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辅助型附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2952发布日期:2021-11-03 16:4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辅助型附墙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辅助型附墙架。


背景技术:

2.施工升降机是建筑工地中经常使用的人货两用的施工机械,主要起到垂直运送人员及材料的作用,其主要由导轨架、吊笼、驱动机构、附墙架等组成,导轨架沿竖直方向上安装有齿条,驱动机构与吊笼相连并带动吊笼沿齿条上下运行,而附墙架用于在吊笼上升至一定高度后连接建筑物墙体与施工升降机的标准节,起到固定标准节的作用,以消除安全隐患。
3.然而,目前的附墙架均为定制的标准附墙架,其长度在制造完成后即已固定,同时由于施工升降机标准节中心到建筑安装面的调整距离有限,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标准附墙架无法进行长度调节,如此,就需要同时配置多种附墙架以适应不同的安装距离,这极大的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辅助型附墙架。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辅助型附墙架,安装于施工升降机和建筑物之间,所述辅助型附墙架包括前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施工升降机上的第一连接座、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后端的第二连接座、前端部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的第一连接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后端的用于连接所述建筑物的连墙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连墙座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沿着所述施工升降机至所述建筑物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杆、两个相互平行的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前端部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安装架、开设于所述安装架两端的用于与所述施工升降机相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孔。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板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两个安装架中的两个所述的第二安装板分别对应的连接于所述的两个第一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两根前端分别与所述的两根第二连接杆后端相铰接的第三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的两根第三连接杆后端的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杆前端部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
1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座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后端的第一铰接
座、设于所述第一铰接座下部的挡板,所述第三连接杆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中,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杆下方的转动路径上。
11.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架包括矩形的架本体、两端分别与所述架本体相对的两端相连接的斜撑杆、安装于所述架本体上的用于套接并锁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多个卡扣件。
12.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架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卡扣件有四个且两两对应的位于所述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
13.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有两根,每根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前端部分别对应的插接于各侧的两个所述的卡扣件中。
14.优选地,所述连墙座包括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后端的第四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杆后端的连墙架,所述连墙架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防护板和连墙板,所述连墙板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建筑物相连接,所述防护板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连墙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上方,所述连墙座还包括开设于所述连墙板上的第二安装孔。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辅助型附墙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后端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四连接杆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中。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7.(1)将第一连接杆直接连接在第二连接座上,使得该辅助型附墙架的整体长度得以降低,满足短安装距离的要求,使升降机的出料门离建筑物较近,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安全;
18.(2)将第一连接杆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二连接座上,使得第一连接杆能够在第二连接座上实现长度微调,同时当微调的最大长度仍然无法满足要求时,可将第一连接杆拆离第二连接座并在两者之间安装标准连接架,即可将上述的辅助型附墙架调整为标准附墙架,适用范围更广;
19.(3)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相互铰接,连墙座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相互铰接,使得上述的辅助型附墙架的安装角度可灵活调整,安装更为方便;
20.(4)上述的辅助型附墙架能够与标准附墙架相配合适用,满足安装距离的多样化需求。
附图说明
2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辅助型附墙架与标准附墙架安装于施工升降机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辅助型附墙架与标准附墙架安装于施工升降机何建筑物之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3.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辅助型附墙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s、辅助型附墙架;
25.1、第一连接座;1a、第二连接杆;1b、安装架;1b1、第一安装板;1b2、第二安装板;1c、第一安装孔;1d、第一铰接座;1e、挡板;2、第二连接座;2a、第三连接杆;2b、连接架;2b1、架本体;2b2、斜撑杆;2b3、卡扣件;2b4、固定板;3、第一连接杆;4、连墙座;4a、第四连接杆;
4b、连墙架;4b1、防护板;4b2、连墙板;4c、第二安装孔;5、第二铰接座;
26.30、建筑物;31、施工升降机;32、标准附墙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28.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施工升降机31的标准附墙架32的改进,提出了一种辅助型附墙架s,该辅助型附墙架s相比于标准附墙架32,其长度降低,满足短安装距离的要求;同时能够与标准附墙架32相配合适用,满足安装距离的多样化需求。
29.参见图1

