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及其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8531发布日期:2022-02-08 12:2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及其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丝网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及其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2.丝网印刷机是将印刷在承印物上的文字、图案制成印版,将印版安装在承印台上方,在承印台上通过人工的方式铺设承印物,再通过人工或机器的方式将油墨涂覆于印版上有文字、图案的部位,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将文字、图案转印到承印物上,形成印刷品。
3.丝网印刷机在工作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将承印物放置在承印台上,丝印结束后,再通过人工将印刷的印刷品收集起来,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如此浪费大量的人力,并且印刷精度低、印刷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及其输料装置,通过传送带将承印物传送至丝网印刷机的印刷机构下方,以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印刷效率、并提高印刷精度。
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包括:
6.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将所述多织带的各织带由接料位移送至定料位,所述传送带上涂覆有粘合胶,所述粘合胶用于粘合所述多织带的各织带;
7.捋料机构,所述捋料机构具有多个分料通道,所述多个分料通道位于所述传送带的输入端,用于将所述多织带的各织带引导至所述接料位;
8.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设置在所述接料位处,其包括:压辊和托辊,所述压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托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个带体之间,所述压辊与所述托辊用于将所述织带压在所述传送带上。
9.进一步地,还包括:传送带纠偏组件,所述传送带纠偏组件用于沿传送带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的第一侧边向第二侧边引导,或者,沿传送带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的第二侧边向第一侧边引导;所述传送带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分别为所述传送带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
10.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纠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纠偏轮,以及至少两个第二纠偏轮;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纠偏轮沿所述传送带的第一侧边边沿间隔、且倾斜设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纠偏轮沿所述传送带的第二侧边边沿间隔、且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纠偏轮用于将所述传送带的第一侧边向第二侧边引导,所述第二纠偏轮用于将所述传送带的第二侧边向第一侧边引导。
11.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纠偏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可调节纠偏座,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可调节纠偏座,所述第一纠偏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可调节纠偏座上,所述第一可调节纠偏座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纠偏轮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纠偏轮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可调节纠偏座上,所述第二可调节纠偏座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纠偏轮与
所述传送带之间的夹角。
12.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离料方轴,所述离料方轴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离料方轴用于将织带从传送带上剥离。
13.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传送带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沿所述接料位至定料位的方向循环运动。
14.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同步辊,以及从动同步辊;所述主动同步辊和所述从动同步辊沿织带的传送方向分别间隔设置,且所述主动同步辊和所述从动同步辊均垂直于织带的传送方向;所述传送带套设在所述主动同步辊与所述从动同步辊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同步辊旋转,以通过所述从动同步辊带动所述传送带沿所述接料位至所述定料位的方向循环运动。
15.进一步地,所述压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板,以及压辊升降驱动组件;所述压辊升降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压辊设置在所述压辊升降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托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个带体之间,所述压辊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压辊压向所述托辊,以将所述织带压紧在所述传送带上。
16.进一步地,所述捋料机构包括:支撑板,多个分隔板,分料板,以及捋料架;所述多个分隔板依次间隔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分料板上设置有多个插槽,所述分料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分隔板插接在插槽中,且所述分隔板向上延伸外露于所述插槽;相邻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为所述分料通道;所述捋料架安装在所述分料板的上方,所述捋料架上设置有多个捋料片,所述捋料片延伸至所述分料通道内。
