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出辊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29018发布日期:2022-04-16 21:0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出辊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辊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出辊道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金属材料的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在金属制造业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多个生产工艺通过连续的输出辊道进行连接,达到工艺整合连续的目的。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加快整体的工作效率,输出辊道的数量也相对增多,安装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多辊道输送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多个辊道在配合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些许问题,从而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3.因此,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多个辊道在配合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出辊道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出辊道装置,包括输送装置、滑动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传输装置之间,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辊道和第二辊道,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第二辊道之间有间隔隔开,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固定机座和滑动组件,所述固定机座上设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滑动轨道连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装置和移动辊道,所述移动辊道位于所述连接装置中,所述滑动组件可通过所述滑动轨道与所述传输装置和所述输送装置配合与分离,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传输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配合时,所述移动辊道和所述第一辊道、第二辊道和所述输送装置相互连接或断开。
6.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承接座、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承接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承接座的另一端,所述移动辊道位于所述承接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
7.优选地,所述移动辊道上设有衔接板、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衔接板位于所述移动辊道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位于所述移动辊道的另一端,所述衔接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位于所述通孔中。
8.优选地,所述固定机座还包括第一储存部件、第二储存部件、防护架、连接块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储存部件和所述第二储存部件位于所述滑动轨道的两端,所述防护架为多个且位于所述滑动轨道的上方,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多个防护架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滑动轨道的一侧。
9.优选地,所述第一储存部件和所述第二储存部件均包括承接框架、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所述承接框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承接板上,所述第一承接板设有多个固定螺丝,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第二承接板通过所述固定螺丝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杆、旋转杆和控制器,所述控制杆一端与所述滑动轨道的一侧连接,所述控制杆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杆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杆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旋转杆上还设有旋转开关。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第二辊道上均设有水平电机和废料槽,所述水平电机和所述废料槽均为多个,且所述水平电机和所述废料槽均位于所述第一辊道和所述第二辊道的下方。
12.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辊道、第二输送辊道和固定框架,所述第一输送辊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辊道均位于所述固定框架上,且所述第一输送辊道和所述第二输送辊道相互垂直设置。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辊道包括连接板、固定块、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固定块一端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固定块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带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带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0-90
