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隔膜剥离装置用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1742发布日期:2022-05-26 10:4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带盒隔膜剥离装置用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2.很多包装瓶在装入液体或者固体的内容物之前,空瓶是通过隔膜封闭包装的。如图1所示,固定数量的瓶体1被完整的包装在顶部开口的包装盒2内,包装盒2的外部以及顶部通过隔膜3封闭包装。在全制动生产线上使用瓶体1之前,需要先剥离包装盒2和隔膜3;现有技术中,使用如图2所示的隔膜剥离装置来进行对瓶体1和隔膜3、包装盒2进行分离;将包装了物料放置在入料平台4上,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推送物料到后续工位,进行分离操作,分离后的瓶体送到出料平台5。
3.然而,很多物料中,瓶体1是包装盒2是罩在瓶口一侧,瓶底是对着包装盒2开口一面;对于此类物料上料的时候,为了运输方便,通常是先将包装盒2(瓶口)向下放在在入料平台4上;然而,生产线使用瓶子的时候,需要瓶口向上,所以需要将物料进行翻转,使瓶底(隔膜2)向下;通常这个翻转过程是工人手动操作完成物料反转后,物料进入后续加工工序。然而通过人工操作完成翻转工序,然后送入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中上料,不但效率低,而且翻转中一旦出错,会导致隔膜破损,使后期的隔膜、盒体剥离操作出现失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人工操作完成翻转工序,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带盒隔膜剥离装置用上料结构,其可以快速高效的对隔膜翻转后上料,效率高且不易出错。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带盒隔膜剥离装置用上料结构,其包括:物料直线推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于入料平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之间物料通道上的物料翻身结构,物料经所述物料翻身结构翻转之后,送入所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继续上料;
6.所述翻身结构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输送带和夹紧输送带、压紧气缸、旋转驱动结构;
7.所述固定输送带和所述夹紧输送带上下平行地设置在口字型的旋转固定架的内腔,两个输送带之间临近所述入料平台一侧的入口为翻身物料入口,远离所述入料平台的一侧为翻身物料出口;
8.所述旋转固定架垂直于地面的两个侧壁中,一个侧壁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驱动旋转轴的一端,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从动旋转轴的一端;所述驱动旋转轴的另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翻身支架上之后,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结构;所述从动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可旋转地固定在翻身支架上;
9.所述旋转固定架垂直于地面的两个侧壁的内侧,分别对称设置垂直方向的夹紧用滑轨;所述固定输送带固定在所述旋转固定架的内腔,所述夹紧输送带固定于夹紧支架,所述夹紧支架通过滑轨滑块结构滑动连接所述夹紧用滑轨;
10.所述旋转固定架内腔中,平行于地面的一个侧壁上,固定设置所示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端垂直地连接所述夹紧支架;
11.在所述翻身物料入口侧,位于下方的输送带的上端面与所述入料平台上端面齐平。
12.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13.所述翻身结构还包括压紧缓冲结构,所述压紧缓冲结构包括:压紧缓冲弹簧、截面为矩形的压紧弹簧腔,所述压紧弹簧腔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支架,所述压紧弹簧腔上与所述连接夹紧支架相对的侧壁上开设一个透孔;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杆顶端设置倒t字形的结构,倒t字形结构的头部宽度大于凸字形透孔直径;所述压紧缓冲弹簧设置于所述压紧弹簧腔的内腔,两端分别抵押在所述压紧气缸的活塞端头部、所述夹紧支架;
