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炭筛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51110发布日期:2021-12-01 14:1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兰炭筛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兰炭筛分系统。


背景技术:

2.兰炭利用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精煤块烧制而成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炭素材料,以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性,以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炭素材料。
3.在生产中,兰炭入厂化验指标可算出,兰炭平均粉末率达到8.43%。由于兰炭粉末进入炉膛后大部分被风机吸走或在表面烧损,兰炭粉末率超标,会导致料面透气性差、兰炭损耗增加、单耗上升、炉况维护困难、电炉刺火严重、烟道堵塞频繁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兰炭筛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兰炭筛分系统,解决了传统的兰炭在使用时粉尘含量超标,导致料面透气性差、兰炭损耗增加、单耗上升、炉况维护困难、电炉刺火严重、烟道堵塞频繁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兰炭筛分系统,包括多个料仓,多个所述料仓的上端设有重型卸料车,所述重型卸料车的一端设有集料斗,所述料仓的下端安装有电液平板闸门,所述电液平板闸门的下端安装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的下端设有细料出料口,所述细料出料口的下端设有刮板输送机,多个所述刮板输送机的一端共同设有储存结构,所述振动筛的一侧设有粗料出料口,所述粗料出料口的一侧安装有称量斗,所述称量斗的下端安装有振动给料机,多个所述振动给料机的下端共同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设有下料机,所述下料机的下端设有第二传送带。
6.优选地,所述储存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刮板输送机一端的下料管,多个所述下料管的出料端共同设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的一端设有斗提机,所述斗提机的一侧设有储料斗,所述斗提机和所述储料斗相对应。
7.优选地,所述第三传送带上设有积尘罩。
8.优选地,所述振动筛的筛孔为3*3mm。
9.优选地,所述集料斗的下端安装有电液动扇形闸门。
10.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沟槽内。
1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兰炭筛分系统,使用时,电液平板闸门打开,料仓内的兰炭进入振动筛,直径小于3mm的兰炭进入刮板输送机内,经刮板输送机送至第三传送带上,再经第三传送带送至斗提机内,通过斗提机送至储料斗内,最终排至灰车内运走,其他的兰炭经过粗料出料口进入称量斗内,称量记录后经振动给料机送至第一传送带,再经第一传送带送至第二传送带送至生产环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刮板输送机、传送带和斗提机,将兰炭粉末送至储料斗内,减少了粉末兰炭对生产产生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兰炭的浪费,且运输过程中灰尘产生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14.2、通过称量斗、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配合,将物料送至加工车间,提高生产效率,且通过称量斗控制兰炭的进入量,提高生产质量,且减少兰炭的浪费。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兰炭中的粉末,减少了被风机吸走或在表面烧损的兰炭量,降低料面烧损,减少热损失,从而节约了兰炭的使用成本,降低炉况维护难度,减少电炉刺火,增加料面透气,降低烟道堵塞频次。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兰炭筛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兰炭筛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兰炭筛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料仓、2电液平板闸门、3振动筛、4称量斗、5振动给料机、6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下料机、9集料斗、10重型卸料车、11细料出料口、12粗料出料口、13刮板输送机、14第三传送带、15斗提机、16储料斗、17下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参见图1

3,一种兰炭筛分系统,包括多个料仓1,多个料仓1也可以储存硅石,焦炭等材料,实现分料目的,多个料仓1的上端设有重型卸料车10,用于给料仓1上料,重型卸料车10的一端设有集料斗9,用于收集余料,集料斗9的下端安装有电液动扇形闸门,便于开启集料斗9,料仓1的下端安装有电液平板闸门2,便于控制出料,同时也便于停机检修,电液平板闸门2的下端安装有振动筛3,在上料生产时,通过振动筛3将兰炭粉料筛分出来,振动筛3的筛孔为3*3mm,将兰炭中直径小于3*3mm的进行过滤,振动筛3的下端设有细料出料口11,细料出料口11的下端设有刮板输送机13,刮板输送机13为fu270刮板机,运输时不易产生较大的灰尘,将粉料运出配料站,多个刮板输送机13的一端共同设有储存结构,运出的粉状物料进行收集,用作其他用途或者外销,振动筛3的一侧设有粗料出料口12,粗料出料口12的一侧安装有称量斗4,精准的控制生产时兰炭的用量,提高兰炭利用率和生产质量,称量斗4的下端安装有振动给料机5,由于块状兰炭易发生堆积堵料,通过振动给料机5能够实现畅通的下料,多个振动给料机5的下端共同设有第一传送带6,第一传送带6的一端设有下料机8,实现不同落差下的输料,也可选用下料管下料,下料机8的下端设有第二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将物料送至产生车间生产,第二传送带7位于沟槽内,既不占用地面空间,也能有效的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和粉尘。
23.本实用新型中,储存结构包括安装在刮板输送机13一端的下料管17,能够减少灰尘的产生,多个下料管17的出料端共同设有第三传送带14,第三传送带14上设有积尘罩,减少运输环节中灰尘的产生,第三传送带14的一端设有斗提机15,斗提机15的一侧设有储料斗16,斗提机15和储料斗16相对应,将收集的灰尘,通过运输车将兰炭灰尘运走,用作其他用途。
2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时,电液平板闸门2打开,料仓1内的兰炭进入振动筛3,直径小于3mm的兰炭进入刮板输送机13内,经刮板输送机13送至第三传送带14上,再经第三传送带14送至斗提机15内,通过斗提机15送至储料斗16内,最终排至灰车内运走,其他的兰炭经过粗料出料口12进入称量斗4内,称量记录后经振动给料机5送至第一传送带6,再经第一传送带6送至第二传送带7送至生产环节。
2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技术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26.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