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及折叠式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9815发布日期:2022-01-05 11:3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轿厢及折叠式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厢及折叠式升降机。


背景技术:

2.大型设备立面大多都配备有用于供检修人员达到设备检修位置的升降设备,升降检修设备具有爬梯或者升降轿厢等形式,由于检修人员需要携带检修工具,不便于攀爬作业,且安全性差,因此设置爬梯的方式已经逐渐淘汰,目前大多采用电机驱动的升降轿厢的方式,利用设备立面能够固定竖直导轨,将轿厢连接在导轨上,通过卷扬机或齿轮齿条驱动的方式带动轿厢升降,轿厢内不仅能够承载检修人员,还能够放置检修工具,从而能够方便检修人员作业,但是,由于一些集成度高、空间狭小的设备环境下,在设备正常工作时需要尽可能减小检修设备的占用空间,而当前轿厢的结构决定了其占用空间较大,通常为了减少升降轿厢的占用空间,避免占用过多设备运行所需的作业空间,需要在每次检修作业时和检修完成后进行装卸轿厢,费时费力,影响检修作业效率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轿厢及折叠式升降机,旨在解决当前设备检修用升降设备在非工作状态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轿厢,包括后片、前门组件、底板,以及两组连杆;后片用于上下滑动连接在升降机的导轨上;前门组件位于后片的前方;底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与后片的底部水平铰接,第二侧边与前门组件的底部水平铰接;两组连杆分别设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上方,连杆的一端与后片的一侧边铰接,另一端与前门组件的相应侧边铰接;两组连杆分别与后片的相应侧边、底板、前门组件的相应侧边形成四连杆机构;其中,轿厢具有基于四连杆机构的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在展开状态时,轿厢用于承载检修人员,在收纳状态时,底板和前门组件一并贴靠于后片背离导轨的侧方。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连杆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拉杆,以及与横拉杆成夹角设置的斜拉杆。
6.一些实施例中,斜拉杆的一端与后片的一侧边铰接,另一端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槽,滑槽内设有沿其轴向滑动的连接件,连接件与底板或前门组件的相应侧边铰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片的至少一侧边上设有插销,底板或前门组件的相应侧边设有锁定部,在轿厢处于收纳状态时,插销与锁定部插接。
8.一些实施例中,后片的至少一侧边设有联锁机构,联锁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底板连接;在收纳状态时,联锁机构的输出端与设于导轨上的锁止板插接,在展开状态时,底板带动联锁机构的输出端与锁止板脱离。
9.示例性的,联锁机构包括套筒、滑销、伸缩弹性件,以及拉线;其中,套筒水平固定连接于后片的底部一侧边上;滑销滑动穿设于套筒内;伸缩弹性件的一端与套筒或后片连
接,另一端与滑销连接;拉线的一端与滑销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在收纳状态时,底板放松拉线,滑销在伸缩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一端弹出套筒外,且弹出端与锁止板插接,在展开状态时,底板拉紧拉线并带动滑销克服弹性力缩回套筒内。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片上设有悬挂组件,悬挂组件包括固定轴和挂臂;其中,固定轴水平固定连接于后片上;挂臂的一端为凸轮结构,凸轮结构转动连接于固定轴上,挂臂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与升降机的钢丝绳连接;在钢丝绳向挂臂施加牵引力时,凸轮结构的近心端侧壁朝向导轨,且与导轨分离,在钢丝绳放松或断裂时,挂臂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摆动至凸轮结构的远心端侧壁与导轨抵接。
11.一些实施例中,凸轮结构的远心端侧壁为齿形面。