14.其还包括入口推送结构,所述入口推送结构设置于所述入料平台上端面,其推送行程为所述入料平台、所述物料翻身结构之间;
15.所述入口推送结构包括:上料定位结构、上料推送结构;
16.所述上料推送结构包括:入口上料推板、入口推料无杆气缸,所述入口上料推板垂直于物料进料方向设置于所述入料平台的上端面;所述入口上料推板固定于所述入口推料无杆气缸的滑座,将物料从沿着所述上料通道推送;
17.所述上料定位结构包括:平行于物料进料方向的入口定位固定板、入口定位推板,所述入口定位固定板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入料平台的顶端面,所述入口定位推板被入口定位气缸推动沿垂直于物料进料方向行动;
18.其还包括双侧皮带接料结构,所述双侧皮带接料结构设置于所述物料翻身结构、所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之间;
19.所述双侧皮带接料结构包括:接料电机、水平设置的条状皮带;2条所述条状皮带并行设置在所述物料通道上,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物料的宽度;所述条状皮带一端设置于所述物料翻身结构的翻身物料出口侧,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的上料侧;所述条状皮带由所述接料电机驱动从所述物料翻身结构向所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传动;
20.所述物料通道包括两条互相连通且垂直的通道:上料通道、剥离通道,所述上料通道连通所述入料平台、所述翻身结构的工位,所述剥离通道连通所述出料平台;
21.在所述上料通道、所述剥离通道连接处,设置物料拐角送料结构;所述物料拐角送料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拐角托盘、托盘抬起气缸,所述拐角托盘设置于所述双侧皮带接料结构的出料侧,所述拐角托盘底端连接托盘抬起气缸的活塞端;所述拐角托盘处于默认位置时,其上端面低于所述双侧皮带接料结构的上端面;
22.所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包括:垂直于所述剥离通道物料进料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搬送板、第二搬送板、固定推板;所述第一搬送板、所述第二搬送板设置于物料推送用直线模组的滑座上,所述第一搬送板在所述物料推送用直线模组驱动下,在所述拐角托盘和割膜刀结构的工位之间滑动;
23.所述第一搬送板、所述第二搬送板之间距离大于物料的长度;所述固定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搬送板、所述第二搬送板之间,所述固定推板由固定用气缸驱动,在所述第一搬送板、所述第二搬送板之间垂直于所述第二搬送板移动;
24.所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还包括搬送板升降气缸,所述第一搬送板、所述第二搬送板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搬送板升降气缸的活塞端;所述搬送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物料推送用直线模组的滑座上。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盒隔膜剥离装置用上料结构,通过翻身结构完成对物料的翻转操作;将物料从物料入口送入固定输送带和夹紧输送带之间,压紧气缸启动,将夹紧输送带推向入固定输送带,物料被夹紧在两个输送带之间;旋转驱动结构启动,带动驱动旋转轴旋转,旋转固定架带动固定之上的固定输送带和夹紧输送带、以及被夹紧的物料进行翻转;压紧气缸启动反向启动,固定输送带和夹紧输送带之间不再夹紧,固定输送带和夹紧输送带启动,输送带将物料从翻身物料出口送出,完成物料的翻身工序,然后通过物料直线推送结构继续上料。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料过程中的翻身工序无需人工手动对物料进行翻转,不但提高了工序效率,且不会出现操作失误导致物料受损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26.