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桶桶口封膜的蒸汽缩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67456发布日期:2022-04-09 02:5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水桶桶口封膜的蒸汽缩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封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桶桶口封膜的蒸汽缩膜装置。


背景技术:

2.筒装水作为目前生活中重要的饮用来源,特别在城市中,应用和接受度会更高,也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的饮水习惯。
3.目前筒装水大多数采用的是回收式水桶,这种水桶在重新装填后,需要在封口位置进行覆膜在进行加热操作,以便将封口位置进行包裹。在中国专利 cn207404049u中公开了一种乳液瓶的蒸汽热收缩膜包装机,该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储水加热室、乳液瓶传送机构、货物通过仓,所述乳液瓶传送机构从货物通过仓穿过,由于对货物通过仓进行了改进,减少了货物通过仓的横截面,增长了货物通过仓的长度,以及增加所述蒸汽循环利用机构,不仅减少了蒸汽的泄露,而且增加了乳液瓶与蒸汽接触的时间,从而使得塑料膜受热更均匀。
4.但是这种收缩膜包装机在使用时,由于蒸汽输出管作为输出蒸汽连接件,其管路路径较长,蒸汽被加热后再通过该蒸汽输出管输送到货物通过仓位置时,整个蒸汽温度会大大降低,只能维持在70摄氏度左右,难以对乳液瓶所在的封口包膜进行高温收缩,同样直接采用外接的高温蒸汽进行包膜收缩时,由于包膜受到的温度变化过大,存在容易导致包膜收缩后变形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水桶桶口封膜的蒸汽缩膜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适用于水桶桶口封膜的蒸汽缩膜装置,包括u型通道模块、加热模块,所述u型通道模块所在下方用于水桶的通过,并使水桶的封口处置于u型通道模块所在的通道内,同时所述u型通道模块位于中部的相对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蒸汽口,使相互对称的蒸汽口位置通过水桶桶口;
8.所述加热模块整体置于u型通道模块所在的上部位置,同时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储水室、加热室、加热组件,通过将储水室内的冷水进入到加热室内,并通过所述加热室内加热组件对冷水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蒸汽通过蒸汽通道通入到u型通道模块所在的蒸汽口位置并均匀输出,并通过所述蒸汽口输出的蒸汽对通过u型通道模块位置的水桶桶口进行高温蒸汽缩膜。
9.进一步的,所述储水室、加热室之间设置有隔离室,同时储水室、隔离室、加热室之间通过底部的通水孔相互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室通过中部的通孔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并且下部的加
热室内设置加热组件,且冷水通过储水室进入到加热室下部作为加热区域,加热后水蒸气通过隔板的通孔进入到加热室上部,再通过蒸汽通道通入至蒸汽口并溢出。
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室所在的上部通过连通孔与隔离室相互连通,并实现加热室内的气压与隔离室内的气压相等。
12.进一步的,所述u型通道模块所在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同时所述排风管的两端部分部伸入至u型通道模块所在的两端部,并对蒸汽口输出的蒸汽进行排除。
13.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口沿u型通道模块所在的通道内,并沿横向线性分布。
14.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口位于u型通道模块通道所在的中部位置的孔径大于位于u型通道模块通道所在的两侧孔径。
15.进一步的,所述u型通道模块所在的通道下方设置有输送带,并通过输送带对水桶进行输送作业。
16.进一步的,所述u型通道模块所在的外侧设置有支架本体,通过所述支架本体对u型通道模块整体的相对高度进行调整。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1、本装置通过加热模块的独特设置,即储水室、加热室、隔离室之间间隔分布,在不影响加热室内水蒸气加热温度生成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实现在加热的同时持续为加热室进行有效供给冷水,保持水蒸气持续供给高温状态的水蒸气对水桶桶口位置的包膜进行缩膜工序。
