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2895发布日期:2021-10-09 10:3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


背景技术:

2.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又叫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有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移动,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现有的龙门吊吊钩结构简单,吊取吊物时易发生吊物滑脱掉落的问题,且用于工作人员攀登的爬架无防滑结构,在雨雪天攀登时易发生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采用车轮滑行组件为两组,每组车轮滑行组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支腿,两组车轮滑行组件顶部的四根支腿两两对称设置,四根支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架,顶架上滑动设置有计重防脱吊装装置,一组车轮滑行组件的一侧竖直设置有防滑攀登装置的结构。实现了吊取集装箱时不易脱钩,雨雪天气爬梯防滑防摔的功能。解决了吊钩吊装状态不稳定吊物易脱落,雨雪天气上爬梯易发生滑倒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包括车轮滑行组件、支腿、顶架、计重防脱吊装装置、防滑攀登装置,所述车轮滑行组件为两组,每组所述车轮滑行组件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支腿,两组所述车轮滑行组件顶部的四根支腿两两对称设置,四根所述支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架,所述顶架上滑动设置有计重防脱吊装装置,一组所述车轮滑行组件的一侧竖直设置有防滑攀登装置,所述计重防脱吊装装置包括驱动滑行台、吊线、滑轮、防脱钩吊钩、计重器、u型连接架,所述驱动滑行台底部连接有吊线,所述吊线底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底部设置有u型连接架,所述u型连接架底部连接有防脱钩吊钩,所述滑轮外侧设置有计重器,所述防滑攀登装置包括第一爬梯、第二爬梯、第三爬梯、第四爬梯、第五爬梯、支撑连接架,所述第一爬梯、第二爬梯、第三爬梯、第四爬梯、第五爬梯由下向上呈之字形首尾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爬梯、第二爬梯、第三爬梯、第四爬梯、第五爬梯通过支撑连接架与地面固定连接。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脱钩吊钩包括连接端、弧形钩、防脱挡板、防脱尾端、防滑凸楞,所述连接端底部连接有弧形钩,所述弧形钩的尾端设置有防脱尾端,防脱尾端与竖直方向呈十五度角设置,所述连接端和弧形钩连接处转动连接有防脱挡板,所述防脱挡板位于防脱尾端内侧,所述弧形钩内圈均匀设置有防滑凸楞。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爬梯包括扶手架、爬梯板、防滑橡胶垫、防滑凸块,所述扶手架与水平面呈四十五度角设置,所述扶手架为两组,两组所述扶手架之间均匀设置有爬梯板,所述爬梯板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上表面均匀设置有
防滑凸块。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爬梯、第三爬梯、第四爬梯、第五爬梯的结构与第一爬梯相同。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计重防脱吊装装置,可以对吊取的集装箱进行称重,且设置有防脱钩吊钩可以保证货物吊装状态稳定,不易脱钩;2、通过设置防滑攀登装置,在雨雪天气工作人员攀登时不易滑倒摔伤,避免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9.图1是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11.图3是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的计重防脱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的防脱钩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的防滑攀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6是一种集装箱用新型龙门吊的第一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车轮滑行组件;2、支腿;3、顶架;4、计重防脱吊装装置;5、防滑攀登装置;401、驱动滑行台;402、吊线;403、滑轮;404、防脱钩吊钩;405、计重器;406、u型连接架;501、第一爬梯;502、第二爬梯;503、第三爬梯;504、第四爬梯;505、第五爬梯;506、支撑连接架;40401、连接端;40402、弧形钩;40403、防脱挡板;40404、防脱尾端;40405、防滑凸楞;50101、扶手架;50102、爬梯板;50103、防滑橡胶垫;50104、防滑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用新型的概念。
17.结合图1

