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罩式电梯井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7120发布日期:2022-03-20 01:5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护罩式电梯井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道,特别是一种护罩式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家用电梯普遍由钢结构的框架式电梯井道和轿厢组成,电梯井道裸露在用户视野内并对轿厢形成完全包裹,轿厢则在电梯井道内实现升降和载客功能。而这类框架式的电梯井道在外部普遍通过烤漆、喷塑等工艺在表面形成一层指定颜色和质感的装饰层,使得电梯井道的整体外观能够与周围的室内装潢搭配融洽,提高室内环境的美观度和舒适性。但由于家用电梯在安装时普遍与房屋一同搭建或改建,导致电梯井道表面的漆层很容易在电梯安装和房屋搭建过程中受到冲撞和划伤,从而造成漆层的磨损剥落,并伴随井道框架形成一定程度的变形缺口,极大的降低了电梯在最终成型后的美观度和整体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的厂家普遍需要在房屋完全装修成型后再对井道框架在损伤处进行补漆修复,但这种修复方式则会造成补漆位置和原始漆面颜色不一致的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的美观度追求。
3.另一方面,当房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再次装修重新改变装修风格时,该家用电梯表面的漆层还很难随室内装修再次变化。而通过对井道框架表面重新涂漆的方式,一方面工人很难将井道框架的各装饰部位涂覆完全,即存在一定的涂装死角,从而增加了涂漆难度和涂漆成本;另一方面,工人在涂漆过程中还容易误喷到扶手、墙壁、玻璃面等周边环境,从而降低房屋最终的美观度和视觉效果。
4.因此,现有的家用电梯井道存在表面漆层容易受损、漆面效果难以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罩式电梯井道。它能够有效防止井道表面漆层在安装过程中的损伤,并使井道的漆面效果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护罩式电梯井道,包括由多个井架相互连接而成的电梯井道,每个井架的表面均连接有防护罩板,防护罩板的表面设有装饰层,防护罩板和井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7.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所述防护罩板和井架之间经卡合组件相互扣合。
8.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所述防护罩板包括第一防护罩板和第二防护罩板,所述井架在外部形成折角部和平面部,折角部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第一防护罩板,两个第一防护罩板之间在连接处相互扣合,平面部的外侧连接第二防护罩板。
9.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组件和第二卡合组件,第一防护罩板和井架之间经第一卡合组件相互连接,第二防护罩板和井架之间经第二卡合组件相互连接。
10.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位于第一防护罩板上的第一卡合块和位于井架上的第一卡合口,第一卡合块和第一卡合口的外形均为l形,第一卡合块和
第一卡合口之间形成水平限位面。
11.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所述水平限位面由多个凸出部相互连接而成,相邻凸出部之间形成凹陷部,凹陷部和凸出部之间在连接处相互贴合。
12.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位于第二防护罩板上的第二卡合块和位于井架上的第二卡合口,第二卡合块和第二卡合口在连接处形成紧压面。
13.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位于折角部的两侧的第一防护罩板上分别设有锁止槽和锁止板,两侧第一防护罩板在连接后锁止槽和锁止板之间相互扣合。
14.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相邻井架之间经遮板相互连接,所述防护罩板和井架在连接后形成扣合连接遮板的安装槽。
15.前述的护罩式电梯井道中,所述防护罩板的外形为长条形,多个防护罩板沿高度方向相互连接后将井架表面完全覆盖。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连接在井架上的防护罩板,使得井架在电梯安装时能够先相互连接形成电梯井道,并完成对电梯的安装;待电梯和房屋搭建装修完成后再将防护罩板安装在电梯井道上,从而有效避免防护罩板表面的装饰层在电梯和房屋安装过程中的损伤,提高电梯井道在最终成型后的美观度和完整度;当用户在后期需要对电梯表面的装饰效果进行更换时,也只需要将各防护罩板拆除后进行更换,便能实现对电梯井道表面装饰效果的调整,并降低其更换成本和更换难度;
18.(2)通过对第一防护罩板和第二防护罩板的结构和安装位置限定,使得第一防护罩板在框架的折角位置还能够相互扣合,一方面提高第一防护罩板在端角处的结构强度,降低第一防护罩板在端角处受冲击变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能够对第一防护罩板在水平方向进行限位,避免第一防护罩板在安装后的松动和脱出,保证第一防护罩板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将防护罩板和井架在连接后形成的安装槽,使得防护罩板在安装后还能够对遮板进行挤压固定,从而避免遮板的松动,提高本实用新型对遮板的固定效果;
19.(3)通过对第一卡合组件和第二卡合组件的结构限定,使得第一防护罩板和第二防护罩板均能够从正面水平扣入井架内,并保证折角部两侧的第一防护罩板在扣入后能够水平移动并相互扣合,进而配合锁止槽和锁止板保证第一防护罩板在安装后的固定不动,进一步提高了对第一防护罩板的连接稳定性;
20.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井道表面漆层在安装过程中的损伤,并使井道的漆面效果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a向放大图;
