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

文档序号:28934840发布日期:2022-02-16 15:5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绞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


背景技术:

2.绞车,是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以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卷扬机。绞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现有的绞车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3.如公开号为cn202021186732.1的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船用绞车,当起重过载时,弹簧压缩量达到最大,但此时弹力仍小于钢缆对转向轮的拉力,从而使横板向上运动至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信号,能够将压力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压力信号后判断物重过载,控制抱闸电机停止工作,避免抱闸电机过载损毁,从而实现过载保护的功能;
4.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5.1.辊筒表面缠绕的线缆在不使用时裸露在外,受天气变化影响,线缆外部缺少防护装置,容易被酸雨腐蚀;
6.2.线缆传动时缺乏限位装置,不便于定向传动等问题;
7.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辊筒表面缠绕的线缆在不使用时裸露在外,受天气变化影响,线缆外部缺少防护装置,容易被酸雨腐蚀;以及线缆传动时缺乏限位装置,不便于定向传动等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包括:
10.底座,所述底座表面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侧设置有辊筒,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底座表面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部连接有转轴;
11.转动杆,所述转轴一侧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与转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固定杆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杆转动轨迹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转动杆一端连接有防护罩,所述转动杆一侧卡合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一侧垂直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固定杆连接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杆远离卡杆的一端连接有椭圆形结构的限位块。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内部开设有与卡杆外部尺寸相匹配的转动槽,且限位块活动连接在固定杆内部,并且转动杆内部开设有与卡杆外部尺寸相匹配的卡槽,调节卡杆,带动螺纹杆在固定杆内部螺纹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在固定杆内部转动,将卡杆调节至卡合安装进转动杆内部,使防护罩固定覆盖安装在辊筒外部
13.优选的,所述辊筒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部套接有滑块,且滑块内部开设有矩形中空结构的活动槽,所述滑块的活动槽内部活动连接有t字形结构的拉杆。
14.优选的,所述拉杆两侧垂直连接有连动块,且连动块与拉杆之间为连动式一体结构,所述连动块一侧连接有弹簧,且拉杆通过连动块与弹簧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1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侧开设有矩形内陷中空结构的对接槽,且连接杆的对接槽内部尺寸与拉杆外部尺寸相匹配,所述滑块一侧开设有凹槽,向一侧拉动拉杆,带动连动块挤压弹簧,再推动滑块,将滑块上的凹槽移动至开口处对应线缆的一端,松开拉杆,拉杆在弹簧的弹性扩张作用下自动复位后插合进连接杆内部。
16.优选的,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
17.限位板,凹槽内部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关于凹槽的纵向中轴线设置有两组,所述限位板底端连接有插块,且凹槽一侧开设有与插块外部尺寸相匹配的插槽,且插槽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四个,并且插块与滑块之间为卡合连接结构,根据线缆的粗细,将两组插块分别对应插合安装进滑块的插槽内部,限位板在插块的连动作用下安装在凹槽内部,利用两组限位板对线缆进行定位。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调节防护罩,带动转动杆和转轴转动,将防护罩转动至覆盖在辊筒外部,再调节卡杆,将卡杆调节至卡合安装进转动杆内部,使防护罩固定覆盖安装在辊筒外部,起到了便于防护辊筒外部缠绕的线缆的作用;向一侧拉动拉杆,带动连动块挤压弹簧,再推动滑块,松开拉杆,拉杆在弹簧的弹性扩张作用下自动复位后插合进连接杆内部,起到了便于调节滑块上的凹槽的位置的作用;最后根据线缆的粗细,将两组插块分别对应插合安装进滑块的插槽内部,限位板在插块的连动作用下安装在凹槽内部,利用两组限位板对线缆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线缆定向传动。
