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磁瓦的高速转移装卸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4255发布日期:2022-04-22 10:4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磁瓦的高速转移装卸机构。


背景技术:

2.磁瓦,常用作永磁电机的励磁,是将锶铁氧体作为原料经过搅拌、压模、烧制、打磨、测量、筛选、充磁和复检包装等工艺流程后,制成的瓦片状的磁体。
3.磁瓦在打包、装箱后的存储和装卸流程中,为了确保磁瓦的质量,同时节约空间,通常采用在箱与箱之间增加垫板层的方法。现有机械装卸流程,存在垫板无法同时装卸、操作繁琐和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4.而人工装卸流程,却又存在劳动强大、工作效率低和装卸步骤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磁瓦的高速转移装卸机构,解决了传统装卸流程中传统装卸磁瓦箱时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操作繁琐等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适用于磁瓦的高速转移装卸机构,包括主体框架、进料调向部分、磁瓦配座部分、存料辅助部分、装车辅助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8.所述主体框架包括“t”字形座和装车辅助座。
9.所述“t”字形座包括“t”形中空容器、长方体中空容器一、长方体中空容器二、长方形竖管一和长方形竖管二。
10.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均设置于“t”形中空容器上底板上;且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之间相互垂直。
11.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设置“u”型开口通槽一。
12.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设置一个长方形通孔一,所述长方形通孔一的两端分别与“u”型开口通槽一开口重合。
13.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前侧板设置一“u”型开口通槽二;“u”型开口通槽二和“u”型开口通槽一相适配。
14.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设置一“中”字形通孔。
15.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一“u”型开口通槽三。
16.所述长方形竖管一设置于“t”形中空容器上底板上;且长方形竖管一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左侧。
17.所述长方形竖管一右侧板上设置一个长方形通孔二。
18.所述长方形竖管一左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一。
19.所述长方形竖管二设置于“t”形中空容器上底板上;且长方形竖管二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右侧。
20.所述长方形竖管二左侧板上设置一个长方形通孔三。
21.所述长方形竖管二右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二。
22.所述装车辅助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四。
23.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四平行设置于“t”形中空容器右侧。
24.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四上均设置一条形通孔三。
25.所述进料调向部分包括传送带装置一、滚轮条一、推杆电机一、辊轴一和伺服电机一。
26.所述传送带装置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
27.所述滚轮条一包括活动滚轮和“u”形轨。
28.所述活动滚轮设置若干个,等距销轴连接于“u”形轨上。
29.所述滚轮条一通过安装板等距设置于“中”字形通孔内。
30.所述推杆电机一通过安装座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下底板上。
31.所述推杆电机一的活动端上设置一连接载板。
32.所述辊轴一设置若干个,通过连接柱等距设置于连接载板上。
33.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连接载板上;伺服电机一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一传动连接。
34.所述磁瓦配座部分包括配座调节机构和配座转移机构。
35.所述配座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一、调节板和辊轴二。
36.所述固定板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
37.所述固定板一上设置两个条形通孔四。
38.所述调节板通过四个调整螺栓设置于固定板一上。
39.所述调节板为“回”字形承重板;调节板上设置两个条形通孔五,两个条形通孔五与两个条形通孔四相适配。
40.所述辊轴二通过连接柱销轴连接于固定板一上,且辊轴二的高度高于调节板。
41.所述配座转移机构包括活动板二、推杆电机二、伺服电机二和辊轴三。
42.所述推杆电机二通过安装座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下底板上。
43.所述活动板二设置于推杆电机二的活动端。
44.所述辊轴三通过连接柱销轴连接于活动板二上;且辊轴三位于由条形通孔五与条形通孔四构成的竖直空间内。
45.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活动板二上;伺服电机二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三传动连接。
46.两个磁瓦配座部分分别位于进料调向部分的左侧和右侧。
47.两个传送带装置二分别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且分别位于两个磁瓦配座部分的外侧。
48.所述存料辅助部分包括中转台机构一、位移机构一和暂存台机构。
49.所述中转台机构一包括滑轨一、缓冲座一、长方形容器一、辊轴四和伺服电机三。
50.所述缓冲座一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内。
51.所述滑轨一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的侧板内壁。
52.所述长方形容器一通过滚轮二滑动连接于滑轨一内,且长方形容器一位于缓冲座上方。
53.所述辊轴四设置若干个,等距销轴连接于长方形容器一内。
54.所述伺服电机三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一内;伺服电机三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四传动连接。
55.所述位移机构一包括伺服电机五和长方体框一。
56.所述长方体框一可拆卸连接于长方形容器一。
57.所述伺服电机五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上。
58.所述伺服电机五通过减速齿轮箱、卷轴与长方体框一之间绳链连接。
59.所述暂存台机构包括长方形框一、辊轴五和支撑柱。
60.所述辊轴五等距销轴连接于长方形框一内。
61.所述长方形框一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的侧板上。
62.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长方形框一和长方形竖管一上。
