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平台移动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6445发布日期:2022-04-02 10:3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平台移动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移动领域,具体是一种升降平台移动车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升降平台,一些使用自走式结构,一些为了长距离运输便捷会使用移动车承载其移动,对于使用移动车的升降平台,由于车体本身相对于升降主体的尺寸较大,在到达目的地后,鉴于施工场地的限制,移动车体可能无法顺利在施工场地进行顺利移动,降低了移动车式的升降平台的适用范围,且为了保证升降平台与移动车体之间的稳固关系,移动车式的升降平台,其本身一般不能进行自由移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移动车式的升降平台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其适用的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移动车结构,它能够实现升降平台相对于移动车的独自移动,且保证升降平台放置在移动车上时的稳固性,提高其能够适用的范围。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升降平台移动车结构,包括移动车体、升降主体,所述升降主体位于移动车体上,所述移动车体的底部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车体的顶部设有轨道,所述升降主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部,所述行走部滑动连接在轨道上,所述轨道上设有配合行走部使用的定位部,所述升降主体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的底部设有支撑板。
6.进一步的,所述行走部包括导向板、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在导向板的底部,所述导向板固定在升降主体的底部,所述导向板的两侧与轨道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行走轮滚动连接在轨道上。
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升降主体的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上设有滑孔,所述转轴穿过滑孔后与导向板连接,所述滑孔的宽度小于导向板的宽度。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包括气缸、挡块,所述气缸固定在移动车体上,所述挡块固定在气缸的活动端,所述挡块穿过轨道后与导向板相接触。
10.进一步的,所述挡块为u型,所述轨道上对称的设有定位孔,所述挡块u型的两端穿过定位孔后与导向板的两侧相接触。
1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支腿包括油缸,所述支撑板与油缸底部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为上窄下宽的形状。
12.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车体的底部设置移动轮,升降主体的底部设置行走部,升降主体设置在移动车体上,使用时可以利用移动车体通过移动轮带动升降主体移动,同时在施工环境限制时,可以将升降主体从移动车体上运下,利用升降主体底部的行走部进行独
自移动,保证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4.2、在移动车体上设置轨道,行走部通过滑动连接在轨道上,且在轨道上设置配合行走部使用的定位部,从而使升降主体能够从移动车体上运下的同时,对升降主体放置在移动车体上时的稳固性得到了保障,从而在移动车体带动升降主体移动时更加稳固,利用升降主体两侧的伸缩支腿带动支撑板与地面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升降主体使用时的稳固性,保证了升降主体能够在移动车体上使用或者单独使用,大大提高了其适用的范围,使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具备对不同施工环境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1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7.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18.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19.附图中所示标号:
