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食品保鲜罐

文档序号:27241655发布日期:2021-11-03 19:1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食品保鲜罐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食品保鲜罐。


背景技术:

2.食品包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食品工业化过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因此一种真空食品保鲜罐是十分有必要的。
3.然而,现有的真空食品保险罐常常采用罐体密封食品物料,不方便吸收罐体中挥发的水分,使得水分容易浸泡食品物料,造成食品物料品质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食品保鲜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真空食品保险罐常常采用罐体密封食品物料,不方便吸收罐体中挥发的水分,使得水分容易浸泡食品物料,造成食品物料品质的下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减震机构、干燥机构;
6.所述干燥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机构的底部,所述减震机构底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干燥机构;
7.所述减震机构稳定地支撑食品物料,使得食品物料受到的冲击力被所述减震机构缓解,避免食品物料因受到冲击力损坏,所述干燥机构吸收所述减震机构中的水分,防止水分扩散到食品物料上而造成食品物料品质的下降。
8.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橡胶垫能够密封所述外罐和所述密封盖之间形成的缝隙,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外罐、橡胶垫、内罐、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海绵垫、活动槽,所述橡胶垫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罐的顶部,所述橡胶垫的内壁活动连接于所述内罐,所述第一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内罐的顶部,所述第二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外罐的侧面,所述海绵垫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海绵垫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开设在所述内罐的侧面。
9.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内罐能够方便地盛放食品物料,所述外罐和所述内罐均为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内罐安装在所述外罐的内部。
10.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海绵垫能够吸收所述内罐受到的冲击力,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于所述橡胶垫,所述橡胶垫、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海绵垫和所述活动槽均为“环形”结构。
11.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第一干燥剂和所述第二干燥剂两者能够方便地吸收所述减震机构内部挥发的水分,所述干燥机构包括:限位槽、限位板、第一干燥剂、第二干燥剂,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内罐的底部,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机构的底部,所述第一干燥剂活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板的内部,所述第二干燥剂活动安装在所述外
罐的底部。
12.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限位槽能够方便收集所述减震机构内部挥发的水分,所述内罐底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槽,所述第二干燥剂为硅胶材质,所述限位板为“环形”结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板的顶部。
13.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控制柄能够方便地打开所述密封盖,还包括:密封盖、控制柄,所述密封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震机构的顶部,所述控制柄固定安装在所述密封盖的外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有减震机构,通过内罐盛放食品物料,然后将内罐放入外罐中,使得橡胶垫套住内罐顶部的第一安装槽并且海绵垫套住内罐侧面的活动槽,从而橡胶垫和海绵垫两者吸收内罐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内罐中食品物料受到过大的冲击力,实现了防止食品物料因受到冲击力损坏的功,极大地提高了实用性。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有干燥机构,通过第一干燥剂和第二干燥剂两者能够方便地吸收外罐内部挥发的水分,使得第二干燥剂吸水膨胀,从而第二干燥剂支撑外罐和内罐两者,胀大的第二干燥剂能够缓解内罐受到的冲击力,同时通过橡胶垫连接外罐和内罐两者,避免第一干燥剂和第二干燥剂两者进入内罐中,从而防止第一干燥剂和第二干燥剂两者混入食品物料中,实现了避免外罐中挥发的水分进入内罐造成食品物料品质下降的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减震机构;101、外罐;102、橡胶垫;103、内罐;104、第一安装槽;105、第二安装槽;106、海绵垫;107、活动槽;2、干燥机构;201、限位槽;202、限位板;203、第一干燥剂;204、第二干燥剂;3、密封盖;4、控制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一并参阅图1

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减震机构1、干燥机构2;干燥机构2固定安装在减震机构1的底部,减震机构1底部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于干燥机构2;减震机构1稳定地支撑食品物料,使得食品物料受到的冲击力被减震机构1缓解,避免食品物料因受到冲击力损坏,干燥机构2吸收减震机构1中的水分,防止水分扩散到食品物料上而造成食品物料品质的下降。
24.还包括:密封盖3、控制柄4,密封盖3固定安装在减震机构1的顶部,控制柄4固定安装在密封盖3的外壁,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密封盖3密封住减震机构1中的外罐101和内罐103,使得工作人员通过内罐103抽真空放入食品物料,从而密封盖3能够保持内罐103的真空状态,然后通过控制柄4能够方便的打开密封盖3,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取出内罐103中的食品物料。
25.减震机构1包括:外罐101、橡胶垫102、内罐103、第一安装槽104、第二安装槽105、海绵垫106、活动槽107,橡胶垫102固定安装在外罐101的顶部,橡胶垫102的内壁活动连接于内罐103,第一安装槽104开设在内罐103的顶部,第二安装槽105开设在外罐101的侧面,海绵垫10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槽105,海绵垫1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槽107,活动槽107开设在内罐103的侧面,外罐101和内罐103均为顶部开口结构,内罐103安装在外罐101的内部,第一安装槽104的内壁活动连接于橡胶垫102,橡胶垫102、第一安装槽104、第二安装槽105、海绵垫106和活动槽107均为“环形”结构,方便工作人员通过内罐103盛放食品物料,然后将内罐103放入外罐101中,使得橡胶垫102套住内罐103顶部的第一安装槽104并且海绵垫106套住内罐103侧面的活动槽107,从而橡胶垫102和海绵垫106两者吸收内罐103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内罐103中食品物料受到过大的冲击力,防止食品物料损坏。
26.干燥机构2包括:限位槽201、限位板202、第一干燥剂203、第二干燥剂204,限位槽201开设在内罐103的底部,限位板202固定安装在减震机构1的底部,第一干燥剂203活动安装在限位板202的内部,第二干燥剂204活动安装在外罐101的底部,内罐103底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限位槽201,第二干燥剂204为硅胶材质,限位板202为“环形”结构,限位槽201的内壁固定连接于限位板202的顶部,第一干燥剂203和第二干燥剂204两者能够方便地吸收外罐101内部挥发的水分,使得第二干燥剂204吸水膨胀,从而第二干燥剂204支撑外罐101和内罐103两者,胀大的第二干燥剂204能够缓解内罐103受到的冲击力,同时通过橡胶垫102连接外罐101和内罐103两者,避免第一干燥剂203和第二干燥剂204两者进入内罐103中,从而防止第一干燥剂203和第二干燥剂204两者混入食品物料中,实现了避免外罐101中挥发的水分进入内罐103造成食品物料品质下降的功能。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食品保鲜罐,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内罐103抽真空盛放食品物料,然后将内罐103放入外罐101中,并且通过密封盖3密封住外罐101和内罐103。
28.然后,橡胶垫102套住内罐103顶部的第一安装槽104并且海绵垫106套住内罐103侧面的活动槽107,从而橡胶垫102和海绵垫106两者吸收内罐103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内罐103中食品物料受到过大的冲击力,防止食品物料因受到过大的冲击力损坏。
29.同时,第一干燥剂203和第二干燥剂204两者吸收外罐101内部挥发的水分,使得第二干燥剂204吸水膨胀,从而第二干燥剂204支撑外罐101和内罐103两者,胀大的第二干燥剂204缓解内罐103受到的冲击力,同时通过橡胶垫102连接外罐101和内罐103两者,避免第一干燥剂203和第二干燥剂204两者进入内罐103中,从而防止第一干燥剂203和第二干燥剂204两者混入食品物料中,实现了避免外罐101中挥发的水分进入内罐103造成食品物料品质下降的功能。
30.最后,使用人员通过控制柄4打开密封盖3,方便地取出内罐103中的食品物料。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