63.所述暂存台机构设置若干个,等距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的左侧板上。
64.所述装车辅助部分包括中转台机构二、位移机构二和位移机构三。
65.所述中转台机构二包括滑轨二、缓冲座二、长方形容器二、辊轴六和伺服电机四。
66.所述缓冲座二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二内。
67.所述滑轨二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二的侧板内壁。
68.所述长方形容器二通过滚轮三滑动连接于滑轨二内,且长方形容器二位于缓冲座二上方。
69.所述辊轴六设置若干个,等距销轴连接于长方形容器二内。
70.所述伺服电机四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二内;伺服电机四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六传动连接。
71.所述位移机构二包括伺服电机六和长方体框二。
72.所述长方体框二可拆卸连接于长方形容器二。
73.所述伺服电机六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二上。
74.所述伺服电机六通过减速齿轮箱、卷轴与长方体框二之间绳链连接。
75.所述位移机构三包括水平运动机构、竖直运动结构和暂存辅助结构。
76.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包括导轨一、伺服电机七和运载板一。
77.所述导轨一和伺服电机七均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四内。
78.所述伺服电机七位于导轨一的两端。
79.所述运载板一通过滚轮三设置于导轨一上。
80.所述伺服电机七通过减速齿轮箱、卷轴和运载板一之间绳链连接。
81.所述竖直运动结构包括运动框架区和动力区。
82.所述运动框架区包括长方形竖管三和长方形竖管四。
83.所述长方形竖管三左侧板设置一长方形通孔四。
84.所述长方形竖管三右侧板设置一条形通孔六。
85.所述长方形竖管三下端穿过条形通孔三后设置于运载板一上。
86.所述长方形竖管四左侧板设置一条形通孔七。
87.所述长方形竖管四下端穿过条形通孔四后设置于运载板一上。
88.所述动力区包括滑轨三、长方形容器三和伺服电机八。
89.所述滑轨三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三和长方形竖管四内。
90.所述长方形容器三通过滚轮四设置于滑轨三上。
91.所述伺服电机八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三和长方形竖管四上。
92.所述伺服电机八通过减速齿轮箱、卷轴、连接架、滑轮组与长方形容器三绳链连接。
93.两个长方形容器三的侧板上均设置
ꢀ“
u”型开口通槽四,且两个长方形容器三的“u”型开口通槽四分别位于靠近条形通孔六和条形通孔七的侧板上。
94.所述暂存辅助结构包括长方形框二和传送带装置三。
95.所述长方形框二的两端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三内;长方形框二的侧板上设置“u”型开口通槽五。
96.所述传送带装置三设置于长方形框二内。
97.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预警机构、反馈监测机构和进车机构。
98.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启动按钮、暂停按钮、装车辅助按钮、存料辅助按钮和微处理器。
99.所述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左侧板上,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
100.所述装车辅助按钮设置两个,位于长方体框二前侧板上。
101.所述存料辅助按钮设置若干个,位于暂存台机构上。
102.所述预警机构包括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
103.所述蜂鸣器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左侧板上。
104.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设置于长方体框二上。
105.所述反馈监测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四、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和距离传感器模块。
106.所述压力传感器模块一通过连接板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上;且压力传感器模块一位于滚轮条上方。
107.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调节板上。
108.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四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一内。
109.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的发射端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二上;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的接收射端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三内的长方形容器三上。
110.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设置于长方形竖管四内的长方形容器三上。
111.所述进车机构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和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
112.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等距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右侧板上。
113.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等距设置于长方体框二侧板上。
114.所述传送带装置一、推杆电机一、伺服电机一、推杆电机二、伺服电机二、伺服电机三、伺服电机五、伺服电机四、伺服电机六、伺服电机七、伺服电机八、传送带装置二、传送带装置三、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压力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四、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距离传感器模块、启动按钮、暂停按钮、装车辅助按钮、存料辅助按钮和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115.作为优选,用夹爪电机和线性电机的组合替换传送带装置三,且夹爪电机和线性
电机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
116.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1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体框架、进料调向部分、磁瓦配座部分、存料辅助部分、装车辅助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的一体化设置,实现了磁瓦箱和垫板的同步装载,装卸流程得以优化,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1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1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120.图中:101.
