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5171发布日期:2022-03-16 15:5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生产制造输送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2.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辊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由于其具有输送能力大、输送能耗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生产制造输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输送机机身太长、太高等结构问题而引起后期进厂困难,一般需要现场拆卸后再进厂、再装配和再调试,极大的增加了安装工人的工作负担。另外,生产线的各个核心设备之间地脚的调节高度不定,生产线调试运行初期,输送机输出端的高度与下一个核心设备的进料高度不匹配,达不到正常连续的输送要求,极大的增加了现场调试困难和工作负担。这样,单一的皮带机并不能满足有限空间的多种高度的输送要求,也不能达到各种物料的最佳输送效果,工况适应性较低。输送效率达不到最优,运行成本增加。为了适应多种工况,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多台输送机进行接力输送的方式,调整相邻两个输送机的角度虽然可以适应不同高度和长度的输送需求,但是这种方案需要组装多个输送机,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操作多个输送机也带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该输送机的工况适应性好能够稳定工作,并且操作性好、成本较低。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包括依次铰接相连的多段输送架,所述多段输送架的首端设置有第一辊筒,末端设置有第二辊筒;输送带,闭环地绕设在所述多段输送架外周并分别和所述第一辊筒和所述第二辊筒传动接触;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至少一段输送架相对于相邻的输送架转动;压带装置,与所述输送带的边缘接触并用于在所述输送架转动时将相应所述输送带压紧在所述输送架上;以及张紧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和所述输送带之间以将所述输送带相对于所述机架张紧。
5.可选地,所述压带装置包括设置在相邻两段输送架之间的压辊轮,该压辊轮相对于所述机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与所述输送带保持接触。
6.可选地,所述压带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压辊轮沿所述输送方向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弹性件具有用于将所述压辊轮抵压在所述输送带上的弹性力。
7.可选地,所述压带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压辊轮通过转轴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转轴可滑动地插入所述滑道,并且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所述转轴和所述安装座上直接的压缩弹簧,所述压辊轮和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轴套。
8.可选地,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缸和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辊筒或第二辊筒沿输送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安装段固定于所述机架,驱动端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辊筒或第二辊筒,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送带的张紧力,以能
够根据该张紧力自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缸是否工作。
9.可选地,所述第一辊筒或第二辊筒通过辊筒轴安装座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在所述驱动杆的驱动端和所述辊筒轴安装座上,所述辊筒轴安装座朝向所述机架的侧面具有燕尾滑块,所述机架相应的形成有用于容纳该燕尾滑块的燕尾槽。
10.可选地,所述压带装置和所述张紧装置成对设置,且一对相应的所述压带装置和所述张紧装置关于所述输送方向对称地设在所述机架的两侧。
11.可选地,所述输送架为三段,该三段输送架包括依次铰接的底架,中间架和顶架,所述带式输送机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三段输送架沿水平方向依次共线布置,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中间架分别与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呈角度地设置并使得所述底架和顶架相互平行且朝向相反方向延伸,所述驱动装置对应设置为两组,第一组位于所述底架和中间架之间,第二组位于中间架和所述顶架之间,所述压带装置对应设置为两组,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第一组位于所述底架和中间架所呈的内角处,第二组位于所述中间架和所述顶架的内角处。
12.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第二驱动缸,所述机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所述底架上并且底部具有滚轮,所述支撑架包括l型支撑架,所述第一组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l型支撑架和所述中间架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二组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中间架和所述顶架的底部之间。
