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77547发布日期:2021-11-18 12:2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胀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


背景技术:

2.气胀轴是一种特制的收卷、放卷轴,也就是经过高压充气后表面可以突起的轴,放气后表面部份迅速缩回的轴叫做气胀轴。
3.目前的气胀轴在放置卷筒或者更换卷筒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力操作,由于卷筒与气胀轴表面之间发生的是滑动摩擦,阻力较大,且无导向功能,对于有些重量非常重的料卷,往往存在人工操作不规范不安全的问题,操作吃力。
4.另外地,如今智能自动化生产制造的趋势越来越快,对于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需要机器人搬运料卷,包括放置料卷或者更换料卷,但是在目前传统气胀轴的结构下,卷筒与气胀轴表面之间的阻力大、导向差,搬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胀轴与卷筒之间在放置料卷或者更换料卷过程中阻力大、导向差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包括驱动组件、轴组件、轴套、若干个导向组件和若干个顶块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轴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轴组件沿轴向作直线往复移动,所述轴组件设于所述轴套内,所述导向组件分布于所述轴套外表面,所述导向组件最外沿凸出于所述轴套外表面,所述顶块组件与所述轴组件滑动连接、并分布于所述轴套周向。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至少一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轴套,所述固定座底部抵接于所述轴组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组件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座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组件包括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顶块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推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顶块组件沿所述轴组件的径向作升降移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进气机构和活塞盘,所述进气机构与所述活塞盘连接,所述活塞盘滑动连接于所述轴套内部,所述活塞盘连接所述轴组件的第一端,所述活塞盘与所述进气机构之间围成一进气腔,所述进气机构连接外界气源。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连接于所述轴组件的第二端,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向所述轴组件施加复位作用力,所述复位作用力的方向为从所述轴组件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推块、复位弹簧和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固定于所述轴套端部,所述复位弹簧限位连接于所述连接底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
于所述连接底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复位推块,所述复位推块与所述轴组件的第二端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底座上设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用于连接复位螺钉,所述复位螺钉用于向所述复位推块施加复位作用力。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轴套的外表面间隔分布着若干个导向组件和顶块组件,其中导向组件的最外沿凸出于轴套外表面,当顶块组件没顶起来的时候,料卷在推进来或者抽出去过程中,卷筒与导向组件作滚动摩擦,且卷筒不与轴套外表面直接接触,因此阻力小,导向性好,当推放到位后,再控制顶块组件上升并顶住料卷卷筒,实现固定,同时适应人工更换和机器人更换的生产制造场景。
附图说明
16.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的正视图。
18.图2是图1正视图下沿b

