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0020发布日期:2022-04-14 20:3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料带收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卷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收卷设备在换卷时常需要停机换卷,换卷工作量大,效率较低;且还存在收卷设备体积大,占用较大的生产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卷设备,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收卷设备体积大、换卷工作量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收卷设备,包括安装板;
5.转塔,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板上;
6.转塔驱动组,所述转塔设于所述转塔驱动组的驱动端;
7.卷轴组件,所述卷轴组件包括2n组,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卷轴组件沿所述转塔的周向设于所述转塔上;
8.切料组件,所述切料组件包括n组,用于压紧料带于料卷上并切断所述料带;
9.贴胶组件,包括n组,用于贴附胶带于料卷上;
10.其中,所述切料组件与贴胶组件沿所述转塔的周向相邻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均分别对应作用于其中一所述卷轴组件;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转塔上设置有多个卷轴组件,即可进行多工位收卷,其中卷轴组件为2n组,切料组件与贴胶组件分别为n组,在实际应用中可理解为每两组卷轴组件、一组切料组件与一组贴胶组件为一个收卷单元,其中两组卷轴组件中一个为等待位,一个为工作位,在可转动的转塔的配合下,两个工位可实现切换,料带绕过等待位在工作位的卷轴组件上进行收卷,在收卷到一定程度后,切料组件压紧料带于等待位上的料卷(该料卷位于卷轴组件上),对料带进行切割,而此时于工作位上的贴胶组件对工作位上完成收卷的料带进行贴胶封装,待贴胶完毕后即可更换下一组空置料卷;随后转塔转动,将本单元的等待位上的料卷转移至本单元的工作位上继续收卷,而本单元新装入的空置料卷则进入相邻单元的等待位;以此实现不停机收卷,极大的提升了收卷效率。
12.优选的,所述切料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以及第一切刀组件;
13.所述第一驱动组驱动所述第一切刀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卷轴组件;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卷轴组件完成收卷时,第一驱动组驱动第一切刀组件靠近卷轴组件,实现对料带的切割;当完成切割后,第一驱动组驱动第一切刀组件远离,令转塔转动时卷轴组件可实现自由转动。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压辊、第一切刀驱动组以及第一切刀;
16.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的驱动端,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一
切刀驱动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切刀设于所述第一切刀驱动组的驱动端;
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安装架在转动过程中靠近卷轴组件,待压辊将料带贴附与卷轴组件上的料卷时,第一切刀驱动组驱动切刀切割料带,采用双程驱动的方式可有效避免切割行程不足的问题,保证有效的切割;同时也可配合实现避空,令其他机构实现灵活运转。
18.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包括第一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连杆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19.所述第一切刀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二连杆;
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连杆设于第一转轴上,跟随第一转轴一同转动,第一连杆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于第二安装架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二安装架转动。
21.优选的,所述贴胶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驱动组、第二切刀组件以及贴胶模组;
22.所述第二驱动组设于所述安装板上,并驱动所述第二安装架转动;
