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2807发布日期:2022-01-08 01: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以及设置于承载板(1)上的放置机构和抓地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吊架(2)、围栏(3)、转杆(4)、围板(5)、卡栓(7)以及把手(8),所述吊架(2)截面呈“u”型结构,所述吊架(2)一端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围栏(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围栏(3)下表面均与吊架(2)内部底面连接,且两个所述围栏(3)在吊架(2)水平中轴线上呈对称排布,所述转杆(4)两端分别与第一开槽两侧槽壁连接,所述围板(5)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转杆(4)活动设置于第一通孔上,且转杆(4)临近围板(5)底端,所述围板(5)顶端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栓(7)与吊架(2)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卡栓(7)活动设置于卡槽(6)内部,所述卡栓(7)上表面设置有把手(8);所述抓地机构包括调节螺栓(9)、入地锥(10)以及摇杆(11),所述调节螺栓(9)、入地锥(10)以及摇杆(11)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调节螺栓(9)均与承载板(1)螺纹连接,且四个所述调节螺栓(9)分别临近承载板(1)四个边角,每个所述调节螺栓(9)一端设置有一个入地锥(10),且入地锥(10)位于承载板(1)下方,每个所述调节螺栓(9)另一端设置有一个摇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2)上还设置有收放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收放机构包括钢丝绳(12)、滚筒(13)、从动轴(14)以及固定块(15),所述钢丝绳(12)一端与吊架(2)上表面连接,所述钢丝绳(12)缠绕设置在滚筒(13)周侧面,所述滚筒(13)一端与从动轴(14)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块(15)内部开设有第一旋转孔,所述从动轴(14)活动设置于第一旋转孔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皮带(16)以及转轴(17),所述从动轴(14)周侧面与皮带(16)内表面连接,所述皮带(16)内表面与转轴(17)周侧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5)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杆(18)以及液压缸(19),所述液压缸(19)下表面与承载板(1)上表面连接,所述液压杆(18)一端与液压缸(19)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杆(18)另一端与固定块(15)下表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块(20)以及万向轮(21),所述连接块(20)以及万向轮(21)均设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块(20)均设置于承载板(1)下表面,且四个连接块(20)分别临近四个调节螺栓(9),每个所述连接块(20)下表面设置有一个万向轮(2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设置于固定块(15)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22)输出端与转轴(17)一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承载板,以及设置于承载板上的放置机构和抓地机构;放置机构包括吊架、围栏、转杆、围板、卡槽、卡栓以及把手,两个所述围栏下表面均与吊架内部底面连接;抓地机构包括调节螺栓、入地锥以及摇杆,四个调节螺栓均与承载板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吊架两侧设置围栏配合围板对吊架完成了四面阻拦,阻止了提升时物料的下落,省去了对物料捆绑固定的时间,围板可以绕转杆转动的设计可以在卸料时,下放围板作为屋面和吊架间搭建的支撑板,卸料不必处于悬空状态,阻止了卸料时物料的下落,安全性大大提高,卡栓配合卡槽可以快速对围板进行锁定,把手方便人员提拉卡栓。把手方便人员提拉卡栓。把手方便人员提拉卡栓。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祥 姬云 王会明 史云翔 崔武 么占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吉祥
技术研发日:2021.08.09
技术公布日:2022/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