b线的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23.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24.申请人研究发现:
25.目前的气胀轴在放置料卷或者更换料卷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力操作,由于卷筒与气胀轴表面之间发生的是滑动摩擦,阻力较大,且无导向功能,对于有些重量非常重的料卷,往往存在人工操作不规范不安全的问题,操作吃力。
26.另外地,如今智能自动化生产制造的趋势越来越快,对于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需
要机器人搬运料卷,包括放置料卷或者更换料卷,但是在目前传统气胀轴的结构下,卷筒与气胀轴表面之间的阻力大、导向差,搬运效率低。
27.有鉴于此,参照图1至图3,在本公开中提供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包括驱动组件1、轴组件2、轴套3、若干个导向组件4和若干个顶块组件5,驱动组件1与轴组件2驱动连接,驱动组件1用于控制轴组件2沿轴向作直线往复移动,轴组件2设于轴套3内,轴组件2与轴套3同轴设置,导向组件4分布于轴套3外表面,导向组件4最外沿凸出于轴套3外表面,顶块组件5与轴组件2滑动连接、并分布于轴套3周向。
28.需要说明的是,导向组件4固定在轴套3外表面后,其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二顶块组件5则在轴组件2的直线往复移动过程中,随着受力变化而上升下降,在充气过程中,顶块组件5上升,顶住料卷卷筒,使料卷卷筒实现固定;在放气后,顶块组件5下降,此时在轴径向平面上,导向组件4比顶块组件5更靠外,因此料卷卷筒直接落在导向组件4上,通过与导向组件4的滚动摩擦,减少阻力,增加导向功能,方便料卷的推放,适应人工更换和机器人更换的生产制造场景。
29.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4包括固定座41和至少一个导向轮42,导向轮42连接于固定座41,固定座41固定于轴套3,固定座41底部抵接于轴组件2,固定座41通过轴组件2的承托,提高其受力稳定性,且在轴组件2沿一条直线两个方向上分别对称分布两个导向组件4,平均受力情况,导向轮42可在外力作用下自转,提供滚动摩擦的基础。
30.在本实施例中,轴组件2设有限位槽21,固定座41底部滑动连接于限位槽21,为了适应轴组件2的前后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尽量保证固定座41不发生左右晃动,因此将固定座41底部坐落在限位槽21内,当限位槽21随着轴组件2前后移动时,固定座41在限位槽21中滑动,不发生晃动。
31.在本实施例中,轴组件2包括推动部22,推动部22与顶块组件5滑动连接,推动部22用于驱动顶块组件5沿轴组件2的径向作升降移动。推动部22可为一个楔形面,通过斜度的变化,向同样具有斜面的顶块组件5施加推动力,实现顶块组件5的上升,同时,当推动部22向后退时,即轴组件2在复位时,顶块组件5会自动下降回原位,可以通过弹簧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结构配合来实现。
3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包括进气机构11和活塞盘12,进气机构11与活塞盘12连接,活塞盘12滑动连接于轴套3内部,且活塞盘12的径向外沿与轴套3内部密封连接,活塞盘12连接轴组件2的第一端,活塞盘12与进气机构11之间围成一进气腔13,进气机构11连接外界气源,活塞盘12内存在一条气路通道连通进气腔13和外界气源,当外界气源通过进气机构11向进气腔13充气时,由于进气腔13的压力变大,使得活塞盘12向远离进气机构11的方向移动,进而推动其连接着的轴组件2。
33.驱动组件1还包括复位机构6,复位机构6连接于轴组件2的第二端,复位机构6用于向轴组件2施加复位作用力,复位作用力的方向为从轴组件2的第二端指向第一端,当外界气源停止供气,并且进气腔13内的气体与外界平衡掉压力后,在复位作用力的作用下,使轴组件2向后退,恢复原状。
3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复位机构6包括复位推块61、复位弹簧62和连接底座,连接底座固定于轴套3端部,复位弹簧62限位连接于连接底座,复位弹簧62一端抵接于连接底座、另一端抵接于复位推块61,复位推块61与轴组件2的第二端连接,当充气,轴组件2向前移动
后,复位弹簧62处于压缩状态,通过复位推块61向轴组件2施加复位作用力,此时达到一种平衡,只要气源断了,进气腔13的气压减少并平衡,在复位弹簧62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3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连接底座上设有螺纹座64,螺纹座64用于连接复位螺钉,复位螺钉用于向复位推块61施加复位作用力,如果复位弹簧62出现失效情况,可以通过复位螺钉来施加复位作用力,复位螺钉从螺纹座64上拧进去,并推动复位推块61向着轴组件2方向移动,完成复位。
3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气胀轴,在轴套3的外表面间隔分布着若干个导向组件4和顶块组件5,其中导向组件4的最外沿凸出于轴套3外表面,当顶块组件5没顶起来的时候,卷筒在推进来或者抽出去过程中,卷筒与导向组件4作滚动摩擦,且卷筒不与轴套3外表面直接接触,因此阻力小,导向性好,当推放到位后,再控制顶块组件5上升并顶住料卷卷筒,实现固定,同时适应人工更换和机器人更换的生产制造场景。
37.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