23.所述第二切刀组件以及所述贴胶模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2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第一切刀组件切割料带后,第二驱动组驱动第二安装架转动靠近工位为上的卷轴组件,贴胶模组压紧料带于料卷上,同时将胶带贴附于料带上,此时卷轴组件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将切割完后的料带尾带进行收卷,同时也带动胶带转动贴附于料带上实现贴胶封装,完成料带尾带的固定;最后通过第二切刀组件切割胶带,形成一完整的料卷。
25.优选的,所述贴胶模组包括胶卷主体、压辊组以及若干导辊;
26.其中,所述胶卷自所述胶卷主体导出经若干导辊至待贴附的料卷上;
2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胶卷主体上装载有胶卷,胶卷从胶卷主体处导出经过导辊的导向并在第二驱动组的配合下贴附于待封装的胶卷上;压辊组按压料带与料卷上,实现料带的收卷稳定,从而保证料卷成卷效果以及胶带贴附与料带上的贴附效果。
28.优选的,所述压辊组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第二压辊,且所述贴胶模组的胶带至两组所述第二压辊之间导出;
2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两组第二压辊间隔设置且均可压紧料带于料卷上,从而可提升其压紧料带的范围,保证料带成卷效果;而贴胶模组的胶带至两组第二压辊支架导出则是可保证胶带贴附与料带上的贴附效果更好,避免了料带在松弛状态下贴附上胶带影响封装效果和成卷效果。
30.优选的,所述卷轴组件包括卷轴主体以及驱动所述卷轴主体转动的第三驱动组;
3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料卷装设与卷轴主体上,第三驱动组驱动卷轴主体转动实现收卷。
32.优选的,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组件;
33.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块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定位块朝向所述转塔移动的第四驱动组;
34.在所述转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适配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包括2n组,且沿所述转塔的周向设于所述转塔上;
3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转塔转动至指定位置后,第四驱动组驱动第一定位块移动,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相互卡合实现稳固连接,从而限制了转塔的转动,从而实现正常收卷过程中转塔的稳定,避免转塔转动偏位影响收卷过程。
36.优选的,还包括支撑组件;
37.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转塔的第三连杆;
38.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转塔同轴设置;
3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单支撑杆的支撑方式,减少了支撑机构的占用面积,减小设备整体体积的同时,也使得料卷更容易实现上下料。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多工作单元、多工位的收卷模式,在转动过程中实现不停机收卷,减小换卷工作量提升收卷效率。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其中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44.图3是图1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45.图4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其中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6.图5是图4中c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47.图6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其中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8.图7是图6中d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49.其中:10、安装板;11、转塔;20、卷轴组件;21、卷轴主体;22、第三驱动组;30、切料组件;31、第一驱动组;311、第一驱动件;3111、顶升气缸;3112、联动块;312、第一转轴;3121、限位槽;3122、第一锁紧机构;313、第一连杆;32、第一切刀组件;321、固定轴;322、第一安装架;3221、夹块;323、第一压辊;324、第一切刀驱动组;325、第一切刀;326、第二连杆;40、贴胶组件;41、第二安装架;42、第二驱动组;43、第二切刀组件;44、贴胶模块;441、胶卷主体;442、压辊组;4421、第二压辊;443、导辊;50、定位组件;51、第一定位块;52、第四驱动组;53、第二定位块;60、支撑组件;61、支撑杆;62、第三连杆;70、辅助过辊。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5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2.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54.实施例
