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拉链的自立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7644发布日期:2021-12-29 14:0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具有拉链的自立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拉链的自立袋。


背景技术:

2.食品专用的自立袋一般由pe聚乙烯pp聚丙烯材料制作成的,在塑料中几乎都采用合成树脂。树脂是塑料中最主要的成分,起着胶粘剂的作用,能将塑料的其他成分胶结成一个整体,虽然加入各类添加剂可以改变塑料的性质,但树脂是决定塑料类型、性能及使用的根本因素。
3.传统的自立袋在开启后无法实现再次封闭,自立袋内的物品容易在开口处倾倒出来,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拉链的自立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立袋无法实现开启后二次封闭,导致袋内的物品容易发生倾倒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拉链的自立袋,包括袋身、拉链和封条;所述袋身具有前端部、后端部和站立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贴合,且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之间包围形成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容纳腔,以及竖直向下的下开口,所述站立部设于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后端部之间并封闭所述下开口,所述封条水平设置于所述前端部的端面上并靠近顶部方向的位置以用于开启所述容纳腔,所述拉链设于所述封条下方以用于二次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拉链与所述封条平行。
6.可选地,所述前端部上开设有贯穿其端面一侧的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的任意一端与所述封条抵接。
7.可选地,所述避位槽呈“t”形状设置。
8.可选地,所述拉链的长度刚好大于与所述封条的长度。
9.可选地,所述前端部上还开设有贯穿其端面一侧的避空槽;所述避空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避空槽内安装有可用于观察所述容纳腔的透明薄膜。
10.可选地,所述具有拉链的自立袋还包括透气环;所述透气环与所述前端部的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透气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11.可选地,所述透气环呈圆形状设置。
12.可选地,所述透气环设于所述拉链与所述避空槽之间。
13.可选地,所述透气环上开设有若干环设布置的透气孔,各所述透气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14.可选地,所述站立部的横截面呈“m”形状设置。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拉链的自立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拉链的自立袋,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装有物品,需要打开容纳腔时,撕开前端部端面上设置的封条,前端部端面上靠近顶
部的位置就会形成一个向上的上开口,向上的上开口与容纳腔连通,那么就可以方便地从容纳腔内取出物品,封条下方设置有一个与其平行布置的拉链,将拉链拉合,即可将容纳腔封闭,防止杂质进入容纳腔内或者容纳腔内物品的漏出,有利于保证容纳腔内的物品不容易受到损伤,方便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拉链的自立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拉链的自立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拉链的自立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1.10—袋身
ꢀꢀꢀꢀꢀꢀꢀꢀꢀꢀꢀꢀꢀꢀꢀꢀꢀ
11—前端部
ꢀꢀꢀꢀꢀꢀꢀꢀꢀꢀꢀꢀꢀꢀꢀ
12—后端部
22.13—站立部
ꢀꢀꢀꢀꢀꢀꢀꢀꢀꢀꢀꢀꢀꢀꢀ
14—容纳腔
ꢀꢀꢀꢀꢀꢀꢀꢀꢀꢀꢀꢀꢀꢀꢀ
15—下开口
23.20—拉链
ꢀꢀꢀꢀꢀꢀꢀꢀꢀꢀꢀꢀꢀꢀꢀꢀꢀ
30—封条
ꢀꢀꢀꢀꢀꢀꢀꢀꢀꢀꢀꢀꢀꢀꢀꢀꢀ
40—透明薄膜
24.50—透气环
ꢀꢀꢀꢀꢀꢀꢀꢀꢀꢀꢀꢀꢀꢀꢀ
51—透气孔
ꢀꢀꢀꢀꢀꢀꢀꢀꢀꢀꢀꢀꢀꢀꢀ
111—避位槽
