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3132发布日期:2021-12-01 09:0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组件的制作方法
一种按压组件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组件。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现有的按压组件,在生产时,其组装的零件较多,而且结构较为复杂,在组装时程序较多,工人的组装效率较低,生产成较高,而且使用的零部件的材料为多种样的,因此在使用完后对按压组件进行回收时,需要进行拆分,然后按照材料进行回收,比较麻烦,不利于环保。
[0005]
另外,现有很多按压组件都有使用金属材质的弹性件以提供复位功能,然当金属弹性件在使用久后,容易疲劳而弹性下降或缺乏弹性,致使无法复位及使用;同时,金属弹性件也容易被腐蚀氧化产生锈斑,进而污染容器内物质。
[0006]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不足研发而产生的。
[0007]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压组件,其结构紧凑简洁、零配件少,便于组装;且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采用空气弹簧结构同样具有回弹效果好,且不会出现污染容器内物质的优点,避免了使用传统的金属、塑料或软胶弹簧致使装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易疲劳损坏及产生污染的缺陷;为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可以做成易于回收、更加环保的按压组件。
[0009]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
一种按压组件,包括连接至容器口部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有在相对其滑动时能够向外排液的按压出液组件2,所述的按压出液组件2包括连接于底座1上的按压件21,所述的按压件21上连接有能够相对其活动的连接件22,所述的连接件22、按压件21和底座1之间围成有用于容纳排出的物质的第一容纳腔300,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300相通并用于出液的出液口211,所述的按压件21和连接件22之间设有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打开而将出液口211与第一容纳腔300连通的开闭组件6,所述的按压件21与底座1之间还设有能够驱动连接件22复位的复位件5。
[0011]
所述的开闭组件6包括设于按压件21上并用于连通第一容纳腔300与出液口211的连通孔61和设于连接件22上并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能将连通孔61封闭或打开的密封部62。
[0012]
所述的连接件22包括管体221,所述的管体221上设有能供容器内物质通过的运送通道222,所述的连接件22上还设有能够连通第一容纳腔300与运送通道222的排液孔223,所述的按压件21上还设有在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能够将排液孔223封闭的封闭部216。
[0013]
所述的复位件5包括设于按压件21上的封闭腔51,所述的底座1内设有能够在封闭腔51内活动而改变封闭腔51容积的按压部52,所述的封闭腔51的容积增大或减小进而使得封闭腔51与外部大气之间产生当外力撤销时能够使按压部52滑动复位的压力差。
[0014]
所述的密封部62为连接于管体221上的密封板。
[0015]
所述的密封部62为连接于管体212上的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内设有能够连通第
一容纳腔300和出液口211的第二容纳腔620,所述的密封部62上还设有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能够与连通孔61对齐而将第二容纳腔620与第一容纳腔300连通的壁孔621,且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反向滑动时连通孔61与延伸管的壁面贴合而封闭。
[0016]
所述的按压件21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进气腔700,所述的连接件22与按压件21之间配合形成有能够为第二容纳腔220打气的打气腔800,且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能够连通进气腔700和打气腔800的通气孔213,所述的密封部62上还设有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能够将第二容纳腔620和打气腔800连通的进气孔622,且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反向滑动时进气孔622与按压件21的壁面贴合而关闭。
[0017]
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能够连通进气腔700和外部大气的单向进气阀214。
[0018]
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能够连通出液口211和第二容纳腔220的流通通道400,且所述的按压件21上还设有能够连通流通通道400和进气腔700的输气孔215,所述的管体221上还连接有在按压件21相对底座1滑动时能够将输气孔215关闭或打开的连接管23。