ꢀ“
t”形中空容器、102. 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3. 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4. 长方形竖管一、105. 长方形通孔二、106. 条形通孔一、107. 长方形竖管二、201. 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2. 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3. 条形通孔三、301. 传送带装置一、302. 滚轮条一、303. 推杆电机一、304. 辊轴一、401. 固定板一、402. 调节板、403. 辊轴二、404. 活动板二、405. 推杆电机二、406. 辊轴三、407. 传送带装置二、501. 滑轨一、502. 缓冲座一、503. 长方形容器一、504. 辊轴四、505. 伺服电机五、506. 长方形框一、507. 辊轴五、601. 缓冲座二、602. 伺服电机六、603. 导轨一、604. 运载板一、701. 长方形竖管三、702. 长方形通孔四、703. 条形通孔六、704. 条形通孔七、705. 长方形容器三、706.
ꢀ“
u”型开口通槽四、707. 伺服电机八、801. 长方形框二、802. 传送带装置三。
具体实施方式
121.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适用于磁瓦的高速转移装卸机构,包括主体框架、进料调向部分、磁瓦配座部分、存料辅助部分、装车辅助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122.所述主体框架包括“t”字形座和装车辅助座。
123.所述“t”字形座包括“t”形中空容器101、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长方形竖管一104和长方形竖管二107。
124.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均设置于“t”形中空容器101上底板上;且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和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之间相互垂直。
125.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设置“u”型开口通槽一。
126.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上底板上设置一个长方形通孔一,所述长方形通孔一的两端分别与“u”型开口通槽一开口重合。
127.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前侧板设置一“u”型开口通槽二;“u”型开口通槽二和“u”型开口通槽一相适配。
128.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上底板设置一“中”字形通孔。
129.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一“u”型开口通槽三。
130.所述长方形竖管一104设置于“t”形中空容器101上底板上;且长方形竖管一104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左侧。
131.所述长方形竖管一104右侧板上设置一个长方形通孔二105。
132.所述长方形竖管一104左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一106。
133.所述长方形竖管二107设置于“t”形中空容器101上底板上;且长方形竖管二107位
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右侧。
134.所述长方形竖管二107左侧板上设置一个长方形通孔三。
135.所述长方形竖管二107右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二。
136.所述装车辅助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
137.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平行设置于“t”形中空容器101右侧。
138.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上均设置一条形通孔三203。
139.所述进料调向部分包括传送带装置一301、滚轮条一302、推杆电机一303、辊轴一304和伺服电机一。
140.所述传送带装置一301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内。
141.所述滚轮条一302包括活动滚轮和“u”形轨。
142.所述活动滚轮设置若干个,等距销轴连接于“u”形轨上。
143.所述滚轮条一302通过安装板等距设置于“中”字形通孔内。
144.所述推杆电机一303通过安装座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下底板上。
145.所述推杆电机一303的活动端上设置一连接载板。
146.所述辊轴一304设置若干个,通过连接柱等距设置于连接载板上。
147.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连接载板上;伺服电机一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一304传动连接。
148.所述磁瓦配座部分包括配座调节机构和配座转移机构。
149.所述配座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一401、调节板402和辊轴二403。
150.所述固定板一401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内。
151.所述固定板一401上设置两个条形通孔四。
152.所述调节板402通过四个调整螺栓设置于固定板一401上。
153.所述调节板402为“回”字形承重板;调节板402上设置两个条形通孔五,两个条形通孔五与两个条形通孔四相适配。
154.所述辊轴二403通过连接柱销轴连接于固定板一401上,且辊轴二403的高度高于调节板402。
155.所述配座转移机构包括活动板二404、推杆电机二405、伺服电机二和辊轴三406。
156.所述推杆电机二405通过安装座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下底板上。
157.所述活动板二404设置于推杆电机二405的活动端。
158.所述辊轴三406通过连接柱销轴连接于活动板二404上;且辊轴三406位于由条形通孔五与条形通孔四构成的竖直空间内。
159.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活动板二404上;伺服电机二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三406传动连接。
160.两个磁瓦配座部分分别位于进料调向部分的左侧和右侧。
161.两个传送带装置二407分别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内,且分别位于两个磁瓦配座部分的外侧。
162.所述存料辅助部分包括中转台机构一、位移机构一和暂存台机构。
163.所述中转台机构一包括滑轨一501、缓冲座一502、长方形容器一503、辊轴四504和
伺服电机三。
164.所述缓冲座一502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104内。
