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用保鲜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1852发布日期:2021-11-06 05:3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用保鲜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用保鲜膜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对食品加热后,为了移动器皿,常常需要额外寻找可以隔热且防滑的物品,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对加热后的器皿进行移动,需额外寻找隔热防滑物品而产生麻烦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食品用保鲜膜,整体为带状,其膜体上设有非穿透型的类断点线,所述类断点线于保鲜膜整体长向上反复设置或一直延续,以供各次对膜体截段使用时对类断点线利用。非穿透型的类断点线,即将断点线上穿透型的开口,代以较薄的膜体,以保持隔离膜体两面气体的能力,同时提供高于断点线的抗拉能力使其不被误撕开,而又不致导致膜体无法沿该线撕开。人们在加热时经常要用到保鲜膜覆盖器皿,在对食品加热后,可通过将膜体沿类断点线撕开分成两部分,团成团状,即可作为隔热物置于器皿两侧来端起器皿,且具有防滑效果。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类断点线为直线构型,且与膜体的横向相平行、垂直或倾斜。直线构型即该类断点线上的上述较薄部分位于一条直线上。直线构型且与膜体横向相平行,即在展开保鲜膜过程中类断点线所受拉伸最小,以防止误撕;与膜体横向相垂直,则展开过程中其所受拉伸较大,以便于观察其位置;与膜体横向相倾斜即对二者的兼顾。
7.在一些优化中,所述保鲜膜为点断式,所述类断点线穿过以断点线分界的所在膜体分段的中心区域;或所述保鲜膜为非点断式,所述类断点线与所述膜体的横向相平行,位于膜体的纵向中部。在类断点线为直线构型时,其穿过分段的中心区域,以及横向位于膜体的纵向中部,会使依其撕得的两部分膜体面积近似相等,进而使团成的两部分尺寸相近,均可使用。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膜为点断式,即形成以断点线分界的多个膜体分段;所述类断点线将所在分段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或所述类断点线及其直线延长线将其所在分段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所述面积相近意为,两部分面积相等或其中面积较小者的面积>=1/2倍较大者的面积且<较大者的面积。所述直线延长线,是指类断点线的1或2个端点未至膜体边缘时,其在该端点处的方向的直线延长线,使用时,在依该类断点线撕开膜体时,裂口扩展方向会与该方向相近;对于点断式保鲜膜,膜体边缘是指由断点线分界的其所在膜体分段的边缘。将膜体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以使团成的两部分均可使用。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膜为点断式,即形成以断点线分界的多个膜体分段;将所述类断点线撕开,裂口沿该类断点线产生或依该类断点线延展,会将其所在分段撕为
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依该类断点线延展,是指类断点线的1或2个端点未至膜体边缘时,撕开时裂口会依其端点处的大致方向继续延伸;所述面积相近意为,两部分面积相等或其中面积较小者的面积>=1/2倍较大者的面积且<较大者的面积。将膜体撕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以使团成的两部分均可使用。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膜为类点断式保鲜膜,即于膜体上等横向间距地反复设置有,沿膜体纵向跨越膜体的,直线形的所述类断点线,相邻类断点线间距<=4/5膜宽,且>=1/3膜宽。此方式可依所选的类断点线对膜体截段使用,以分别使截得的分段中包含或不包含类断点线;即既可作为上述隔热防滑用途使用,又可截为较小的分段使用,即在器皿不过大时,亦可作为较小的普通保鲜膜使用,达到节省的目的,作为可截断使用的保鲜膜,出于便利性,常见的做法是将截得的膜体分段尺寸设计为横向长于纵向,综上本方案将相邻类断点线间距设置为不长于4/5膜宽,即作为隔热防滑用途使用时分段长不超过8/5膜宽,以在便利性和节约上平衡,而将该间距设置为不短于1/3膜宽可使将其截为较小的分段时能够使用。