20.1、移动车体;2、升降主体;3、移动轮;4、轨道;5、行走部;6、定位部;7、伸缩支腿;8、支撑板;9、导向板;10、行走轮;11、转轴;12、滑孔;13、气缸;14、挡块;15、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升降平台移动车结构,主体结构包括移动车体1、升降主体2,所述升降主体2位于移动车体1上,具体的升降主体2作为升降的主要部件,放置在移动车体1的顶部,所述移动车体1的底部设有移动轮3,移动车体1本身带有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轮3转动,实现对升降主体2的长距离运输使用,所述移动车体1的顶部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有轨道4,所述升降主体2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部5,行走部5的设置可以将升降主体2从移动车体1上运下后实现其独自移动,从而能够在施工环境的空间有所限制时利用行走部5实现其自由移动,同时为保证升降主体2在移动车体1的带动下进行远距离运输时的稳固性,使所述行走部5滑动连接在轨道4上,所述轨道4上设有配合行走部5使用的定位部6,利用轨道4的设置为升降主体2相对于移动车体1进行装卸提供移动的方向,同时利用轨道4及其上定位部6的配合在升降主体2放置在移动车体1上时的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升降主体2通过底部的行走部5在移动车体1上运动,保证了升降主体2在移动车体1的带动下进行运输或升降施工时的稳固性,所述升降主体2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伸缩支腿7,所述伸缩支腿7的底部设有支撑板8,在使用时利用伸缩支腿7带动支撑板8进行伸长操作,使底部的支撑板8与地面接触,从而对升降主体2提供支撑,进一步保证了升降主体2在施工时的稳固性。
23.优选的,所述行走部5包括导向板9、行走轮10,所述行走轮10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导向板9的底部,所述导向板9连接在升降主体2的底部,所述导向板9的两侧与轨道4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行走轮10滚动连接在轨道4上,利用导向板9与轨道4的滑动连接实现升降主
体2相对于移动车体1位置的限制,提高升降主体2相对于移动车体1结构的稳固性,同时利用行走轮10相对于轨道4的滚动连接,实现升降主体2相对于移动车体1的拆装操作,同时利用行走轮10实现升降主体2在地面上的自动移动,保证了移动和固定的双重效果。
24.优选的,所述导向板9上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升降主体2的底部,这样的结构使得由导向板9和行走轮10组成的行走部5可以通过转轴11相对于升降主体2进行自由转动,从而实现了升降主体2任意方向的移动,进一步提高其独自移动时的便捷性和适应性。
25.优选的,所述轨道4上设有滑孔12,滑孔12位于轨道14的顶部并且贯穿轨道4的顶部,所述转轴11穿过滑孔12后与导向板9连接,所述滑孔12的宽度小于导向板9的宽度,滑孔1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为转轴11的移动提供空间和方向限制,同时能够将导向板9限制在轨道4的内部,使升降主体2相对于移动车体1在竖直方向的结构更加稳固,使其仅能在水平方向运动,从而只需要定位部6在水平方向对其进行定位操作即可,降低了对其位置进行固定的难度,简化了定位部6的结构,提高了装置结构的合理性,方便制造和生产。
26.优选的,所述定位部6包括气缸13、挡块14,所述气缸13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移动车体1上,所述挡块14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气缸13的活动端,所述挡块14穿过轨道4后与导向板9相接触,在利用滑孔12对行走部5竖直方向的结构进行限制的同时,利用挡块14对导向板9的水平位置进行阻挡限制,实现对行走部5整体结构的限制,保证了升降主体2相对于移动车体1的稳固性,结构简单,定位效果更加牢固。
27.优选的,所述挡块14为u型,所述轨道4上对称的设有定位孔15,定位孔15贯穿轨道4的侧壁,所述挡块14u型的两端穿过定位孔15后与导向板9的两侧相接触,u型的结构使得挡块14在气缸13的带动下同时运动至导向板9的两侧位置进行限制,对导向板9位置的限制更加全面和稳固。
28.优选的,所述伸缩支腿7包括油缸,所述油缸沿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板8与油缸底部的活动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连接,利用油缸的升降带动支撑板8运动实现支撑效果,所述支撑板8为上窄下宽的形状,能够使其底部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更大,进一步提高支撑的效果。
2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车体1的底部设置移动轮3,升降主体2的底部设置行走部5,升降主体2设置在移动车体1上,使用时可以利用移动车体1通过移动轮3带动升降主体2移动,同时在施工环境限制时,可以将升降主体2从移动车体1上运下,利用升降主体2底部的行走部5进行独自移动,保证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在移动车体1上设置轨道4,行走部5通过滑动连接在轨道4上,且在轨道4上设置配合行走部5使用的定位部6,从而使升降主体2能够从移动车体1上运下的同时,对升降主体2放置在移动车体1上时的稳固性得到了保障,从而在移动车体1带动升降主体2移动时更加稳固,利用升降主体2两侧的伸缩支腿7带动支撑板8与地面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升降主体2使用时的稳固性,保证了升降主体2能够在移动车体1上使用或者单独使用,大大提高了其适用的范围,使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具备对不同施工环境的适应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