°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出辊道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出辊道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动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辊道以及部分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第一辊道、11-第二辊道、111-废料槽、2-固定框架、21-第一输送辊道、211-第一输送带、212-第二输送带、213-固定块、214-连接板、22-第二输送辊道、3-移动辊道、301-第一固定杆、302-第二固定杆、303-第二限位组件、304-承接座、305-控制杆、306-旋转杆、307-控制器、309-第一限位组件、310-衔接板、31-第一储存部件、311-第一承接板、312-第二承接板、32-第二储存部件、33-连接块、34-防护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23.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出辊道装置,包括输送装置、滑动装置和
传输装置,滑动装置位于输送装置和传输装置之间,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辊道1和第二辊道11,第一辊道1和第二辊道11之间有间隔隔开,滑动装置包括固定机座和滑动组件,固定机座上设有滑动轨道,滑动组件一端与滑动轨道连接,滑动组件包括连接装置和移动辊道3,移动辊道3位于连接装置中,滑动组件可通过滑动轨道与传输装置和输送装置配合与分离,滑动组件和传输装置与输送装置配合时,移动辊道3和第一辊道1、第二辊道11和输送装置相互连接或断开。
26.请参考图1-4,在输送过程中,打开控制器307使排出辊道装置运转起来,然后将产品(输送的物件)放置在第一辊道1或第二辊道11上,产品通过第一辊道1或第二辊道11输送至第一辊道1或第二辊道11的末端,此时滑动组件根据程序进行运动,此时移动辊道3与第一辊道1或第二辊道11进行连接,随后产品输送至移动辊道3上,此时移动辊道3处于未运转状态,然后滑动组件通过滑动轨道滑动到第一输送带211的位置并与第一输送带211相互配合连接,待连接完成时,移动辊道3开始运转,产品从移动辊道3输送到第一输送带211上,随后通过人工将产品从第一输送带211输送到第二输送带212上,随后产品通过第二输送带212输送到末端处,在进行人工取货,待输送过程完成时,滑动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置在第一储存部件31或者第二储存部件32内。
27.请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出辊道装置,移动辊道3可通过滑动轨道与第一辊道1、第二辊道11以及第一输送带211进行配合连接或断开,能够进行多方面的分段输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8.请参考图3,连接装置包括承接座304、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第一固定杆301固定在承接座304的一端,第二固定杆302固定在承接座304的另一端,移动辊道3位于承接座304上且位于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之间。移动辊道3主要通过第一固定杆301和第二固定杆302悬吊在半空。
29.请参考图4,在优选实施例中,移动辊道3上设有衔接板310、第一限位组件309和第二限位组件303,衔接板310位于移动辊道3的一端,第二限位组件303位于移动辊道3的另一端,衔接板310上设有通孔,第一限位组件309位于通孔中。移动辊道3上的衔接板310和第一限位组件309主要是为了与第一辊道1和第二辊道11进行配合连接,达到分段输送的作用。
30.请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固定机座还包括第一储存部件31、第二储存部件32、防护架34、连接块33和控制装置,第一储存部件31和第二储存部件32位于滑动轨道的两端,防护架34为多个且位于滑动轨道的上方,连接块33与多个防护架34的中心位置连接,控制装置位于滑动轨道的一侧。第一储存部件31和第二储存部件32均用于在机器未工作状态下,为滑动组件进行放置并进行检修与更换,防护架34与连接块33的组合主要在机器未工作状态下,将整个排除辊道装置进行遮挡的作用(将遮盖布放置在防护架34的外围)。
31.请参考图3,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储存部件31和第二储存部件32均包括承接框架、第一承接板311和第二承接板312,承接框架固定在第一承接板311上,第一承接板311设有多个固定螺丝,第一承接板311和第二承接板312通过固定螺丝连接。第一承接板311和第二承接板312主要用于在机器未工作状态下,为滑动组件进行放置并进行检修与更换。
32.请参考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杆305、旋转杆306和控制器307,控制杆305一端与滑动轨道的一侧连接,控制杆305另一端与旋转杆306一端连接,旋转杆306另一端与控制器307连接,旋转杆306上还设有旋转开关。控制器307可以通过旋转开关
进行位置的调换以及角度的调节,控制器307上还设有多个开关和按钮,用于控制整个排出辊道装置的运转和程序调节。
33.请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辊道1和第二辊道11上均设有水平电机和废料槽111,水平电机和废料槽111均为多个,且水平电机和废料槽111均位于第一辊道1和第二辊道11的下方。水平电机主要为第一辊道1和第二辊道11提供一个水平的输送力,第一辊道1和第二辊道11放置在底座的上方,且废料槽111主要是为产品在输送的过程中进行废料收集的作用。
34.请参考图1,在优选实施例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辊道21、第二输送辊道22和固定框架2,第一输送辊道21和第二输送辊道22均位于固定框架2上,且第一输送辊道21和第二输送辊道22相互垂直设置。固定框架2上还设有放置产品的位置,固定框架2主要为第一输送辊道21和第二输送辊道22起固定作用,第一输送辊道21和第二输送辊道22相互垂直的设置主要为整个排出辊道装置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35.请参考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辊道21包括连接板214、固定块213、第一输送带211和第二输送带212,第一输送带211和第二输送带212通过连接板214连接,固定块213一端与固定框架2连接,固定块213另一端与第一输送带211连接。第一输送带211和第二输送带212通过连接板214进行调节和拆卸,也可通过连接板214进行角度的大小调节,固定块213主要为第一输送带211提供一个倾斜作用。
36.请参考图2,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带211相对于固定框架2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0-90
°
。第一输送带211和第二输送带212固定在固定框架2上,第一输送带211与固定框架2之间呈30
°
或者45
°
角,主要是为了与移动辊道3相互配合,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角度的大小调节。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出辊道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9.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