11.在一些优化中,所述类断点线为间断式,即其被相连部分分割成二或多个类断点线子段,子段间相连部分的长度均<=5cm。此方式用于增加正常使用中的整体强度,需要撕开时,可同时撕扯相连部分两端的两个类断点线子段来使相连部分断开,考虑到依类断线撕开膜体使用后即可丢弃,此时相比正常使用可更牢固地抓握并施用更大的力,故将其中相连部分最大长度设为5cm亦可撕开。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类断点线长度<=10cm或>10cm。该长度<=10cm用以减少对膜体整体强度的影响;或该长度>10cm用来更方便地撕开。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类断点线的两端均距所指向的膜体边缘<=10cm。所指向的膜体边缘,是指与该类断点线沿其端点处方向的直线延长线相交的膜体边缘。所述距离<=10cm以使撕开至类断点线两端外之后,裂口继续延伸的路径不会偏移过多,进而使撕成的两部分膜体面积不过多地偏离预设。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类断点线的两端均距所指向的膜体边缘>=0.5cm。边缘处的抗拉能力会弱于非边缘区域,故所述距离>0.5cm有助于防止误撕。
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食品用保鲜膜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对保鲜膜进行改进,以在对食品加热后进一步对其利用,使得无需寻找额外的隔热防滑物品,即可用其移动器皿,非常便利。
16.附图说明:
1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做出说明,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非点断式食品用保鲜膜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类点断式食品用保鲜膜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点断式食品用保鲜膜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点断式食品用保鲜膜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 保鲜膜膜体
24.2 类断点线 21 间断式类断点线上的相连部分
25.3 断点线
26.41 42 43 44膜体分段的边缘
27.d1 保鲜膜整体的长向/膜体的横向 d2 膜体的纵向
28.h 膜宽
29.l类点断式保鲜膜上相邻类断点线间距
30.a1 a2类断点线长度
31.b1 间断式类断点线上的子段间相连部分的长度
32.c1 c2 c3 c4 类断点线的两端距所指向的膜体边缘的距离。
33.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
35.图1所示食品用保鲜膜为非点断式,其整体为带状,其中,1为保鲜膜膜体,其上设有非穿透型的类断点线2,类断点线2于保鲜膜整体长向即膜体横向d1上一直延续,以供各次对膜体1截段使用时对类断点线2利用,d2为膜体纵向,类断点2线为直线构型,且与膜体1的横向d1相平行,位于膜体1的纵向d2中部,类断点线2为间断式,即其被相连部分21分割成多个类断点线子段,子段间相连部分21的长度b1均为2cm。
36.在用保鲜膜加热时可通过将膜体1沿类断点2线撕开分成两部分,团成团状,即可作为隔热物置于器皿两侧来端起器皿,且具有防滑效果;类断点线2为直线构型,且与膜体横向d1相平行,即在展开保鲜膜1过程中类断点线2所受拉伸最小,以防止误撕;类断点2线与所述膜体横向d1相平行,位于膜体1的纵向d2中部,会使依其撕得的两部分膜体面积近似相等,进而使团成的两部分尺寸相近,均可使用;类断点线2为间断式,子段间相连部分21的长度b1均为2cm,用于增加正常使用中的整体强度,当该长度b1设为3cm或5cm时,整体强度会更好,而当长度b1设为0.5cm或1cm时,更容易撕开。
37.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
38.本图中未作说明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可参照前述含义;图2所示食品用保鲜膜为类点断式,其中,即于膜体1上等横向d1间距l地反复设置有,沿膜体纵向d2跨越膜体1的,直线形的类断点线2,相邻类断点线2间距l为2/3膜宽h;类断点线2于保鲜膜整体长向d1上反复设置,以供各次对膜体1截段使用时对类断点线2利用,类断点线长度a1均为膜宽h。