165.所述滑轨一501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104的侧板内壁。
166.所述长方形容器一503通过滚轮二滑动连接于滑轨一501内,且长方形容器一503位于缓冲座上方。
167.所述辊轴四504设置若干个,等距销轴连接于长方形容器一503内。
168.所述伺服电机三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一503内;伺服电机三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四504传动连接。
169.所述位移机构一包括伺服电机五505和长方体框一。
170.所述长方体框一可拆卸连接于长方形容器一503。
171.所述伺服电机五505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104上。
172.所述伺服电机五505通过减速齿轮箱、卷轴与长方体框一之间绳链连接。
173.所述暂存台机构包括长方形框一506、辊轴五507和支撑柱。
174.所述辊轴五507等距销轴连接于长方形框一506内。
175.所述长方形框一506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104的侧板上。
176.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设置于长方形框一506和长方形竖管一104上。
177.所述暂存台机构设置若干个,等距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一104的左侧板上。
178.所述装车辅助部分包括中转台机构二、位移机构二和位移机构三。
179.所述中转台机构二包括滑轨二、缓冲座二601、长方形容器二、辊轴六和伺服电机四。
180.所述缓冲座二601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二107内。
181.所述滑轨二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二107的侧板内壁。
182.所述长方形容器二通过滚轮三滑动连接于滑轨二内,且长方形容器二位于缓冲座二601上方。
183.所述辊轴六设置若干个,等距销轴连接于长方形容器二内。
184.所述伺服电机四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二内;伺服电机四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六传动连接。
185.所述位移机构二包括伺服电机六602和长方体框二。
186.所述长方体框二可拆卸连接于长方形容器二。
187.所述伺服电机六602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二107上。
188.所述伺服电机六602通过减速齿轮箱、卷轴与长方体框二之间绳链连接。
189.所述位移机构三包括水平运动机构、竖直运动结构和暂存辅助结构。
190.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包括导轨一603、伺服电机七和运载板一604。
191.所述导轨一603和伺服电机七均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和长方体中空容器四202内。
192.所述伺服电机七位于导轨一603的两端。
193.所述运载板一604通过滚轮三设置于导轨一603上。
194.所述伺服电机七通过减速齿轮箱、卷轴和运载板一604之间绳链连接。
195.所述竖直运动结构包括运动框架区和动力区。
196.所述运动框架区包括长方形竖管三701和长方形竖管四。
197.所述长方形竖管三701左侧板设置一长方形通孔四702。
198.所述长方形竖管三701右侧板设置一条形通孔六703。
199.所述长方形竖管三701下端穿过条形通孔三203后设置于运载板一604上。
200.所述长方形竖管四左侧板设置一条形通孔七704。
201.所述长方形竖管四下端穿过条形通孔四后设置于运载板一604上。
202.所述动力区包括滑轨三、长方形容器三705和伺服电机八707。
203.所述滑轨三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三701和长方形竖管四内。
204.所述长方形容器三705通过滚轮四设置于滑轨三上。
205.所述伺服电机八707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三701和长方形竖管四上。
206.所述伺服电机八707通过减速齿轮箱、卷轴、连接架、滑轮组与长方形容器三705绳链连接。
207.两长方形容器三705的侧板上均设置
ꢀ“
u”型开口通槽四706,且两长方形容器三705的“u”型开口通槽四706分别位于靠近条形通孔六703和条形通孔七704的侧板上。
208.所述暂存辅助结构包括长方形框二801和传送带装置三802。
209.所述长方形框二801的两端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三705内;长方形框二801的侧板上设置“u”型开口通槽五。
210.所述传送带装置三802设置于长方形框二801内。
211.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预警机构、反馈监测机构和进车机构。
212.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启动按钮、暂停按钮、装车辅助按钮、存料辅助按钮和微处理器。
213.所述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左侧板上,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内。
214.所述装车辅助按钮设置两个,位于长方体框二前侧板上。
215.所述存料辅助按钮设置若干个,位于暂存台机构上。
216.所述预警机构包括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
217.所述蜂鸣器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左侧板上。
218.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设置于长方体框二上。
219.所述反馈监测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四、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和距离传感器模块。
220.所述压力传感器模块一通过连接板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上底板上;且压力传感器模块一位于滚轮条上方。
221.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调节板402上。
222.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四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一503内。
223.所述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的发射端设置于长方形容器二上;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的接收射端设置于长方形竖管三701内的长方形容器三705上。
224.所述距离传感器模块设置于长方形竖管四内的长方形容器三705上。