[0019]
所述的连接管23上设有能够连通流通通道400和第二容纳腔620的过渡通道230,所述的连接管23下端连接有止挡部231,所述的连接管23上设有能够连通过渡通道230和第二容纳腔620的过渡连接孔232。
[0020]
一种按压组件,包括连接至容器口部的底座91,所述的底座91上连接有在相对其滑动时能够向外排液的连接件92,所述的底座91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活动而顶压连接件92滑动的按压件94,所述的连接件92包括可滑动地设于底座91上的第一连接筒921,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上还连接有能够相对其滑动的第二连接筒922,且所述的第二连接筒922、按压件94和底座1之间配合形成有能够储存排出的物质的第一容纳腔930,所述的按压件94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930相通并用于出液的出液口941,所述的连接件92与底座91之间还设有能够驱动连接件92复位的复位件95。
[0021]
所述的第二连接筒922上设有第二容纳腔9220,且所述的第二连接筒922与按压件94之间设有能够连通第二容纳腔9220与第一容纳腔930的输液通道960,所述的按压件94上设有在其相对底座91滑动时能将输液通道960封闭或打开的第一密封部942。
[0022]
所述的按压件94与底座1之间配合形成有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1滑动时能够对容器内部打气并在按压件94上移时将容器内物质吸出的运送通道970。
[0023]
所述的按压件94上设有第二密封部943和第三密封部944,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1滑动时第二密封部943与底座1的壁面贴合而将运送通道970与第一容纳腔930隔断,并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1反向滑动时第二密封部943与底座1的壁面脱离而将运送通道970与第一容纳腔930连通。
[0024]
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91滑动时第三密封部944与底座91的壁面脱离而将运送通道970与容器内部连通,并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91反向滑动时时第三密封部944与底座91的壁面贴合而将运送通道970与容器内部隔断。
[0025]
所述的复位件95包括设于底座91上的封闭腔951,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内设有能够在封闭腔951内活动而改变封闭腔951容积的按压部952,所述的封闭腔951的容积增大或减小进而使得封闭腔951与外部大气之间产生当外力撤销时能够使按压部952滑动复位的压力差。
[0026]
所述的按压件94上还设有能够连通出液口941和第二容纳腔9220的连通腔940,所
述的第一连接筒921与底座1之间围成有空腔980,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上设有能够连通空腔980和连通腔940的单向进气阀9211,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和第二连接筒922之间还设有在第一连接筒921相对第二连接筒922活动时能够将空腔980内的空气打入第二容纳腔9220内的打气腔990,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上设有在其相对第二连接筒922滑动时能够将打气腔990和空腔980连通的第一打气孔9212,且在第一连接筒921相对第二连接筒922反向滑动时第一打气孔9212与第二连接筒922的壁面贴合而封闭,所述的第二连接筒922上还设有能够连通打气腔990和第二容纳腔9220的第二打气孔9221。
[0027]
所述的按压件94与底座91之间还设有复位组件99。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在使用时,首先操作按压件,按压件向下移动并顶压连接件,此时连接件和按压件配合而将第一容纳腔内的空气通过出液口向外排出,且在按压件和连接件上移复位时,第一容纳腔内的空气压力小于容器内而能够将容器内的物质吸出至第一容纳腔内进储存,并再次操作按压件,连接件将第一容纳腔内的物质经由出液口向外泵出,并对第一容纳腔补气,并且持续的操作按压件,就能将容器内的物质持续的向外泵出,使用非常的方便,当撤销按压件受到的外力后,复位件顶推按压件和连接件进行回弹复位,复位的方式简单,而且按压组件的各部件可以采用统一材料制成,便于进行加工生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由于加工材料的统一,按压组件在进行回收也更为方便,更为环保,相较于现有的按压组件,本按压组件的结构更加的紧凑,使用的零部件也更少,便于工人进行组装。
[0029]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3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1使用时的剖视图;
[0032]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2的剖视图;
[0033]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2使用时的剖视图;
[0034]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3的剖视图;
[0035]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3使用时的剖视图;
[0036]