1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构和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
18.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及其输料装置,采用传送带将织带由接料位移送至定料位处,在传送带的输入端,捋料机构上的各分料通道将各织带引导至传送带的接料位处,从而将各织带分散排开,避免织带重叠而影响后序印刷质量。在接料位处通过压辊压向托辊的方式将织带压紧在传送带上,以使织带通过粘合胶粘合固定在传送带上,避免织带脱离传送带,不仅实现自动铺料,还可进一步提高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的轴测图;
20.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的轴测图;
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中捋料机构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
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25.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组成和/或顺序。
26.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7.实施例一、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用于将多织带的各织带移送至丝网印刷机的印刷机构的下方,通过印刷机构对各织带进行丝网印刷,相较于以往采用人工铺料的方式,显著提高铺料效率。
29.本实施例中,多织带是由织带卷放卷出的多个织带,也就是说,一个织带卷上卷绕有多个织带,可对多个织带同时进行丝印。
30.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主要包括:传送机构10,捋料机构20,以及压料机构30。
31.传送机构10包括:传送带10',传送带10'设置在丝网印刷机的印刷机构100的下方,传送带10'用于将多织带的各织带由接料位a移送至定料位b,以向印刷机构100的下方铺设织带。其中,接料位a的位置与定料位b的位置如图1中的虚线框所示,而接料位a至定料位b之间区域位于印刷机构100(如图5所示)的下方,接料位a与定料位b之间的距离即为传送带10'所铺设的织带的长度。本实施方式中,在传送带10'上涂覆有粘合胶,该粘合胶用于粘合多织带的各织带,也就是说,传送带10'从接料位a处开始通过粘合胶将各织带粘合固定在传送带上。
32.如图3和图4所示,捋料机构20,该捋料机构20具有多个分料通道21,分料通道21的数量与织带的数量一致或大于织带的数量,各分料通道21都位于传送带10'的输入端,传送带10'的输入端即为织带进入到传送带10'的一端,传送带10'沿输入端至输出端的方向进行传送,传送带10'的输入端靠近于传送带10'的接料位a,传送带10'的输出端靠近于传送带10'的定料位b。分料通道21用于将各织带引导至接料位a,即各织带均分散的处于各分料通道21中,将各织带分散排开,避免织带重叠,而影响后序印刷质量。
33.压料机构30设置在接料位a处,该压料机构30用于通过辊压的方式将通过分料通道21引导至接料位a的织带压在传送带10'上。
34.具体而言,压料机构30包括:压辊31和托辊32,压辊31与托辊32均可绕各自轴心线转动。压辊31位于传送带10'的上方,托辊32位于传送带10'的两个带体之间。传送带10'的两个带体分别上下布设,两个带体分别沿相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传送带10'可以循环的进行传送。压辊31与托辊32用于将各织带压在传送带10'上。
35.本实施例中,传送带10'的两个带体分别为上带体和下带体,压辊31具体是处于接料位a处的上带体的上方,托辊32则位于接料位a处的上带体与下带体之间,也就是说,通过
压辊31和托辊32将各织带压在上带体上,使得织带与上带体表面的粘合胶粘合固定,传送带10'再将粘贴的织带由接料位a移送至定料位b。在传送带10'传送的过程中,压辊31与托辊32均处于压紧织带的状态,同时,压辊31与托辊32保持绕各自轴心线转动,从而使得移动过程中的织带能够通过粘合胶粘合固定在传送带10'上。
36.本实施例中,该粘合胶具有一定的可剥离性,也就是说,传送带10'将各织带由接料位a传送到定料位b处的过程中,通过粘合胶将各织带固定,以对各织带进行定位,避免各织带脱离传送带10',印刷机构100再对已定位的各织带进行印刷。在印刷完成后,即可将织带从传送带10'上剥离,以便于进行后序工序的生产。
37.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传送带10'在传送过程中不会偏移,以保证织带在传送带10'上铺料的准直度,本技术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还包括:传送带纠偏组件,该传送带纠偏组件用于沿传送带10'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10'的第一侧边11向第二侧边12引导,或者,沿传送带10'的侧边边沿将传送带10'的第二侧边12向第一侧边11引导,其中,传送带10'的第一侧边11与第二侧边12分别为传送带10'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
38.当传送带10'产生由第二侧边12向第一侧边11的偏移时,传送带纠偏组件沿传送带10'的第一侧边11向第二侧边12的方向进行引导,使得第一侧边11向第二侧边12移动,以对该产生偏移的传送带10'进行纠偏。当传送带10'产生由第一侧边11向第二侧边12的偏移时,传送带纠偏组件沿传送带10'的第二侧边向第一侧边11的方向进行引导,使得第二侧边12向第一侧边11移动。
3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送带纠偏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纠偏轮4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纠偏轮42,第一纠偏轮41与第二纠偏轮42分别可绕各自轴心线方向转动。各第一纠偏轮41沿传送带10'的第一侧边11边沿间隔、且倾斜设置,即,第一纠偏轮41与传送带10'的第一侧边11的边沿之间形成夹角,使得由第二侧边12向第一侧边11偏移的传送带10'可以在第一纠偏轮41的作用下向偏移的相反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纠偏轮41位于传送带10'的两个带体之间。各第二纠偏轮42沿传送带10'的第二侧边12边沿间隔、且倾斜设置,即,第二纠偏轮42与传送带10'的第二侧边12的边沿之间形成夹角,使得由第一侧边11向第二侧边12偏移的传送带10'可以在第二纠偏轮42的作用下向偏移的相反方向移动。第一纠偏轮41用于将传送带10'的第一侧边11向第二侧边12引导,第二纠偏轮42用于将传送带10'的第二侧边12向第一侧边11引导。
40.通常情况下,在第一纠偏轮41与传送带10'的第一侧边11之间的夹角的大小等于第二纠偏轮42与传送带10'的第二侧边11之间的夹角的大小的情况下,传送带10'能够保持在不产生偏移的情况下进行传送。