55.现有的收卷设备在换卷时常需要停机换卷,换卷工作量大,效率较低;且还存在收卷设备体积大,占用较大的生产空间的问题;
5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7.具体的,请参见图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卷设备,包括安装板10、转塔11、转塔11驱动组、卷轴组件20、切料组件30以及贴胶组件40;
58.具体的,转塔11可转动设于安装板10上;
59.进一步的,转塔11驱动组驱动转塔11转动,转塔11设于转塔11驱动组的驱动端;
60.具体的,卷轴组件20包括2n组,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卷轴组件20沿转塔11的周向设于转塔11上;
61.具体的,切料组件30包括n组,用于压紧料带于料卷上并切断所述料带;
62.具体的,贴胶组件40包括n组,用于贴附胶带于料卷上;
63.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卷轴组件20包括n组,n为大于1的正整数,即卷轴组件20可包括4、6、8、10等等,以此类推;而切料组件30与贴胶组件40均包括n组,即包括2、4、6、8等等,以此类推;
64.其中,切料组件30与贴胶组件40沿转塔11的周向相邻设置于安装板10上,且均分别对应作用于其中一卷轴组件20;
65.在上述方案中,卷轴组件20、切料组件30以及贴胶组件40之间的配比呈一定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可理解为每两组卷轴组件20、一组切料组件30与一组贴胶组件40为一个收卷单元,且此类单元至少包括两组,其中以两组单元为例;
66.在单一单元中的两组卷轴组件20中一个为等待位,一个为工作位,在可转动的转塔11的配合下,两个工位可实现切换,料带绕过等待位在工作位的卷轴组件20上进行收卷,在收卷到一定程度后,切料组件30压紧料带于等待位上的料卷(该料卷位于卷轴组件20上),对料带进行切割,后续的料带则可在该等待位上的料卷先进行收卷,而此时于工作位上的贴胶组件40对工作位上完成收卷的料带进行尾带收卷后进行贴胶封装,待贴胶完毕后即可更换下一组空置料卷;随后转塔11转动,将本单元的等待位上的料卷转移至本单元的工作位上继续收卷,而本单元新装入的空置料卷则进入相邻单元的等待位;以此实现不停机收卷,极大的提升了收卷效率。
67.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切料组件30完成料带切割后,此时料带已完成分离,后续的料带进一步收卷先与等待位上收卷,带工作位上的料卷完成下料后,在转塔11作用下再切
换至工作位上。
68.具体的,还包括若干设于安装板10上的辅助过辊70,辅助过辊70用于帮助引导料带,由于料带的收卷是绕过等待位到达工作位进行收卷,因此通过辅助过辊70的导向作用可更便于调整料带的收卷方向。
6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所述的等待位可理解为对应切料组件30所在工位,而工作位可理解为对应贴胶组件40所在工位。
70.具体的,请参见图1-2及图6,切料组件30包括第一驱动组31以及第一切刀组件32;
71.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组31驱动第一切刀325组件32靠近或远离卷轴组件20;
72.在上述方案中,当卷轴组件20完成收卷时,第一驱动组31驱动第一切刀组件32靠近卷轴组件20,实现对料带的切割;当完成切割后,第一驱动组31驱动第一切刀组件32远离,令转塔11转动时卷轴组件20可实现自由转动。
73.具体的,第一切刀组件32包括第一安装架322、第一压辊323、第一切刀驱动组324以及第一切刀325;
74.其中,第一安装架322设于第一驱动组31的驱动端,第一压辊323和第一切刀驱动组324设于第一安装架322上,第一切刀325设于第一切刀驱动组324的驱动端;
75.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安装架322在转动过程中靠近卷轴组件20,待压辊将料带贴附与卷轴组件20上的料卷时,第一切刀驱动组324驱动切刀切割料带,采用双程驱动的方式可有效避免切割行程不足的问题,保证有效的切割;同时也可配合实现避空,令其他机构实现灵活运转。
76.具体的,请参见图6,第一驱动组31包括第一转轴312、设于第一转轴312上的第一连杆313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转轴31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311;
77.进一步的,第一切刀组件32还包括与第一连杆313连接的第二连杆326;
78.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驱动件311驱动第一转轴312转动,第一连杆313设于第一转轴312上,跟随第一转轴312一同转动,第一连杆313于第二连杆326连接,第二连杆326于第二安装架41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驱动件311驱动第二安装架41转动;
79.进一步的,请参见图2,在第一转轴312上沿其轴向开设有限位槽3121,第一连杆313的一端套设于第一转轴312上并沿限位槽3121滑动,在第一连杆313上设置有第一锁紧机构3122,通过第一锁紧机构3122可穿过第一连杆313并卡入限位槽3121中实现第一连杆313与第一转轴312之间的稳固连接;