图1为隔膜、包装盒和瓶体的结构关系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现有技术中带盒隔膜剥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料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双侧皮带接料结构和物料拐角送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入口推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翻身结构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翻身结构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物料直线推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盒隔膜剥离装置用上料结构,其包括:依次设置于入料平台4、出料平台5之间物料通道10上的入口推送结构11、物料翻身结构9、双侧皮带接料结构7、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放置在入料平台4上的物料,基于入口推送结构11推送到物料翻身结构9中,在经物料翻身结构9翻转之后,双侧皮带接料结构7将物料送入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的上料位,通过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继续上料,送入到割膜结构12的工位,然后经过废盒抓取结构13将包装盒3、隔膜2、瓶体1分离,瓶体1被送到出料平台5处,进行后续操作。
35.翻身结构9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其中图7为图6沿从动旋转轴9-5、驱动旋转轴9-6的连接线方向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即图6中a-a向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翻身结构9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输送带9-1和夹紧输送带9-2、压紧气缸9-3、旋转驱动结构9-4;固定输送带9-1和夹紧输送带9-2上下平行地设置在口字型的旋转固定架9-8的内腔,两个输送带之间临近入料平台4一侧的入口为翻身物料入口,远离入料平台4的一侧为翻身物料出口。
36.旋转固定架9-8垂直于地面的两个侧壁,一个侧壁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驱动旋转轴9-6的一端,另一个侧壁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从动旋转轴9-5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旋转轴9-6、从动旋转轴9-5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驱动旋转轴9-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可旋转的固定在翻身支架9-7上之后,连接旋转驱动结构9-4,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驱动结构9-4包
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减速机连接驱动旋转轴9-6;从动旋转轴9-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可旋转地固定在翻身支架9-7上;旋转固定架9-8垂直于地面的两个侧壁的内侧,分别对称设置垂直方向的夹紧用滑轨9-9;固定输送带9-1固定在旋转固定架9-8的内腔,夹紧输送带9-2固定连接于水平设置的夹紧支架9-11;夹紧支架9-11上设置滑块9-10,通过滑轨滑块结构滑动连接夹紧用滑轨9-9;旋转固定架9-8内腔中,平行于地面的一个侧壁上,固定设置压紧气缸9-3,压紧气缸9-3的活塞端垂直地连接夹紧支架9-11。
37.固定输送带9-1和夹紧输送带9-2的驱动结构:第一步进电机9-14、第二步进电机9-15启动,固输送带9-1和夹紧输送带9-2以相反的方形旋转;当物料被送入物料入口后,旋转的输送带9-1和夹紧输送带9-2将物料送入两个输送带内部,翻身结构用有料激光传感器9-16检测到物料达到预设位置后,输送带停止运动;压紧气缸9-3启动,活塞端推动夹紧支架9-11、夹紧输送带9-2沿着夹紧用滑轨9-9在垂直方向滑动,当夹紧输送带9-2移动预设的距离后,压紧气缸9-3停止;旋转驱动结构9-4启动,驱动旋转轴9-6旋转,带动旋转固定架9-8、固定输送带9-1、夹紧输送带9-2、被夹紧的物料一起旋转,当旋转固定架9-8旋转到预设的180度位置后旋转驱动结构9-4停止,固定输送带9-1、夹紧输送带9-2的上下位置颠倒,物料的翻转也随之完成;压紧气缸9-3反向启动,带动夹紧输送带9-2远离固定输送带9-1,当当夹紧输送带9-2回到默认位置后,夹紧气缸9-3添置;第一步进电机9-14、第二步进电机9-15继续分别沿着之前的方向启动,物料被输送到翻身物料出口侧;本次翻身工序完成。
38.在临近入料平台4的翻身物料入口侧,位于下方的输送带的上端面与入料平台4上端面齐平,确保从入料平台4被推送过来的物料可以直接推送到位于下方的输送带的上端面,无需调整物料高度的结构,简化了系统设备的结构。