13.可选地,所述带式输送机还包括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整体所述三段输送架的首端和末端的高度距离,以能够根据该高度距离自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是否工作。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仍是具有一条绕机架循环运动的输送带的单一输送机,并且利用设置在供至少一段输送架相对于与其相邻的输送架转动的驱动装置,能够使得相邻的输送架相对转动而调整输送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长度和高度差,适应不同的工况,并且通过设置在输送带的边缘用于输送架转动时将相应输送带压紧的压带装置,能够放置在相邻输送架转动时,避免输送带发生远离机架的运动而影响物料输送,并且由于压带装置仅用于压紧输送带的边缘,也不会影响输送带中心区域对物料的输送。另外通过设置在机架和输送带之间供输送带张紧在机架上的张紧装置,能够避免在输送架转动时,输送带的张紧度降低而造成不能输送物料的问题,因此工作稳定性好。由于仍是具有一条皮带的单一输送机,操作人员只需要操作一台设备即可完成不同工况的适应,相比多台输送机的组合操作性更好,成本也更低。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机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和压带装置安装局
部示意图;
20.图4是图3中a-a的截面示意图;
21.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安装局部示意图;
22.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主视图;
23.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俯视图;
24.图8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张紧装置左视图;
25.图9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装置主视图;
26.图10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压带装置俯视图;
27.图11是图9中b-b的截面图;
28.图1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机架结构局部示意图;
29.图1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机架;110-输送架;111-燕尾槽;112-底架;113-中间架;114-顶架;
32.120-第一辊筒;130-第二辊筒;140-l型支撑架;150-第三辊筒;160-电机;
33.170-输送架连接桁架;180-输送带支撑底板;2-输送带;210-裙边输送带; 211-裙边;212-挡板;213-输送带体;3-驱动装置;310-第二驱动缸;311
‑ꢀ
底部驱动缸;312-顶部驱动缸;4-压带装置;410-压辊轮;420-安装座;
34.430-转轴;440-压缩弹簧;450-轴套;460-安装座盖板;5-张紧装置;510
‑ꢀ
第一驱动缸;520-第一传感器;530-辊筒轴安装座;531-燕尾滑块;540
‑ꢀ
支承座;6-滚轮;7-第二传感器;8-支腿;9-地脚安装板;10-地脚。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36.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37.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参考图1和图3所示,该输送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依次铰接相连的多段输送架110,多段输送架110的首端设置有第一辊筒120,末端设置有第二辊筒130;输送带2,闭环地绕设在多段输送架110外周并分别和第一辊筒120和第二辊筒130传动接触;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至少一段输送架110相对于相邻的输送架110 转动;压带装置4,与输送带2的边缘接触并用于在输送架110转动时将相应输送带2压紧在输送架110上;以及张紧装置5,设置于机架1和输送带 2之间以将输送带2相对于机架1张紧。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仍是具有一条绕机架循环运动的输送带2的单一输送机,并且利用设置在供至少一段输送架110相对于与其相邻的输送架110转动的驱动装置3,能够使得相邻的输送架110相对转动而调整输送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长度和高度差,适应不同的工况,并且通过设置在输送带2的边缘用
于输送架110转动时将相应输送带2压紧的压带装置4,能够放置在相邻输送架110转动时,避免输送带2发生远离机架1的运动而影响物料输送,并且由于压带装置4 仅用于压紧输送带2的边缘,也不会影响输送带2中心区域对物料的输送。另外通过设置在机架1和输送带2之间供输送带2张紧在机架1上的张紧装置5,能够避免在输送架110转动时,输送带2的张紧度降低而造成不能输送物料的问题,因此工作稳定性好。由于仍是具有一条皮带的单一输送机,操作人员只需要操作一台设备即可完成不同工况的适应,相比多台输送机的组合操作性更好,成本也更低。
39.压带装置4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和图4所示,压带装置4包括设置在相邻两段输送架110之间的压辊轮410,压辊轮410相对于机架1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与输送带2保持接触,以保证输送带2贴合输送架110且增强了输送带2输送过程中的稳定,并且不会磨损输送带2。
40.为了更好的保证压辊轮410紧贴输送带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 3、图4以及图9所示,压带装置4还包括弹性件,压辊轮410沿输送带2 输送方向可活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弹性件具有用于将压辊轮410抵压在输送带2上的弹性力。其中,弹性件可以构造为如图9所示的压缩弹簧440,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这样,通过压缩弹簧440使得压辊轮410能够弹性移动,可以避免对机架1旋转时其上固定的压辊轮410对输送带2的硬性冲击,对输送带2进行保护。
