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5896发布日期:2021-12-18 00:5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石英砂是一种非金属矿物质,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石英砂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石英砂是重要的工业矿物原料,非化学危险品,广泛用于玻璃、铸造、陶瓷及耐火材料、冶炼硅铁、冶金溶剂、冶金、建筑、化工、塑料、橡胶、磨料等工业。
3.石英砂在实际的加工中,将石英石进行破碎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进行研磨分离,而后进行颗粒筛分后,获得相对颗粒直径较为合格的产品使用,而相对的工序之间的切换通常都是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加工的效率性,通常会有一对多的流水线分工,因此由一组与两组输送带直接的分别输送,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物料收集的切换,因此能否便捷的进行石英砂的输送物料切换是保证加工效率的根本。
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换方便,运输效率高的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包括机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及升降切换机构,所述第一输送带固定设于机架的右侧端,所述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分别上下设于机架的左侧端,所述升降切换机构设于机架顶部,且所述升降切换机构分别与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连接;
7.其中,所述升降切换机构包括导杆气缸、连接块、转轴、两个连杆臂、两个第一连杆及两个第二连杆,所述导杆气缸架设于机架顶部,所述转轴横设于第二输送带上方的机架上,所述导杆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与转轴连接,两个所述连杆臂的一端分别与转轴的两侧连接,每一所述连杆臂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输送带的侧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输送带的侧端连接。
8.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带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第一主动滚筒、第一从动滚筒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减速器与第一主动滚筒连接,所述第一主动滚筒设于机架右侧端,所述第一从动滚筒设于机架中部,所述第一传送带套接于第一主动滚筒与第一从动滚筒之间。
9.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两侧端分别设有固定支撑架。
10.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带包括传动滚筒、第二从动滚筒、第二传送带及第一链轮,所述传动滚筒设于机架左侧端,所述第二传送带套接于传动滚筒与第二从动滚筒之间,所述第一链轮设于传动滚筒侧端。
11.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三输送带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减速器、第二主动滚筒、第三从动滚筒、第三传送带、第二链轮及传动链条,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减速器与第二主动滚筒连接,所述第二主动滚筒设于传动滚筒下方的机架上,所述第三传送带套接于第二主动滚筒与第三从动滚筒之间,所述第二主动滚筒的侧端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链轮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两侧端分别设有第一销轴,各所述第一销轴分别与第一连杆连接。
13.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中,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两侧端分别设有第二销轴,各所述第二销轴分别与第二连杆连接。
14.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中,所述升降切换机构还包括有两个带座轴承,所述带座轴承分别设于机架的顶部两侧,所述转轴连接于两个带座轴承之间。
15.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设置于两组石英砂输送带之间,其中第一输送带可设于石英砂主输送带的左侧端,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可设于用于分流输送石英砂的次级输送带的右侧端,第一输送带中的石英砂物料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通过升降切换机构分流输送至第二输送带或第三输送带中,切换方便,有效提高石英砂物料的输送效率;升降切换机构通过导杆气缸推动转轴旋转,以带动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进行升降,从而实现第二输送带或第三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之间的水平对接切换;整体结构简单、切换方便,运输效率高,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9.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英砂加工用输送带切换装置,包括机架4、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2、第三输送带3及升降切换机构5,所述第一输送带1固定设于机架4的右侧端,所述第二输送带2及第三输送带3分别上下设于机架4的左侧端,所述升降切换机构5设于机架4顶部,且所述升降切换机构5分别与第二输送带2及第三输送带3连接。本实施例中,本输送带切换装置可设置于两组石英砂输送带之间,其中第一输送带1可设于石英砂主输送带的左侧端,第二输送带2及第三输送带3可设于用于分流输送石英砂的次级输送带的右侧端,第一输送带1中的石英砂物料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通过升降切换机构5分流输送至第二输送带2或第三输送带3中,切换方便,有效提高石英砂物料的输送效率。
20.其中,所述升降切换机构5包括导杆气缸51、连接块52、转轴53、两个连杆臂54、两个第一连杆55及两个第二连杆56,所述导杆气缸51架设于机架4顶部,所述转轴53横设于第二输送带2上方的机架4上,所述导杆气缸5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52与转轴53连接,两个所述连杆臂54的一端分别与转轴53的两侧连接,每一所述连杆臂5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55与第二连杆56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5与第二输送带2的侧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6与第
三输送带3的侧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导杆气缸51可通过连接块52推动转轴53旋转,由于连杆臂54与转轴53连接,可带动第一连杆55及第二连杆56进行升降,从而实现第二输送带2或第三输送带3与第一输送带1之间的水平对接切换。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1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减速器12、第一主动滚筒13、第一从动滚筒14及第一传送带15,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减速器12与第一主动滚筒13连接,所述第一主动滚筒13设于机架4右侧端,所述第一从动滚筒14设于机架4中部,所述第一传送带15套接于第一主动滚筒13与第一从动滚筒14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1运转时,可带动第一主动滚筒13旋转,进而带动第一传送带15进行传动运输。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1的两侧端分别设有固定支撑架16。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撑架16的设置,可提高第一输送带1的安装稳定性。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2包括传动滚筒21、第二从动滚筒22、第二传送带23及第一链轮24,所述传动滚筒21设于机架4左侧端,所述第二传送带23套接于传动滚筒21与第二从动滚筒22之间,所述第一链轮24设于传动滚筒21侧端。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带3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减速器32、第二主动滚筒33、第三从动滚筒34、第三传送带35、第二链轮36及传动链条(未图示),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减速器32与第二主动滚筒33连接,所述第二主动滚筒33设于传动滚筒21下方的机架4上,所述第三传送带35套接于第二主动滚筒33与第三从动滚筒34之间,所述第二主动滚筒33的侧端设有第二链轮36,所述第二链轮36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链轮24连接。
25.本实施例中,第三输送带3运转时,可同时带动第二输送带2实现运转。具体的,第三传送带35可通过第二电机31的驱动实现传动运输,当第二主动滚筒33旋转时,可带动第二链轮36旋转,进而通过传动链条带动第一链轮24旋转,由于第一链轮24设于传动滚筒21上,从而带动套接在传动滚筒21上的第二传送带23实现转动运输。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2的两侧端分别设有第一销轴25,各所述第一销轴25分别与第一连杆55连接。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杆55在导杆气缸51的作用下进行升降时,可通过第一销轴25带动第二输送带2进行升降切换。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带3的两侧端分别设有第二销轴37,各所述第二销轴37分别与第二连杆56连接。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连杆56在导杆气缸51的作用下进行升降时,可通过第二销轴37带动第三输送带3进行升降切换。
2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切换机构5还包括有两个带座轴承57,所述带座轴承57分别设于机架4的顶部两侧,所述转轴53连接于两个带座轴承57之间。本实施例中,带座轴承57的设置,可降低转轴53在转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提高转轴53的柔顺性。
29.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设置于两组石英砂输送带之间,其中第一输送带可设于石英砂主输送带的左侧端,第二输送带及第三输送带可设于用于分流输送石英砂的次级输送带的右侧端,第一输送带中的石英砂物料可根据用户实际需要,通过升降切换机构分流输送至第二输送带或第三输送带中,切换方便,有效提高石英砂物料的输送效率;升降切换机构通过导杆气缸推动转轴旋转,以带动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进行升降,从而实现第二输送带或第三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之间的水平对接切换;整体结构简单、切换方便,运输效率高,可推广使用。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