19.1.该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操作者调节防护罩,带动转动杆和转轴转动,将防护罩转动至覆盖在辊筒外部,再调节卡杆,带动螺纹杆在固定杆内部螺纹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在固定杆内部转动,将卡杆调节至卡合安装进转动杆内部,使防护罩固定覆盖安装在辊筒外部,起到了便于防护辊筒外部缠绕的线缆的作用。
20.2.该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操作者向一侧拉动拉杆,带动连动块挤压弹簧,再推动滑块,将滑块上的凹槽移动至开口处对应线缆的一端,松开拉杆,拉杆在弹簧的弹性扩张作用下自动复位后插合进连接杆内部,起到了便于调节滑块上的凹槽的位置的作用。
21.3.该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操作者根据线缆的粗细,将两组插块分别对应插合安装进滑块的插槽内部,限位板在插块的连动作用下安装在凹槽内部,利用两组限位板对线缆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线缆定向传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连接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剖视部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底座;2、支撑座;3、辊筒;4、驱动装置;5、固定杆;6、转轴;7、转动杆;8、防护罩;9、卡杆;10、螺纹杆;11、限位块;12、连接杆;13、滑块;14、拉杆;15、连动块;16、弹簧;17、凹槽;18、限位板;19、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包括:
29.底座1,所述底座1表面连接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一侧设置有辊筒3,所述底座1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4,所述底座1表面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内部连接有转轴6;转动杆7,所述转轴6一侧连接有转动杆7,且转动杆7与转轴6构成转动结构,并且固定杆5内部开设有与转动杆7转动轨迹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转动杆7一端连接有防护罩8,所述转动杆7一侧卡合连接有卡杆9,所述卡杆9一侧垂直连接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与固定杆5连接处为螺纹连接结构,所述螺纹杆10远离卡杆9的一端连接有椭圆形结构的限位块11;固定杆5内部开设有与卡杆9外部尺寸相匹配的转动槽,且限位块11活动连接在固定杆5内部,并且转动杆7内部开设有与卡杆9外部尺寸相匹配的卡槽,调节防护罩8,带动转动杆7和转轴6转动,将防护罩8转动至覆盖在辊筒3外部,再调节卡杆9,带动螺纹杆10在固定杆5内部螺纹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11在固定杆5内部转动,将卡杆9调节至卡合安装进转动杆7内部,使防护罩8固定覆盖安装在辊筒3外部,起到了便于防护辊筒3外部缠绕的线缆的作用。
30.辊筒3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外部套接有滑块13,且滑块13内部开设有矩形中空结构的活动槽,所述滑块13的活动槽内部活动连接有t字形结构的拉杆14;拉杆14两侧垂直连接有连动块15,且连动块15与拉杆14之间为连动式一体结构,所述连动块15一侧连接有弹簧16,且拉杆14通过连动块15与弹簧16构成弹性伸缩结构;连接杆12一侧开设有矩形内陷中空结构的对接槽,且连接杆12的对接槽内部尺寸与拉杆14外部尺寸相匹配,所述滑块13一侧开设有凹槽17,向一侧拉动拉杆14,带动连动块15挤压弹簧16,再推动滑块13,将滑块13上的凹槽17移动至开口处对应线缆的一端,松开拉杆14,拉杆14在弹簧16的弹性扩张作用下自动复位后插合进连接杆12内部,起到了便于调节滑块13上的凹槽17的位置的作用。
31.凹槽17内部设置有:限位板18,凹槽17内部设置有限位板18,且限位板18关于凹槽17的纵向中轴线设置有两组,所述限位板18底端连接有插块19,且凹槽17一侧开设有与插块19外部尺寸相匹配的插槽,且插槽设置有两组,每组设置有四个,并且插块19与滑块13之间为卡合连接结构,根据线缆的粗细,将两组插块19分别对应插合安装进滑块13的插槽内部,限位板18在插块19的连动作用下安装在凹槽17内部,利用两组限位板18对线缆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线缆定向传动。
32.综上所述:在使用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通过开启驱动装置4,带动辊筒3转动,进而带动线缆转动,利用线缆提升或牵引重物,首先调节防护罩8,带动转动杆7和转轴6转动,将防护罩8转动至覆盖在辊筒3外部,再调节卡杆9,将卡杆9调节至卡合安装进转动杆7内部,使防护罩8固定覆盖安装在辊筒3外部,起到了便于防护辊筒3外部缠绕的线缆的作用;向一侧拉动拉杆14,带动连动块15挤压弹簧16,再推动滑块13,松开拉杆14,拉杆14在弹簧16的弹性扩张作用下自动复位后插合进连接杆12内部,起到了便于调节滑块13上的凹槽
17的位置的作用;最后根据线缆的粗细,将两组插块19分别对应插合安装进滑块13的插槽内部,限位板18在插块19的连动作用下安装在凹槽17内部,利用两组限位板18对线缆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线缆定向传动,这就是船舶用具有防护功能的绞车的特点,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