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及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7361发布日期:2022-01-15 09:5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及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战略方针,变频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但其生产工艺繁杂,生产效率低下是产出的瓶颈点,主要体现在变频外机核心管路件生产工艺。变频空调核心部件之一四通阀部件加工为生产工序瓶颈,其中涉及一款排气管消音器的加工组装,因消音器两端的直径和长度不同,组装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1、根据空调冷媒管路系统设计以及冷媒流量要求,管路系统中消音器存在正反方向,组装过程中不得错位对接,对反后空调系统无法运行使用;
4.2、现有加工方式全部为人工手动操作,通过肉眼人工判别物料正反,同时人工操作存在不可控因素,正反对接异常,对生产工艺管控水平及质量控制体系要求较高,不利于质量控制。
5.因此,如何设计自动识别调整装置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及加工设备,通过设计专用夹具和旋转机构,利用传感器组件的检测信号控制旋转机构转动,实现物料的正反自动识别和调整,提高产线生产效率及质量一致性。
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自动识别调整装置,包括:底座;转台,其设于底座上且通过电动件驱动旋转;传感器组件,其位于转台的周边,电动件根据传感器组件的检测信号调整转台的旋转角度;夹具,其固定在转台上,夹具设有用于定位物料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一侧设有允许物料端部伸出的缺口,缺口可随转台旋转至朝向传感器组件。
8.优选的,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缺口朝向第一传感器为初始检测位;当转台位于初始检测位且第一传感器发出信号时,电动件控制转台静止;当转台位于初始检测位且第一传感器未发出信号时,电动件控制转台转动设定角度。
9.优选的,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与第一传感器间隔设置的第二传感器,缺口朝向第二传感器为调整检测位,缺口随转台转动设定角度时到达调整检测位。当转台位于调整检测位且第二传感器发出信号时,电动件控制转台静止;当转台位于调整检测位且第二传感器未发出信号时,电动件控制转台转动返回初始检测位。
10.在一实施例中,物料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另一端设有长度小于第一延伸部的第二延伸部,仅当第一延伸部从缺口伸出时能够触发第一传感器发出信号,仅当第二延伸部从缺口伸出时能够触发第二传感器发出信号。
11.优选的,电动件仅在容纳槽中放置有物料时根据传感器组件的检测信号调整转台的旋转角度。
12.优选的,夹具设有缺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夹具的另一端设有引导物料滑入容
纳槽的导向部。
13.在一实施例中,物料为消音器或过滤器。
1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加工设备,包括:机械手、上述自动识别调整装置以及向容纳槽推送物料的送料机构,送料机构通过导轨将物料送至容纳槽中,机械手根据传感器组件的检测信号抓取容纳槽中的物料。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夹具、转台以及传感器组件,利用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夹具中的物料放置方向是否正确,在物料放置不正确时调整物料方向,利用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物料方向是否调整到位,实现自动精准识别并调整对位,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台处于初始检测位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台处于初始检测位的正面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台处于调整检测位的立体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台处于调整检测位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2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识别调整装置用于物料放置方位的识别以及调整,尤其适用于两端尺寸不一致的物料1,物料1可以是消音器或过滤器等。具体来说,该装置包括:底座2、设于底座2上的转台3和传感器组件、固定在转台3顶部的夹具4。转台3可转动安装在底座2上,通过电动件驱动转台3沿其自身轴线自转,电动件可采用旋转气缸。传感器组件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传感器组件位于转台3的周边,夹具4设有用于定位物料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一侧设有允许物料端部伸出的缺口,缺口可随转台3旋转至朝向传感器组件,电动件根据传感器组件的检测信号调整转台3的旋转角度。
25.在一实施例中,物料1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11、另一端设有第二延伸部12,第一延伸部11长度大于第二延伸部12,第一延伸部11的直径小于第二延伸部12,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的直径均小于物料1的主体部位,容纳槽的形状与物料1的主体部位匹配,第一延伸部11和第二延伸部12均可从缺口伸出,物料1放置的正确方向是第一延伸部11从缺口伸出。为了确保物料1顺畅进入容纳槽,夹具4设有缺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夹具4的
另一端设有引导物料1滑入容纳槽的导向部41,物料1从送料机构落下时可以沿导向部41滑入容纳槽。
26.如图1至4所示,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5,缺口朝向第一传感器5为初始检测位,仅当第一延伸部11从缺口伸出时能够触发第一传感器5发出信号,即第二延伸部12从缺口伸出时不能触发第一传感器5发出信号。当转台3位于初始检测位且第一传感器5发出信号时,物料1放置方向正确,电动件控制转台3静止;当转台3位于初始检测位且第一传感器5未发出信号时,物料1放置方向错误,电动件控制转台3转动设定角度以调整物料1的放置方向,该设定角度可设计为90
°
,也可以根据具体加工需要设计为其他角度。
27.进一步的,为了确保物料1的方向调整正确,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与第一传感器5间隔设置的第二传感器,缺口朝向第二传感器为调整检测位,仅当第二延伸部12从缺口伸出时能够触发第二传感器发出信号,即第一延伸部11从缺口伸出时不能触发第二传感器发出信号,在检测发现物料1放置方向错误之后,缺口随转台3转动设定角度时到达调整检测位。当转台3位于调整检测位且第二传感器发出信号时,物料1放置方向调整成功,电动件控制转台3静止;当转台3位于调整检测位且第二传感器未发出信号时,物料1放置方向调整失败,电动件控制转台3转动返回初始检测位。实际应用中,物料1放置方向调整失败之后可以发送报警信号,用以提示操作人员运行异常,出现异常、故障或断电等情况时,在自动识别调整装置恢复工作后,电动件控制转台3返回初始检测位。
2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夹具重复在初始检测位和调整检测位之间转动,电动件仅在夹具4中放置有物料1时根据传感器组件的检测信号调整转台3的旋转角度。判断夹具4中是否放置有物料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1由送料机构向夹具4推送,送料机构每次推送物料1均发出送料信号,电动件接收到该送料信号时判定夹具4中放置有物料1。当然,也可以设计其他检测夹具4上是否有物料1的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2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加工设备,包括:机械手、上述自动识别调整装置以及向容纳槽推送物料1的送料机构,送料机构通过导轨将物料1送至容纳槽中,机械手根据传感器组件的检测信号抓取容纳槽中的物料1。
30.该加工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物料1的第一延伸部11穿出缺口时,第一延伸部11能接触到第一传感器5,第一传感器5触发感应信号,电动件控制转台3静止,同时机械手动作,夹取夹具4上的物料。当物料1的第二延伸部12穿出缺口时,第二延伸部12不能接触到第一传感器5,电动件驱动转台3向调整检测位方向转动90
°
,触发第二传感器,同时机械手动作,夹取夹具4上的物料1,从而不管物料1正反来料均可自动识别,实现后工序自动配管操作,达到自动化操作,消除人工操作不可控因素,提高产品质量及一致性。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