19.2、本装置采用的蒸汽口位置沿水桶的传输方向排布,且蒸汽口位于中部位置出高温,两端部出较低温度的水蒸气,在高温缩膜前后,均进行较低温度的预热阶段,避免直接高温接触覆膜时容易造成急剧变形的状态发生。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截面剖视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模块正截面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模块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水桶桶口封膜的蒸汽缩膜装置,包括u型通道模块1、加热模块2,u型通道模块1(即所在的截面整体呈现倒u型结构)所在下方
用于水桶的通过,并使水桶的封口处置于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通道内,同时u型通道模块1位于中部的相对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蒸汽口101,使相互对称的蒸汽口101位置通过水桶桶口;蒸汽口101沿 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通道内,并沿横向线性分布,即沿着水桶传输的方向阵列排布。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通道下方设置有输送带(图中未具体画出),并通过输送带对水桶进行输送作业,作为水桶传输的驱动源。
28.如图3所示,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顶部设置有排风管3,同时排风管3的两端部分部伸入至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两端部,当蒸汽从蒸汽口101输出时,启动排气管3将滞留在的u型通道模块1通道位置的蒸汽进行吸收,两端部均有吸入口,可快速实现溢出蒸汽的输出作业。
29.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外侧设置有支架本体4,通过支架本体4对u型通道模块1整体的相对高度进行调整。
30.如图4、图5所示,加热模块2整体置于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上部位置,同时加热模块2包括储水室21、加热室22、加热组件23,储水室21、加热室 22之间设置有隔离室25,同时储水室21、隔离室25、加热室22之间通过底部的通水孔201相互连通,通过将储水室21内的冷水进入到加热室22内,并通过加热室22内加热组件23对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室22通过中部的通孔隔板221 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并且下部的加热室22内设置加热组件23,且冷水通过储水室21进入到加热室22下部作为加热区域,加热后水蒸气通过隔板221的通孔进入到加热室22上部,再通过蒸汽通道24通入至蒸汽口101并溢出。
31.同时加热室22所在的上部通过连通孔222与隔离室25相互连通,并实现加热室22内的气压与隔离室25内的气压相等,以保证加热室22加热后,蒸汽上升,整个加热室22内的压力增大,连通孔222的设置可实现水流从隔离室25 顺利进入到加热室22(如果没有连通孔222的设置,会导致加热室22内的压力过大,水流无法从隔离室25流入到加热室22内),同时隔离室25位于加热室 22与储水室21之间位置,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加热室22在加热时直接与储水室 21的冷水接触,水蒸气的温度无法持续上升制造水蒸气。
32.此时在储水室21内设置有上下位置的水位感应器,以及供水管,当水位低于下方位置的水位感应器时,则通过供水管对储水室21内进行供水作业,当水位高于上位置的水位感应器时,则供水管停止对储水室21内进行供水作业,以便达到储水室21、加热室22、隔离室25之间的压力差平衡,当加热室22内因为蒸汽加热挥发减少时,水位下降,从而会使储水室21内的冷水经过隔离室25 进入到加热室22持续供给,避免影响加热组件23内的加热。位于储水室21、加热室22、隔离室25外侧还设置有保温箱体202,以便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33.将加热后的蒸汽通过蒸汽通道24通入到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蒸汽口101 位置并均匀输出,再通过蒸汽口101输出的蒸汽对通过u型通道模块1位置的水桶桶口进行高温蒸汽缩膜。
34.根据需要,蒸汽口101位于u型通道模块1通道所在的中部位置的孔径大于位于u型通道模块1通道所在的两侧孔径,由于加热模块2整体置于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中部位置,即中部位置水蒸气的溢出时间最短(溢出时的温度最高,能够达到90度以上),同时水蒸气向位于u型通道模块1两侧的蒸汽口 101溢出的温度较低(溢出时的温度在70-80度左右),水桶桶口的覆膜刚开始被较低的温度软化,最后进入到u型通道模块1所在的中部蒸汽口101位置,此时的温度最高,能够将软化的覆膜经过高温蒸汽的作用下急剧附着缩合在水桶
桶口位置,随后水桶继续传输时,还能够再通过较低温的温度环境下避免覆膜位置因为温度急剧降低从而发生的严重变形的问题(起到一个缓冲的过渡带),或是采用位于u型通道模块1中间的蒸汽口101间距密度大于两侧的密度亦能实现上述中部高温度覆膜成型的效果。
35.这种覆膜方式采用持续水蒸气自发加热生成,并为覆膜提供持续蒸汽,提高了水桶桶口位置的覆膜缩膜操作。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