图7是图5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37]
图8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38]
图9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3中连接管的立体图之一;
[0039]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3中连接管的立体图之二;
[0040]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4的剖视图;
[0041]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4使用时的剖视图;
[0042]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5的剖视图;
[0043]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5使用时的剖视图;
[0044]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5中第一连接筒的立体图之一;
[0045]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5中第一连接筒的立体图之二;
[0046]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5中按压件的立体图;
[0047]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实施例5中运送通道处的剖视图。
[0048]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50]
实施例1:
[0051]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组件,包括连接至容器口部的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连接有在相对其滑动时能够向外排液的按压出液组件2,所述的按压出液组件2包括连接于底座1上的按压件21,所述的按压件21上连接有能够相对其活动的连接件22,所述的连接件22、按压件21和底座1之间围成有用于容纳排出的物质的第一容纳腔300,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300相通并用于出液的出液口211,所述的按压件21和连接件22之间设有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打开而将出液口211与第一容纳腔300连通的开闭组件6,所述的按压件21与底座1之间还设有能够驱动连接件22复位的复位件5。
[0052]
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在使用时,首先操作按压件21,按压件21向下移动并顶压连接件22,此时连接件22和按压件21配合而将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空气通过出液口211向外排出,且在按压件21和连接件22上移复位时,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空气压力小于容器内而能够将容器内的物质吸出至第一容纳腔300内进储存,同时再次将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空气排出,再次操作按压件21,连接件22将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物质经由出液口211向外泵出,并对容器内进行补气,并且持续的操作按压件21,就能将容器内的物质持续的向外泵出,使用非常的方便,当撤销按压件21受到的外力后,复位件5顶推按压件21和连接件22进行回弹复位,复位的方式简单,而且按压组件的各部件可以采用统一材料制成,便于进行加工生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由于加工材料的统一,按压组件在进行回收也更为方便,更为环保,相较于现有的按压组件,本按压组件的结构更加的紧凑,使用的零部件也更少,便于工人进行组装。
[0053]
如图1至2所示,所述的开闭组件6包括设于按压件21上并用于连通第一容纳腔300与出液口211的连通孔61和设于连接件22上并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能将连通孔61封闭或打开的密封部62。密封部62和连通孔61配合用于关闭第一容纳腔300与出液口211,避免外部的灰尘或颗粒进入第一容纳腔300内,污染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物质。所述的密封部62为连接于管体221上的密封板。开闭组件6能够替代封闭阀门,减少使用的部件,而且连通孔61和密封部62为普遍常见的部件,仅在按压件21和连接件22成型的时候就能够被加工出来了,无需进行另外的加工操作,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更为环保。
[0054]
如图1至2所示,所述的连接件22包括管体221,所述的管体221上设有在其向下滑动时能够对容器内部打气并在连接件22上移时将容器内物质吸出的运送通道222,所述的连接件22上还设有能够连通第一容纳腔300与运送通道222的排液孔223,所述的按压件21上还设有在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能够将排液孔223封闭的封闭部216。当连接件22相对按压件21向下滑动时运送通道222能深入至容器内,从而使得物质能够迅速的流入至第一容纳腔300内,并且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物质在向出液口211出液后还有一定的残留,因此在下次出液时轻轻按压按压件21,就能够出液了,出液更加的方便。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流通通道400。
