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膜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03525发布日期:2022-03-09 14:2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膜辅助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贴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膜辅助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为了保护智能设备的屏幕,通常在屏幕表面贴一层保护膜,使得智能设备具有较好的防摔性,从而延长智能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普遍的贴膜方式是通过人工目测对位后,将保护膜粘贴在屏幕上。然而,人工目测定位需要较熟练的技巧,否则定位不准确,容易导致保护膜贴歪或报废。并且需要先撕下保护膜的底膜,再将露出的粘贴面与屏幕贴合,操作过程中裸露在空气中的屏幕和贴膜的粘贴面很容易吸附灰尘,导致产生不能排出的气泡,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和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膜辅助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膜定位难和容易出现尘点,导致其容易贴歪、报废及产生气泡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贴膜辅助器,包括:
6.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边框部和底板部,所述边框部沿所述底板部的周向边缘设置,所述边框部与所述底板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定位放置智能设备,所述底板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
7.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定位膜、钢化膜和拉膜,所述定位膜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以实现所述膜组件的定位,所述边框部远离所述定位柱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拉膜从所述通孔抽离,所述拉膜设置于所述钢化膜与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之间,当所述拉膜被抽离时,所述钢化膜能够与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贴合。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部与所述底板部形成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膜组件。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膜穿设于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外部。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部设置有排气口。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沿所述底板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开设,且位于所述底板部的中间位置。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膜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口相对应的避让槽。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部设置有多个缺口,多个所述缺口沿所述底板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棱,所述定位棱位于所述缺口内。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膜组件还包括防尘膜,所述防尘膜设置于所述拉膜和所述钢化膜之间。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膜采用纳米吸尘材料材质一体成型制成。
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8.本技术提出一种贴膜辅助器,包括底座和膜组件,底座包括边框部和底板部,边框部沿底板部的周向边缘设置,边框部与底板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定位放置智能设备,底板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膜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定位膜、钢化膜和拉膜,定位膜设置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以实现膜组件的定位,边框部远离定位柱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拉膜从通孔抽离,拉膜设置于钢化膜与智能设备的屏幕之间,当拉膜被抽离时,钢化膜能够与智能设备的屏幕贴合。其中,通过设置容纳腔,将智能设备精确定位放置于容纳腔上,实现了智能设备的精准定位。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定位柱,并在定位膜上设置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使得膜组件精准定位在底座上。且在边框部远离定位柱的一侧设置通孔,以使拉膜从通孔中抽离,智能设备的屏幕与钢化膜之间设置拉膜,当拉膜被抽离时钢化膜和智能设备的屏幕能够快速贴合,降低了灰尘落在钢化膜和智能设备的屏幕上的概率,从而提升了贴膜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保护膜定位不准确和容易出现尘点,导致其容易贴歪、报废及产生气泡的技术问题。