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8224发布日期:2021-12-29 14:2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环保排放要求的提高,加油站需要进行油气回收。目前,加油站主要采用三次油气回收系统进行油气处理,现有三次油气回收系统无论是采用冷凝+吸附工艺还是吸附+吸收工艺,吸附罐中真空再生出来的油气均是由真空泵直接注入了地下储油罐顶部的气相空间内。
3.高浓度油气进入储油罐的气相空间后聚集在储油罐的顶部。当储油罐温度波动或者由加油枪的气相套管回收的油气量增多时,储油罐顶部的高浓度油气在储油罐内气压的作用下回流进入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内。这种油气回流一方面会造成三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处理负荷增加,另一方面也会发生出口排放超标的风险。
4.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吸附罐中真空再生出来的油气通过本技术液下油气分布器输送至地下储油罐的液位以下,油气从液下分布器的出口溢出后的上升过程中,油气与地下储油罐内的液相充分接触,油气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被液相吸收,从而降低了地下储油罐顶部的油气浓度,防止地下储油罐顶部气相空间气压过大而造成的油气回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包括一端与地下储油罐的入口相连的分布器连接管,所述分布器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竖直设置的出气管相连;
8.所述出气管的底端封堵;所述出气管的下端固定插入到球形骨架内;位于球形骨架内部的出气管侧壁下部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排出气孔组,每排出气孔组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出气孔;
9.所述球形骨架的外端面上包覆有若干层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的孔径小于出气孔的直径;
10.所述球形骨架上部的出气管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设置环形浮子。
11.优选的,所述出气孔的孔径为1mm~20mm。
12.优选的,所述球形骨架外端面上包覆的金属丝网层数为1~5层。
13.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网的目数为10~200目。
14.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与环形浮子之间通过若干根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杆进行同轴固定连接;
15.所述连接杆的径向外端与环形浮子的径向内端面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径向内端与出气管的外壁固定相连。
16.优选的,所述分布器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
17.所述第一连接管呈直角弯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竖直管上设置有用来与地下储油罐入口法兰相连的固定法兰;
18.所述第三连接管呈直角弯管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竖直管端部向下与出气管的顶端进行同轴固定连接;
19.所述第二连接管呈u型弯管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中两平行管的端部分别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一连接管的水平管端部、第三连接管的水平管端部相连。
20.优选的,所述环形浮子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根支腿;
21.所述支腿的垂直高度大于环形浮子底端与球形骨架底端之间的垂直高度。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实用新型中出气管与环形浮子同轴固定连接,并与安装有旋转接头的管路连接,使出气管的下端出气孔随着环形浮子根据液位的变化而浮动,可以保持出气管气相出口始终处于特定的液面深度位置,实现了出口压力恒定,进而保证油气在地下储油罐内不同吸收液位时气相分布效果的一致,保证了吸收效果的稳定性,降低了三次油气回收系统的运行负荷。
24.(2)本实用新型出气管下端球形骨架、金属丝网的设置,使出气管出口采用了气泡消散设计,出口气泡被打散成直径较小的气泡,提高了气泡与液相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分布器连接管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地下储油罐内液位下降时本实用新型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
[0031]1‑
地下储油罐,2

固定法兰,3

第一连接管,4

旋转接头,5

第二连接管,6

第三连接管,7

环形浮子,8

液面,9

连接杆,10

出气管,101

出气孔,11

球形骨架,12

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3]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4]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5]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7]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包括一端与地下储油罐1的入口相连的分布器连接管,所述分布器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竖直设置的出气管10相连;
[0038]
如图3所示,所述出气管10的底端封堵;所述出气管10的下端固定插入到球形骨架11内;位于球形骨架11内部的出气管10侧壁下部沿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排出气孔组,每排出气孔组包括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的出气孔101;
[0039]
所述球形骨架11的外端面上包覆有若干层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的孔径小于出气孔101的直径;金属丝网的设置在出气管10的下端形成气泡消散设计,将出口油气较大直径的气泡分解成微小气泡,增加了气泡与液相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收效率;
[0040]
所述球形骨架11上部的出气管10的外壁上同轴固定设置环形浮子7。本技术出气管10与环形浮子7之间的同轴固定设置,使出气管10的下端出气孔101随着环形浮子7根据液位的变化而浮动,可以保持出气管10气相出口始终处于特定的液面深度位置,实现了出口压力恒定,进而保证油气在地下储油罐1内不同吸收液位时气相分布效果的一致,在满足吸收效果的同时也保护了真空泵。
[0041]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101的孔径为1mm~20mm。
[0042]
优选的,所述球形骨架11的外端面上包覆的金属丝网层数为1~5层。
[0043]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网的目数为10~200目。
[0044]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10与环形浮子7之间通过若干根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杆9进行同轴固定连接;
[0045]
所述连接杆9的径向外端与环形浮子的径向内端面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9的径向内端与出气管10的外壁固定相连。
[0046]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分布器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6;
[0047]
所述第一连接管3呈直角弯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管3的竖直管上设置有用来与地下储油罐1入口法兰相连的固定法兰2;
[0048]
所述第三连接管6呈直角弯管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管6的竖直管端部向下与出气管10的顶端进行同轴固定连接;
[0049]
所述第二连接管5呈u型弯管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管5中两平行管的端部分别通过旋转接头4与第一连接管3的水平管端部、第三连接管6的水平管端部相连。
[0050]
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6的结构设置以及两个旋转接头4的设置,
能够实现出气管10随着环形浮子7根据地下储油罐1内液位的变化进行上下浮动,从而使出气管10的下端始终位于液面8以下。
[0051]
优选的,所述环形浮子7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根支腿12;
[0052]
所述支腿12的垂直高度大于环形浮子7底端与球形骨架11底端之间的垂直高度,即支腿12的底端要低于球形骨架11的底端,当地下储油罐1内液面降低时,支腿12首先落地对球形骨架11进行支撑保护,避免球形骨架11与地下储油罐1摩擦接触造成损坏。
[0053]
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系统的液下油气分布器,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54]
三次油气回收的油气进入第一连接管3的管腔,并依次流经第二连接管5和第三连接管6,最终到达出气管10,并通过出气管10侧壁的出气孔101进入地下储油罐1内的液相,气泡上升过程中与球形骨架11的外侧金属丝网碰撞,较大的气泡离散成更小的气泡并在液相中完成吸收。
[0055]
环形浮子7带着出气管10始终漂浮于液面8之上;如图4所示,当液面8降低时,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6的结构设置以及两个旋转接头4的设置,能够实现出气管10随着环形浮子7根据地下储油罐1内液位的变化进行上下浮动,从而使出气管10的下端始终位于液面8以下。
[0056]
当液面8降低至临界值时,支腿12支撑落地,保证出气管10不会侧滑损坏。
[0057]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