[0055]
如图1至2所示,所述的复位件5包括设于按压件21上的封闭腔51,所述的底座1内设有能够在封闭腔51内活动而改变封闭腔51容积的按压部52,所述的封闭腔51的容积增大或减小进而使得封闭腔51与外部大气之间产生当外力撤销时能够使按压部52滑动复位的压力差。由于复位件5采用压缩空气回弹的做法,能够避免金属弹簧的疲劳,而且不会出现锈迹,进而污染容器内的物质。
[0056]
工作原理:
[0057]
按压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按压件21下压,在按压件21下压时,连接件22上的密封部62与按压件21上的连通孔61脱离,从而使得第一容纳腔300和出液口211通过连通孔61相互连通,并且按压件21上的封闭部216将连接件22的排液孔223封闭,按压件21继续下移时顶压连接件22,此时按压件21和连接件22向下移动,而将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空气从连通孔61后从出液口211向外打出,此时第一容纳腔300的容积减小。
[0058]
在撤销掉按压件21的压力后,按压件21通过复位件5复位而向上移动,按压件21上移而使得连通孔61顶靠密封部62,此时第一容纳腔300与外部空气隔断而与容器内部连通管,由于第一容纳腔300的容积逐渐增大,而且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空气压力小于容器内的空气压力,此时容器内的物质就能够通过运送通道222后从排液孔223被容器内的空气压力挤出至第一容纳腔300内储存,并使得按压件21带动连接件22复位,此时连通孔61被密封部62封闭,第一容纳腔300和出液口211无法连通。
[0059]
当再次下压按压件21时,密封部62与连通孔61分离而将第一容纳腔300和出液口211通过连通孔61相互连通,对第一容纳腔300补气,并在封闭部216完全封闭排液孔223之前通过运送通道222对容器进行补气,并且按压件21继续下移,按压件21上的封闭部216再次将排液孔223封闭,按压件21挤压储存在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物质,而使得物质通过连通孔61后从出液口211向外泵出,同时按压件21和连接件22下移时配合再次将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空气排出至外部。当然本按压组件还可以用来喷射水等溶液或液体物质,能够通过与空气混合,泵出更均匀的水雾、水珠、水粒,水线等等。同时还可以用来泵粉末或者颗粒物。
[0060]
实施例2:
[0061]
如图3至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密封部62为连接于管体212上的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内设有能够连通第一容纳腔300和出液口211的第二容纳腔620,所述的密封部62上还设有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能够与连通孔61对齐而将第二容纳腔620与第一容纳腔300连通的壁孔621,且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反向滑动时连通孔61与延伸管的壁面贴合而封闭。
[0062]
仅在连接件22相对按压件21滑动至壁孔621与连通孔61对齐时,第二容纳腔620能够与第一容纳腔300导通,在按压件21再次下压时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物质从连通孔61经过壁孔621后进入至第二容纳腔620后从出液口211向外泵出。
[0063]
实施例3:
[0064]
如图5至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按压件21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进气腔700,所述的连接件22与按压件21之间配合形成有能够为第二容纳腔220打气的打气腔800,且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能够连通进气腔700和打气腔800的通气孔213,所述的密封部62上还设有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滑动时能够将第二容纳腔620和打气腔800连通的进气孔622,且在按压件21相对连接件22反向滑动时进气孔622与按压件21的壁面贴合而关闭。
[0065]
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能够连通进气腔700和外部大气的单向进气阀214。按压件21在向上滑动时单向进气阀214打开而对进气腔700进行补气。
[0066]
工作原理:
[0067]
按压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按压件21下压,在按压件21下压时,连接件22上的密封
部62与按压件21上的连通孔61脱离,从而使得第一容纳腔300、第二容纳腔620和出液口211通过连通孔61相互连通,并且按压件21上的封闭部216将连接件22的排液孔223封闭,当按压件21继续下移时顶压连接件22,密封部62上内的进气孔622和按压件21的壁面分离进气腔700、打气腔800和第二容纳腔620连通,按压件21下移时进气腔700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孔213进入至打气腔800后,按压件21持续下移时通气孔213被底座1的壁面封壁,打气腔800成为密封腔,打气腔800的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孔622被打入至第二容纳腔620内,并且按压件21和连接件22持续向下移动时,能够将第一容纳腔300内的气体通过连通孔61和壁孔621后进入至第二容纳腔620后从出液口向外排出,此时第一容纳腔300的容积减小。