39.于膜体1上等横向d1间距l地反复设置有,沿膜体纵向d2跨越膜体1的,直线形的类断点线2,相邻类断点线2间距l为2/3膜宽h。此方式既可作为隔热防滑用途使用,又可截为较小的分段使用,即在器皿不过大时,亦可作为较小的普通保鲜膜使用,达到节省的目的;本实施例将相邻类断点线2间距l设置为2/3膜宽h,即作为隔热防滑用途使用时分段长为4/3膜宽h,在作为较小膜体使用时分段长为2/3膜宽h,以在便利性和节约上平衡,此外间距l还分别可设置为如1/3膜宽h、1/2膜宽h、3/4膜宽h或4/5膜宽h,其中设为1/2膜宽h与3/4膜宽h时通用性更强。
40.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
41.本图中未作说明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可参照前述含义;图2所示食品用
保鲜膜为点断式,其中,类断点线2穿过以断点线3分界的所在膜体分段的中心区域,分段包括41 42 43 44四处边缘,类断点线2两端未至上述膜体边缘,类断点线2及其直线延长线将其所在分段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将所述类断点线2撕开,裂口依该类断点线2延展,会将所在分段撕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类断点线2长度为25cm,类断点线2的两端分别距各自指向的边缘41与42的距离c1与c2均为5cm。
42.保鲜膜为点断式,类断点线2及其直线延长线将其所在分段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使用时,在依该类断点线2撕开膜体时,裂口扩展方向会与该方向相近,将膜体1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以使团成的两部分均可使用;将所述类断点线2撕开,裂口依该类断点线2延展,会将其所在分段撕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以使团成的两部分均可使用;类断点线2长度为25cm,可以方便地将其撕开,在此目的下该长度还可设为高于10cm的其他值,具体如11cm、15cm或20cm,亦可较方便地将其撕开,出于另一目的,该长度亦可设为10cm以下的其他值,具体如1cm、2cm、4cm或10cm,以减少对膜体强度的影响;类断点线2的两端分别距各自指向的边缘41与42的距离c1与c2均为5cm,以使撕开至类断点线2两端外之后,裂口继续延伸的路径不会偏移过多,进而使撕成的两部分膜体面积不过多地偏离预设,当该距离c1与c2中最大者为10cm时,亦可达到该效果,显然当其中最大者为2cm、1cm或0.5cm时,效果会更好;类断点线2的两端分别距各自指向的边缘41与42的距离c1与c2均为5cm,还出于另一考虑,边缘处的抗拉能力会弱于非边缘区域,故留有5cm的距离有助于防止误撕,当该距离c1与c2中最小者为0.5cm、1cm或3cm时,亦可具备该效果,显然当其中最小者为10cm时,效果会更好。
43.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
44.本图中未作说明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标号,可参照前述含义;图2所示食品用保鲜膜为点断式,类断点线2于保鲜膜整体长向d1上反复设置,以供分次对膜体1截段使用时利用类断点线2,类断点线2为直线构型,且与膜体1的横向d1相垂直,类断点线2穿过以断点线3分界的所在膜体分段的中心区域,类断点线2长度a2为7cm;类断点线2的两端分别距各自指向的边缘41与42的距离c3与c4分别为9cm和10cm。
45.类断点线2为直线构型,且与膜体1的横向d1相垂直,使展开过程中其所受拉伸较大,以便于观察其位置,若将其设为与膜体横向d1相倾斜则可部分降低该过程中的拉伸,实现对防止误撕的兼顾;类断点线2穿过以断点线3分界的所在膜体分段的中心区域,在类断点线2为直线构型时,会使依其撕得的两部分膜体面积近似相等,进而使团成的两部分尺寸相近,均可使用;考虑到对膜体强度的影响,类断点线2的长度a2被设为7cm,在此目的下该长度a2还可设为10cm以下的其他值,出于另一目的,该长度亦可设为高于10cm的其他值,以较方便地将其撕开;类断点线2的两端分别距各自指向的边缘41与42的距离c3与c4分别为9cm和10cm,以使撕开至类断点线2两端外之后,裂口继续延伸的路径不会偏移过多,进而使撕成的两部分膜体面积不过多地偏离预设;将距离c3与c4如此设置还可有效地防止误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