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液灌装系统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7710发布日期:2021-12-01 12:3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液灌装系统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药液灌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药液灌装系统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口服液是以中药汤剂为基础,提取药物中有效成分,加入矫味剂、抑菌剂等附加剂,并按注射剂安瓿灌封处理工艺,制成的一种无菌或半无菌的口服液体制剂;瓶装口服液的生产需要经过药液灌装、装盖、灯检以及后续的多个作业工序。
3.相关技术中记载的一种药液灌装出料系统,包括轴线水平的绞龙1,绞龙1的输送末端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导条5,两个导条5之间的距离可供单个药瓶在支撑板3上通过,其中一个导条5延伸至绞龙1的一侧并与绞龙1之间存在供单个药瓶通过的间隙;支撑板3远离绞龙1的一端设置有送检传送带4,送检传送带4的上表面与支撑板3的上表面齐平,送检传送带4的输送末端设置有用于对药瓶进行灯检的灯检机;进一步的,导条5远离绞龙1的一端设置有上表面与送检传送带4上表面齐平的金属材质的衔接板2,衔接板2靠近导条5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两个连接板6,连接板6竖直设置并向衔接板2的上方延伸,两个连接板6分别与相应的导条5端面螺钉连接。
4.绞龙1将药瓶逐个送至支撑板3上,后续的药瓶推动先前进入到两个导条5之间的药瓶向靠近送检传送带4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药瓶需要经过衔接板2实现药瓶从支撑板3过渡至送检传送带4上;而在药液灌装或装盖的过程中,药液会从药瓶内部少量溢出并粘附在药瓶的外壁上,由于药液中含有糖分,因而药瓶的外壁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当药瓶经过衔接板2时,药瓶极易与金属材质的衔接板2的局部粘附在一起,药瓶进而在衔接板2上向靠近送检传送带4的方向窜动,这样导致药瓶易发生倾倒。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防止药瓶在从输送过程中与衔接板相互粘附,进而降低药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药液灌装系统出料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药液灌装系统出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药液灌装系统出料装置,包括衔接板、支撑板以及送检传送带;衔接板上嵌设有聚四氟板,聚四氟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或送检传送带的上表面齐平。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板为聚四氟乙烯树脂材质,而聚四氟乙烯树脂材质具有不粘附性,即虽然药瓶的外壁上粘附有糖分,但药瓶上的糖分无法粘附在聚四氟板上,进而药瓶在经过衔接板时也不会与聚四氟板相粘结,药瓶能够更加顺畅地通过衔接板,并降低了药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9.优选的,衔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聚四氟板嵌入的嵌板槽,嵌板槽贯穿衔接板相对的两个侧面,聚四氟板螺钉连接于衔接板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聚四氟板安装在衔接板上时,将聚四氟板嵌入嵌板槽中,接着通过螺钉将聚四氟板固定在衔接板上,进而能够阻碍聚四氟板在药瓶的作
用下沿水平方向窜动。
11.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导条;绞龙的输送速度大于送检传送带的输送速度;衔接板的上方相对设置有两个引流板,引流板向送检传送带的上方延伸且两个引流板之间的距离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导条的方向逐渐变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绞龙的输送速度大于送检传送带的输送速度,进而到达送检传送带上的药瓶在送检传送带上积累,药瓶相互倚靠进而降低了药瓶在送检传送带上传送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此外,两个引流板的设置,能够使后续到达送检传送带上的药瓶当倚靠在先前到达送检传送带上的药瓶的同时,被周围的药瓶挤推至引流板的位置处,随着送检传送带的不断输送,药瓶沿着引流板的表面向送检传送带的两侧分散开来,进而使药瓶成排均匀布满送检传送带,降低了药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13.优选的,其中一个引流板远离另一引流板的一侧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朝向引流板设置;引流板具有弹性且接近传感器能够接收引流板向靠近接近传感器的方向形变的信号;接近传感器耦接有控制件,控制件与控制绞龙转动的驱动件耦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检传送带发生故障时,药瓶在送检传送带上快速积累并挤压引流板,引流板产生向靠近接近传感器的方向的弹性形变,接近传感器接收到这一接近信号并将这一信号传递给控制件,控制件进而控制控制绞龙转动的驱动件关闭,绞龙停止向送检传送带不断输送药瓶,进而实现及时地对系统故障进行检查和反馈。
