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次性使用底部加固型集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5422发布日期:2021-11-15 22:5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次性使用底部加固型集装袋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集装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次性使用底部加固型集装袋。


背景技术:

2.集装袋又称柔性集装袋、吨装袋、太空袋等,它适用于装运大宗散状粉粒状物料。集装袋是一种柔性运输包装容器,广泛用于食品、粮谷、医药、化工、矿产品等粉状、颗粒、块状物品的运输包装,发达的国家普遍使用集装袋做为运输、仓储的包装产品。
3.现有公开号为cn10548060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外阻隔式防泄漏集装袋,包括集装袋本体,在集装袋本体上部中间设有进料口,集装袋本体通过缝制而成,在集装袋本体外部的缝制边上设有防泄漏带,防泄漏带与集装袋本体通过热融胶粘结而成,在集装袋本体上部四个角落设有加强型吊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集装箱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提拉集装袋吊带将集装袋及其内部填装的重物进行运输工作,由于集装袋吊带所受拉力较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集装袋吊带存在有容易与集装袋分离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集装袋吊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与集装袋分离造成损坏,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次性使用底部加固型集装袋。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次性使用底部加固型集装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多次性使用底部加固型集装袋,包括袋体,袋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吊带,其特征在于:袋体的底端固设有四根交叉设置的保护带,保护带两两平行且相邻的保护带相互垂直,袋体的外壁上沿袋体的高度方向固设有多根相互平行的定位带,定位带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带和吊带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装袋工作时,袋体用于承装物料,吊带使袋体的移动运输过程更加便捷,保护带增加了袋体底端的耐磨性,当袋体与地面摩擦时,保护带使袋体底端不易被直接磨破,定位带将保护带与吊带连接起来,当使用者通过吊带提拉袋体时,定位带增加吊带与袋体之间的连接面积,使袋体与吊带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在运输货物时吊带不容易出现断裂,保护带从底部将袋体承托起来,使物料的重力更加分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吊带的受力强度,使吊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与袋体分离造成损坏。
9.可选的,所述袋体的外壁上套设有多个垂直于定位带且与袋体固定连接的加强带,加强带的内侧与定位带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带将定位带固定在所需位置上,加强带使定位带的位置关系更加固定,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由于袋体内承装物料量过大胀破袋体的可能性。
11.可选的,所述吊带的两侧边缘向中间叠合,吊带的两侧边缘相互平行,吊带的两侧与吊带的中部沿吊带长度方向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带两侧叠合使吊带的厚度更厚,使吊带能够承受更大程度的拉力,进而使吊带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耐用不易破损。
13.可选的,所述袋体内壁靠近侧边的端部上沿侧边长度方向固设有限位带,限位带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袋体内装满物料时,物料通过通孔装满袋体,同时限位带使袋体被撑开后保持长方体形状,进而便于使用者对袋体进行存储运输。
15.可选的,所述袋体外壁的侧边上均固设有加固包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包边使袋体的连接处更加牢固,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袋体被胀裂的可能性,使袋体更加结实牢固。
17.可选的,所述袋体的底端开设有呈圆柱形状的出料口,出料口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绑紧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需要排出袋体时,打开绑紧带,物料通过出料口流出袋体,出料口使袋体的出料功能更加完善。
19.可选的,所述袋体的底端连接有出料挡片,出料挡片与出料口活动连接,袋体的下端面穿设有出料锁紧带,当出料锁紧带处于锁紧状态时,出料挡片与出料口置于袋体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袋体承装物料时,使用者将绑紧带系紧后,将出料口置于袋体内,将出料挡片转动置于出料口的下方,出料挡板将出料口挡放置于袋体内,再将出料锁紧带绑紧,使物料不易从袋体内漏出。
21.可选的,所述袋体的顶端沿袋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内沿平行于加强带的方向穿设有进料锁紧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填装完成后,使用者将进料锁紧带绑紧,此时进料口封闭实现袋体内的相对密闭环境,便于对物料进行相应的存放和运输。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集装袋工作时,袋体用于承装物料,吊带使袋体的移动运输过程更加便捷,保护带增加了袋体底端的耐磨性,当袋体与地面摩擦时,保护带使袋体底端不易被直接磨破,定位带将保护带与吊带连接起来,当使用者通过吊带提拉袋体时,定位带增加吊带与袋体之间的连接面积,使袋体与吊带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在运输货物时吊带不容易出现断裂,保护带从底部将袋体承托起来,使物料的重力更加分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吊带的受力强度,使吊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与袋体分离造成损坏;