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贴膜辅助器与膜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贴膜辅助器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膜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24.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贴膜辅助器和智能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25.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贴膜辅助器和智能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7.100-贴膜辅助器;10-底座;101-边框部;102-底板部;103-容纳腔;104-定位柱;105-放置槽;106-通孔;107-排气口;108-缺口;109-定位棱;11-膜组件;111-定位膜;112-钢化膜;113-拉膜;114-防尘膜;115-定位孔;116-避让槽;20-智能设备的屏幕;200-智能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0.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4.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膜辅助器100,主要应用于智能设备的屏幕20贴膜。该贴膜辅助器100包括底座10和膜组件11。
35.所述底座10包括边框部101和底板部102。所述边框部101沿所述底板部102的周向边缘设置,所述边框部101与所述底板部102形成容纳腔103,所述容纳腔103用于定位放置智能设备200,所述底板部10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104;所述膜组件1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定位膜111、钢化膜112和拉膜113,所述定位膜111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104相配合的定位孔115,以实现所述膜组件11的定位,所述边框部101远离所述定位柱104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06,所述拉膜113从所述通孔106抽离,所述拉膜113设置于所述钢化膜112与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20之间,当所述拉膜113被抽离时,所述钢化膜112能够与所述智能设备的屏幕20贴合。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辅助器100,边框部101沿底板部102的周向边缘设置,且形成有用于精确定位和放置智能设备200的容纳腔103,以实现对智能设备200的精确定位。底板部102设置有与定位膜111的定位孔115相配合的定位柱104,以使膜组件11精确定位在底座10上。使得智能设备200与膜组件11快速且精确对准,从而避免钢化膜112在智能设备200上贴歪或报废,提高了贴膜的质量和效率。其中,定位柱104至少设置有两个。当定位柱104设置有两个时,其中一个定位柱104的外形可设置为圆状,另一个定位柱104的外形可设置为椭圆状,两个定位柱104结合使用可使膜组件11完全定位,使得膜组件11精准定位在底板部102上,有效提高贴膜的质量和效率,避免现有技术中保护膜定位难,导致其容易贴歪或报废的问题。当定位柱104设置有三个时,可将该三个定位柱104设置于同一排,其外形可设置为其中两个为圆状,另一个为椭圆状,三点定位结构使得膜组件11定位更加精准,从而
提升贴膜的质量。当定位柱104设置有四个时,其外形可选择为圆状或椭圆状,四点定位结构使得膜组件11定位非常精准,进一步提升贴膜质量。当然,定位柱104还可以设置为五个或更多个,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37.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先撕下保护膜的底膜,再将露出的粘贴面与屏幕贴合,操作过程中裸露在空气中的屏幕和贴膜的粘贴面很容易吸附灰尘,导致产生不能排出的气泡,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和美观。本技术通过在边框部101远离定位柱104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06,以使拉膜113从通孔106中抽离出来,当拉膜113被抽离时,使得钢化膜112的粘贴面露出并与智能设备的屏幕20自动贴合。通过边抽离拉膜113使钢化膜112与智能设备的屏幕20边贴合的方式,使得钢化膜112的粘贴面与智能设备的屏幕20表面自动快速贴合,其中,粘贴面和屏幕不会在空气中裸露过久,从而降低了钢化膜112的粘贴面和智能设备的屏幕20吸附空气中灰尘的概率,有效避免了钢化膜112的粘贴面及屏幕表面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导致其产生无法排出的气泡影响显示效果和美观的问题。
38.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边框部101与所述底板部102形成放置槽105,所述放置槽105用于放置所述膜组件11。
39.在本实施例中,边框部101与底板部102形成用以放置膜组件11的放置槽105。其中,放置槽105设置在容纳腔103的底部,容纳腔103用于精确定位并放置智能设备200,放置槽105用于放置膜组件11,从而使得膜组件11位于智能设备200的底部,以便将钢化膜112贴附于智能设备200,膜组件11贴近智能设备的屏幕20,以使得抽离拉膜113时钢化膜112能够自动与智能设备的屏幕20相贴合。
40.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拉膜113穿设于所述通孔106并延伸至所述底座10的外部。
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边框部101上远离定位柱104的一侧设置通孔106,拉膜113可穿过通孔106并延伸到底座10的外部,以便抽拉拉膜113,使拉膜113与钢化膜112分离,从而使钢化膜112与智能设备的屏幕20相贴合。其中,靠近定位柱10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膜111,即拉膜113的抽拉方向与定位膜111的定位方向相反,以方便抽拉拉膜113使其与钢化膜分离,以及便于对膜组件11进行定位。具体的,拉膜113穿设于通孔106,并延伸到底座10的外部,以便于使用者抽拉拉膜113使其与钢化膜112分离,从而使钢化膜112的粘贴面与智能设备的屏幕20表面自动相贴合,有效提升贴膜的质量和效率,防止产生无法排出的气泡。