15.优选的,导条靠近送检传送带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接近传感器的支架板,支架板竖直设置并沿着送检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延伸;接近传感器的周面上开设有螺纹且接近传感器贯穿支架板,支架板的两侧设置有与接近传感器上的螺纹相适配的螺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接近传感器时,将接近传感器插在支架板上,接着将分别设置在支架板两侧的螺母旋拧在接近传感器的周面上,直至两个螺母均与支架板表面抵接,进而实现接近传感器固定在支架板上。
17.优选的,引流板的底边与送检传送带的上表面存在间隙。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引流板与送检传送带的上表面分离开来,进而防止送检传送带在运转过程中与引流板的下边剧烈摩擦。
19.优选的,衔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聚四氟板从衔接板的一侧水平插入的插接孔,插接孔贯穿衔接板的上表面以及相对的两个侧面;插接孔相对的两个孔壁上一体成型有水平的插接条,聚四氟板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供相应的插接条插入的插接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聚四氟板安装在衔接板上时,将聚四氟板从衔接板的一侧插入插接孔中,此时插接条也随之插入到插接槽中,插接条与插接槽的相互配合能够阻碍聚四氟板沿竖直方向脱离衔接板。
21.优选的,插接孔贯穿衔接板的靠近和远离送检传送带的表面;插接孔的孔底一体成型有抵接块,抵接块靠近送检传送带的表面与衔接板靠近送检传送带的端面齐平;聚四氟板靠近送检传送带的表面开设有与抵接块相适配的抵接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嵌入抵接槽中,进而能够阻降低聚四氟板在药瓶的作用下向靠近送检传送带水平窜动的可能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了衔接板、支撑板以及送检传送带,衔接板上嵌设有聚四氟板,药瓶在
经过衔接板时不会与聚四氟板相粘结,药瓶能够更加顺畅地通过衔接板,降低了药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25.2.通过设置了引流板,随着送检传送带的不断输送,药瓶沿着引流板的表面向送检传送带的两侧分散开来,进而使药瓶成排均匀布满送检传送带,降低了药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26.3.通过设置了接近传感器以及控制件,当送检传送带发生故障时,接近传感器接收到引流板的接近信号并将这一信号传递给控制件,控制件进而控制控制绞龙转动的驱动件关闭,绞龙停止向送检传送带不断输送药瓶,进而实现及时地对系统故障进行检查和反馈。
附图说明
27.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药液灌装出料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28.图2是本技术中的一种药液灌装系统出料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9.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聚四氟板与衔接板的连接爆炸图;
30.图4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1.图5是实施例二中的聚四氟板与衔接板的连接爆炸图;
32.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聚四氟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绞龙;2、衔接板;21、嵌板槽;22、插接孔;23、插接条;24、抵接块;3、支撑板;4、送检传送带;41、机架;5、导条;6、连接板;7、聚四氟板;71、插接槽;72、抵接槽;8、引流板;9、接近传感器;10、支架板;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实施例一:
36.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药液灌装系统出料装置,包括轴线水平设置的绞龙1,绞龙1的输送末端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导条5,导条5为向远离绞龙1的方向水平延伸的举行条状结构且两个导条5之间存在可供单个药瓶在支撑板3上通过的间隙,其中一个导条5延伸至绞龙1的一侧并与绞龙1之间存在供单个药瓶通过的间隙;支撑板3远离绞龙1的一端设置有水平的送检传送带4,绞龙1的输送速度大于送检传送带4的输送速度,送检传送带4的上表面与支撑板3的上表面齐平,送检传送带4的输送末端设置有用于对药瓶进行灯检的灯检机;进一步的,送检传送带4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送检传送带4的机架41,机架41靠近支撑板3的一端设置有金属材质的衔接板2,衔接板2位于两个机架41之间且衔接板2上嵌设有聚四氟板7,聚四氟板7的上表面同时与支撑板3以及送检传送带4的上表面齐平。
37.绞龙1将装盖完成后的药瓶向靠近送检传送带4的方向输送,在此过程中,药瓶被推送至支撑板3上且在两个导条5之间滑动,当药瓶运动至支撑板3上后,后续的药瓶推动前方的药瓶滑移至衔接板2上,并通过衔接板2上的聚四氟板7过渡滑移至送检传送带4上,送检传送带4将药瓶输送至一侧的灯检机内进行灯检;虽然药瓶的瓶体由于粘附的糖分而使自身存在较强的粘附性,但由于聚四氟板7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树脂,而聚四氟乙烯树脂具