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图4、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压带装置4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安装座420,安装座420上设置有沿输送带2输送方向延伸的滑道,压辊轮410通过转轴430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座 420上,转轴430通过设置在转轴430和安装座420上的压缩弹簧440可滑动地插入滑道,压辊轮410和安装座420之间还设置有轴套450,轴套450 的外圆柱面与其相接的输送架110上端面完全接触,起到面接触式滑动连杆的作用,当输送架110转动时其推动轴套450,使转轴430带动压辊轮410 在安装座420内做直线运动并压紧输送带2,此过程中压缩弹簧440被压缩,以利于保证各个点上压辊所受的力都能满足输送带2的张紧。其中,安装座 420可以构造为图9所示,在安装座420上端面可拆卸的设置有安装座盖板 460,以利于维修拆卸方便,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42.张紧装置5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3、图5、图6、图7以及图8所示,张紧装置 5包括第一驱动缸510和第一传感器520,第一辊筒120或第二辊筒130沿输送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驱动缸510的安装段通过支承座540 固定于机架1上,驱动端传动连接于第一辊筒120或第二辊筒130,第一传感器520用于检测输送带2的张紧力,以能够根据该张紧力自动控制第一驱动缸510是否工作,这样,利于输送带2始终张紧于机架1上,避免出现输送带2磨损和打滑的问题,延长输送带2的使用寿命。本公开中,驱动缸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气缸或电动缸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各类直线驱动机构,本公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43.为了更好的保证张紧装置5驱动第一辊筒120或第二辊筒130沿输送方向滑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5、图6、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一辊筒120或第二辊筒130通过辊筒轴安装座530可滑动地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传感器520连接在驱动杆的驱动端和辊筒轴安装座530上,辊筒轴安装座530朝向机架1的侧面具有燕尾滑块531,机架1相应的形成有用于容纳该燕尾滑块531的燕尾槽111,这样,利于减少辊筒轴安装座530和输送架 110两者之
间的滑动摩擦。其中,第一传感器520可以构造为压力传感器,以利于张紧装置5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动态控制驱动装置3的伸长或缩进以达到张紧输送带2的目的。
44.为了更好的保证压带装置4和张紧装置5为输送带2提供稳定的张紧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所示,压带装置4和张紧装置5成对设置,且一对相应的压带装置4和张紧装置5关于输送方向对称地设在机架1的两侧,以利于输送带2达到最优的输送效果。
45.机架1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2以及图12所示,机架1包括通过第三辊筒150 依次铰接的底架112,中间架113和顶架114,该带式输送机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三段输送架110沿水平方向依次共线布置,此时可以实现物料沿一个方向的连续传送,在第二工作位置,中间架113分别与底架112和顶架114呈角度地设置并使得底架112和顶架114 相互平行且朝向相反方向延伸,此时三者呈类似z型的布置,从而能够提升物料的传送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其中,顶架114输出端侧面固连有可驱动第二辊筒130沿自身轴线转动的电机160,以利于输送带2上料和下料的输送效率;驱动装置3对应设置为两组,第一组位于底架112和中间架113 之间,第二组位于中间架113和顶架114之间;压带装置4对应设置为两组,在第二工作位置,第一组位于底架112和中间架113所呈的内角处,第二组位于中间架113和顶架114的内角处,以利于输送机在平板状态以及z字型状态随意切换,适应范围更广。此外,图2示例性地示出,三段输送架110 两侧之间分别固连有输送架连接桁架170,输送架连接桁架170上固连有用于支撑输送带2的输送带支撑底板180,以利于更好的保证机架1的整体强度以及输送带2输送时的稳定。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驱动装置3为第二驱动缸310,机架1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连接在底架112上并且底部具有滚轮6,支撑架包括l型支撑架140,第一组驱动装置3为连接在l型支撑架140和中间架113底部之间的底部驱动缸311,第二组驱动装置为连接在中间架113和顶架114底部之间的顶部驱动缸312,以利于输送机在平板状态以及z字型状态随意切换。此外,机架1底部还固连有支腿8且支腿8底部具有滚轮6和地脚安装板9,地脚安装板9端面上具有可调节高度的地脚10,以利于输送机的搬运和便于对输送机进行高度的微调。
47.为了更好的保证输送带2达到最优的输送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还包括第二传感器7,第二传感器7可以构造为距离传感器,以利于检测整体三段输送架110的首端和末端的高度距离,以能够根据该高度距离自动控制驱动装置3是否工作。例如,当第二传感器7检测到输送带2首端和末端的高度距离达到预设的距离后,可以控制驱动装置 3停止工作,从而将带式输送机固定在对应的位置上进行稳定的工作。而当首端和末端的高度距离还未到达预设距离时,则系统仍控制驱动装置3继续工作直到到达预设位置,这样,以利于保证输送机对不同高度区域的准确运输。此外,图13示例性地示出输送带2可以构造为裙边输送带210,裙边输送带210包括闭环地绕设在多段输送架110外周且与第一辊筒120和第二辊筒130传动接触的输送带体213,通过固连在输送带体213侧边可沿输送方向伸展的裙边211和固连在输送带体213上沿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多块挡板 212共同围成的多个空间,以利于保证输送机对不同物料的稳定运输。
4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4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50.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