[0068]
在撤销掉按压件21的压力后,按压件21通过复位件5复位而向上移动,按压件21上移时带动连接件22复位,连通孔61被密封部62封闭,此时第一容纳腔300与外部空气隔断而与容器内部连通,由于第一容纳腔300的体积逐渐增大,而且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空气压力小于容器内的空气压力,此时容器内的物质就能够通过运送通道222后从排液孔223被容器内的压力挤压至第一容纳腔300内储存。
[0069]
当再次下压按压件21时,密封部62与连通孔61分离而将第一容纳腔300、第二容纳腔620和出液口211通过连通孔61相互连通,对第一容纳腔300补气,并在封闭部216完全封闭排液孔223之前通过运送通道222对容器内进行补气,并且按压件21继续下移,按压件21上的封闭部216再次将排液孔223封闭,同时按压件21挤压储存在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物质,并在壁孔621与连通孔61对齐时,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物质从连通孔61经过壁孔621后进入至第二容纳腔620后从出液口211泵出,进气腔700内的空气被打入至打气腔800后通过进气孔622进入至第二容纳腔620后与物质混合而生成泡沫后从出液口211向外泵出,并且在按压件21挤压储存在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物质时再次将第一容纳腔300内的空气向外泵出。
[0070]
实施例4:
[0071]
如图11至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按压件21上设有能够连通出液口211和第二容纳腔220的流通通道400,且所述的按压件21上还设有能够连通流通通道400和进气腔700的输气孔215,所述的管体221上还连接有在按压件21相对底座1滑动时能够将输气孔215关闭或打开的连接管23。当按压件21向下移动时输气孔215与连接管23的管壁相接触而将输气孔215封闭,此时进气腔700为密封腔,空气无法通过输气孔215进入至进气腔700内,而使得按压件21向下移动时进气腔700内的空气受到压缩而成为压缩空气。并且在按压件21向上移动的时候输气孔215与连接管23的管壁脱开,此时外部的空气能够从出液口211后通过输气孔215进入至进气腔700内,对空腔进行补气。
[0072]
所述的连接管23上设有能够连通流通通道400和第二容纳腔620的过渡通道230,所述的连接管23下端连接有止挡部231,所述的连接管23上设有能够连通过渡通道230和第二容纳腔620的过渡连接孔232。止挡部231为挡板或者十字形挡块,当物质通过打气腔800内的压缩空气的挤压沿着止挡部231的壁面爬行至过渡连接孔232后通过流通通道400和出液口211后被泵出,物质在止挡部231的壁面爬行和通过过渡连接孔232时与空气而混合的更彻底,泵出的泡沫的更细腻。
[0073]
实施例5:
[0074]
如图13至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一种按压组件,包括连接至容器口部的底座91,所述的底座91上连接有在相对其滑动时能够向外排液的连接件92,所述的
底座91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活动而顶压连接件92滑动的按压件94,所述的连接件92包括可滑动地设于底座91上的第一连接筒921,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上还连接有能够相对其滑动的第二连接筒922,且所述的第二连接筒922、按压件94和底座1之间配合形成有能够储存排出的物质的第一容纳腔930,所述的按压件94上设有与第一容纳腔930相通并用于出液的出液口941,所述的连接件92与底座91之间还设有能够驱动连接件92复位的复位件95。
[0075]
按压组件在使用时,首先操作按压件94,按压件94向下移动并顶压第一连接筒921和第二连接筒922,此时第一容纳腔930内的空气通过出液口941向外排出,并且在连接筒921和第二连接筒922复位时,第一容纳腔930处于负压并能够将容器内的物质吸出至第一容纳腔930内进储存,并再次操作按压件94,连接件92将第一容纳腔930内的物质经由出液口941向外泵出,并且持续的操作按压件94,就能将容器内的物质持续的向外泵出,使用非常的方便,当撤销按压件21受到的外力后,复位件5顶推第一连接筒921、第二连接筒922进行回弹复位,复位的方式简单,而且按压组件的各部件可以采用统一材料制成,便于进行加工生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由于加工材料的统一,按压组件在进行回收也更为方便,更为环保,相较于现有的按压组件,本按压组件的结构更加的紧凑,使用的零部件也更少,便于工人进行组装。
[0076]
如图13至18所示,所述的第二连接筒922上设有第二容纳腔9220,且所述的第二连接筒922与按压件94之间设有能够连通第二容纳腔9220与第一容纳腔930的输液通道960,所述的按压件94上设有在其相对底座91滑动时能将输液通道960封闭或打开的第一密封部942。第一密封部942用于封闭输液通道960,避免液体回流,而且第一密封部942为密封环,能够在生产时被同时加工出来,节省了生产的成本。
[0077]
