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3306发布日期:2022-03-05 01:3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吊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运输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吊具。


背景技术:

2.集装箱是一种能够装载货物进行运输的工具,并且集装箱的机械结构便于通过机械设备进行装卸和搬运。集装箱大多设计成长方体,对长方体的集装箱进行装卸时需要用到集装箱吊装的装置。
3.传统的集装箱运输方法是通过叉车将集装箱运到运输车上,但是这样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将集装箱损坏,其次当碰到集装箱体积过大过重时,导致叉车无法使用。
4.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安全快捷搬运集装箱的问题,还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现有技术中不能安全快捷搬运集装箱的问题,以及传统集装箱不适用于恶劣条件或应急条件下工作。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吊具。
6.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吊具,包括工字钢、筋板、吊耳,所述工字钢上端设置有两个吊耳,所述两个吊耳分别与所述工字钢中心点的距离为相等的第一距离;所述工字钢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至少两对吊耳,所述至少两对吊耳中任意吊耳与所述工字钢中心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7.可选地,所述工字钢上端设置的两个吊耳构成“八”字型。
8.可选地,在使用第一吊具和第二吊具搬运集装箱时,所述第一吊具的一端的一对吊耳分别与集装箱的前端的一面的两个吊点处的角件连接,所述第一吊具的另一端的一对吊耳分别与集装箱的前端的另一面的两个吊点处的角件连接;所述第二吊具的一端的一对吊耳分别与集装箱的后端的一面的两个吊点处的角件连接,所述第二吊具的另一端的一对吊耳分别与集装箱的后端的另一面的两个吊点处的角件连接。
9.可选地,航吊的下方挂钩挂有长吊环,所述长吊环下方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与所述第一吊具上方的两个吊耳以及所述第二吊具上方的两个吊耳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绳索通过d型卸扣与所述第一吊具上方的两个吊耳以及所述第二吊具上方的两个吊耳连接。
11.可选地,所述集装箱的吊点处的角件通过绳索与所述集装箱吊具的所述工字钢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的吊耳连接。
12.可选地,在所述集装箱的前端承重大于后端承重时,所述第一吊具的受力大于所述第二吊具的受力。
13.可选地,所述工字钢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的吊耳形状为三角形。
14.可选地,所述吊耳和所述筋板通过焊接与所述工字钢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吊具,包括工字钢、筋板、吊耳,工字钢上端设置有两个吊耳,两个吊耳分别与所述工字钢中心点的距离为相等的第一距离;工字钢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至少两对吊耳,至少两对吊耳中任意吊耳与工字钢中心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安全快捷搬运集装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吊具针对不同批次的集装箱有良好的适用性,并且适用于恶劣条件和应急条件。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装箱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装箱吊具工作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装箱吊具另一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吊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显然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
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吊具,如图1所示,包括工字钢1、筋板2、吊耳3,工字钢1上端设置有两个吊耳3,从而通过该两个吊耳3与航吊连接。两个吊耳3分别与工字钢1中心点的距离为相等的第一距离,工字钢1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至少两对吊耳3,在图1中工字钢1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两对吊耳,该两对吊耳仅为举例说明,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具体可以通过集装箱吊具的适用场景以及制作成本适当增加吊耳的数量。至少两对吊耳3中任意吊耳与工字钢1中心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以根据实际吊具的大小对应调整。
25.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集装箱吊具,在集装箱吊具的工字钢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吊耳,工字钢的两端分别设置多对吊耳,吊具的吊耳与集装箱通过绳索连接,从而能够搬运集装箱,并且吊具的下方设置多对吊耳,最外侧的一对吊耳是备用,针对集装箱过宽时使用,正常情况下靠里侧的一对吊耳已经满足使用要求。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安全快捷搬运集装箱以及需要定制化的问题,针对不同批次的集装箱有良好的适用性,并且具有可互换性满足恶劣条件或者应急条件下的使用。
26.如图1所示,工字钢1上端设置的两个吊耳3构成“八”字型,符合在吊具吊装过程中绳索不会打结、交叉等危险的作业。
27.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装箱吊具工作示意图,如图 2、3所示,两套吊具同时使用进行吊装来实现集装箱的搬运,在使用第一吊具4和第二吊具5搬运集装箱时,第一吊具4的一端的一对吊耳分别与集装箱的前端的一面的两个吊点处的角件6连接,该第一吊具4的另一端的一对吊耳分别与集装箱的前端的另一面的两个吊点处的角件连接,第二吊具5的一端的一对吊耳分别与集装箱的后端的一面的两个吊点处的角件7连接,该第二吊具5 的另一端的一对吊耳分别与集装箱的后端的另一面的两个吊点处的角件连接。从而保证集装箱的一端用一个航吊进行吊装使用。
28.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航吊的下方挂钩8挂有长吊环9,该长吊环9下方设置有绳索,该绳索与第一吊具4上方的两个吊耳以及第二吊具5上方的两个吊耳连接。
29.长吊环9下方设置的绳索与吊具的吊耳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长吊环9下方设置的绳索可以通过d 型卸扣与第一吊具5上方的两个吊耳以及第二吊具5上方的两个吊耳连接。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吊具具有可互换性,使用d型卸扣方便与吊具的安装和拆卸。
30.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集装箱的吊点处的角件通过绳索与该集装箱吊具的该工字钢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的吊耳连接。
31.一个集装箱一共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用一套吊具,后端用另外一套吊具,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该集装箱的前端承重大于后端承重时,该第一吊具的受力大于该第二吊具的受力。例如,集装箱前端承载50t,后端承载25t,需要对吊具进行受力分析使其满足要求。从而保证了集装箱的安全搬运。
32.为了减少造价及更加便于搬运,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工字钢的两端的每一端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的吊耳形状为三角形。
33.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吊耳和该筋板通过焊接与该工字钢连接。以保证其稳定
性。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