有不粘附性,进而当药瓶通过衔接板2时,药瓶难以与聚四氟板7相互粘连,药瓶能够顺畅地从支撑板3上滑移至送检传送带4上,降低了药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38.参照图2和图3,针对衔接板2上嵌设有聚四氟板7,在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解释为,衔接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聚四氟板7插入的嵌板槽21,嵌板槽21的槽深等于聚四氟板7的厚度,嵌板槽21贯穿衔接板2靠近以及远离送检传送带4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且聚四氟板7的长度等于衔接板2的沿支撑板3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聚四氟板7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衔接板2上;当需要将聚四氟板7固定在衔接板2上时,使聚四氟板7插入嵌板槽21内部,此时有聚四氟板7与衔接板2的上表面齐平,药瓶进而能够顺畅地通过衔接板2;当药瓶在聚四氟板7上滑动时,会对聚四氟板7作用朝向送检传送带4的摩擦力,聚四氟板7继而产生向靠近聚四氟板7窜动的趋势,通过螺钉固定在衔接板2上,进而使衔接板2能够稳定地处于送检传送带4与支撑板3之间。
39.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4,衔接板2靠近导条5的一端向上一体压弯成型有两个连接板6,两个连接板6分别靠近两个导条5设置,且两个连接板6分别与相应的导条5的靠近送检传送带4的端面固定连接。
40.送检传送带4靠近导条5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用于对药瓶在送检传送带4上的输送起到导向作用的引流板8,两个引流板8相对设置,引流板8竖直设置且引流板8的底边与送检传送带4的上表面存在间隙,间隙小于药瓶的高度,引流板8的一端向靠近导条5的方向延伸且另一端向远离导条5的方向延伸,两个引流板8靠近导条5一端的间隙等于两个导条5之间的间隙且两个引流板8之间的距离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导条5的方向逐渐变大;进一步的,引流板8靠近导条5的一端议体弯折成型有竖直的第一固定板11,第一固定板11与相应的连接板6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41.由于绞龙1的输送速度大于送检传送带4的输送速度,进而使送检传送带4输出的药瓶速度小于从两个导条5之间通过的药瓶速度,大量的药瓶在送检传送带4上积累,即后续的药瓶移动至先前到达送检传送带4上的药瓶靠近导条5的一侧,药瓶之间相互倚靠进而降低了药瓶在送检传送带4上传送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此外,两个引流板8的设置,能够使后续到达送检传送带4上的药瓶在倚靠在先前到达送检传送带4上的药瓶的同时,被周围的药瓶挤推至引流板8的位置处,随着送检传送带4的不断输送,药瓶沿着引流板8的表面延伸方向向送检传送带4的两侧分散开来,进而使药瓶成排均匀布满送检传送带4,药瓶的四周进而均存在相互倚靠的药瓶,进一步降低了药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42.两个中的一个引流板8远离另一个引流板8的一侧设置有接近传感器9以及用于支撑接近传感器9的支架板10,接近传感器9水平朝向引流板8且引流板8具有弹性;接近传感器9能够接收引流板8向靠近接近传感器9的方向产生的形变信号;接近传感器9耦接有控制件,控制件可以是plc或单片机中的一种,控制件与控制绞龙1转动的驱动件耦接;进一步的,支架板10靠近导条5的一端一体弯折成型有竖直的第二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2与第一固定板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架板10上开设有供接近传感器9插入的通孔,接近传感器9的周面上开设有螺纹,支架板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接近传感器9螺纹连及的螺母,螺母相互靠近的端面与支架板10表面贴合。
43.当送检传送带4发生故障时,仍不断有后续的药瓶到达送检传送带4上,此时大量的药瓶在两个引流板8之间积累,药瓶挤压引流板8并使两个引流板8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发
生弹性形变,接近传感器9处的引流板8进而向靠近接近传感器9的方向移动,接近传感器9接收到这一接近信号并将这一信号传递给控制件,控制件控制绞龙1的电机停转,进而使绞龙1停止向送检传送带4不断输送药瓶,实现及时地对系统故障进行检查和反馈,方便作业人员及时地对系统故障进行排查和检修;此外,当需要安装接近传感器9时,将接近传感器9插在支架板10上,接着将分别设置在支架板10两侧的螺母旋拧在接近传感器9的周面上,直至两个螺母均与支架板10表面抵接,进而实现接近传感器9固定在支架板10上。
44.实施例二:
45.参照图2、图5以及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聚四氟板7固定在衔接板2上的方式不同,进一步解释为,衔接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聚四氟板7从衔接板2的一侧水平插入的插接孔22,插接孔22贯穿聚四氟板7的靠近和远离导条5的相对的两个侧面,插接孔22的高度等于聚四氟板7的厚度;插接孔22的相对的两个孔壁上一体成型有沿送检传送带4的输送方向延伸的插接条23,聚四氟板7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开设有水平的供插接条23插入的插接槽71,插接槽71贯穿聚四氟板7的靠近和远离导条5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进一步的,插接孔22的孔底一体成型有水平的抵接块24,抵接块24的延伸方向与送检传送带4的延伸方向垂直,抵接块24设置在衔接板2靠近送检传送带4的一端且抵接块24靠近送检传送带4的表面与衔接板2靠近送检传送带4的端面齐平;聚四氟板7靠近送检传送带4的表面底部开设有与抵接块24相适配的抵接槽72。
46.当需要将聚四氟板7安装在衔接板2上时,将聚四氟板7从衔接板2的一侧插入插接孔22中,此时插接条23也随之插入到插接槽71中,插接条23与插接槽71的相互配合能够阻碍聚四氟板7沿竖直方向脱离衔接板2;当药瓶在聚四氟板7上滑动时,会对聚四氟板7作用朝向送检传送带4的摩擦力,聚四氟板7继而产生向靠近聚四氟板7窜动的趋势,通过设置嵌入抵接槽72中的抵接块24,进而能够阻碍聚四氟板7在药瓶的作用下向靠近送检传送带4水平窜动。
4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