41.如图3所示,传送带纠偏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可调节纠偏座41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可调节纠偏座421,各第一纠偏轮41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可调节纠偏座411上,第一可调节纠偏座411用于调节第一纠偏轮411与传送带10'的第一侧边11之间的夹角。第二纠偏轮42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可调节纠偏座421上,第二可调节纠偏座421用于调节第二纠偏轮42与传送带10'的第二侧边12之间的夹角。
4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传送机构10还包括:传送带驱动组件,该传送带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送带10'沿接料位a至定料位b的方向循环运动。
43.如图3所示,传送带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3,主动同步辊14,以及从动同步辊
15。主动同步辊14和从动同步辊15均可绕其各自轴心线进行旋转,主动同步辊14和从动同步辊15沿织带的传送方向分别间隔设置,并且,主动同步辊14和从动同步辊15均垂直于织带的传送方向。传送带10'套设在主动同步辊14与从动同步辊15上,驱动电机13用于驱动主动同步辊14绕其轴心线进行旋转,以通过从动同步辊15带动传送带10'沿接料位a至定料位b的方向循环运动。
44.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传送机构10还包括:离料方轴16,离料方轴16设置在传送带10的输出端,该离料方轴16用于将织带从传送带10上剥离。也就是说,经印刷后继续向后工序传送的织带在离料方轴16的作用下,可脱离于传送带10。
45.优选的实施例中,离料方轴16设置在从动同步辊15的传送带10'带面上。
46.本实施例中,为向传送带10'上涂覆粘合胶,本技术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还包括:涂覆机构,该涂覆机构设置在传送带10'的输出端,用于向传送带10'上涂覆粘合胶。
47.当然,在一实施例中,涂覆机构也可以设置在传送带10'的输入端。该涂覆机构包括:涂覆管,涂覆管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粘合胶的容纳腔,涂覆管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涂覆口,并且,涂覆管的一面贴合在主动同步辊14或从动同步辊15的传送带10'带面上。
48.如图2所示,压料机构30还包括:支撑板33,以及压辊升降驱动组件34,支撑板33设置在传送带10'的接料位a处的上方,压辊升降驱动组件34安装在支撑板33上,压辊31设置在压辊升降驱动组件34的动力输出端,托辊32设置在传送带10'的两个带体之间,压辊升降驱动组件34用于驱动压辊31压向托辊,以将织带压紧在传送带10'上。
49.如图4所示,捋料机构20包括:支撑板22,多个分隔板23,分料板24,以及捋料架25;各分隔板23依次间隔的设置在支撑板22上,在分料板2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插槽241,分料板24安装在支撑板22上,各分隔板23分别插接在各插槽241中,并且,各分隔板23向上延伸外露于各插槽241。相邻两个分隔板23之间间隔的空间形成为分料通道21。捋料架25安装在分料板24的上方,该捋料架25上设置有多个捋料片251,各捋料片251分别延伸至各分料通道21内,捋料片251用于将位于分料通道21内的织带捋直,使得织带保持展平状态。
50.当然,捋料片251延伸至分料通道内的端部与分料通道的底部之间相互间隔,并且,间隔的空间足以保证织带通过。
51.本实施例采用传送带10'将织带由接料位a移送至定料位b处,在传送带10'的输入端,捋料机构20上的各分料通道将各织带引导至传送带10'的接料位a处,从而将各织带分散排开,避免织带重叠而影响后序印刷质量。在接料位a处通过压辊31压向托辊32的方式将织带压紧在传送带10'上,以使织带通过粘合胶粘合固定在传送带10'上,避免织带脱离传送带10',不仅实现自动铺料,还可进一步提高印刷质量。
52.实施例二、
5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织带丝网印刷机,该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包括:印刷机构100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的输料装置。输料装置将织带移送至印刷机构100的下方,通过印刷机构100对各织带进行丝网印刷。
54.本实施例中,印刷机构100采用台板印刷的方式对各织带进行印刷,参见图5所示,该印刷机构100包括:刮刀模组101,刮刀升降组件102,移送组件103,印版104,以及印版升
降组件。印版104位于刮刀模组101的下方,印版104上形成有待印刷的文字、图案的图文部分的网孔。刮刀升降组件102用于驱动刮刀模组101向朝向或远离印版104的方向移动,刮刀模组101由刮刀1011和回墨刀1012组成,印版104位于刮刀模组101的下方,并位于传送带10'的接料位a与定料位b的正上方,印版10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于接料位a与定料位b,移送组件103用于驱动刮刀模组101沿印版10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印版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印版104向朝向传送带10'的方向移动、以使印版104接触传送带10'上的织带,或者,驱动印版104向远离传送带10'的方向移动、以使印版104脱离传送带10'上的织带。
55.具体的是,待各织带由接料位a移送至定料位b时,印版升降组件驱动印版104移动以接触织带,升降组件103驱动刮刀模组101向下移动,且刮刀1011在刮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接触印版104,回墨刀10112在回墨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远离印版104,移送组件103驱动刮刀模组101沿印版104的一端向其另一端的方向移动(接料位a至定料位b的方向),刮刀1011将油墨从印版104上的网孔刮印至织带上。刮刀1011在刮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以脱离印版104,回墨刀1012在回墨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以接触印版104,移送组件103驱动刮刀模组101沿印版104的另一端向其一端的方向移动(定料位b至接料位a的方向),回墨刀1012将油墨刮回至刮印前的位置,避免印版104的网孔出现堵网的现象。刮印完成后,刮刀升降组件102驱动刮刀模组104升起,印版升降组件驱动印版104升起,以此往复循环。
56.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多织带丝网印刷机及其输料装置中,采用传送带将织带由接料位移送至定料位处,在传送带的输入端,捋料机构上的各分料通道将各织带引导至传送带的接料位处,从而将各织带分散排开,避免织带重叠而影响后序印刷质量。在接料位处通过压辊压向托辊的方式将织带压紧在传送带上,以使织带通过粘合胶粘合固定在传送带上,避免织带脱离传送带,不仅实现自动铺料,还可进一步提高印刷质量。
57.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