12.示例性的,固定轴上套设有扭力弹性件,扭力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轴或后片连接,另一端与挂臂连接,用于向挂臂施加弹性摆动力。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轿厢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轿厢,由于后片的两侧边、底板、前门组件的两侧边及两组连杆能够使轿厢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四连杆机构,因此通过向上或向下翻动底板,能够使得前门组件和底板一并贴靠在后片的侧方进行收纳,从而减小轿厢的占用空间,在进行检修作业时,反向翻动底板,从而将底板放平、前门组件与后片分离,使得轿厢变形为能够容纳检修人员和工具的展开状态,检修人员经前门组件进入轿厢,然后钢丝绳带动轿厢沿导轨滑动,从而将检修人员输送至目标高度位置,操作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由于在收纳状态时占用空间小,因此能够适用于集成度高、作业空间狭小的设备。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升降机,包括水平间隔分布的两条导轨、两个导轮、卷扬机构,以及上述轿厢;其中,两条导轨分别用于竖直固定在设备立面上;两个导轮分别设于两条导轨的正上方;卷扬机构固定安装在导轨或设备立面的顶端,卷扬机构的钢丝绳具有两个牵引端,两个牵引端分别对应穿过两个导轮并向下延伸;轿厢与两个牵引端分别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升降机采用了上述轿厢的结构,具有与上述轿厢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升降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升降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轿厢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轿厢处于收纳状态的测试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联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
24.图中:1、导轨;11、锁止板;2、卷扬机构;20、钢丝绳;21、导轮;3、轿厢;31、后片;311、插销;32、底板;321、锁定部;33、前门组件;34、连杆;341、横拉杆;342、斜拉杆;3421、滑槽;3422、连接件;35、联锁机构;351、套筒;352、滑销;353、伸缩弹性件;354、拉线;36、悬挂
组件;361、固定轴;362、挂臂;3621、凸轮结构;3622、齿形面;3623、配重块;363、扭力弹性件;37、滑轮;4、设备立面。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轿厢进行说明。所述轿厢,包括后片31、前门组件33、底板32,以及两组连杆34;后片31用于上下滑动连接在升降机的导轨1上;前门组件33位于后片31的前方;底板3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与后片31的底部水平铰接,第二侧边与前门组件33的底部水平铰接;两组连杆34分别设于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的上方,连杆34的一端与后片31的一侧边铰接,另一端与前门组件33的相应侧边铰接;两组连杆34分别与后片31的相应侧边、底板32、前门组件33的相应侧边形成四连杆机构;其中,轿厢3具有基于四连杆机构的展开状态和收纳状态,在展开状态时,轿厢3用于承载检修人员,在收纳状态时,底板32和前门组件33一并贴靠于后片31背离导轨1的侧方。
27.应当说明的是,轿厢3与导轨1的滑动连接可以是直接采用在轿厢3设置与导轨1断面形状匹配的卡槽的形式,如工字型导轨1与工字型卡槽进行滑动配合、燕尾型导轨1与燕尾槽进行滑动配合,亦或者是在轿厢3上设置成品字型布置的多个滑轮37配合滚压在导轨1上的方式(参见图6),只要能够确保轿厢3上开设的槽能够卡在导轨1上避免轿厢3脱轨即可;前门组件33可以是包括一个门框和连接在门框上的两个对开的门板,也可以是包括一个门框和连接在门框上的一个侧开的门,在此应该理解的是,前门组件33与底板32、连杆34进行铰接的位置为门框;四连杆机构可以是任意四边形,但为了提高轿厢3的展开稳定性和收纳紧凑性,在此优选为四连杆机构为矩形或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说,组成四连杆机构的底板32的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和连杆34的长度相等、后片31的上下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和前门组件33的上下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然,为了提高轿厢3在展开和收纳状态的稳定,可以在轿厢3相应位置上设置销与孔配合的结构件,在轿厢3展开和收纳时进行插接锁定。
28.本实施例提供的轿厢,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后片31的两侧边、底板32、前门组件33的两侧边及两组连杆34能够使轿厢3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四连杆机构,因此通过向上或向下翻动底板32,能够使得前门组件33和底板32一并贴靠在后片31的侧方进行收纳,从而减小轿厢3的占用空间,在进行检修作业时,反向翻动底板32,从而将底板32放平、前门组件33与后片31分离,使得轿厢3变形为能够容纳检修人员和工具的展开状态,检修人员经前门组件33进入轿厢3,然后卷扬机构2带动轿厢3沿导轨1滑动,从而将检修人员输送至目标高度位置,操作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由于在收纳状态时占用空间小,因此能够适用于集成度高、作业空间狭小的设备。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每组连杆34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横拉杆341,以及与横拉杆341成夹角设置的斜拉杆342。采用多个横拉杆341能够提高前门组件33和后片3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在展开状态时,多个横拉杆341能够作为轿厢3的侧护栏起到防止检