3所示,其中示出了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31的辅助型附墙架s,安装于施工升降机31和建筑物30之间,结合图3所示,该辅助型附墙架s包括前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施工升降机31上的第一连接座1、铰接于第一连接座1后端的第二连接座2、前端部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二连接座2上的第一连接杆3、铰接于第一连接杆3后端的用于连接建筑物30的连墙座4,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2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连墙座4和第一连接杆3之间的转动轴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30.如此,在使用时,第二连接座2能够绕着第一连接座1的端部上下轻微转动调整位置,连墙座4能够绕着第一连接杆3的端部左右转动轻微调整安装位置,使得安装更为方便。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沿着施工升降机31至建筑物30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杆1a、两个相互平行的设于第二连接杆1a前端部且与第二连接杆1a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安装架1b、开设于安装架1b两端的用于与施工升降机31相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c。这样,两个安装架1b与两根第二连接杆1a之间形成井字形结构,安装后的抗倾翻应力更好。
32.其中,安装架1b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板1b1和第二安装板1b2,第一安装板1b1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板1b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两个安装架1b中的两个第二安装板1b2分别对应的连接于两个第一安装板1b1相互远离的一侧。
33.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座2包括两根前端分别与两根第二连接杆1a后端相铰接的第三连接杆2a、连接于两根第三连接杆2a后端的连接架2b,第一连接杆3前端部可拆卸的连接于连接架2b上。
34.上述的第一连接座1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杆1a后端的第一铰接座1d、设于第一铰接座1d下部的挡板1e,第三连接杆2a前端铰接于第一铰接座1d中,挡板1e位于第三连接杆2a下方的转动路径上。如此,通过挡板1e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第三连接杆2a转动的限制,使得第三连接杆2a不会向下转过较大的角度,能够满足国家规定的垂直方向的调整角度为
±8°
的规定。
3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2b包括矩形的架本体2b1、两端分别与架本体2b1相对的两端相连接的斜撑杆2b2、安装于架本体2b1上的用于套接并锁紧第一连接杆3的多个卡扣件2b3。其中斜撑杆2b2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增强连接架2b的强度;卡扣件2b3为抱箍,用于箍住第一连接杆3。
36.本例中,架本体2b1上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固定板2b4,抱箍安装于固定板2b4上。
37.进一步地,架本体2b1的长度方向与第三连接杆2a的长度方向一致,卡扣件2b3有
四个且两两对应的位于架本体2b1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连接杆3有两根,每根第一连接杆3的前端部分别对应的插接于各侧的两个卡扣件2b3中。
38.在本实施例中,连墙座4包括前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3后端的第四连接杆4a、连接于第四连接杆4a后端的连墙架4b,连墙架4b包括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防护板4b1和连墙板4b2,连墙板4b2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并用于与建筑物30相连接,防护板4b1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且位于连墙板4b2和第四连接杆4a的上方,连墙座4还包括开设于连墙板4b2上的两个第二安装孔4c。
39.进一步地,辅助型附墙架s还包括设于第一连接杆3后端的第二铰接座5,第四连接杆4a前端铰接于第二铰接座5中。
40.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安装时,首先将第一连接座1前端用螺栓连接于施工升降机31的标准节上,随后用插销将第二连接座2铰接于第一连接座1后端,然后将两根第一连接杆3通过插接在第二连接座2上的抱箍中,随后将连墙座4通过插销铰接在第一连接杆3上,最后将连墙座4固定在建筑物30墙体上;
41.若需将上述的辅助型附墙架s调整为标准附墙架32,将第一连接杆3拆离第二连接座2,并在两者之间加装标准连接架2b即可。
4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