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铰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3901发布日期:2021-11-17 22:3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铰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铰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实用新型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3.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轿厢,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行。
4.所述电梯包括轿厢、驱动装置等,驱动装置带动轿厢运行。轿厢和驱动装置上均设置有导向限位装置,所述电梯要求能在竖直轨道、斜轨道、圆弧轨道上运行,如果驱动装置和轿厢采用刚性连接,就会导致导向限位装置在通过弧轨或进行轨道变换时与轨道出现干涉现象,是的运行出现卡顿,导向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铰接结构,三点铰接形式适应多轿厢并行电梯的子驱动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铰接结构使驱动装置和轿厢装置的相对位置适应轨道变化,适用于曲线轨道;所述铰接结构简单紧凑,连接结构稳定,实用可靠。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铰接结构,所述电梯包括轿厢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铰接结构连接,所述铰接结构包括一轴组件和两组二轴组件,轿厢连接一轴组件,两组二轴组件相对于一轴组件对称布置,二轴组件和一轴组件铰接,二轴组件还和驱动装置铰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9.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组子驱动装置。
10.所述铰接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轿厢的轿厢连接端和两组用于连接子驱动装置的驱动连接端,一轴组件包括一轴,二轴组件包括二轴,轿厢连接端连接一轴,两组驱动连接端分别连接两组二轴组件的两个二轴。
11.一轴为阶梯轴,一轴的一端连接轿厢连接端、另一端通过螺母锁紧。
12.一轴一端的阶梯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一,所述连接孔一的中心线和一轴的中心线平行,一轴和轿厢连接端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一的螺栓连接。
13.一轴和二轴通过连接臂组件铰接,所述连接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板式结构的连接臂。
14.一轴组件还包括套接在一轴上的多个一轴承,连接臂的一端套接在一轴承上、另一端连接二轴。
15.二轴组件还包括轴承座和二轴承,轴承座和二轴通过二轴承连接,轴承座和驱动连接端固定连接。
16.每个二轴通过两个平行间隔的连接臂与一轴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三点铰接形式适应多轿厢并行电梯的子驱动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所述铰接结构使驱动装置和轿厢装置的相对位置适应轨道变化,适用于曲线轨道;所述铰接结构简单紧凑,连接结构稳定,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的a

a截面剖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轴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臂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25.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铰接结构,所述电梯包括轿厢、驱动装置和轨道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轿厢沿着轨道运行。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组子驱动装置。所述轿厢和驱动装置通过所述铰接结构连接。
26.如图1~5所示,所述铰接结构包括一轴组件、轿厢连接端9、两组二轴组件、两组连接臂组件和两组驱动连接端10。轿厢连接一轴组件,两组二轴组件相对于一轴组件对称布置,二轴组件通过连接臂组件和一轴组件铰接,二轴组件还和子驱动装置铰接。
27.一轴组件包括一轴1和多个一轴承6。一轴1为阶梯轴,较佳的,一轴1的各级阶梯的外径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减小。一轴1一端的外径最大的阶梯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一,所述
连接孔一的中心线和一轴1的中心线平行,一轴1和轿厢连接端9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一的螺栓连接。即外径最大的阶梯上开设有连接孔一形成法兰盘,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轿厢连接端9。轿厢连接端9用于连接轿厢。
28.一轴1的远离轿厢连接端9的一端通过螺母锁紧。轿厢连接端9和所述螺母之间一轴1的外部套接有多个一轴承6。一轴承6用于和连接臂组件连接。
29.二轴组件包括二轴4、轴承座5、端部限位件7和二轴承8。二轴4的一端设有轴肩、另一端通过端部限位件7锁紧。较佳的,端部限位件7为锁紧螺母。轴承座5和二轴承8套接在轴肩和端部限位件7之间的二轴4上。轴承座5和二轴4通过二轴承8连接,即,轴承座5和二轴4可相对转动。
30.轴承座5具有阶梯结构,或说轴承座5为法兰状,轴承座5的阶梯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二,连接孔二的中心线和轴承座5的中心线平行,驱动连接端10和轴承座5通过穿过连接孔二的螺栓固定连接。两组驱动连接端10分别连接两个二轴4上的轴承座5。驱动连接端10用于连接驱动装置。
31.连接臂组件用于连接一轴1和二轴4。所述连接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板式结构的连接臂,连接臂的两端开设有连接轴套的轴套连接孔,连接臂采用板式结构是因为连接臂主要承受拉力载荷,为减小整体重量,使结构紧凑便于加工安装。连接臂的一端通过轴套套接在一轴承6上、另一端通过轴套套接在二轴4上。二轴4上的轴套位于二轴4的轴肩和端部限位件7之间。
32.为了提高铰接结构的安全性、承载性和稳定性,每个二轴4通过两个平行间隔的连接臂与一轴1连接。二轴4上,连接两个连接臂的两个轴套分别位于轴承座5的两侧,具体的,一个轴套位于轴肩和轴承座5之间、另一个轴套位于端部限位件7和轴承座5之间。两个连接臂相对于驱动连接端10对称布置。
33.一轴1上,连接四个连接臂的四个轴套沿着一轴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较佳的,连接一轴1上中间两个轴套的连接臂为内连接臂3,连接剩余两个轴套的连接臂为外连接臂2。两个内连接臂3连接一个二轴4,两个外连接臂2连接另一个二轴4。较佳的,一轴1上的中间两个轴套之间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轴套进行轴向限位,所述限位件为平面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以减小轴套和限位件之间的摩擦。
34.基于上述结构,对于二轴4,端部限位件7、轴肩和轴承座5构成限制二轴4上的轴套沿着轴向移动的限位部件,对于一轴1,一轴1一端的端部阶梯、另一端的螺母和中间的限位件构成限制一轴1上的轴套沿着轴向移动的限位部件。换句话说,上述限位部件防止连接臂沿着轴向方向移动。
35.基于上述结构,两组子驱动装置相对于一轴1对称布置,两组子驱动装置可通过所述铰接结构绕着二轴4相对转动。一轴1、外连接臂2、内外连接臂3和一轴承6组成第一铰接点或中间铰接点,二轴4、二轴承8、轴承座5、内连接臂3或外连接臂2组成第二铰接点或两侧铰接点,如此可所述铰接结构可视为三点铰接形式。为了保证驱动装置与轿厢之间连接性能的同时减小两者在轴线方向的振动干扰和提高对轨道平直度误差的适应性,一轴承6和二轴承8至少一者选用关节轴承。
36.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
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