修人员跌落的作用,确保检修人员作业安全性,采用斜拉杆342与横连杆34之间形成夹角结构,能够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提高轿厢3在展开状态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底板32在轿厢3展开状态时的承载力。
30.作为上述斜拉杆34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及图7,斜拉杆342的一端与后片31的一侧边缘铰接,另一端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槽3421,滑槽3421内设有沿其轴向滑动的连接件3422,连接件3422与底板32或前门组件33的相应侧边缘铰接。轿厢3展开和收纳过程中,需要横拉杆341和斜拉杆342同步摆动,由于横拉杆341的两端铰接位置固定,因此需要斜拉杆342的至少一端具有运动自由度,否则四连杆机构会处于锁死状态,在此通过在斜拉杆342的一端设置滑槽3421,利用连接件3422(可以为滑块或销轴)与底板32的一侧边缘铰接,使轿厢3展开或收纳过程中连接件3422在滑槽3421内滑动,实现斜拉杆342的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距离进行适应性变化,避免四连杆机构锁死,确保轿厢3展开和收纳过程顺畅。
31.当然,应当理解的是,轿厢3收纳时底板32可以是向下翻转至与后片31贴靠,也可以是向上翻转至与后片31贴靠,而连接件3422在滑槽3421内能够滑动的距离决定了底板32相对于后片31的摆动角度,在此以轿厢3收纳时底板32向上翻转进行说明,当连接件3422与滑槽3421远离后片31的一端抵触时,底板32翻转成接近水平的状态,轿厢3展开,而由于底板32为承重板,在其自身重力和/或检修人员的重力下底板32能够保持在这一状态,而当底板32向上翻转并向后片31的侧方贴靠过程中,连接件3422向滑槽3421的另一端滑动,而为了避免轿厢3在收纳状态时底板3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自由摆动,请参阅图4,后片31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插销311,底板32或前门组件33的相应侧边缘设有锁定部321,在轿厢3处于收纳状态时,插销311与锁定部321插接。应当说明,插接部可以是板状或块状,插接部上应当设置适于插销311插入的插孔。
3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后片31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联锁机构35,联锁机构35的动力输入端与底板32连接;在收纳状态时,联锁机构35的输出端与设于导轨1上的锁止板11插接,在展开状态时,底板32带动联锁机构35的输出端与锁止板11脱离。在检修工作完成后,轿厢3由展开状态转换为收纳状态,此时利用底板32的翻转带动联锁机构35动作,从而使联锁机构35的输出端与锁止板11插接,一方面能够避免轿厢3在非工作状态时在导轨1上向下滑动,提高轿厢3收纳状态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卷扬机构2将钢丝绳20放松,避免钢丝绳20因长期施力而降低寿命。
33.举例说明,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联锁机构35的可选结构为,联锁机构35包括套筒351、滑销352、伸缩弹性件353,以及拉线354;其中,套筒351水平固定连接于后片31的底部一侧边上;滑销352滑动穿设于套筒351内;伸缩弹性件353的一端与套筒351或后片31连接,另一端与滑销352连接;拉线354的一端与滑销352连接,另一端与底板32连接;在收纳状态时,底板32放松拉线354,滑销352在伸缩弹性件353的弹性力作用下一端弹出套筒351外,且弹出端与锁止板11插接,在展开状态时,底板32拉紧拉线354并带动滑销352克服弹性力缩回套筒351内。
34.应当理解的是,拉线354与底板32的连接位置与滑销352之间的距离随着底板32的翻转而变化,具体为在轿厢3展开状态时该距离值大、收纳状态时该距离值小,从而能够使得在展开状态时拉线354能够绷紧并拉动滑销352缩回套筒351内,从而与锁止板11脱离,在
收纳状态时由于该距离值小而使得拉线354松弛,从而能够使得滑销352在伸缩弹性件353(具体可以是弹簧或者气弹簧)的弹性力下远离拉线354的一端自动弹出套筒351并与锁止板11(设有插孔)插接实现轿厢3的位置锁定,无需人工操作,锁定方式灵活可靠。
35.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及图6,后片31靠近导轨1的位置设有悬挂组件36,悬挂组件36包括固定轴361和挂臂362;其中,固定轴361水平固定连接于后片31上;挂臂362的一端为凸轮结构3621,凸轮结构3621转动连接于固定轴361上,挂臂362的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与钢丝绳20连接;在卷扬机构2带动钢丝绳20向挂臂362施加牵引力时,凸轮结构3621的近心端侧壁朝向导轨1,且与导轨1分离,在钢丝绳20放松或断裂时,挂臂36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摆动至凸轮结构3621的远心端侧壁与导轨1抵接。
