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4545发布日期:2022-02-08 02:1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及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层门的辅助结构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及电梯。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电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梯作为特种设备,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维修保养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救援,因此,电梯维修保养和困人救援所带来的危险也不容忽视。
3.据统计,电梯事故绝大多数发生在层门区域处,因此,作为电梯最容易发生剪切、坠落等事故的层门区域,其安全性成为了电梯部件设计的首要准则。通常层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打开,一种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轿门带动层门,从内而外的打开方式;另一种是在电梯检验、维修保养或救援时,通过三角钥匙在层门处由外而内的打开方式。三角钥匙开门作为一种非常规的开门方式,存在有较多的安全隐患,在众多的事故中,主要有两种较为典型:其一是通过三角钥匙开门后,电梯没有位于层门区域,而操作者误以为电梯在层门区域,从而坠入电梯井道发生事故;另外一种是在打开层门后,因站位或者用力不当导致身体重心失稳而跌落井道。
4.因此,针对目前三角钥匙开启层门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可以有效限制三角钥匙一次开门宽度的层门开启安全保护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及电梯,开门卡阻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一侧层门背部的联动结构以及固定设置于电梯井对应门洞上端或下端的止挡板,联动结构与电梯一侧层门同步移动,联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梯层门背部的拉板、一端铰接于电梯门板背部一端为自由端的阻挡板以及连接拉板和阻挡板的连接件,拉板与连接件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时,连接件带动阻挡板摆动使阻挡板与止挡板在水平方向上相重叠以限制电梯层门的移动或者阻挡板与止挡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以确保电梯层门能够移动。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电梯层门打开后,增多一道阻挡装置,在尽量不增加操作难度和操作步骤的情况下,既为操作者的安全提供多一重保障,又不耽误电梯困人救援的宝贵时间,增加电梯维修人员的安全保障。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7.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一侧层门背部的联动结构以及固定设置于电梯井对应门洞上端或下端的止挡板,所述联动结构与电梯一侧层门同步移动,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梯层门背部的拉板、一端铰接于电梯门板背部一端为自由端的阻挡板以及连接所述拉板和阻挡板的连接件,所述拉板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时,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阻挡板摆动使所述阻挡板与所述止挡板在水平方向上相重叠以限制电梯层门的移动或者所述阻挡板与所述止挡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以确保电梯
层门能够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刚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板和阻挡板连接,所述拉板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时,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阻挡板摆动。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板和阻挡板连接,所述拉板与所述连接绳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时,所述连接绳带动所述阻挡板摆动,所述开门卡阻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阻挡板复位的复位件。
10.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阻挡板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梯层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通过自身的收缩弹力带动所述阻挡板复位。
11.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设置于所述阻挡板的铰接处。
12.进一步地,所述拉板可转动的设置于电梯层门背部并与三角锁头轴同步转动,所述拉板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对称点为铰接点,所述l型板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l型板转动时,所述l型板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
13.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板通过连接底板与电梯层门连接,所述连接底板设有与电梯层门贴合的第一面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二面板,所述阻挡板铰接于所述第二面板。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底板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阻挡板摆动过度的限位凸起。
15.进一步地,电梯层门闭合时,所述阻挡板与止挡板水平方向上存在间隔。
1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7.电梯,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及电梯,开门卡阻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一侧层门背部的联动结构以及固定设置于电梯井对应门洞上端或下端的止挡板,联动结构与电梯一侧层门同步移动,联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梯层门背部的拉板、一端铰接于电梯门板背部一端为自由端的阻挡板以及连接拉板和阻挡板的连接件,拉板与连接件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时,连接件带动阻挡板摆动使阻挡板与止挡板在水平方向上相重叠以限制电梯层门的移动或者阻挡板与止挡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以确保电梯层门能够移动。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电梯层门打开后,增多一道阻挡装置,在尽量不增加操作难度和操作步骤的情况下,既为操作者的安全提供多一重保障,又不耽误电梯困人救援的宝贵时间,增加电梯维修人员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实际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卡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00、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1、拉板;2、阻挡板;3、连接件;4、止挡板;5、复位件;6、连接底板;7、限位凸起;8、电梯层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6.