23.图3是水平限位面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的标记为:1-井架,2-第一防护罩板,3-第二防护罩板,4-水平限位面,5-紧压面,6-锁止槽,7-锁止板,8-遮板,9-安装槽,101-折角部,102-平面部,103-第一卡合口,104-第二卡合口,201-第一卡合块,301-第二卡合块,401-凸出部,402-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26.实施例。护罩式电梯井道,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由多个井架1相互连接而成的电梯井道,每个井架1的表面均连接有防护罩板,防护罩板的表面设有装饰层,该装饰层通过烤漆、喷塑等工艺涂覆而成,防护罩板和井架1之间可拆卸连接。
27.所述防护罩板和井架之间经卡合组件相互扣合。
28.所述防护罩板包括第一防护罩板2和第二防护罩板3,所述井架1在外部形成折角部101和平面部102,折角部101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第一防护罩板2,两个第一防护罩板2之间在连接处相互扣合,平面部102的外侧连接第二防护罩板3,相邻第二防护罩板3之间相互分离。
29.所述卡合组件包括第一卡合组件和第二卡合组件,第一防护罩板2和井架1之间经第一卡合组件相互连接,第二防护罩板3和井架1之间经第二卡合组件相互连接。
30.所述第一卡合组件包括位于第一防护罩板2上的第一卡合块201和位于井架1上的第一卡合口103,第一卡合块201和第一卡合口103的外形均为l形,第一卡合块201和第一卡合口103之间形成水平限位面4,第一防护罩板2和井架1之间通过水平限位面4实现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限位效果。
31.所述水平限位面4由多个凸出部401相互连接而成,相邻凸出部401之间形成凹陷部402,凹陷部402和凸出部401之间在连接处相互贴合;折角部101两侧的水平限位面4呈相互垂直设置。
32.所述第二卡合组件包括位于第二防护罩板3上的第二卡合块301和位于井架1上的第二卡合口104,第二卡合块301和第二卡合口104在连接处形成对称的紧压面5,第二防护罩板3和井架1之间通过对称设置在第二防护罩板3两侧的紧压面5实现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限位效果。
33.位于折角部101的两侧的第一防护罩板2上分别设有锁止槽6和锁止板7,锁止槽6的截面外形为u形,两侧第一防护罩板2在连接后锁止槽6和锁止板7之间相互扣合,锁止槽6和锁止板7在扣合后对第一防护罩板2实现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限位效果(以图1为例,x轴方向为图1中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为图1中的上下方向);其中一侧的第一卡合口103上留出供带有锁止槽6的第一防护罩板2沿y轴方向移动的空间。
34.相邻井架1之间经遮板8相互连接,遮板8的材质可选用钢化玻璃板,所述第二防护罩板3和井架1在连接后形成扣合连接遮板8的安装槽9;安装槽9的截面外形为u型,安装槽9的底面和其中一个侧面由井架1构成,安装槽9的另一个侧面由第二防护罩板3的侧壁构成。
35.所述防护罩板的外形为长条形,多个防护罩板沿高度方向相互连接后将井架1表面完全覆盖。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厂家先将各井架1在固定后形成电梯井道,并通过该电梯井道实现对电梯的安装。待电梯和房屋完全搭建完成后,再将第一防护罩板2和第二防护罩板3分别扣合在井架1的第一卡合口103和第二卡合口104上,并配合第二防护罩板3对遮板8进行固定。使得第一防护罩板2和第二防护罩板3能够对井架1的四周外表面进行包裹,实现对电梯井道的涂装效果。
37.第一防护罩板2在安装时,先将带有锁止槽6的第一防护罩板2经第一卡合块201水平插入第一卡合口103内,再横向移动第一防护罩板2使得第一卡合块201和第一卡合口103在水平限位面4处相互重叠。该第一防护罩板2放置后,再将带有锁止板7的第一防护罩板2插入另一侧的第一卡合口103内,再横向移动第一防护罩板2使得锁止板7与锁止槽6相互扣合并带动另一侧的第一防护罩板2沿y轴方向移动直至与第一卡合口103在水平限位面4处完全贴合。当锁止板7与锁止槽6扣合完全时,锁止板7所在的第一防护罩板2在锁止槽6和第一卡合口103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在x轴方向的限位;该第一防护罩板2所在的水平限位面4通过凸出部401和凹陷部402的相互扣合实现对第一防护罩板2在y轴方向的限位,使得该第一防护罩板2在连接后保证固定位置不变。同理,锁止槽6所在的第一防护罩板2在锁止板7和第一卡合口103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在y轴方向的限位,该第一防护罩板2所在的水平限位面4通过凸出部401和凹陷部402的相互扣合实现对其在x轴方向的限位,使得该第一防护罩板2在连接后保证固定位置不变。
38.通过上述配合,使得两侧第一防护罩板2能够水平插入井架1并实现与井架1的相互扣合,并配合两者在插入井架1后的相互扣合实现固定,避免第一防护罩板2在安装后的掉落和脱出。当第一防护罩板2需要拆卸更换时,作业人员只需将第一防护罩板2向外弯曲使锁止板7和锁止槽6相互分离,便能够按相同步骤对两侧第一防护罩板2进行拆卸,保证了对第一防护罩板2的拆卸稳定性。
39.第二防护罩板3在安装时,通过将第二卡合块301直接插入第二卡合口104内,使得第二防护罩板3在插入后能够通过紧压面5实现对第二防护罩板3在xy轴两个方向的限位。同时,第二防护罩板3在插入后的侧壁还能够配合井架1上的开口形成连接遮板8的安装槽9,使得遮板8能够在的第二防护罩板3的扣合作用下固定牢固,避免松动或掉落的问题。当遮板8在出现破损需要更换时,作业人员也能够将第二防护罩板3直接脱扣拆除后对遮板8进行拆卸和更换,从而相比现有的固定式插槽结构使遮板8能够沿水平方向进行拆卸,大幅降低对遮板8的拆卸难度。
40.在上述配合下,使得防护罩板能够等电梯和房屋全部搭建完成后再进行安装,从而有效避免搭建和装修过程中对防护罩板表面装饰层的冲撞和磨损,保证电梯井道最终装饰效果的完整性和美观度。当用户在后期需要对电梯井道的漆面效果进行调整时,也可以将防护罩板直接取下后进行更换,从而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难度并保证电梯井道在调整后的装饰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