225.所述进车机构包括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和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
226.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一等距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三201右侧板上。
227.所述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二等距设置于长方体框二侧板上。
228.所述传送带装置一301、推杆电机一303、伺服电机一、推杆电机二405、伺服电机二、伺服电机三、伺服电机五505、伺服电机四、伺服电机六602、伺服电机七、伺服电机八707、传送带装置二407、传送带装置三802、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压力传感器模块一、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四、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距离传感器模块、启动按钮、暂停按钮、装车辅助按钮、存料辅助按钮和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229.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30.第一步,预设置:
231.根据堆放磁瓦箱或磁瓦装车,由于放磁瓦箱或磁瓦装车的垫板厚度和材质均有差异,需要调整对应磁瓦配座部分的调节板402高度,使得垫板加载后略低于辊轴二403。所述垫板上均设置两个条形通孔八,条形通孔八和辊轴二403尺寸相适配。
232.对设备进行通电,并进行试运行和调试。
233.第二步,启动:
234.上料人员点按启动按钮,微处理器控制传送带装置一301缓慢运行。
235.操作人员向对应磁瓦配座部分上加载对应垫板。
236.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启动对应区域的传送带装置二407。
237.上料人员按压启动按钮,装置启动。
238.情况一,堆放磁瓦箱(即操作人员在左侧的磁瓦配座部分上加载垫板):
239.当磁瓦箱脱离传送带装置一301,并进入滚轮条上方,压力传感器模块一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和推杆电机一303,推杆电机一303带动辊轴一上移,伺服电机一带动辊轴一旋转,使得磁瓦箱进入左侧的垫板上。此过程中,对应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的信号决定磁瓦箱移动方向。
240.微处理器延时输出信号给推杆电机二405和伺服电机二,推杆电机二405带动固定板一401,伺服电机二延时启动,辊轴三406旋转,将垫板连同磁瓦箱送入传送带装置二407上。
241.垫板连同磁瓦箱脱离传送带装置二407后进入辊轴四504上,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四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三,伺服电机三带动垫板连同磁瓦箱到指定高度(可通过存料辅助按钮调节),之后,伺服电机五505延时启动,使得垫板连同磁瓦箱进入指定暂存台机构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堆放。
242.情况二:磁瓦箱装车(即操作人员在右侧的磁瓦配座部分上加载垫板)。
243.货车驾驶人员将车辆行驶至长方形竖管三701和长方形竖管四之间,且位于长方形框二801下方。此时,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和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四同时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且微处理器判定符合预设值。
244.当磁瓦箱脱离传送带装置一301,并进入滚轮条上方。压力传感器模块一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和推杆电机一303,推杆电机一303带动辊轴一上移,伺服电机一带动辊轴一旋转,使得磁瓦箱进入右侧的垫板上。此过程中,对应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三的信号决定磁瓦箱移动方向。
245.微处理器延时输出信号给推杆电机二405和伺服电机二,推杆电机二405带动固定板一401,伺服电机二延时启动,辊轴三406旋转,将垫板连同磁瓦箱送入传送带装置二407上。
246.垫板连同磁瓦箱脱离传送带装置二407后进入辊轴六上,红外避障传感器模块六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四,伺服电机四带动垫板连同磁瓦箱到指定高度,之后,伺服电机六602延时启动,使得垫板连同磁瓦箱进入传送带装置三802上。
247.当距离传感器模块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判定后符合存储上限数值时,通过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和蜂鸣器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即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显示红色,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显示绿色,蜂鸣器短鸣。
248.装车人员通过装车辅助按钮控制长方体框二的高度和位置,利于堆放。
249.高度调节:微处理器通过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八707,伺服电机八707带动长方体框二实现高度调节。
250.位置调节:微处理器通过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七,伺服电机七带动运载板一604实现位置调节。
251.堆放完成后,距离传感器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延时20秒后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六602和伺服电机七,设备复位(通过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模块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判定)。
252.同时,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和蜂鸣器,即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显示绿色,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显示红色,蜂鸣器短鸣。
253.上料人员点按暂停按钮,则可继续上料操作。
254.卸料时,则为上述流程的反向操作。
255.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用夹爪电机和线性电机的组合替换传送带装置三802,且夹爪电机和线性电机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实现智能堆放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