36.在钢丝绳20上具有牵引力时,挂臂362在牵引力作用下必然转动为竖直状态,此时凸轮结构3621的近心端侧壁(与固定轴361距离较近的侧壁)朝向导轨1,且该侧壁与导轨1之间具有间隙,避免凸轮结构3621与导轨1接触而干涉轿厢3的上下滑动,当非工作状态钢丝绳20放松、或者工作状态钢丝绳20意外断裂时,由于挂臂362失去钢丝绳20的牵引力作用,挂臂362在其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在此应当理解的是,由于凸轮结构3621的存在,挂臂362的重心能够偏离固定轴361的轴心,而为了确保挂臂362能够在自身重力下快速做出摆动响应,可以在凸轮结构3621远离导轨1的一侧设置配重块3623,利用配重块3623使挂臂362的重心偏离固定轴361远离导轨1的一侧,且偏离距离越大越好,而挂臂362的摆动能够使凸轮结构3621的远心端侧壁转向导轨1并抵压在导轨1上,从而将轿厢3锁定在导轨1上,避免轿厢3下坠,而且在凸轮结构3621与导轨1抵触后,轿厢3若向下滑动,则必然会因解除摩擦力而带动凸轮结构3621进一步转动,从而使得凸轮结构3621的远心端侧壁与导轨1之间的抵压力增大,凸轮结构3621与导轨1之间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进而使轿厢3的锁定状态更加稳定;当钢丝绳20再次向挂臂362施加牵引力时,挂臂362受拉而回摆,从而使得凸轮结构3621的远心端侧壁向远离导轨1的方向转动,实现对轿厢3的解锁,结构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
37.具体地,由于凸轮结构3621与导轨1的锁定状态在于凸轮结构3621的远心端侧壁与导轨1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摩擦力越大,锁定状态越可靠,而为了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请参阅图5,凸轮结构3621的远心端侧壁为齿形面3622。
38.可选地,请参阅图6,固定轴361上套设有扭力弹性件363,扭力弹性件363的一端与固定轴361或后片31连接,另一端与挂臂362连接,用于向挂臂362施加弹性摆动力。通过设置扭力弹性件363(具体可以是扭簧)能够提高挂臂362失去牵引力时的自由摆动速度,从而使凸轮结构3621的远心端侧壁快速转动至与导轨1抵触而将轿厢3的位置锁定,避免轿厢3下坠。
39.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式升降机,包括水平间隔分布的两条导轨1、两个导轮21、卷扬机构2,以及上述轿厢3;其中,两条导轨1分别用于竖直固定在设备立面4上;两个导轮21分别设于两条导轨1的正上方;卷扬机构2固定安装在导轨1或设备立面4的顶端,卷扬机构2的钢丝绳20具有两个牵引端,两个牵引端分别对应穿过两个导轮21并向下延伸;轿厢3与两个牵引端分别连接。
40.应当理解,通常升降机的导轨1可以是一条或多条,为了综合成本和稳定性考虑,可以优选采用两条并行导轨1;卷扬机构2的工作原理为电机驱动卷筒转动,从而对钢丝绳
20进行收放卷,钢丝绳20可以是一端与卷筒固定,另一端与轿厢3的中间位置连接,也可以是中间与卷筒固定,从而伸出两个同向缠绕在卷筒上的牵引端,将两个牵引端分别与轿厢3的两侧进行连接。
41.本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升降机,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两条导轨1与轿厢3连接稳定性好,通过设置两个导轮21能够将钢丝绳20的两个牵引端分别引导至两条导轨1(后片31的两侧边缘)的正上方,从而使钢丝绳20能够向轿厢3施加竖直向上的牵引力,确保轿厢3受力平衡;同时,由于采用了上述轿厢3,后片31的两侧边、底板32、前门组件33的两侧边及两组连杆34能够使轿厢3的两侧分别形成为四连杆机构,因此通过向上或向下翻动底板32,能够使得前门组件33和底板32一并贴靠在后片31的侧方进行收纳,从而减小轿厢3的占用空间,在进行检修作业时,反向翻动底板32,从而将底板32放平、前门组件33与后片31分离,使得轿厢3变形为能够容纳检修人员和工具的展开状态,检修人员经前门组件33进入轿厢3,然后卷扬机构2带动轿厢3沿导轨1滑动,从而将检修人员输送至目标高度位置,操作简单、使用灵活方便,由于在收纳状态时占用空间小,因此能够适用于集成度高、作业空间狭小的设备。
42.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导轨1上沿其轴向间隔设有两个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开关依次串接于卷扬机构2的电连接线路上,用于限定轿厢3的上下两个极限位置。当卷扬机构2带动轿厢3在导轨1上向上或向下滑动至与相应的限位开关接触时,限位开关触发而使卷扬机构2断电(卷扬机构2采用具有断电刹车功能的电机驱动),从而使轿厢3停止在极限位置,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轿厢3由导轨1的上端或下端脱轨,确保检修作业安全。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