25.112—避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具有拉链20的自立袋,包括袋身10、拉链20和封条30;所述袋身10具有前端部11、后端部12和站立部13,所述前端部11与所述后端部12贴合,且所述前端部11与所述后端部12之间包围形成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容纳腔14,以及竖直向下的下开口15,所述站立部13设于所述前端部11与所述后端部12之间并封闭所述下开口15,所述封条30水平设置于所述前端部11的端面上并靠近顶部方向的位置以用于开启所述容纳腔14,所述拉链20设于所述封条30下方以用于二次封闭所述容纳腔14,所述拉链20与所述封条30平行。
31.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拉链20的自立袋,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容纳腔14,容纳腔14内装有物品,需要打开容纳腔14时,撕开前端部11端面上设置的封条30,前端部11端面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就会形成一个向上的上开口(图未示),向上的上开口与容纳腔14连通,那么就可以方便地从容纳腔14内取出物品,封条30下方设置有一个与其平行布置的拉链20,将拉链20拉合,即可将容纳腔14封闭,防止杂质进入容纳腔14内或者容纳腔14内物品的漏出,有利于保证容纳腔14内的物品不容易受到损伤,方便人们使用。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前端部11上开设有贯穿其端面一侧的避位槽111,所述避位槽111的任意一端与所述封条30抵接。具体地,前端部11上开设有一个避位槽111,避位槽111的底部低于前端部11的端面,避位槽111的任意一端与封条30抵接,需要打开容纳腔14的时候,将手指伸入避位槽111内,然后触摸到封条30,沿着封条30的长度方向即可简单快捷地撕去封条30,开启容纳腔14。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避位槽111呈“t”形状设置。具体地,避位槽111呈“t”形状设置,有利于伸入手指并且抓取到封条30,便于开启容纳腔14。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拉链20的长度刚好大于与所述封条30的长度。具体地,拉链20的长度刚好大于与封条30的长度,撕开封条30之后,容纳腔14与外界连通,使用人员可以随时拿取容纳腔14内的物品,需要封闭容纳腔14的时候,拉动拉链20,即可实现容纳腔14的封闭,这样拉链20能够闭合的长度大于封条30的长度,有效地防止杂质进入容纳腔14内。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前端部11上还开设有贯穿其端面一侧的避空槽112;所述避空槽112与所述容纳腔14连通,所述避空槽112内安装有可用于观察所述容纳腔14的透明薄膜40。具体地,前端部11上还开设有一个避空槽112,避空槽112呈矩形状设置,避空槽112内设有一个透明薄膜40,虽然透明薄膜40将容纳腔14与外部分隔,但是可以从透明薄膜40中观察容纳腔14内的情况,可以让使用人员获得容纳腔14内物品余量的信息。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具有拉链20的自立袋还包括透气环50;所述透气环50与所述前端部11的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透气环50与所述容纳腔14连通。具体地,前端部11上安装有一个透气环50,透气环50呈圆形状设置,并且透气环50位于避空槽112的正上方,透气环50与容纳腔14连通,空气可以通过透气环50与容纳腔14进行对流,有利于保证容纳腔14内实现良好的空气循环。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透气环50呈圆形状设置。具体地,透气环50呈圆形状设置,有利于加工,并且防止使用人员在触摸本袋身10的时候造成
损伤。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透气环50设于所述拉链20与所述避空槽112之间。具体地,透气环50设于拉链20与避空槽112之间,空气可以通过透气环50与容纳腔14进行对流,有利于保证容纳腔14内实现良好的空气循环。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透气环50上开设有若干环设布置的透气孔51,各所述透气孔51均与所述容纳腔14连通。具体地,透气环50上开设有六个环设布置的透气孔51,六个透气孔51均与容纳腔14连通,通过开设的六个透气孔51,空气可以通过六个透气孔51与容纳腔14进行对流,有利于保证容纳腔14内实现良好的空气循环。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站立部13的横截面呈“m”形状设置。具体地,站立部13的横截面呈“m”形状设置,有利于本产品的站立,避免了本产品的倾倒造成容纳腔14内物品的损坏。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