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梯的开门卡阻装置100如图1-图4所示,包括设置于电梯一侧层门背部的联动结构以及固定设置于电梯井对应门洞上端或下端的止挡板4,联动结构与电梯一侧层门同步移动,联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梯层门8背部的拉板1、一端铰接于电梯门板背部一端为自由端的阻挡板2以及连接拉板1和阻挡板2的连接件3,拉板1与连接件3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时,连接件3带动阻挡板2摆动使阻挡板2与止挡板4在水平方向上相重叠以限制电梯层门8的移动或者阻挡板2与止挡板4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以确保电梯层门8能够移动。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电梯层门8打开后,增多一道阻挡装置,在尽量不增加操作难度和操作步骤的情况下,既为操作者的安全提供多一重保障,又不耽误电梯困人救援的宝贵时间,增加电梯维修人员的安全保障。
27.由于传统的救援方式中,救援人员在通过三角钥匙打开电梯层门8后,因急于救出被困人员而常常忽略去观察电梯井道内的情况,当电梯没有位于层门区域时,救援人员直接进入井道便会发生事故。对此本方案增设的这个开门卡阻装置是另一道层门滑动限制,当救援人员通过三角钥匙打开电梯层门8后,此时可将层门打开一部分缝隙(该缝隙的宽度即是阻挡板2与止挡板4水平方向上存在间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该范围限制在15-20cm,该部分缝隙可供救援人员观察井道内的状况,但是救援人员的身体无法进入,避免出现救援人员在观察过程中发生坠入电梯井道的事故。当观察到电梯井道内符合救援环境时,此时再打开开门卡阻装置,电梯层门8才能继续滑动直至完全打开,救援人员能够进入电梯内。通过开门卡阻装置能够将救援步骤分为两步,第一步与传统的三角钥匙开门过程相同,开启后打开层门,并观察井道内情况,确认安全后,第二步再打开开门卡阻装置。增加了一道安全保障,避免发生直接坠入井道的事故。
28.本方案中开门卡阻装置主要是利用阻挡板2转动并和止挡板4重叠形成阻隔来限制电梯层门8滑动的,其中实现该种效果的方式有多种,首先是关于止挡板4的设置位置,即可设置在电梯井对应门洞上端或下端,对应的,阻挡板2的设置位置也对应止挡板4位置进行更改调节。以下描述中,止挡板4的设置位置是在电梯井对应门洞上端。
29.同时,本方案中带动铰接的阻挡板2摆动的实现方式也有多种,以下提供几种可实现的方式:
30.实施例一:所述连接件3为刚性的连接杆(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板1和阻挡板2连接,所述拉板1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时,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阻挡板2摆动。实施例一通过上述设置,直接采用刚性杆作为连接件3,此时拉板1与连接杆的连接端运动时,便会同步带动阻挡板2摆动。同时拉板1复位到初始位置时,阻挡板2也会同步复位。
31.实施例二:所述连接件3为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板1和阻挡板2连接,所述拉板1与所述连接绳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时,所述连接绳带动所述阻挡板2摆动。实施例二通过上述设置,采用连接绳作为连接件3,此时拉板1在运动时同样通过连接绳可拉动阻挡板2往一个方向拉动,但是由于连接绳是柔性绳,且阻挡板2在移动后会
受到自身的重力作用而无法复位至初始状态,因此在实施例二中还需配置用于使所述阻挡板2复位的复位件5。
32.其中复位件5的作用是使拉板1克服重力作用复位至初始状态,实现该功能的零件有多种,以下同样提供两种可实现的方式,一种是:所述复位件5为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设置于所述阻挡板2的铰接处,通过扭力弹簧的设置,当连接绳不再带动阻挡板2运动时,扭力弹簧自身的弹力作用能够带动阻挡板2重新复位到初始状态。
33.另一种是:所述复位件5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阻挡板2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梯层门8连接,所述压缩弹簧通过自身的收缩弹力带动所述阻挡板2复位。同样的通过压缩弹簧的设置,当连接绳不再带动阻挡板2运动时,压缩弹簧自身的收缩弹力作用能够带动阻挡板2重新复位到初始状态。
34.优选的,所述阻挡板2通过连接底板6与电梯层门8连接,所述连接底板6设有与电梯层门8贴合的第一面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二面板,所述阻挡板2铰接于所述第二面板。该设计可是阻挡板2呈垂直于电梯层门8的状态,与同样垂直于电梯井道的止挡板4能够更好的重叠进而实现限位作用。
35.优选的,在所述连接底板6上还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阻挡板2摆动过度的限位凸起7。限位凸起7设置在阻挡板2的下端,阻挡板2的自由端在绕着铰接点转动时,会因接触到限位凸起7而无法继续向下摆动,防止阻挡板2摆动过度而无法复位。
36.本方案中将所述拉板1可转动的设置于电梯层门8背部并与三角锁头轴同步转动,所述拉板1可绕着铰接点转动以实现与所述连接件3的连接端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同时限定阻挡板2在常规状态下,与所述止挡板4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以确保电梯层门8能够移动,而在拉板1的作用下,阻挡板2摆动至与所述止挡板4在水平方向上相重叠以限制电梯层门8的移动。在该种设计下,当救援人员在实施救援第一步通过三角钥匙打开电梯层门8后,此时电梯层门8虽被打开,但是阻挡板2和止挡板4在水平方向上相重叠,电梯层门8仅能够向两侧推开一条缝隙,便会因阻挡板2和止挡板4相抵接而无法继续滑动,只有救援人员在观察好电梯井道内的情况确认安全后,再次反转三角钥匙使阻挡板2复位到初始位置,阻挡板2与止挡板4相错开才能完全打开电梯层门8。
37.优选的,所述拉板1为l型板,所述l型板的对称点为铰接点,所述l型板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连接,常规状态下,l型板与连接件3连接的一端呈水平状态,之后在所述l型板转动时,所述l型板与所述连接件3的连接端向下转动呈竖直状态,同时通过连接件3拉动阻挡板2向下摆动并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止挡板4相重叠以阻挡电梯层门8移动。
3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电梯,包括上述的开门卡阻装置。与传统的紧急开门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的优点:第一、通过阻挡装置达到了开门限制的效果,从设计上避免了开门后坠落井道的事故发生;第二、本实用新型基于市场需求,通过增加一个阻挡装置,在尽量不增加操作难度和操作步骤的情况下,既为操作者的安全提供多一重保障,又不耽误电梯困人救援的宝贵时间;第三、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便于维修,方便加装的特点,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第四,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间拉绳或拉杆的设计方法,避免了因各种型号开门装置的尺寸不同而带来的不匹配问题,其长度和角度的灵活可变,使得本装置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第五,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复位件5,确保在开锁后可以自动复位,保证了层门锁钩的啮合深度,解决了开锁装置不能自动复位的隐患;第六、本开门限制装置也为
轿门的防扒门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设计借鉴。
3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