6所示,具体结构为包括车轮滑行组件1、支腿2、顶架3、计重防脱吊装装置4、防滑攀登装置5,所述车轮滑行组件1为两组,每组所述车轮滑行组件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根支腿2,两组所述车轮滑行组件1顶部的四根支腿2两两对称设置,四根所述支腿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架3,所述顶架3上滑动设置有计重防脱吊装装置4,一组所述车轮滑行组件1的一侧竖直设置有防滑攀登装置5,所述计重防脱吊装装置4包括驱动滑行台401、吊线402、滑轮403、防脱钩吊钩404、计重器405、u型连接架406,所述驱动滑行台401底部连接有吊线402,所述吊线402底部连接有滑轮403,所述滑轮403底部设置有u型连接架406,所述u型连接架406底部连接有防脱钩吊钩404,所述滑轮403外侧设置有计重器405,所述防滑攀登装置5包括第一爬梯501、第二爬梯502、第三爬梯503、第四爬梯504、第五爬梯505、支撑连接架506,所述第一爬梯501、第二爬梯502、第三爬梯503、第四爬梯504、第五爬梯505由下向上呈之字形首尾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爬梯501、第二爬梯502、第三爬梯503、第四爬梯504、第五爬梯505通过支撑连接架506与地面固定连接。
18.优选地,所述防脱钩吊钩404包括连接端40401、弧形钩40402、防脱挡板40403、防脱尾端40404、防滑凸楞40405,所述连接端40401底部连接有弧形钩40402,所述弧形钩
40402的尾端设置有防脱尾端40404,防脱尾端40404与竖直方向呈十五度角设置,所述连接端40401和弧形钩40402连接处转动连接有防脱挡板40403,所述防脱挡板40403位于防脱尾端40404内侧,所述弧形钩40402内圈均匀设置有防滑凸楞40405。
19.优选地,所述第一爬梯501包括扶手架50101、爬梯板50102、防滑橡胶垫50103、防滑凸块50104,所述扶手架50101与水平面呈四十五度角设置,所述扶手架50101为两组,两组所述扶手架50101之间均匀设置有爬梯板50102,所述爬梯板50102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50103,所述防滑橡胶垫50103上表面均匀设置有防滑凸块50104。
20.优选地,所述第二爬梯502、第三爬梯503、第四爬梯504、第五爬梯505的结构与第一爬梯501相同。
21.使用时,结合图1

6所示,车轮滑行组件1、支腿2、顶架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防滑攀登装置5和支腿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且防滑攀登装置5固定设置于地面上,地面上设置有滑行轨道保证车轮滑行组件1可以进行滑行将龙门吊移动到需要工作的位置,计重防脱吊装装置4可以在顶架3上进行滑行,以确保计重防脱吊装装置4移动到需要吊装的集装箱上方进行吊装工作。
22.计重防脱吊装装置4上的计重器405可以对吊装的集装箱进行称重,安装吊物的工作人员可以观察重量判断吊装重量是否超负荷,计重防脱吊装装置4上的防脱钩吊钩404设置了三重防脱钩结构分别为防脱挡板40403、防脱尾端40404、防滑凸楞40405,防脱尾端40404与竖直方向呈十五度角可以避免集装箱吊绳脱出防脱钩吊钩404外;防脱挡板40403设置于防脱尾端40404内侧且可以向弧形钩40402内侧转动,既可以确保集装箱上的吊绳可以进入到防脱钩吊钩404内,又可以避免集装箱吊绳脱出防脱钩吊钩404外;防滑凸楞40405为圆弧形可以对集装箱吊绳起到限位与卡接作用,避免集装箱吊绳脱出防脱钩吊钩404,通过以上三重防脱结构,可以保证集装箱吊绳稳定的置于防脱钩吊钩404内,避免在作业过程中随着驱动滑行台401滑行,集装箱进行左右移动造成吊装状态不稳定,吊物滑落对吊物及人员均造成损害的问题。
23.防滑攀登装置5由第一爬梯501、第二爬梯502、第三爬梯503、第四爬梯504、第五爬梯505五节爬梯依次首位相连向上攀升,支撑连接架506分别将第一爬梯501、第二爬梯502、第三爬梯503、第四爬梯504、第五爬梯505之间,爬梯与支腿2之间,爬梯与地面之间分别固定相连,由于第一爬梯501、第二爬梯502、第三爬梯503、第四爬梯504、第五爬梯505均采用金属材质,工作人员在下雨、下雪、下霜等恶劣天气攀爬时易造成滑倒的危险,且由于防滑攀登装置5整体高度较高如果发生滑倒将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因此通过在每节爬梯的每个爬梯板50102上设置一层防滑橡胶垫50103,且防滑橡胶垫50103上均匀分布有防滑凸块50104的方式来增加爬梯板50102的防滑系数进而增加工作人员安全系数。
24.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5.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
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