置的固定组件包括卡接柄80、u型卡块81以及弹性夹持垫82,其中,设置的卡接柄80一端转动连接于检修门8远离铰接一侧处,而u型卡块81则安装在第二壳体11顶部外壁处,u型卡块81的u型口朝上,弹性夹持垫82安装在u型卡块81位于u型口内壁处,通过转动卡接柄80嵌入u型卡块81内,设置的弹性夹持垫82夹持住卡接柄80,从而实现对检修门8进行固定。
47.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传动机构将第二收卷盘15跟随第一收卷盘14转动,从而使得两者能够共用同一转动驱动件2,对两条光缆进行收卷,也可单独使用第一收卷盘14进行收卷,体现了本技术的多用性,同时,由于使用的转动驱动件2也只有一个,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