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及其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4873发布日期:2022-02-08 13:0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及其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连接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及其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2.无机房电梯被普遍设计成轿底轮结构(即动滑轮下置的结构)。
3.轿底轮结构包括固定架及滑轮;其中,固定架连接于轿厢下梁,滑轮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两端。无机房电梯运行时,轿厢与电梯井内上下移动过程中,滑轮的外周滚动抵接电梯井的侧壁。
4.滑轮的外周滚动抵接电梯井的侧壁时,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噪声和振动传递至轿厢内,影响轿厢内人员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轿厢内的噪声和振动,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及其减震机构。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减震机构,包括弹性件、垫板及固定件;
8.所述垫板并排设有两个,且所述弹性件位于两个垫板之间;
9.所述弹性件沿垂直垫板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且位于所述弹性件一端的连接部碰触一个垫板,位于所述弹性件另一端的连接部碰触另一个垫板;
10.所述固定件与连接部一一对应,且所述固定件用于使得连接部固定连接至垫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垫板之间非刚性连接,一块垫板发生振动时,利用弹性件吸收来该振动,减少传递至另一块的振动,实现减震。
12.优选的,所述弹性件的长度大于自身的宽度;所述弹性件至少设有两个,且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件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另一个弹性件的宽度方向。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吸收振动时会发生形变,且每个弹性件沿自身宽度方向易发生形变,而每个弹性件沿自身长度方向不易发生形变,因而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弹性件,以限制两块垫板之间的相对位移。
14.优选的,所述弹性件设有四个,两个所述弹性件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另两个所述弹性件的宽度方向。
15.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弹性件长度方向的端部。
16.优选的,一个所述弹性件设有四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弹性件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弹性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弹性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垫板固定连接,且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提高弹性件整体与垫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18.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垫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并排设有两个;所述弹性垫
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端部伸出弹性垫形成所述连接部。
1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依次贯穿连接部及垫板。
20.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及螺母,所述螺栓依次贯穿连接部及垫板,所述螺母连接至螺栓上。
21.优选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平垫圈及弹簧垫圈;所述平垫圈套设于螺栓上,并位于所述连接部背离垫板的一侧;所述弹簧垫圈套设于螺栓,并位于所述垫板背离连接部的一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弹性件与垫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包括上述的减震机构,还包括固定架及滑轮;一个所述垫板固定连接于固定架的上端,另一个所述垫板用于固定连接至轿厢下梁。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吸收固定架的振动,进而降低由固定架传递至轿厢的振动,同时,噪声的实质也是振动,则实现降低由固定架传递至轿厢的噪声。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两块垫板之间非刚性连接,一块垫板发生振动时,利用弹性件吸收来该振动,减少传递至另一块的振动,实现减震;
28.2.利用弹性件吸收固定架的振动,进而降低由固定架传递至轿厢的振动,同时,噪声的实质也是振动,则实现降低由固定架传递至轿厢的噪声。
附图说明
29.图1是减震机构的示意图。
30.图2是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垫板;2、弹性件;21、连接板;211、连接部;22、弹性垫;3、固定件;31、螺栓;32、平垫圈;33、弹簧垫圈;34、螺母;4、固定架;5、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减震机构,包括垫板1、弹性件2及固定件3。
34.垫板1并排设有两个;且弹性件2设有多个,且所有弹性件2均位于两个垫板1之间。
35.弹性件2包括连接板21及弹性垫22。连接板21并排设有两个;弹性垫22固定连接于两个连接板21之间,且弹性垫22可采用橡胶等材质。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21可采用金属,并通过胶粘的方式实现弹性垫22与连接板21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21可包括外层及内板,外层与弹性垫22一体注塑成型;内板为金属板,并通过预埋的方式嵌至外层内。
36.弹性垫22的长度大于自身的宽度,附图中,弹性垫22以矩形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垫22的形状还可以设为椭圆柱。
37.同时,一个弹性件2设有四个连接部211,两个连接部211位于弹性件2长度方向的一端,另两个连接部211位于弹性件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并且,位于弹性件2同一端的两个连接部211沿弹性件2的厚度方向分布。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21沿弹性垫22长度方向的
两端均伸出弹性垫22,以形成连接部211。
38.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3可采用胶粘剂,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实现连接板21与垫板1之间的固定连接。
3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3包括螺栓31、平垫圈32、弹簧垫圈33及螺母34。螺栓31的杆部依次贯穿平垫圈32、连接部211、垫板1、弹簧垫圈33,螺母34连接至螺栓31,且螺母34挤压弹簧垫圈33,实现弹性件2与垫板1之间的固定连接。
40.并且,多个弹性件2中,至少一个弹性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另一个弹性件2的宽度方向。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2设有四个,且两个弹性件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另两个弹性件2的宽度方向;并且,两个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弹性件2的分布方向平行于垫板1的某条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2设有四个,且两个弹性件2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另两个弹性件2的宽度方向;并且,两个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弹性件2沿垫板1的对角线分布。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减震机构的实施原理为:两块垫板1之间非刚性连接,一块垫板1发生振动时,利用弹性件2吸收来该振动,减少传递至另一块的振动,实现减震。
42.参照图2,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包括固定架4、滑轮5及上述的减震机构。
43.滑轮5转动连接于固定架4。减震机构连接于固定架4的上端,且一个垫板1固定连接于固定架4,另一个垫板1用于固定连接至轿厢下梁。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无机房电梯轿底轮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利用弹性件2吸收固定架4的振动,进而降低由固定架4传递至轿厢的振动,同时,噪声的实质也是振动,则实现降低由固定架4传递至轿厢的噪声。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