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存输送设备的棒状物料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5915发布日期:2022-05-11 13:1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储存输送设备的棒状物料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储存输送设备的棒状物料引导,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存输送设备的棒状物料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2.成品棒状物料制造过程中,当卷烟机或者滤棒成型机将制造好的棒状物料输送到下游设备时,都要先经过对储存设备进行填充的过程,然后再以多层堆叠的方式将棒状物料持续稳定地输送至下游设备。目前,常用的棒状物料输送储存设备按物料进入设备后输出的先后顺序分为先进先出式和先进后出式,对于先进先出式储存设备而言,开机充料时,棒状物料填充进物料仓和s型弯道,在s型弯道各层输送带的带动下将棒状物料输送至下游设备;然而,输送的初始阶段,棒状物料在进入到顶层输送带之前,由于物料仓的漏斗形结构导致s型弯道在入口处形成瓶颈效应,棒状物料相互堆叠挤压无法顺利下落到顶层输送带上,此时,往往需要人工手动地对设置在s型弯道入口处内壁上的海绵进行上下拉动才能将棒状物料引入s型弯道;棒状物料进入s型弯道并将整个弯道充满后才能在弯道的出口处保持稳定持续的输出流量,从而保证整个包装流程的自动化作业,但是棒状物料在对s型弯道保持填充状态的过程中,同样会因堆叠卡滞等问题造成棒状物料在s型弯道输送过程中出现流量不稳甚至是断流的现象,此时也需要人工手动干预;为了完成对棒状物料的人工操作,人员需要登梯作业,打开各层输送带上面s型弯道的外侧盖板,然后手动拉拽海绵,当s型弯道充满后,再将外侧盖板闭合;整个作业过程中,下游设备持续工作,这就意味着出口处的流量要保持稳定,但是,人工操作往往会对流速产生影响,速度的不稳定直接导致大量乱棒的产生,造成巨大浪费,甚至需要下游设备停机,为了保证生产线不受影响,人工作业需要满足下游设备对出口量保持稳定的需求,这对人员的手动作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在无形中增大了人工作业的安全压力;另外,手动作业不可避免的造成棒状物料与操作人员和通道外环境的直接接触,会使被接触到的棒状物料散失部分烟丝水分和香氛,导致品质降低,影响销售,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小觑。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6107641 u公开一种烟库下烟整理器,包括弹簧导烟柱、支撑板和手柄,所述弹簧导烟柱设有七根,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栓,所述弹簧导烟柱通过螺栓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手柄安装在支撑板另一侧,所述弹簧导烟柱呈等距分布,所述弹簧导烟柱直径为6mm,所述手柄通过螺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手柄设在支撑板居中靠上方位置,所述支撑板为铝合金支撑板,所述手柄为铝合金手柄,该实用新型适用于卷烟包装设备的下烟通道,但是不能解决棒状物料在进入下烟通道前出现的因堆叠卡滞而需要人工引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代替手动作业进行棒状物料引导的装置,具体而言,提供一种用于储存输送设备的棒状物料引导装置,所述棒状物料引导装置包
套管、1.6-矩形环、1.7-固定轴、1.8-柔性带、1.9-固定带,2-引导驱动装置,2.1-固定支架、2.2-滑轨、2.3-减速电机、2.4-驱动轴、2.5-推杆组件,3-s型弯道,4-料仓,5-外侧盖板、6-料位检测传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阐释本实用新型所述棒状物料引导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储存输送设备的棒状物料引导装置,所述棒状物料引导装置包括:引导部1和引导驱动装置2,引导部1与引导驱动装置2活动连接,其中,引导部1包括引导体1.1、绕带轮1.2、牵引轮1.3、连接支架1.4、套管1.5、矩形环1.6、固定轴1.7、柔性带1.8和紧固带1.9,引导体1.1与套管1.5轴向平行的抵贴,并通过紧固带1.9保持引导体1.1与套管1.5的相对位置固定,固定轴1.7活动的设置在绕带轮1.2的中心,并通过连接支架1.4的一端与绕带轮1.2活动连接,连接支架1.4的另一端与牵引轮1.3的轴心活动连接,柔性带1.8的一端固定缠绕在绕带轮1.2上,柔性带1.8的另一端与矩形环1.6的下边活动连接,矩形环1.6的上边活动的设置在套管1.5内;引导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支架2.1、滑轨2.2、减速电机2.3、驱动轴2.4和推杆组件2.5,固定支架2.1设置在s型弯道4的出口处,滑轨2.2固定在固定支架2.1上,推杆组件2.5通过滑轨2.2与固定支架2.1活动连接,减速电机2.3沿滑轨2.2方向轴向平行地固定在推杆组件2.5上,驱动轴2.4与减速电机2.3轴心相对地固定连接。
26.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体1.1为圆柱体,引导体1.1轴向垂直于s型弯道3的竖直面,水平地放置在s型弯道3内。
27.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体1.1截面的直径与s型弯道3内左侧和右侧之间的距离相等,引导体1.1的长度小于s型弯道4内前面和后面之间的距离。
28.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组件2.5上设有用于在滑轨2.2上起固定作用的锁止机构(图中未示出)。
2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2.4上设有键(图中未示出)。
30.进一步的,所述绕带轮1.2的中心设有与驱动轴2.4的键相匹配的键槽(图中未示出)。
31.进一步的,所述绕带轮1.2的中心孔径与驱动轴2.4的轴径相匹配。
32.进一步的,所述减速电机2.3设置有与料位检测传感装置6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33.进一步的,所述紧固带1.9的外表面附有橡胶层。
3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带1.8采用纤维编织而成。
3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4~5,进一步阐释本实用新型所述棒状物料引导装置的工作原理:
36.如图4所示,所述引导部1在准备阶段置于料仓4与s型弯道3的连接通道处,此时引导体1.1因为直径与通道内壁两侧的宽度相等,同时固定带1.9表层的橡胶层因具有高摩擦系数而能够保持引导体1.1、套管1.5和矩形环1.6在通道中的位置不变,而绕带轮1.2则通过连接支架1.4的连接在牵引轮1.3的重力作用下沿着s型弯道3的内壁向下运动,随着绕带轮1.2的向下运动,连接在绕带轮1.2和矩形环1.6之间的柔性带1.8开始伸展,直至牵引轮
1.3下滑至s型弯道3的出口处;接下来,如图5所示,牵引轮1.3牵引着绕带轮1.2下行至s型弯道3的出口处,此时断开绕带轮1.2与牵引轮1.3的连接,并将绕带轮1.2固定在已预先设置在s型弯道3出口处的引导驱动装置2上,固定好绕带轮1.2后,上游机开始工作,棒状物料充填入料仓4,当料位检测传感装置6检测到料仓4的料位处于高位时,发出控制指令到减速电机2.3,减速电机2.3按照预设转速带动绕带轮1.2将柔性带1.8卷曲收回,递进的,柔性带1.8通过矩形环1.6牵引引导部1下行,引导部1通过向下运动从初始位置将棒状物料引导至s型弯道3中,当引导部1下行至s型弯道3的出口处时,推杆组件2.5牵引引导部1沿滑轨2.2退出s型弯道3,完成引导。当棒状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出现需要引导的情况,则只需打开相应的外侧盖板5,然后按照图4和图5所示的方式完成引导。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牵引方式引导棒状物料通过s型复杂通道的引导装置,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构思和范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