如图13和图18所示,所述的按压件94与底座1之间配合形成有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1滑动时能够对容器内部打气并在按压件94上移时将容器内物质吸出的运送通道970。当第二连接筒922向上移动时容器内的物质向外排出至第一容纳腔930内,然后再次操作按压件94,按压件94顶推第一连接筒921向下滑动,此时第一容纳腔930内的物质受到挤压后从输液通道960进入至第二容纳腔9220内。
[0078]
如图13、14和17所示,所述的按压件94上设有第二密封部943和第三密封部944,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1滑动时第二密封部943与底座1的壁面贴合而将运送通道970与第一容纳腔930隔断,并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1反向滑动时第二密封部943与底座1的壁面脱离而将运送通道970与第一容纳腔930连通。当运送通道970与第一容纳腔930隔断,运送通道970内的气体能够被压入至容器内。
[0079]
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91滑动时第三密封部944与底座91的壁面脱离而将运送通道970与容器内部连通,并在按压件94相对底座91反向滑动时时第三密封部944与底座91的壁面贴合而将运送通道970与容器内部隔断。当运送通道970与第一容纳腔930连通时,第三密封部944能够封闭容器与第一容纳腔930,避免第一容纳腔930内的液体回流至容器内。
[0080]
如图13至14所示,所述的复位件95包括设于底座91上的封闭腔951,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内设有能够在封闭腔951内活动而改变封闭腔951容积的按压部952,所述的封闭腔951的容积增大或减小进而使得封闭腔951与外部大气之间产生当外力撤销时能够使按压部952滑动复位的压力差。由于复位件95采用压缩空气回弹的做法,能够避免金属弹簧的疲劳,而且不会出现锈迹,进而污染容器内的物质。
[0081]
如图13至14所示,所述的按压件94上还设有能够连通出液口941和第二容纳腔9220的连通腔940,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与底座1之间围成有空腔980,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上设有能够连通空腔980和连通腔940的单向进气阀9211,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和第二连接筒922之间还设有在第一连接筒921相对第二连接筒922活动时能够将空腔980内的空气打入第二容纳腔9220内的打气腔990,所述的第一连接筒921上设有在其相对第二连接筒922滑动时能够将打气腔990和空腔980连通的第一打气孔9212,且在第一连接筒921相对第二连接筒922反向滑动时第一打气孔9212与第二连接筒922的壁面贴合而封闭,所述的第二连接筒922上还设有能够连通打气腔990和第二容纳腔9220的第二打气孔9221。
[0082]
如图13至14所示,所述的按压件94与底座91之间还设有复位组件99。复位组件99为与上述的复位件95相同的空气弹簧。
[0083]
工作原理:
[0084]
按压组件在使用时,下压按压件94,此时第一连接筒921先向下移动,并在移动的时候按压件94上的第一密封部942与第二连接筒922的侧壁脱离,从而使得第二容纳腔9220和第一容纳腔930通过运送通道970相互连通,并且按压件94上的第二密封部943与底座91的壁面贴合而将运送通道970与第一容纳腔930隔断,当按压件94继续下移时第二连接筒922顶压第二连接筒922,此时按压件94同时顶压第二连接筒922和第一连接筒921向下移动,而使得第一容纳腔930内的空气通过运送通道970和第二容纳腔9220后由出液口941向外排出,此时第一容纳腔300的容积减小,并且在第一连接筒921相对第二连接筒922下移的时候,第一连接筒921上的第一打气孔9212与第二连接筒922的壁面脱离,将打气腔990和空腔980连通,空腔980内的空气能从第二打气孔9221压入至第二容纳腔9220内。
[0085]
在撤销掉按压件94的压力后,第一连接筒921通过复位件95复位而向上移动,按压件94通过复位组件99而向上复位,此时按压件94上内的第一密封部942和第二连接筒922的壁面贴合而将第一容纳腔930与运送通道970阻隔,此时第一容纳腔930与外部空气隔绝而通过运送通道970与容器内部连通,由于第一容纳腔930的体积逐渐增大,而且第一容纳腔930内的空气压力小于容器内的空气压力,在第一连接筒921上移时第二密封部943与底座91的壁面脱离,并且在第三密封部944将运送通道970与容器内部隔断之前容器内的物质通过容器内的压力从运送通道970被挤压至第一容纳腔930内储存,第一连接筒921继续上移直至第三密封部944与底座91的壁面贴合而将运送通道970与容器内部隔断,第一容纳腔930和输液通道960无法连通,并且在第一连接筒921上移时,第一打气孔9212与第二连接筒922的壁面贴合而封闭,因此空腔980内的空气无法进入至第二容纳腔9220内,并且第一连接筒921上时单向进气阀9211连通空腔980和连通腔940从而对空腔980进行补气。
[0086]
当再次下压按压件94时,下压按压件94,此时第一连接筒921先向下移动,并在移动的时候按压件94上的第一密封部942与第二连接筒922的侧壁脱离,从而使得第二容纳腔9220和第一容纳腔930通过运送通道970相互连通,对第一容纳腔930补气,并在第二密封部943与底座91的壁面贴合之前外部的空气通过运送通道970进入至容器内而对容器进行补气,并且第一连接筒921在向下移动的时候挤压储存在第一容纳腔930内的物质,而使得物质通过输液通道960后被输送至第一容纳腔930内,并且空腔980内的空气被打入至第二容纳腔9220内与物质混合而生成泡沫后通过连通腔940后从出液口941向外泵出,同时第一连接筒921和第二连接筒922配合而将第一容纳腔930内空气再次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