42.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底板部102设置有排气口107。
4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板部102上开设有排气口107,以减小膜组件11与底板部102之间的吸附力,避免膜组件11牢固地贴附于底板部102上,从而影响钢化膜112贴附到智能设备的屏幕20。避免膜组件11由于牢固定地贴附于底板部102上,使用者强行用力将其分开导致膜组件11破损的可能性,有效保护膜组件11不被损坏。
44.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上述排气口107的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排气口107沿所述底板部102的长度方向延伸开设,且位于所述底板部102的中间位置。
45.在本实施例中,排气口107沿底板部102的长度方向延伸开设,以增大排气口107的面积,从而减小膜组件11与底板部102之间的吸附力。其中,排气口107设置于底板部102的中间位置,使膜组件11与底板部102之间的吸附力分布均匀,从而使膜组件11受力均匀,避免膜组件11因受力不均匀导致损坏,有效提升了贴膜质量。当然,还可在底板部102上设置
多个排气口,以进一步减小吸附力。
46.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定位膜111设置有与所述排气口107相对应的避让槽116。
4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定位膜111上设置有与排气口107相对应避让槽116,避免定位膜111远离定位柱104的一端部分遮挡排气口107以减小排气口107的面积,从而导致膜组件11与底板部102之间吸附力增大的问题。其中,定位膜111远离定位柱104的一端延伸至与排气口107相交,以增大定位膜111与钢化膜112的接触面积,提高其连接可靠性。定位膜111的材质需要保证一定的挺度,避免其弯曲变形而导致定位不精准,降低贴膜精度。通过设置避让槽116,增大了排气口107和定位膜111的面积,提升贴膜的质量和连接可靠性。
48.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边框部101设置有多个缺口108,多个所述缺口108沿所述底板部102的周向间隔设置。
4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边框部101上设置有多个缺口108,以打断边框部101的两个长边框和两个短边框,从而提高智能设备200的定位精度。避免因生产制造不良使得边框部101的精度不够准确,导致智能设备200无法放入容纳腔103,或产生定位偏差导致钢化膜112贴歪的问题。
50.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边框部1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棱109,所述定位棱109位于所述缺口108内。
51.在本实施例中,且通过在边框部101的长度方向设置定位棱109,其中,定位棱109位于缺口108内,以限制智能设备200的位置,使智能设备200定位更加精准,从而使得钢化膜112能够更精确地贴合到智能设备的屏幕20上。
52.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膜组件11还包括防尘膜114,所述防尘膜114设置于所述拉膜113和所述钢化膜112之间。
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拉膜113和钢化膜112之间加设一层防尘膜114,防尘膜114的原理为静电防尘吸尘,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落到智能设备的屏幕20和钢化膜112的粘贴面上,具有防尘除尘的作用。
54.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拉膜113采用纳米吸尘材料材质一体成型制成。
55.在本实施例中,拉膜113采用纳米吸尘材料材质一体成型制成,可自动吸附智能设备的屏幕20表面的尘点,其原理为静电防尘吸尘,具有防尘除尘的效果。
56.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贴膜辅助器,包括底座和膜组件,底座包括边框部和底板部,边框部沿底板部的周向边缘设置,边框部与底板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定位放置智能设备,底板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柱;膜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定位膜、钢化膜和拉膜,定位膜设置有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以实现膜组件的定位,边框部远离定位柱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拉膜从通孔抽离,拉膜设置于钢化膜与智能设备的屏幕之间,当拉膜被抽离时,钢化膜能够与智能设备的屏幕贴合。其中,通过设置容纳腔,将智能设备精确定位放置于容纳腔上,实现了智能设备的精准定位。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定位柱,并在定位膜上设置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使得膜组件精准定位在底座上。且在边框部远离定位柱的一侧设置通孔,以使拉膜从通孔中抽离,智能设备的屏幕与钢化膜之间设置拉膜,当拉膜被抽离时钢化膜和智能设备的屏幕能够快速贴合,降低了灰尘落在钢化膜和智能设备的屏幕上的概
率,从而提升了贴膜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保护膜定位不准确和容易出现尘点,导致其容易贴歪、报废及产生气泡的技术问题。
57.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5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