39.压紧气缸9-3的活塞端通过压紧缓冲结构连接夹紧支架9-11,压紧缓冲结构包括:压紧缓冲弹簧9-12,压紧弹簧腔9-13固定连接夹紧支架9-11,压紧弹簧腔9-13上与连接夹紧支架9-11相对的侧壁上开设一个透孔;压紧气缸9-3的活塞杆顶端设置倒t字形的结构,倒t字形结构的头部宽度大于凸字形透孔直径,压紧缓冲弹簧9-12设置于压紧弹簧腔9-13的内腔,两端分别抵押在压紧气缸9-3的活塞端头部、夹紧支架9-11;当压紧气缸9-3启动后,活塞端首先推动压紧缓冲弹簧9-12,使压紧缓冲弹簧9-12发生压缩形变,然后压紧缓冲弹簧9-12推动夹紧支架9-11、夹紧输送带9-2沿着夹紧用滑轨9-9在垂直方向缓慢滑动;通过压紧缓冲弹簧9-12的设置,放置突然施力,使夹紧输送带9-2突然压向固定输送带9-1,导致夹在二者之间的物料中的包装盒3、瓶体1被强力压紧发生损坏。
40.如图3所示,入口推送结构11设置于入料平台4上端面,其推送行程为入料平台4、物料翻身结构9之间;如图5所示,入口推送结构11包括:上料定位结构、上料推送结构。
41.上料推送结构包括:入口上料推板11-1、入口推料无杆气缸11-2,入口上料推板11-1垂直于物料进料方向设置于入料平台4的上端面;入口上料推板11-1固定于入口推料无杆气缸11-2的滑座,将物料从沿着上料通道推送。
42.上料定位结构包括:平行于物料进料方向的入口定位固定板11-5、入口定位推板11-4,入口定位固定板11-5固定地设置于入料平台4的顶端面,入口定位推板11-4被入口定位气缸11-3推动沿垂直于物料进料方向行动;本实用新型中,入口上料推板11-1设置于入口定位固定板11-5、入口定位推板11-4。
43.物料被上料装置放置到入料平台4上端面的入口上料推板11-1、翻身结构9之间的
位置,入料平台有料激光传感器11-6检测到有物料存在后,入口定位气缸11-3启动,入口上料推板11-1将物料推向,直至将物料推动到一个侧边紧贴入口定位固定板11-5,此时物料被定位到在物料进料方向上对齐翻身结构9的翻身物料入口的位置;入口定位气缸11-3停止,然后反向启动将入口上料推板11-1带回入料平台4侧边的默认位置;入口推料无杆气缸11-2启动,沿着物料进料方向推动入口定位推板11-4,将物料推动到正在转动输送带9-1和夹紧输送带9-2之间的翻身物料入口,完成翻身结构9的上料,无需人工推动上料,提高了操作效率。
44.如图4所示,双侧皮带接料结构7设置于物料翻身结构9、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之间;双侧皮带接料结构7包括:接料电机7-3、水平设置的条状皮带7-1;2条条状皮带7-1并行设置在物料通道上,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物料的宽度;带动条状皮带7-1之间通过传动轴7-2带动同步旋转,料电机7-3输出轴连接传动轴7-2;条状皮带7-1一端设置于物料翻身结构9的出料侧,紧挨翻身结构9翻身物料出口,另一端设置于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的上料侧;条状皮带7-1由接料电机7-3驱动从物料翻身结构9向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的上料位传动。
45.当物料被滚动的固输送带9-1和夹紧输送带9-2从翻身结构9翻身物料出口送出后,落到水平设置的条状皮带7-1上,条状皮带7-1被接料电机7-3驱动向着物料进料方向转动,物料被条状皮带7-1带动继续向前传动;因为翻转过来的物料是隔膜3向下,隔膜3的摩擦力比较大,所以通过2个条状皮给7-1提供传动力,送入下一个工位,皮带中间不设台面结构,可以降低系统结构复杂度,也可以降低隔膜3和接触面的摩擦力,传动更省力。
46.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物料通道10包括两条互相连通且垂直的通道:上料通道10-1、剥离通道10-2,上料通道10-1连通入料平台4、翻身结构9的工位,剥离通道10-2连通出料平台5;通过互相垂直的上料通道10-1、剥离通道10-2,减少了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确保装置更适用于不同的厂房。
47.为了实现在互相垂直的通道拐角处的上料,在上料通道10-1、剥离通道10-2连接处,设置物料拐角送料结构8;如图4所示,物料拐角送料结构8包括:在拐角托盘支架8-4上,水平设置的拐角托盘8-1、托盘抬起气缸8-2,拐角托盘8-1拐角托盘8-1底端连接托盘抬起气缸8-2的活塞端,拐角托盘8-1底端设置垂直的托盘导向直线轴承8-5,确保拐角托盘8-1升降平稳不会发生晃动,进而损坏物料;拐角托盘8-1紧挨着条状皮带7-1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拐角托盘8-1的面积小于物料的底面积,在拐角托盘8-1的默认位置,拐角托盘8-1的上端面低于条状皮带7-1的上端面;与两个条状皮带7-1平行,在条状皮带7-1的外侧设置上料导向板8-3,确保在物料从条状皮带7-1掉落到拐角托盘8-1过程中,不会因为意外导致角度偏移;条状皮带7-1带动物料沿着物料上料方向前进,物料前端超过条状皮带7-1后,因为重力会下垂,然后被设置于相邻位置,但是低于条状皮带7-1的拐角托盘8-1接住,条状皮带7-1继续给物料提供前进的力,直至物料完全掉到拐角托盘8-1上;因为此时物料底端完全是隔膜3,在移动中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在拐角托安排8-1默认的接料位置,拐角托盘8-1的上端面设置的低于条状皮带7-1上端面,通过重力来抵消摩擦力,无需额外的施力结构,即可让物料转移到拐角托盘8-1上,极大的简化了系统的结构。
