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9012发布日期:2022-03-23 11:50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


背景技术:

2.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代步工具的主流,汽车的制造需要用到多种零部件进行组合安装,这些零部件需要从不同的厂商进行生产和运输,这时就需要用到汽车零部件运输装置,将零部件运输至组装厂商集中装配,而现存的汽车零部件运输装置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3.1.现存的汽车零部件运输装置不方便应对碰撞和冲击,导致零件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4.2.现存的汽车零部件运输装置不方便进行存放和取出,增加了运输难度;
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不方便应对碰撞和冲击,不方便进行存放和取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包括壳体和泡沫抗冲击层,所述壳体边侧设置有盒门,且盒门内部安装有第一磁吸板,并且盒门上方固定有合页,所述壳体一侧连接有把手,且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磁吸板,并且壳体内部安装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设置于泡沫抗冲击层的边侧,且泡沫抗冲击层外侧设置有保护盒,并且保护盒下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方固定有底板,且底板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轴,并且第一转轴内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内侧设置有丝杆,并且丝杆边侧安装有摇杆,所述壳体下方连接有万向轮。
8.优选的,所述壳体与盒门采用可转动结构设置,且盒门与第一磁吸板采用相互平行设置,并且盒门与合页采用焊接连接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二磁吸板与壳体采用相互垂直设置,且第二磁吸板与第一磁吸板采用相互平行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减振弹簧与泡沫抗冲击层采用穿插连接设置,且泡沫抗冲击层与保护盒采用紧密贴合设置,并且保护盒与支撑柱采用焊接连接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底板与第一转轴采用卡合连接设置,且第一转轴与连杆采用嵌套连接设置,并且连杆与第二转轴采用穿插连接设置。
12.优选的,所述丝杆与摇杆采用焊接连接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方便应对碰撞和冲击,方便进行存放和取出;
14.1.在使用该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时,在运输过程中,可通过手拉把手带动底部万向轮转动,移动至运输车内,当车辆运到颠簸路段或遭受冲击时,首先壳体内部设置的减振弹簧会减缓冲击造成的力,随后加厚的泡沫抗冲击层会进一步抵消冲击造成的力,保护零件不受损坏;
15.2.在使用该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时,将装置通过底部的万向轮移动至合适位置,随后通过盒门上的手握处拉开盒门,通过摇动壳体边侧的摇杆,摇杆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第二转轴在丝杆上进行左右移动,摇杆顺时针转动时,第二转轴向右移动,带动连杆通过第一转轴向竖直方向调整角度,则底板被向上顶起,保护盒顶出壳体上表面,可将零件存放至保护盒内,随后反向操作以上步骤,保护盒下降至壳体内,完成装卸,减少了运输装卸难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壳体;2、盒门;3、第一磁吸板;4、合页;5、把手;6、第二磁吸板;7、减振弹簧;8、泡沫抗冲击层;9、保护盒;10、支撑柱;11、底板;12、第一转轴;13、连杆;14、第二转轴;15、丝杆;16、摇杆;1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包括壳体1、盒门2、第一磁吸板3、合页4、把手5、第二磁吸板6、减振弹簧7、泡沫抗冲击层8、保护盒9、支撑柱10、底板11、第一转轴12、连杆13、第二转轴14、丝杆15、摇杆16和万向轮17,壳体1边侧设置有盒门2,且盒门2内部安装有第一磁吸板3,并且盒门2上方固定有合页4,壳体1一侧连接有把手5,且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二磁吸板6,并且壳体1内部安装有减振弹簧7,减振弹簧7设置于泡沫抗冲击层8的边侧,且泡沫抗冲击层8外侧设置有保护盒9,并且保护盒9下方连接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下方固定有底板11,且底板11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轴12,并且第一转轴12内侧设置有连杆13,连杆13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14,且第二转轴14内侧设置有丝杆15,并且丝杆15边侧安装有摇杆16,壳体1下方连接有万向轮17;
23.进一步的,壳体1与盒门2采用可转动结构设置,且盒门2与第一磁吸板3采用相互平行设置,并且盒门2与合页4采用焊接连接设置,可转动结构使盒门2可通过转动利用内部第一磁吸板3与壳体1内部的第二磁吸板6进行吸附,进一步保护了零部件不会因冲击而脱出壳体1,相互平行设置增加了盒门2与第一磁吸板3之间的牢固性,焊接连接设置增加了盒门2与合页4之间的稳定性;
24.进一步的,第二磁吸板6与壳体1采用相互垂直设置,且第二磁吸板6与第一磁吸板3采用相互平行设置,相互垂直设置增加了第二磁吸板6与壳体1之间的牢固性,相互平行设置方便了第二磁吸板6与第一磁吸板3相互吸附;
25.进一步的,减振弹簧7与泡沫抗冲击层8采用穿插连接设置,且泡沫抗冲击层8与保护盒9采用紧密贴合设置,并且保护盒9与支撑柱10采用焊接连接设置,穿插连接设置增加了减振弹簧7的防脱落能力,紧密贴合设置增加了泡沫抗冲击层8与保护盒9之间的接触面积,焊接连接设置增加了保护盒9与支撑柱10之间的牢固性;
26.进一步的,底板11与第一转轴12采用卡合连接设置,且第一转轴12与连杆13采用嵌套连接设置,并且连杆13与第二转轴14采用穿插连接设置,卡合连接设置增加了整体覆盖的均匀性,穿插连接设置使连杆13可被第二转轴14带动进行角度的调节;
27.进一步的,丝杆15与摇杆16采用焊接连接设置,焊接连接设置增加了丝杆15与摇杆16之间的牢固性。
2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汽车零部件用防碰撞的运输盒时,将装置通过底部的万向轮17移动至合适位置,随后通过盒门2上的手握处拉开盒门2,通过摇动壳体1边侧的摇杆16,摇杆16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带动第二转轴14在丝杆15上进行左右移动,摇杆16顺时针转动时,第二转轴14向右移动,带动连杆13通过第一转轴12向竖直方向调整角度,则底板11被向上顶起,保护盒9顶出壳体1上表面,可将零件存放至保护盒9内,随后反向操作以上步骤,保护盒9下降至壳体1内,完成装卸,减少了运输装卸难度,在运输过程中,可通过手拉把手5带动底部万向轮17转动,移动至运输车内,当车辆运到颠簸路段或遭受冲击时,首先壳体1内部设置的减振弹簧7会减缓冲击造成的力,随后加厚的泡沫抗冲击层8会进一步抵消冲击造成的力,保护零件不受损坏。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