8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调节第一连杆313于第一转轴312上的位置,即可实现第一切刀组件32于第一转轴312轴向上的调节;
81.具体的,第一驱动件311包括顶升气缸3111以及联动块3112;联动块3112一端连接于第一转轴312,另一端枢接于顶升气缸3111的驱动端,当顶升气缸3111运作时带动联动块3112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312转动。
8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是第一驱动件311的其中一种驱动方式,其也可为直接采用旋转电机驱动旋转,故其具体驱动方式并不作限制;
83.进一步的,第一转轴312的轴向与转塔11的轴向平行;
84.具体的,请参见图2,在安装板10上设置有固定轴321,在固定轴321上滑动设置有夹块3221,在夹块3221上设置有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切刀组件32的移动。
85.具体的,请参见图1和图3,贴胶组件40包括第二安装架41,第二驱动组42、第二切刀组件43以及贴胶模组44;
86.进一步的,第二驱动组42设于安装板10上,并驱动第二安装架41转动;
87.第二切刀组件43以及贴胶模组44设于第二安装架41上;
88.在上述方案中,当第一切刀组件32切割料带后,第二驱动组42驱动第二安装架41转动靠近工位为上的卷轴组件20,贴胶模组44压紧料带于料卷上,同时将胶带贴附于料带上,此时卷轴组件20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将切割完后的料带尾带进行收卷,同时也带动胶带转动贴附于料带上实现贴胶封装,完成料带尾带的固定;最后通过第二切刀组件43切割胶带,形成一完整的料卷。
89.具体的,贴胶模组44包括胶卷主体441、压辊组442以及若干导辊443;
90.其中,胶卷自胶卷主体441导出经若干导辊443至待贴附的料卷上;
91.在上述方案中,胶卷主体441上装载有胶卷,胶卷从胶卷主体441处导出经过导辊443的导向并在第二驱动组42的配合下贴附于待封装的胶卷上;压辊组442按压料带与料卷上,实现料带的收卷稳定,从而保证料卷成卷效果以及胶带贴附与料带上的贴附效果。
92.进一步的,压辊组442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第二压辊4421,且贴胶模组44的胶带至两组第二压辊4421之间导出;
93.在上述方案中,两组第二压辊4421间隔设置且均可压紧料带于料卷上,从而可提升其压紧料带的范围,保证料带成卷效果;而贴胶模组44的胶带至两组第二压辊4421支架导出则是可保证胶带贴附与料带上的贴附效果更好,避免了料带在松弛状态下贴附上胶带影响封装效果和成卷效果。
94.进一步的,贴胶组件40中的第二切刀组件43其切刀具体实现方式与切料组件30中的类似又或可采用其他驱动方式,故本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95.进一步的,第二驱动组42的驱动方式可与第一驱动组31的驱动方式类似也可以直接采用旋转电机或其他的驱动模式,故其具体驱动方式并不作限制。
96.具体的,请参见图1和图6,卷轴组件20包括卷轴主体21以及驱动卷轴主体21转动的第三驱动组22;
97.在上述方案中,料卷装设与卷轴主体21上,第三驱动组22驱动卷轴主体21转动实现收卷;
98.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用于驱动各零部件转动的驱动组设于安装板10的第二侧面,而被驱动的零部件(用于工作的零部件)则设于第一侧面,如此可实现各零部件的合理有效的分布,充分利用空间。
99.具体的,请参见图6-7,在安装板10上设置有定位组件50;
100.进一步的,定位组件50包括第一定位块51以及驱动第一定位块51朝向转塔11移动的第四驱动组52;
101.进一步的,在转塔11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块51适配的第二定位块53,第二定位块53包括2n组,且沿转塔11的周向设于转塔11上;
102.在上述方案中,在转塔11转动至指定位置后,第四驱动组52驱动第一定位块51移动,第一定位块51与第二定位块53相互卡合实现稳固连接,从而限制了转塔11的转动,从而
实现正常收卷过程中转塔11的稳定,避免转塔11转动偏位影响收卷过程。
103.进一步的,第二定位块53包括2n组是由于转塔11每次转动的行程为一个转轴组件之间的间隔,故第二定位块53的数量与转轴组件的数量一致时,可保证在每次转动后都有对应的第二定位块53实现定位。
104.具体的,请参见图1,还包括支撑组件60;
105.进一步的,支撑组件60包括支撑杆61以及连接支撑杆61与转塔11的第三连杆62;
106.其中,第三连杆62与转塔11同轴设置;
107.在上述方案中,采用单支撑杆61的支撑方式,减少了支撑机构的占用面积,减小设备整体体积的同时,也使得料卷更容易实现上下料。
108.进一步的,支撑杆61上形成有避空槽;支撑杆61避空槽的设计可进一步有利于料卷的上下料。
10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组可为驱动气缸、驱动电机等驱动机构。
11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111.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