48.当物料完全掉到拐角托盘8-1上之后,托盘抬起气缸8-2启动,将物料、拐角托盘8-1抬起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的上料位;具体实施时,在拐角托盘8-1上升的路径上,设置拐角导向板8-7,确保物料随着拐角托盘上升的过程中,角度不会发生偏移;设置上料位有料
传感器8-6,当上料位有料传感器8-6检测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的上料位上有物料存在时,启动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进行后续操作。
49.如图8所示,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包括:垂直于剥离通道10-2上物料进料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固定推板6-7;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设置于物料推送用直线模组6-3的滑座上,直线模组的滑座的行程方向平行于剥离通道10-2上物料进料方向、垂直于上料通道10-1的物料进料方向;第一搬送板6-1在物料推送用直线模组6-3驱动下,在拐角托盘8-1和割膜结构12的工位之间滑动;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之间距离大于物料的长度,二者之间即为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的上料位;拐角托盘8-1设置于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之间的位置。
50.固定推板6-7设置于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之间;固定推板6-7由固定用气缸6-8驱动,在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之间垂直于第二搬送板6-2水平移动;当拐角托盘8-1升起之后,将物料送到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之间,固定用气缸6-8启动,带动固定推板6-7将物料顶紧;确保搬运过程中,物料不会掉落。物料顶紧后,物料推送用直线模组6-3带动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以及被夹紧的物料,沿着剥离通道10-2,将物料送到割膜结构12的工位。通过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和物料拐角送料结构8的配合,完成了在互相垂直的通道拐角处的物料的直角弯上料操作。
51.物料直线推送结构还包括搬送板升降气缸6-6,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分别固定连接搬送板升降气缸6-6的活塞端;搬送升降气缸6-6通过搬送连接架6-4固定于物料推送用直线模组6-3的滑座上;当物料被送到割膜结构12的工位之后,固定用气缸6-8反向启动,固定推板6-7退回默认位置,物料被松开;两个搬送升降气缸6-6启动,带动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升起到高于物料高度的位置后停止,物料被留在割膜结构12的工位;物料推送用直线模组6-3反向启动,带动第一搬送板6-1、第二搬送板6-2回到拐角托盘8-1上方位置后停止,此次对隔膜结构12的上料结束。
5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放置到入料平台4的物料,被入口推送结构11推送到物料翻身结构9中,物料翻身结构9将物料进行翻转。反转后的物料通过双侧皮带接料结构7从翻身结构9翻身物料出口接出,送到物料拐角送料结构8的拐角托盘8-1上,物料拐角送料结构8将物料送到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的上料位,物料直线推送结构6将物料送到割膜结构12的工位进行后续操作。整个上料过程,无需工人手动翻转、无需工人手动搬运,不但提高了上料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操作故障引起物料破损的概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