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瓶贴标装置及抢救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0357发布日期:2021-12-12 20:4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瓶贴标装置及抢救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瓶贴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瓶贴标装置及抢救车。


背景技术:

2.目前rfid标签出厂时基本是一个类似贴纸类型,在使用的时候,先是通过人工将rfid标签撕下,再贴在药瓶上,操作难度较大,其次,再用扫码枪扫码读取该标签信息。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药瓶贴标装置及抢救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贴标难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瓶贴标装置,其中,所述贴标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贴标口;设置在所述的所述贴标口下方,且位于所述箱体内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透明膜上,且所述透明膜绕设在传动组件上,以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将所述rfid标签运送至所述贴标口的下方。
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装置以及通过所述透明膜绕设连接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设置有多个。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贴标口上设置有推拉盖结构。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推拉盖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贴标口处的槽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槽结构内的滑盖,所述滑盖与所述槽结构滑动连接。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贴标口的内侧壁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贴标口处的尺寸。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为锥形漏斗形结构。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弹性结构上设置有红外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药瓶。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贴标口的下方设置rfid读写器。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指示灯。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抢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抢救车包括上述权任一项所述的药瓶贴标装置。
16.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瓶贴标装置及抢救车,所述装置包括:所述贴标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贴标口;设置在所述的所述贴标口下方,且位于所述箱体内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透明膜上,且所述透明膜绕设在传动组件上,以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将所述rfid标签运送至所述贴标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快速贴标,解决药瓶贴标难的问题,提高了贴标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瓶贴标装置的内部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瓶贴标装置的内部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瓶贴标装置中的rfid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抢救车的结构示意图。
21.标号说明
22.箱体10贴标口101rfid标签102透明膜103传动组件20动力装置210转动轮220推拉盖结构30弹性结构230红外检测装置40rfid读写器50指示灯60药瓶贴标装置100药瓶20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目前rfid标签出厂时基本是一个类似贴纸类型,在使用的时候,先是通过人工将rfid标签撕下,再贴在药瓶上,操作难度较大,其次,再用扫码枪扫码读取该标签信息。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瓶贴标装置,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贴标装置包括:箱体10,设置在所述箱体10上贴标口101;设置在所述的所述贴标口101下方,且位于所述箱体10内的rfid标签102;所述rfid标签102设置在透明膜103上,且所述透明膜103绕设在传动组件20上,以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0将所述rfid标签102运送至所述贴标口101的下方。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可将可通过实的传动组件20带动透明膜103运动,由于透明膜103上设置有rfid标签102,因此当rfid标签102运动至贴标口101下方时,药瓶200进入该贴标口101后(图1中的箭头即为药瓶200的运动方向),药瓶200的瓶底就会贴上rfid标签102,由此实现自动贴标的效果。
2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rfid标签102均匀设置在透明膜103上,且透明膜103上绕成线圈状,如图3中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rfid标签102采用的是双面胶的形式,其中一面粘贴在透明膜103上,另一面用于粘贴在瓶底。所述传动组件20包括动力装置210和转动轮220,所述动力装置210和转动轮220都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动力装置210和转动轮220上绕设有所述透明膜103,通过所述动力装置210和转动轮220带动透明膜103运动,进而带动透明膜103上的rfid标签102运动到贴标口101。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210为电动马达装置,转动轮220可在箱体10内沿着一个轴转动,电动马达装置传输动力至转动轮220上,转动轮220转动,由于转动轮220上设置有透明膜103,因此当转动轮220转动时,透明膜103就会运动,是的rfid运动至贴标口10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轮220可设置有多个,并且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根据所述转动轮220的转动可以带动透明膜103运动。
此外,如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成线圈状的透明膜103是套设在箱体10内固定设置的轴上,线圈状的透明膜103可绕着该轴转动。具体地,电动马达装置一提供动力就可以带动转动轮220运动,进而带动线圈状的透明膜103可绕着该轴转动,从而带动透明膜103运动,使得rfid标签102运动至贴标口101。
2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贴标口101处设置有推拉盖结构3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推拉盖结构30是用于对贴标口101进行打开或者封闭的。在具体应用时,本实施例可在贴标口101的边沿设槽结构,该槽结构内设置有滑盖,滑盖可在该槽结构内滑动。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推拉盖结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贴标口101处的槽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槽结构内的滑盖,所述滑盖与所述槽结构滑动连接。当将所述滑板在该槽结构中滑动时,就可以对所述贴标口101进行打开或者封闭。
2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贴标口101的内侧壁设置有弹性结构230,所述弹性结构230用于调节所述贴标口101处的尺寸。也就是说,当使用瓶身尺寸更大的药瓶200进入贴标口101时,由于贴标口101的内侧壁设置成弹性结构230,因此就可以允许更大尺寸的瓶身进入该贴标口101,进而实现对瓶底进行贴标。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结构230设置成锥形漏斗形结构,从图1中可以看出,锥形漏斗形结构的上部分的尺寸大于下部分的尺寸,当放入药瓶200过大时,锥形漏斗受力后展开,这样,既能满足多种规格的药瓶200,同时,也能更好的辅助在贴标时的rfid标签102位置保持在瓶底的中间,这样有利于药瓶200进入所述贴标口101。
2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结构230上设置有红外检测装置40,用于检测所述药瓶20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红外检测装置40检测药瓶200脱离所述贴标口101后,本实施例的动力装置210启动,进而带动透明膜103运动,带动rfid标签102到达贴标口101。本实施例中,所述贴标口101的下方设置rfid读写器50。具体地,所述rfid读写器50是设置在透明膜103的下方,也就是说透明膜103是位于rfid读写器50与贴标口101之间,因此,当瓶底贴上rfid标签102后,rfid读写器50就会读取到rfid标签102,记录到药瓶200信息。
30.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箱体10上还设置有指示灯60。该指示灯60是用于控制指示贴标是否完成或者标签信息读取是否完成。具体实施时,在贴标时,首先开启设备,将药瓶200对准贴标口101位置,然后,向下一按,接触到rfid标签102后,贴标成功,同时,触发底座的rfid读写器,自动读取该rfid标签信息并录入到系统,完成后,语音提示“读取成功”或“滴”的一声,同时,绿灯闪烁提示,反之,红灯与语音提示操作失败。
31.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抢救车,如图4中所示,所述抢救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药瓶贴标装置。从图4中可以看出,药瓶贴标装置100设置在抢救车的上部分,以实现对抢救车内的药瓶进行贴标与标签信息读取。
32.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瓶贴标装置及抢救车,所述装置包括:所述贴标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贴标口;设置在所述的所述贴标口下方,且位于所述箱体内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透明膜上,且所述透明膜绕设在传动组件上,以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将所述rfid标签运送至所述贴标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快速贴标,解决药瓶贴标难的问题,提高了贴标效率。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