25.2.当袋体内装满物料时,物料通过通孔装满袋体,同时限位带使袋体被撑开后保持长方体形状,进而便于使用者对袋体进行存储运输;
26.3.当袋体承装物料时,使用者将绑紧带系紧后,将出料口置于袋体内,将出料挡片转动置于出料口的下方,出料挡板将出料口挡放置于袋体内,再将出料锁紧带绑紧,使物料不易从袋体内漏出。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带和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袋体;2、吊带;3、保护带;4、定位带;5、加强带;6、限位带;7、通
孔;8、加固包边;9、出料口;10、绑紧带;11、出料挡片;12、出料锁紧带;13、进料口;14、进料锁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多次性使用底部加固型集装袋,参照图1,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袋体1,袋体1外壁的上端部靠近袋体1上端面四个顶端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吊带2。当使用者使用集装袋时,使用者将需要盛放的物料装入袋体1内,袋体1用于承装物料,当使用者需要移动集装袋时,通过拉拽吊带2使袋体1与吊带2一同移动,吊带2使袋体1的移动运输过程更加便捷。
32.参照图1和图2,袋体1的顶端沿袋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环形状的进料口13,进料口13的周长与袋体1上端面的周长相同,进料口13内沿平行于进料口13上端面的方向穿设有进料锁紧带14,进料锁紧带14的两端穿出进料口13。当物料填装完成后,使用者拉紧进料锁紧带14使进料口13之间的间距变小,当进料口13将物料密封置袋体1内后,使用者将进料锁紧带14绑紧,此时进料口13封闭实现袋体1内的相对密闭环境,便于对物料进行相应的存放和运输。
33.参照图1和图2,吊带2的两侧边缘向中间叠合,吊带2的两侧边缘相互平行,吊带2的两侧与吊带2的中部沿吊带2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吊带2两侧叠合使吊带2的厚度更厚,当使用者对吊带2施加拉力时,较厚的吊带2一定程度上使拉力更加分散,进而使吊带2能够承受更大程度的拉力,使吊带2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耐用不易破损。
34.参照图1和图2,袋体1外壁的侧边上均固设有加固包边8。使用者将集装袋内装满物料后,加固包边8使袋体1的连接处更加牢固,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由于承装物料较多使袋体1被胀裂的可能性,进而使袋体1更加结实牢固。
35.参照图1和图2,袋体1的外壁上沿袋体1的高度方向固设有八根相互平行的定位带4,定位带4的上端部与吊带2的下端部固定连接。使用者通过吊带2提拉袋体1时,吊带2通过定位带4对袋体1进行拉扯,定位带4增加吊带2与袋体1之间的连接面积,使袋体1与吊带2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运输货物时使吊带2与袋体1的连接处不容易出现断裂破损。
36.参照图1和图2,袋体1的外壁上套设有三根垂直于定位带4且与袋体1固定连接的加强带5,加强带5之间的间距相同,加强带5的内侧与定位带4固定连接。当集装袋工作时,加强带5将定位带4固定在所需位置上,加强带5使定位带4的位置关系更加固定。同时当袋体1内承装的物料过量时,加强带5减少物料对袋体1侧壁的挤压力,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由于袋体1内承装物料量过大胀破袋体1的可能性。
37.参照图1和图2,袋体1内壁靠近侧边的端部上沿侧边长度方向固设有限位带6,限位带6上开设有多个通孔7。使用者将物料填装至袋体1内时,物料通过通孔7流至限位带6与袋体1之间的缝隙处,进而装满袋体1。限位带6使袋体1被撑开后能够更好地保持长方体形状,进而便于使用者对袋体1进行存储运输。
38.参照图1和图2,袋体1的底端固设有四根交叉设置的保护带3,保护带3两两平行且相邻的保护带3相互垂直,保护带3呈“井”字形状,保护带3与定位带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在使用集装袋的过程中,保护带3增加了袋体1底端的耐磨性,当使用者拉拽袋体1使其与地面
摩擦时,保护带3使袋体1底端不易被地面直接磨破。当沿竖直方向移动袋体1时,保护带3从底部将袋体1承托起来,使物料的重力更加分散,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吊带2和定位带4的受力强度,进而使吊带2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与袋体1分离造成损坏。
39.参照图1和图2,袋体1的底端开设有呈圆柱形状的出料口9,出料口9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绑紧带10。当物料需要排出袋体1时,使用者打开绑紧带10,物料通过出料口9流出袋体1,进而使袋体1的出料功能更加完善。
40.参照图1和图2,袋体1的下端面穿设有出料锁紧带12,当出料锁紧带12处于锁紧状态时,出料口9置于袋体1内。当袋体1需要承装物料时,使用者先将绑紧带10系紧,使出料口9密闭,将出料口9置于袋体1内后,使用者再将出料锁紧带12绑紧,使物料不易从袋体1内漏出。
41.参照图1和图2,袋体1的底端设置有正方形状的出料挡片11,出料挡片11的一边与袋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出料挡片11的上端面与出料口9活动连接,当出料锁紧带12处于锁紧状态时,出料挡片11位于出料口9与出料锁紧带12之间且置于袋体1内。当使用者将出料口9置于袋体1内后,使用者将出料挡片11转动置于出料口9的下方,出料挡板将出料口9挡放置于袋体1内,进而使袋体1内的物料不易从出料口9内掉出。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次性使用底部加固型集装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集装袋前,使用者先将绑紧带10系紧,使出料口9密闭,将出料口9置于袋体1内后,将出料挡片11转动置于出料口9的下方,再将出料锁紧带12绑紧,实现袋体1底端的封闭。使用者将物料填装进袋体1内,拉紧进料锁紧带14使进料口13之间的间距变小,当进料口13将物料密封置袋体1内后,使用者将进料锁紧带14绑紧,实现袋体1对物料的存放功能。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